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者“娘家人”王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2019-6-9 21:22   1575   0

      在安徽省淮北市人社局三楼就业服务大厅,“国家级职业指导师工作室”的牌子格外醒目。
      来工作室咨询的人络绎不绝,有时甚至会排起长队。
      利落短发,温和嗓音,作为全国星级职业指导师,王玉让人感觉更像亲切的“邻家大姐”,与初访者聊几句话就能让对方敞开心扉聊家常。
      在网络招聘信息满天飞的时代,王玉的角色仍然不可或缺。
      对于就业困难人员,她像娘家人;对于高校毕业生,她更像指明灯……14年来,她共向3万多人提供职业指导。在就业局登记的全市各个单位的招聘信息她都了然于胸,在她那里咨询过的求职者信息她都如数家珍。
      她很朴实。有人说她的工作是“良心活”,与求职者少说一句话又何妨;有人笑她傻,她给许许多多求职者介绍了月薪两三千元以上的工作,自己身处公益性岗位,每月收入仅1300多元。
      但她说:“我不后悔,我就是下岗失业人员出身,能有这样一个服务群众的平台,我已经很感恩了。”
      作为一名职业指导师,她每天用微笑温暖每一个前来求职的人,小小的就业窗口,成了她服务群众、实现人生价值的大舞台。
解难助困
——助就业困难人员圆梦

      王玉曾经是一名下岗工人,她特别理解失业者的心情,总是换位思考、以心换心。因为她知道,她的工作代表着党和政府对失业人员的关切。
      “我想找工作。有合适的吗?”
      2月15日下午2点40分,一走进工作室,47岁的农家妇女刘桂英等不及坐下,就大嗓门地表达诉求。
      “您想做什么工作呢?”王玉请她坐下,并倒上一杯茶水。
      “我什么工作都可以做。”这几乎是所有就业困难人员的初始回答。盲目、迷茫,是就业困难人员的共同特征,但他们并非完全没有要求。
      “您住在哪里呢?”
      “我住在青龙集。”
      “您之前做过什么工作?”
      “我在外地进过工厂,后来在家带孙子。”
      “以前每月工资多少?”
      “我每月3000多元,比老家高。”
      ……
      寥寥几句,王玉就基本判断出刘桂英的求职意向,她开始一点点地验证自己的判断。
      “普工您愿意做吗?”
      “可以啊,但我年龄大了,做不了电路和缝纫机这样的工作了。”
      “就是说不想去玩具厂,对吗?食品厂愿意去吗?”
      在得到肯定答案后,王玉继续问道,“距离您家近一些的凤凰山工业园,有一家食品厂福利待遇好、经营规范。那家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干得多、拿得多,您愿意去吗?”
      笑容开始浮现在刘桂英的脸上,她喝了一口水后,不放心地问道:“我的岁数行吗?”
      王玉微微一笑道:“虽然您的年龄超过了岗位要求的年龄,但他们大量需要普工,之前我也推荐成功过,您可以去工厂实地看一看。”
      “去,我现在就想去。”刘桂英的心情很迫切。
      “这是工厂的地址和联系电话。您下楼走到二马路的公交车站,坐3路车、27路车都可以到工业园。”王玉补充道,“如果这个单位不合适的话,我们这里周六有招聘会,您可以来看看有没有适合您的工作。”
      目送着刘桂英远去的身影,王玉向记者诠释她的职业指导思路:“她的文化水平不高,只能做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她的年龄大,又不能做重体力活。家里有孙子,应该想找一份离家近的工作……”
      抽丝剥茧,条分缕析,因人制宜,因势利导。
      就业困难人群大都不会通过网络渠道求职,网上适合他们的招聘信息也寥寥无几。王玉提供的这种有针对性的一对一职业指导犹如及时雨,让供需对接更加精准。
      王玉有很多黑皮本,上面工工整整地记着求职者的个人信息。她把就业困难人员的信息着重标注,时常翻阅。他们的需求,她听在耳中,记在心里。她时刻留意用工单位的招聘信息,随时捕捉合适岗位。
      趁着没人咨询的空闲期,王玉又打开她的黑皮本查找号码,见缝插针地打电话:“是赵莉吗?最近怎么样了?”
      1月24日,31岁的残疾人赵莉来到王玉的工作室。赵莉曾经开过服装店,现在想求职,“只要有一份工作,我干啥都行。”
      “您来参加1月27日在两宫广场举办的招聘会吧,我带着您和企业面对面交流。”王玉手里暂时没有招收残疾人的单位信息,参加招聘会的单位也没有明确说可招收残疾人,但她根据单位名单判断,招聘会上可能有适合赵莉的岗位。
      “您的右肢残缺,没法在电子厂的流水线工作。我看招聘会上有食品厂和服装厂,我觉得食品厂的后期辅助工和服装厂的保洁人员适合您。”王玉细细道来。
      她贴心地把办公室电话给了赵莉,“来一趟不容易,有事就打电话吧,省得来回奔波。”
      “您太好了!”赵莉眼里泛起泪花,“您不是冷冰冰地告诉我没有岗位,而是耐心地帮我想办法。”
      每一天,都有类似的感人故事不断上演。对重点困难群体和残疾人进行职业指导,往往需要很多次才能成功。在此期间,他们可能会急躁、抱怨。面对这种情况,王玉都用最大的耐心做好解释和服务,让他们尽快找到合适的岗位。
量体裁衣
——让求职者明确职业方向

      王玉常常说,介绍职业是职业指导师的基础,让求职者明确职业方向和目标是本责。的确,有时,在求职者眼里,就业前景“山重水复疑无路”,而经她一点拨,便“柳暗花明又一村”。
      “什么工作都可以,我就一个要求,收入要高。”32岁的秦一龙拎着一袋证书来咨询。他家有两个孩子,小儿子还嗷嗷待哺,而他处于缓刑阶段,被单位开除后再求职很困难。
      “他先被酒厂开除,煤矿知道他的情况后也辞掉了他。当地两种待遇最好的企业已经和他无缘……”了解情况后,王玉决定找一些熟悉的用工规范单位试一试。
      王玉打了一圈电话,无一例外都是拒绝,秦一龙的脸色一点点阴沉下来,低垂着头。“想过创业吗?”王玉丝毫没有不耐烦之意,仍热情地介绍,“符合条件的可以享受创业担保贷款。”
      “我没有生意头脑,我担心连贷款都还不上。”秦一龙有些垂头丧气。
      “你年轻,有体力,又不怕吃苦,正规单位不行的话,可以考虑灵活性工作。”王玉循循善诱。
      “比如呢?”秦一龙抬头急切地问。
      “正月十五后,建筑企业陆续开工了,可以问问类似企业,他们好多都是按天结算工资。”听了王玉的话,秦一龙的眼睛亮起来。
      “另外,您送外卖也行。”王玉指着窗外说,“我经常看到公交站台边贴了好多招外卖员的广告,工资高,也很灵活。他们没有在我们这里登记招聘,但您可以去试一试。”
      “对啊。”秦一龙兴奋地一拍大腿,道谢后匆匆离去。
      王玉已经形成“职业病”。走在大街上、等候公交车,只要有时间,她就会认真观察各种招聘广告,记在大脑里。甚至与人聊天,她也会三句话不离本行,极力捕捉就业信息。
      “有招聘半天工作的吗?而且,必须是固定的半天,要么就全是上午,要么就全是下午。”一位杨姓小伙子的求职意愿与众不同。
      在王玉这里登记招聘的企业,几乎都是全日制岗位的正规企业,她本可两三句话随意打发他走,可常年的积淀让她迅速给出合理建议:“您可和奶厂联系。奶厂虽没和我们联系要人,但我知道有上午半天送奶的工作,符合您的要求。我听说淮北一中有的陪读妈妈就从事这样的工作。”
      近年来,随着就业优先政策落实和经济快速发展,当前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矛盾,往往不是求职者能否找到工作,而是高不成、低不就。
      在王玉这里咨询最多的两大群体,一是下岗失业人员,在她的服务对象中,下岗失业人员占大部分。他们稳定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发生了改变,往往心情失落,求职时情绪急躁,极易抱怨甚至发怒。
      遇到这些人,王玉总是微笑着递上一杯热茶,与他们如家人一样聊天,耐心倾听,安抚情绪。就在看似普通的聊天中,拉近了与他们的距离,了解了他们的就业意向。
      房女士从单位下岗后,每周都到人力资源市场找工作,一个多月未果。在详细了解房女士的情况后,王玉耐心和她沟通:“您是不是不愿去超市或商场等人员较多的单位工作,怕遇到熟人?”房女士不好意思地笑了。
      “下岗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下岗并不能否定您以前工作时的优秀表现。您应该调整心态,正确面对再就业问题……”
      经过多次沟通,房女士的心态渐渐有了转变。她又向王玉讲述了另一个困难:由于要照顾孩子,中午和晚上她必须回家,几班倒的工作不适合她。最终,在王玉的帮助下,房女士在开发区一家单位找到了满意工作。
      另一大群体是高校毕业生。这个群体涉及面广,影响大,做好他们的就业指导显得尤为重要。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王玉发现不少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眼高手低”、就业期望值过高等情况。对他们开展针对性和个性化指导时,进行择业心理指导尤为重要。
      “我想去的单位都要求有工作经验,我刚毕业,从未工作过,怎么办?”尽管可以在网络求职,仍有不少人向王玉咨询,这几乎是一个普遍问题。
      每每这时,王玉都不着急讲大道理,只讲述她熟悉的一个例子。浅草湾洗浴中心人力资源部主管也是高校毕业生,她从前台做起,再从班长一步步做到主管,即使现在仍经常去浴室帮忙。
      “是骡子是马,要拉出来遛遛。你之前只有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如何要通过工作证明给老板看,所以,求职初期要放得下身段。”王玉深入浅出的分析让来访者频频点头。
      多年来,她帮助高校毕业生清晰地认识自我及所学专业,运用科学的方法开展就业指导,帮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专业精湛
——学习成为常态

      王玉2003年下岗后,通过社区专管员招考来到局里。从下岗人员到再就业,她十分珍惜这个岗位。第一天到就业服务大厅上班,她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钻研业务,成为求职者贴心的“娘家人”,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到他们心中。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从事职业指导工作以来,王玉追求的是专业极致。
      对于企业,只要在局里登记的,她都会抽空去企业实地考察,确保招聘信息的真实性;对于求职者,她分门别类,尽心尽责。
      以前的职业指导更偏重于求职登记、职业介绍。近年来,自从政府的公共招聘网站开通后,王玉的工作重心转到个性化职业指导上。
      职业指导师会面临不断变化的情况,遇到各种各样新问题,这需要业务知识的深厚精湛和对各种优惠政策的烂熟于心。
      因此,学习成为王玉的常态。平时,下班后她也学习专业书籍,阅读业内信息。
      2016年,她被中国就业促进会评为全国星级职业指导师。2017年,她又被推选为安徽省“启明星”就业指导专家团成员之一。
      近年来,王玉积极参加就业指导进高校等公益活动。她到淮北师范大学、宿州学院,向大学生宣讲就业优惠政策、求职及面试技巧,为他们提供政策咨询。
      面对求职者,她精神焕发,经常说半天话顾不上喝一口水。实际上,她已经罹患几年甲亢,现在仍需每天吃药。“这个病容易情绪激动、心烦意燥,我只有不断提醒自己控制。有时晚上我也在家反思,白天是否对群众不够耐心。”
      王玉这样形容自己的职业:“职业指导师就像是求职者的灯塔,指引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15
帖子:3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