伊朗受制裁油价却下跌 对冲基金炒作梦破碎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CTA基金网   2018-11-6 08:27   2200   0
美启动对伊石油制裁中、印、日等豁免
美国东部时间11月4日23时59分,美国对伊朗能源和银行等领域的制裁正式生效。这是美国今年5月宣布退出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后重启的第二批对伊制裁,美国勒在伊朗头上的“紧箍咒”又紧了一圈。

北京时间周一晚间21点30分,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与财政部长姆努钦举行发布会,公布对伊朗的第二批制裁具体细节,豁免名单也浮出水面。 美国财政部宣布,将制裁伊朗逾700名个人和实体、飞机和船只;制裁50家伊朗银行及其子公司,包括伊朗国家银行;制裁伊朗航空,包括其拥有的67架飞机;制裁伊朗能源和运输领域的逾200名个人和船只。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宣布,将暂时允许八个地区继续进口伊朗石油(也就是获得伊朗原油进口豁免),包括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地区、印度、韩国、日本、希腊、意大利和土耳其。虽然给予豁免,但美国期望这些地区未来几个月持续减少对伊朗进口石油。

特朗普安全顾问Bolton称,美国将对伊朗实施更多制裁,更多内容及将出台。 新闻发布会后,国际油价短线跳涨。布伦特原油不到半小时内日内涨幅从0.5%以上扩大到0.9%以上,约一小时后,涨幅超过1.3%。在Bolton称美方将实施更多制裁后,临近22点40分,布油逼近74美元,涨幅一度超过1.5%。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院长李绍先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特朗普声称对伊朗实施了“史上最严制裁”,但今时不同往日,实际效果恐怕会远远逊色于奥巴马时期(2013-2015年)。据估算,伊朗9月的原油和凝析油日均出口量仍高达170万至190万桶。

李绍先认为,正是因为美国无法实现让伊朗原油“零出口”的目标,现在才不得不提出来180天的豁免政策,“给自己一个台阶下”。另外,也不排除中期选举的因素——这时候抬高油价可能会给选情带来不利影响。

在美国政府宣布将全面恢复对伊制裁之后,欧盟外交部门11月2日迅速发表声明称,欧盟将继续维持与伊朗经贸往来,保障伊朗石油和天然气出口,捍卫与该国有贸易往来公司的利益。

11月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中方对美方的决定表示遗憾,我们也注意到国际社会普遍反对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的做法。当前形势下,我们希望相关各方都能从大局和长远出发,履行各自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站到历史正确的一边。

美国政府今年5月退出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8月7日恢复对伊朗金融、金属、矿产、汽车等一系列非能源领域制裁,定于11月5日重启对伊朗能源、航运和中央银行对外交易等领域的制裁。美国还要求其他国家停止购买伊朗原油,否则将面临美国的连带制裁。

伊朗石油蕴藏量位居世界第四,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员中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的第三大产油国。伊朗是全球前十大原油出口国,2017年的原油出口占到全球原油出口总量的5%。

伊核协议走向未定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2017年,伊朗原油出口平均250万桶/天(全年约1.45亿吨),主要出口国是:中国(24%)、印度(18%)、韩国(14%)、土耳其(9%)、意大利(7%)、法国(5%)、日本(5%)、阿联酋(5%),其他国家(13%)。

因美国表示将暂时允许8个国家或地区继续从伊朗进口石油,投资者担忧供应过剩,上周国际原油收跌并连续录得四周连跌趋势:布伦特原油期货下跌0.06美元或0.1%,报每桶72.83美元;美国原油收跌0.55美元或0.9%,报每桶63.14美元。蓬佩奥说,这8个国家和地区从伊朗进口原油后,所支付的款项将汇入第三方托管账户,以保证伊朗只能将这些资金用作“人道主义贸易、不受制裁的货物和服务双边贸易”。美国国务院伊朗事务特别代表胡克补充道,豁免期限为180天,且不打算延长。

作为美国的盟友,英国、德国和法国却一直反对美国对伊朗重启制裁,并表示支持欧盟企业同伊朗进行合法的商业往来。为了帮助欧盟企业绕过美国的处罚,三国还推动欧盟成立了一套便于向伊朗出口付款的机制,即“特殊目的实体”(SPV)。但这一机制能在多大程度上保住欧盟和伊朗的生意往来仍将面临考验。

至于欧盟为何会不遗余力地力保伊核协议,李绍先认为,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从经济层面看,欧盟不仅需要跟伊朗开展能源合作,而且看好伊朗巨大的发展潜力,一批批欧洲企业在2015年后曾趋之若鹜地奔向伊朗市场

除此之外,李绍先指出,如果伊朗退出伊核协议,那么就将继续提高自己的核能力,总有一天会跨过“核门槛”。伊朗已经具备中程弹道导弹,将直接对欧盟国家构成威胁,但还不足以对美国构成威胁。因此,欧盟对待经历了马拉松式谈判的伊核协议要比美国慎重得多。

华春莹11月5日表示,我们注意到,伊方迄今严格履行全面协议核领域义务,国际原子能机构已连续12次予以确认,中方赞赏伊方所做努力。中方将继续秉持公正、客观和负责任态度,继续为维护全面协议作出不懈努力,同时也坚定维护自身正当合法权益。

伊朗经济阵痛加剧

对石油占到税收收入80%的伊朗来说,美国重启的多重经济制裁牢牢地扼住了伊朗的咽喉。自今年5月以来,欧洲大型企业纷纷撤离伊朗,里亚尔兑美元贬值过半,且国内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外界对伊朗的经济前景也并不看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今年3月认为,伊朗今年的经济增速预计将达到4%,但其10月份的《世界经济展望》中却表示,伊朗经济将进入连续两年的衰退,预计2018年收缩1.5%,并在2019年收缩3.6%。

11月2日,就在美国政府宣布将对伊朗实施第二阶段制裁后,特朗普就模仿美剧《权力的游戏》中“寒冬将至”的桥段,在推特上发了一张“制裁将至”的照片。他还在一份声明中强调,在未达成令他满意的新协议之前,美国对伊朗的新制裁将一直有效。

对于美国的再度施压,伊朗政府做出了强硬的回应。伊朗外交部2日发表声明称,美国的制裁是在对伊朗发动“心理战”,“伊朗并不会被吓倒”,伊朗有能力在任何环境下管理好本国经济,保障人民的生活水平。

李绍先认为,特朗普的制裁效果将远远不及奥巴马时期,这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当时,伊朗违反了安理会决议,美国对伊发动制裁获得了西方盟友的支持;但现在,各方普遍认为伊朗一直在遵守伊核协议,因此,主动配合美国的国家几乎没有。第二,与当年相比,伊朗已经做了充分得多的准备,“要封锁伊朗原油出口,美国要填补的漏洞太多了”。

据李绍先从伊朗当地了解,伊朗正在积极寻找规避美国制裁的原油出口方案。比如,将原油从里海运往俄罗斯,然后通过俄罗斯的销售渠道销往国际市场;或者先将原油运往阿曼进行加工,然后再以阿曼原油的身份出口。另外,为应对美国的制裁,伊朗还向私人企业开放了原油出口业务。

“不论特朗普对伊朗施加怎样的制裁,伊朗都绝不可能跟美国重新谈判,因为那就意味着屈服。美国制裁伊朗40年了,(伊朗)怎么可能现在屈服?”李绍先说,“现在,任何一位伊朗政治家胆敢做出愿意重新谈判的姿态,他的政治生命将马上被终结。”

如今,新一轮反美情绪正在伊朗国内发酵。在美国对伊“史上最严制裁”生效前夕,当地时间11月4日,几千名伊朗民众在美国驻伊朗大使馆旧址前举行反美集会,纪念占领美使馆39周年,规模超过以往。此前,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伊朗学生冲入美国驻伊朗大使馆,扣押馆内美方外交人员长达444天。(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青亭)

伊朗受制裁油价却下跌对冲基金炒作梦破碎
11月5日,尽管美国对伊朗石油出口制裁正式生效,全球油价却对此显得“无动于衷”。

截至5日21时,NYMEX原油期货主力合约报价徘徊在63.37美元/桶附近,盘中一度创下4月中旬以来最低点62.52美元/桶,较一个月创下的年内高点76.90美元/桶跌去了18.2%。

“这意味着对冲基金借伊朗受制裁题材炒作油价上涨的算盘已彻底破碎。”JBC能源有限公司分析师Eugene Lindell向记者透露。早在9月底,不少对冲基金曾扬言伊朗受制裁效应将令油价重新站上100美元/桶,因此他们不遗余力地炒作推高油价。如今,这些曾经疯狂买涨原油期货的对冲基金却成为沽空油价的急先锋。

CFTC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0月30日当周,以对冲基金为主的资产管理机构持有1.96亿桶NYMEX原油期货净多头头寸,较前一周降低了1001.6万桶;较10月上旬NYMEX原油期货价格创下年内高点期间所创下的3.32亿桶净多头头寸,骤降了逾40%。

Eugene Lindell直言,对冲基金此次借伊朗受制裁题材炒作油价上涨之所以无功而返,主要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一是美国对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印度、希腊、日本、土耳其、意大利、韩国等8个国家或地区给予180天的伊朗原油进口豁免,让一度紧张的原油供需关系得到很大程度缓解;二是近期美股持续动荡导致美国经济衰退担忧升温,加之IMF下调未来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令原油需求随之滑落;三是沙特因记者遇害事件不得不向美国政府“低头”,开足马力增产原油填补原油供应缺口。

“这导致原油供应紧张市场预期彻底破灭,对冲基金一看炒作油价上涨缺乏题材,只能被迫削减原油多头头寸离场。”他指出。油价的快速大幅回落,同样重创对冲基金围绕油价上涨开展的众多套利策略,比如油价下跌导致通胀压力再度回落,令众多对冲基金不得不紧急削减押注美联储年底加息的利率期货产品“自保”。

“如今,原油期货反而成为对冲基金眼里的鸡肋,尽管押注油价上涨可能创造可观的套利收益,但没有对冲基金愿意在原油重新供应过剩局面下铤而走险。” Emirates NBD银行大宗商品分析师Edward Bell指出。

炒作油价上涨“梦碎”

“如今原油市场交投氛围显得冷清不少。”一位美国大宗商品型对冲基金经理告诉记者。相比10月初对冲基金的原油多头持仓达到3.58亿桶,如今他们的持仓规模仅有2.61亿桶。

究其原因,对冲基金没想到伊朗受制裁的利好效应如此快地消退。

“尽管伊朗扬言一旦遭遇美国制裁,就会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将油价炒高至400美元/桶,但几乎没有对冲基金经理会相信这种局面出现。”他透露。原因是多数对冲基金已意识到,伊朗受制裁所造成的原油供应短缺效应没有预期般那么大。

起初,这些对冲基金之所以敢于炒作伊朗受制裁题材押注油价上涨,是因为中国、印度、日本等原油进口大国或地区可能因伊朗原油出口遭禁,而不得不紧急寻找其他渠道原油进口替代,导致原油价格飙涨。但后来他们发现,美国决定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给予180天伊朗原油进口豁免,让他们拥有充足时间加大伊朗原油进口量(或寻找其他原油进口渠道)以填补本国原油进口“缺口”,因此油价飙涨景象难以出现。

此外,沙特因记者遇害事件不得不向美国政府“低头”——从原先采取强硬态度坚决不增产转向开足马力加大产能,也彻底打破了原油供应不足的市场预期。

“这导致对冲基金只能抛弃炒作原油上涨,转而争相撤离原油多头市场。” Eugene Lindell透露。与此同时,10月以来美股持续动荡导致对冲基金不得不套现已盈利的原油多头头寸筹资,以便补充其他杠杆投资组合的保证金缺口,也间接加剧原油多头抛售量。

所幸的是,尽管油价遭遇快速大幅回调,多数对冲基金依然收获颇丰,不少事件驱动型对冲基金与大宗商品型对冲基金仅靠过去4个月炒作油价上涨就获得逾8%的年化投资回报。

但Eugene Lindell透露,由于油价快速回落,对冲基金其他与油价波动相关的投资组合却遭遇不小损失,令他们整体投资回报大打折扣。 “为了挽回败局,如今不少对冲基金转而针对油价低位徘徊,开启了新的套利策略。”他指出。

新的套利策略

记者多方了解到,针对油价快速回落,当前多数对冲基金采取的新投资策略主要分成两类,一是加仓新兴市场资产,二是迅速削减对美联储年底加息的押注。

“其实,对冲基金削减对美联储年底加息的押注,与他们抛售原油多头头寸是同步进行的。”上述美国大宗商品型对冲基金经理向记者透露。究其原因,此前他们炒作油价上涨的一大算盘,就是借油价上涨营造通胀压力升温的“景象”,从而提升美联储年底加息的预期,他们再大举买入与美联储年底加息相关的利率期货产品博取可观的套利收益。然而,随着油价回落令通胀压力降温,加之美股持续动荡引发美国经济衰退担忧,这些对冲基金意识到美联储年底加息几率正在下降,因此提前减仓相关利率期货产品“自保”。

相比而言,加仓新兴市场资产则是过去两周众多对冲基金争相青睐的最新套利策略。

“经历前一段时间大幅抛售,如今很多新兴市场国家资产估值已被远远低估,随着油价回落让新兴市场国家经常项目账户赤字压力骤降,令经济增长基本面得到改善,因此对冲基金此时抄底新兴市场资产的获利胜算较高,完全可以通过新兴市场国家汇率反弹与资产估值回升获取双重收益。” Edward Bell向记者透露。比如10月前两周巴西雷亚尔兑美元汇率反弹9%,带动巴西咖啡期货与原糖期货分别较年内低点回升30%与37%。

高盛资管联席首席投资官Sam Finkelstein发布最新报告指出,随着资本重新回流新兴市场资产,此前估值偏低的新兴市场资产正迎来新的反弹机会,现在是低位买入的好机会。

“不过,很多对冲基金加仓新兴市场资产,仅仅将它视为暂时的避风港,因为相比美股高估值容易泡沫破裂,估值偏低的新兴市场资产更能形成安全垫效应。”这位美国大宗商品型对冲基金经理指出。一旦油价重回进入上涨轨迹令新兴市场国际经常项目账户赤字扩大问题再度发酵,对冲基金很可能迅速变脸,成为沽空新兴市场资产的急先锋。(21世纪经济报道 陈 植)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10500
帖子:2106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