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美国已故的大法官Learned Hand有一句被人引用的格言,也可代表今天美国人所谓的自由主义。那是说“自由的精神是不太相信它是对的那种精神”(The spirit of liberty is the spirit which is not too sure that it is right)这样的自由精神,更是否定了自由的本身。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不要把两个本质不同的自由主义弄混淆了。
洛卜克给艾尔哈德的建议,是针对当时德国经济的病症来下药。病症是集体主义的种种压制与压制下的通货膨胀之两相结合。药方是一方面消除通货膨胀的压力,一方面解除那一套压制的装备(最高限的物价、配给制,对于自由价格的管制和其他干涉)而回复到市场自由:自由价格、竞争、对企业的激励。简言之,货财方面的自由(freedom in realm of goods),货币方面的纪律(discipline in the realm of money),是1948年开始的德国经济复苏所依赖的两大原则。
洛卜克的这些著作,早已有了好几国文字的译本。可是中文译本,一直到现在只有这一本。这本书,大体上是属于教科书类型。所以它的德文原著叫做经济学教义。英译本的译者Patrick M.Boarman把书名改为Economics of the Free Society。他的用意,我想,是为的要显出这本书不同于目前通行的经济学教科书的特点。这个用心,我很赞同。所以我也就照英译的书名译为“自由社会的经济学”。
这个第三条路的理想,是洛卜克沉思熟虑的结晶。在“社会的危机”中有更详细的论述。本书只触及这四个问题的纲领。最后,他的结论说:“经济政策的第三条路,基本上是中庸而又平衡的路线。我们有责任利用所有可用的方法使我们的社会免于陶醉在大数字,免于盲目地追求庞大,免于集中化,免于过份的组织化和标准化,免于‘更大和更好’这种似是而非的理想,免于崇拜大众人(The mass man)并免于迷信巨人。我们要把我们的社会带回到自然的、顺乎人性的、自动自发的、平衡的、多样化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