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牌照交易价格缩水近60% ,“待价而沽”已成往事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芬客你好   2019-6-16 17:23   2050   0



近日,又一起支付牌照并购案诞生!

深圳市七分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七分钱”)在官方微信号发布消息称,其获中国人民银行批复同意收购银信联(北京)支付有限公司(简称“银信联”)100%股权,将拥有第三方支付牌照。

而据中国支付网消息,其收购价格在“2500万元左右”,也有业内知情人士向“芬客君”证实了该价格。

“芬客君”深入调查发现,第三方支付牌照买卖价格在2016年其上涨速度之快令人瞠目,但进入2019年,牌照价格开始明显开始下滑。

如今的支付牌照买卖江湖上,曾经坊间支付牌照最高可叫价30亿元的现象不再,除了含有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的牌照价值一直颇受业内关注以外,预付卡及固定电话支付业务也已成为“昨日黄花”。

“当前第三方支付牌照价格的行情要比最高时点至少已打对折,下降了60%左右。必须买且买得起的‘金主’已经不多。”有支付圈内知情人士对“芬客君”坦言。

而一位支付公司的相关人士向“芬客君”证实,“现在支付牌照交易频率非常低,买方的意愿也很低。”

当下的中小支付机构,如何“自立自强”正在成为迫切的问题,通过“待价而沽”出售牌照实现“上岸”的现象,早已往事随风。

从“一牌难求”到“有价无市”

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代表性细分赛道之一,第三方支付一直处于颇为重要的位置。

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当下,代表着“通行证”的第三方支付牌照价格曾一路飙升,2016年其上涨速度之快令人瞠目,进入2019年,第三方支付牌照价格开始下滑,

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 2018年中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到277.4万亿元,较2017年增长136.7%,2019年第一季度交易规模达83.9万亿元。无论从规模还是增长率上来看,第三方支付都仍是风口上的行业。

有统计显示,在2011年—2015年,央行共发放271张第三方支付牌照,2013 年及以后,移动支付的发展呈现出了势不可挡的态势。2016年支付牌照开始按下“暂停键”,央行表示:坚持“总量控制、结构优化、提高质量、有序发展”的原则,一段时期内原则上不再批设新机构。

一边是牌照的收紧,另一边则是支付牌照被注销名单的不断增加。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拥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共238家,累计注销支付牌照名单已达33家。

在此背景下,支付牌照交易市场开始火爆,市场中,供给数量在减少,互联网巨头、集团化公司对支付牌照的需求却在增加,供不应求导致支付牌照的价格猛增,曾几何时甚至“一牌难求”。

根据苏宁金融研究院数据不完全统计,2015—2018年间,累计有超过40家公司通过收购方式获得《支付业务许可证》,总计金额超过240亿元。

一个直观的数据是,据中国支付网提供给“芬客君”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自2012年开始支付牌照交易情况开始逐年上涨,据统计,2012年有2例;2013年2例;2014年4例;2015年14例;2016年并购情况则达到近几年最高值为24例;2017年14例;2018年则为2例。

进入2019年,据“芬客君”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13日,仅有2例公开支付牌照交易案例,分别是3月份,万辉化工控股有限公司拟以7.9亿港元,间接控股第三方支付企业得仕股份;6月份,七分钱收购银信联(北京)支付有限公司100%股权。

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支付牌照在2015年—2017年交易买卖颇为频繁,而进入2018年—2019年上半年其交易并购次数明显减少。

中国支付网创始人刘刚对“芬客君”表示,“从已经发生的并购案例来看,这几年的并购次数已经呈断崖式下跌。其中一方面原因是,必须买且能买得起的‘金主’基本都完成了布局。”

据不完全统计显示,在支付牌照买卖交易中,京东、平安、万达、小米、美的、美团、国美、唯品会、滴滴、绿地集团等等,早在前几年已纷纷入局完成。目前收购支付牌照的企业中不乏有互联网公司、传统金融机构、电商、地产企业、通信企业等各行业“龙头”,都已第三方支付领域占有席位。

“支付牌照买卖已经变成‘有价无市’。”支付业圈内知情人士向“芬客君”补充道。

随着调查的深入发现,支付牌照买卖不仅数量上骤减,其成交价格也已严重缩水。

交易价格缩水60%
预付卡、固话支付业务成“昨日黄花”

当前第三方支付牌照价格的行情要比最高时点至少已打对折,下降了60%左右。有支付圈内知情人士对“芬客君”坦言。

另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认同,他表示,“支付牌照价格下滑可能远不止50%—60%,仅互联网支付业务来看,据了解从巅峰时期8亿元—9亿元,如今已经下滑3亿元—4亿元左右。”

需要指出的是,“支付牌照的价格主要看,牌照覆盖的业务范围,主流包括互联网支付与移动支付、收单业务、预付卡等三块,其中价值最大的是互联网支付与移动支付,其次收单业务,最次预付卡业务。”中国社科院产业金融研究基地副秘书长陈文对“芬客君”表示。

“芬客君”发现,从近几年的支付牌照交易价格来看,即便是价值最大的包含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等业务的牌照价格也已缩水,而预付卡及固定电话支付业务则更成了“昨日黄花”。

据中国支付网提供的数据,最早通过收购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是京东,其于2012年初收购了网联在线,在此基础上搭建了京东支付,并成为京东金融的重要基石,交易价格仅为1.5亿元,其业务范围包括互联网支付、银行卡收单、跨境支付等。

而据公开报道显示,目前为止第三方支付领域较大的一起并购事件发生在2016年,海立美达30.39亿元收购联动优势,其业务范围包括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等。

从2012年—2016年支付牌照交易价格中可以看出,包含互联网支付业务的牌照价格的涨幅程度惊人。

但曾几何时,高额收购成为了取得支付牌照的“华山一条路”,在进入2019年后则显得有些“惨淡”。

2019年,已知的并购案例是,3月份,万辉化工控股有限公司拟斥资7.9亿港元(约6.9亿元人民币)间接控股第三方支付企业得仕股份,其拥有预付卡发行受理及互联网支付业务。

“今年以来虽然屡有支付牌照的并购投资发生,但是价格和并购高峰期的2015—2017年间,难掩颓势。”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进一步表示:“目前需要收购支付牌照完善自身产业链布局的巨头越来越少,需求方的减少也将使得市场交易价格降低。”

同时“芬客君”发现,支付牌照中预付卡及固定电话支付业务已经成了“昨日黄花”交易价格也在缩水。

在今年6月份,七分钱收购银信联(北京)支付有限公司100%股权,其业务范围是北京预付卡业务。据业内知情人士向“芬客君”吐露,其交易价格“在2500万元左右。”

根据中国支付网统计数据显示,与之对比的单一的预付卡业务支付牌照买卖,已知案例是,2016年新华金控有限公司出价7000万元进行全资收购的国华汇银,其业务范围也为北京预付卡业务。

同时,支付牌照中的预付卡业务受到关注程度越来越少。“预付卡业务确实成了‘昨日黄花’,多家预付卡机构难以为继,有的怠于续展,有的主动注销,已经失去了昔日的风光。”刘刚认为。

零壹财经执行院长陈小辉表示认同,他对记者进一步讲述道,“预付卡发行与受理,由于其缺乏良好的完整生态,在受理环境和客群方面存在较大的限制,其牌照价值也相对次之,未来预付卡发行与受理的价值可能进一步下降,另外,随着网络的日渐开发,固定电话支付也不断下降。”

第三方支付牌照交易数量及价格下滑严重,则是中小支付机构夹缝求存的现状。

“待价而沽”成往事
中小支付机构如何夹缝求存

可以说,对于中小支付机构来说,不论是通过牌照交易买卖“离场”,还是通过上市实现“上岸”都非易事。当下的中小支付机构,如何“自立自强”正在成为迫切的问题,从支付牌照交易数量和情况就能看出,如今“委身”巨头,“待价而沽”实现“上岸”的现象,已成往事。

另一方面看,据苏宁金融研究院数据显示,目前已独立上市的支付机构仅有几家,其中包括港交所上市的汇付天下、东方支付及A股上市的拉卡拉等。

对于,大多数中小支付机构来说,上市并非易事。黄大智认为,现在网传有上市计划的支付机构在独立要求、规范经营、财务指标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不达标,若想要在A股上市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有能力独立上市的支付机构寥寥无几。”

如今,摆在中小支付机构面前更多的则是如何“自立自强”保值。

陈小辉对“芬客君”表示:“当前金融强监管背景下,央行对变更股东信息的批准也明显收紧。而支付牌照每5年续展一次,并且当累计亏损超过其实缴货币资本的50%,央行将责令其停止办理部分或全部支付业务,这样对于未盈利的支付机构也很难待价而沽。”

“监管层面并不希望市场炒作支付牌照,而是希望支付机构脚踏实地做支付创新。”陈小辉称:“未来支付牌照价值还取决于持牌者能否在本轮金融科技全球大潮中抓住机遇,大胆创新,比如基于分布式账本等技术进行支付创新、布局新的支付场景。若能在本轮金融科技大潮中取得突破,则其持有的支付牌照的价值将爆发式增长。”

“支付牌照的战略投资价值一直会存在。在数据资产价值以及数据安全愈发被重视的当下,第一手触及零售数据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对于大集团而言的战略价值不言而喻。”陈文最后对“芬客君”表示。




欢迎关注
《证券日报》金融机构中心新媒体矩阵



编辑:彭妍  值班主编:徐天晓
终审:马方业/张志伟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10
帖子:2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