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瞒了50年的真相!它比香烟更毒害身体,而你却天天吃.....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世界华人周刊   2019-6-7 16:40   988   0




糖的危害,甚于吸烟。


来源:今日悉尼(ID:sydtoday)




在电影《王牌特工:黄金圈》里,大反派女毒枭劝说别人在饮料中少放糖时说了这么一段话:
“糖的成瘾性是可卡因的八倍,致死的可能性也有五倍之多,但糖是合法的。”



让她不解的是,酒精和烟草能够在全球合法地掠夺财富,可是经营毒品生意的她,却只能躲在一片原始森林里,干一些地下非法的勾当。

虽然她所说的“八倍”“五倍”有待论证,但是过量糖对于人体的害处,却早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世卫组织曾调查了23个国家人口的死亡原因,得出结论:


糖的危害,甚于吸烟。

美国权威专家在《自然》杂志上公开提出:

糖就像烟草和酒精一样,是一种有潜在危害且容易上瘾的物质,摄入多了如同慢性自杀。




近日,国际顶级医学期刊《Circulation》更是发布了一项重磅研究成果。




一项针对11.8万美国人的34年随访研究显示,饮用含糖饮料越多,早死的风险就越大。

其中女性的几率更是可高达63%,男性则高达29%。






而另一项最新发表在美国《科学》周刊的研究发现,富含果糖的玉米糖浆会直接促进肿瘤的生长,而玉米糖浆正是可乐等含糖饮料中的主要成分之一。




这意味着,如果肠道在不知不觉中癌变,而人喝了可乐等含糖饮料,等于在间接“喂食”癌细胞,癌细胞将长得更快!

由此可见,含糖饮料的危害,远超你的想象!



一段隐瞒了50年的真相
让人们付出了惨痛代价

其实,糖的危害,也是最近几年才被挖掘出来的。

为什么以前我们不知道呢?这事还要从上个世纪80年代前后说起。

那时候,心脏病逐渐成为了美国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但是致病原因却迟迟未能查明。

有人说是糖,也有人说是脂肪的原因。




就在大家都拿不定主意的时候,糖研究基金会和糖企先出手了!

他们一边买通科学家、专家,让他们发表对糖有利的研究论文,控制舆论。

给糖洗白,转嫁“罪证”、把锅都甩给脂肪。




最有名的就是用5万美金收买哈佛营养学教授Dr. Hegsted。




另一边,围攻那些意见相左的科学家,把这些抨击糖的理论,扼杀在摇篮里。

比如剑桥科学家John Yudkin提出糖才是健康杀手




于是,他的书被描述为垃圾科学,他的名声被摧毁,职业生涯也毁于一旦。一时间,所有人都对脂肪唯恐避之不及。

美国公共卫生部也发表声明,鼓励美国人少吃脂肪。

于是,我们常常在商店里看到,低脂酸奶、低脂牛奶、各种零脂肪饮品,而且脂肪含量越低,价位越高。

但是各种添加了糖的加工食品却被打上了“健康”、“全天然”等标签。

直到今天,走进大型超市,你会发现:几乎80%以上的食物里都含有糖




这些符合美国膳食指南的产品,让食品商赚钱赚到手软。




然而,人类真的获得了健康吗?

并没有,从1980年开始,世界各国的肥胖率,几乎无一例外都在上升。




如果仅仅是超重和肥胖,并不算一件多可怕的事,可怕的是它对我们身体内部的器官、脏器造成极大的危害!

越来越多的孩子得了脂肪肝









5岁小女孩吃糖太多,近视达300度↓↓↓



3岁孩子得了糖尿病↓↓↓



14岁的孩子爱喝饮料,引发脑梗



16岁少女吃糖太多,得了妇科病↓↓↓



18岁女孩查出肾结石↓↓↓



11岁男孩狂喝碳酸饮料,患上罕见皮肤病——黑色棘皮症↓↓↓





吃糖过多,就是这么可怕!

澳洲导演亲身实验:
糖,到底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2016年9月12日,《纽约时报》一篇报道震惊全球!




该报道首次披露糖研究基金会花钱请专家造谣,重金买论文作假,为糖洗白的全过程。

去年12月,一位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专员,同时也是儿科医生的David Caessler博士,在《华盛顿邮报》直播节目中,向大众公开认错:过去几十年,我们给大众的营养建议,是失败的!




无数人开始恍然大悟,原来真正的敌人,是糖!




为了弄清楚糖对身体的影响,澳洲一名导演Damon Gameau决定把自己当小白鼠做实验。




连续60天,每天吃40勺(约160g)糖,这个量是按照澳洲居民摄入糖分的平均水平来定的。

而且这40勺糖全部都来自果酱、果汁、早餐奶、低脂酸奶这些公认的健康食品,而不是巧克力、冰激凌、可乐这样的含糖量高的食品。





并且,他依然保持着之前的锻炼量,每周两次绕着花园跑三圈,每天在自家室内健身房做十分钟健身。

他把这个过程拍成纪录片,实验结果令人无比震撼。

最明显的,就是体型改变,60天后体重猛增17斤,腰围暴涨10cm,肚子上这些全部是有害脂肪。




由于大量食用糖,扰乱了新陈代谢,不久他的脸上长出了粉刺。




而看不见的才是最可怕的。

仅仅一个月, 一种名为ALT的激素就从低于20的健康值,一跃超过健康线。

ALT是肝脏最常用的敏感指标,它水平与肝脏损伤程度呈正比。




专家团队给他体检后表示,Damon不但有了脂肪肝,而且可能导致胰岛素耐受,极易患糖尿病,还有诱发心脏病的可能。




一旦走上胰岛素耐受这条路,最终会成为II型糖尿病患者。有人甚至因此被截肢。






这次实验里,Damon每天的卡路里摄录量和之前是一样的,都是2300卡路里。





所以罪魁祸首,并不是卡路里,而是糖!

想必很多人看后都会说:他这是极端情况,谁每天没事会吃这么多糖?

那我们日常生活中,吃糖真的不多吗?

实际情况是,不管你爱不爱吃糖,我们身边的食物,无时无处不在过度添加。

世卫组织给出的标准是,人们应该将每日的糖分摄取量控制在总摄取量的10%以下,甚至是5%。

对于一名正常体重指数(BMI)的成年人,相当于每天摄取约25g(或6茶匙)的糖!但一小瓶风味酱中,就有28g糖。




一瓶番茄酱也有7茶匙糖



尝起来咸咸的,几乎感觉不到甜味的金枪鱼罐头,也含一茶匙糖。




我们中国人也没好到哪里去!


早上的咖啡、豆浆、八宝粥,、女孩子大姨妈时喝的红糖水、蜜饯、辣条、巧克力......

只要你吃东西,甚至是普通的菜肴,比如红烧肉,都在放糖。

一盘糖醋排骨,最少也有35g糖



一盘鱼香肉丝,也有20g糖



在我们的生活中,糖已经无孔不入。但真正杀伤力最强的,并不是这些,而是含糖饮料。

甜食吃多了好歹有饱腹感,吃饱了就不会再吃了。


但含糖饮料就不同了,这些饮料不仅含糖量极高,而且一杯饮料下肚,并不会出现“饱腹感”,不知不觉中,体内的糖就严重超标了。


含糖饮料,真正的健康杀手
不知不觉中,“腐蚀”你的身体


碳酸饮料像可乐这样的碳酸饮料,对身体的杀伤力是极强的。

国内外很多人都做过类似的实验。有一位美国大叔,每天喝10罐可乐,坚持一个月。




体重、体脂率、血压全都噌噌噌往上涨,停不下来。。。。




▼实验前 V.S 实验后



可乐的威力远不止于此。

澳洲有一名25岁的男子酷爱喝可乐,现在满嘴牙齿都掉光了,只能用假牙吃饭。




在中国,这样的例子也不少。↓↓↓







更可怕的是,很多含糖饮料,还披着健康的外衣,让人们放松了警惕!

果汁,戴着面具的“健康饮品”当提到含糖饮料时,很多人都会想到可乐。

其实除了可乐,还有很多披着羊皮的成员,比如果汁饮料、运动饮料、能量维他命饮料、冰茶、酸奶、咖啡等。

咱们就先说说这个果汁吧。




前阵子,武汉一名12岁的男孩豆豆左脚趾关节隐隐作痛。

刚开始以为是活动时受了伤,谁知第二天疼痛难忍,于是他被送到医院就治。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坏了豆豆妈。

才12岁的豆豆,经诊断竟然患上了痛风!

后来医生才搞清楚了真相:原来,豆豆生活习惯非常糟糕,几乎从来不喝白开水,爱喝鲜榨果汁、超市里的瓶装果汁,每天喝了一瓶又一瓶。




不少人有疑问了,果汁不是富含维生素C吗,怎么和这些饮料一样伤身了?

这是因为果汁、饮料里面含有果糖,这是一种单糖。




它强大的地方就在于它的甜度,如果蔗糖的甜度算100分的话,那葡萄糖就是74分,乳糖是16分,而果糖,是173分!堪称甜度里的王者!




它在体内的分解过程中会直接产生尿酸,更可怕的是,它还会减少肾尿酸的排泄,双重作用下,人的尿酸不降反升。




美国波士顿研究人员曾在22年的时间调查8万妇女,他们得出了如下结论:

每天喝1杯橙汁的妇女,其痛风危险增加41%;

每天喝两杯橙汁的妇女,痛风危险增加2.4倍。

所以说,这个果糖,堪称是痛风的隐形杀手。

其实它的危害,远不止如此,果糖不仅会干扰尿酸水平,还会干扰胰岛素的代谢!

如果摄入果糖过多,人体的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发生胰岛素抵抗,长此以往还会引起糖尿病。

所以说糖衣炮弹这词永远不会过时啊!

酸奶减肥?糖越吃越多

咱们再说说这个酸奶,很多人都觉得,它是健康食品。

很多女生还会利用酸奶减肥法来达到瘦身的效果。

但是事实是,酸奶含糖量吓人!喝着喝着就帮你暗戳戳地长了不少肉!!!

国外有媒体将酸奶称为Sugar-Packed Snack,意思就是糖分爆炸的零食。




酸奶原料牛奶中的乳糖甜度很低,其中一部分在发酵中还变成了乳酸,如果酸奶直接发酵完就喝的话特别特别酸。

所以酸奶在加工过程中会大量加入蔗糖,只要你喝起来觉得口感还不错的酸奶,含糖量都不会低……




很多市面上的酸奶都加了12~15g糖,某些加了果酱的甚至能超过20g。

要知道一块奶油夹心蛋糕也就19g糖。




一些大牌子还会提供水果口味或者甜味酸奶。

酸奶中添加的水果或糖浆类混合物,更是让含糖量蹭蹭蹭往上涨。澳洲Gippsland酸奶,每100g的糖分含量更夸张,糖分高达17.5g,这样一小杯酸奶的含糖量已经达到了28.1g。






国内外朋友熟悉的法国品牌优诺yoplait,一杯酸奶含糖量就达到了26g。






某些品牌的果酱酸奶,含糖量甚至达到了31g。

如此多的事实说明,想喝酸奶减肥,是否有效不敢说,但在摄入糖分道路上倒是越走越远。

乳酸菌饮品的真相

乳酸菌饮品最诱人的就是它的“乳酸菌”含量,但研究证明,人的胃液和胆汁对于菌种的杀伤力极大,这些菌能活着到达肠道的微乎其微。

加上出厂-运输-储藏-销售各个环节对温度要求非常高,必须在0℃-7℃冷藏,即使能做到严格的冷链,菌量也在不断衰亡中。

最重要的是,乳酸菌发酵过程是产酸的过程,随着菌个数的增多,酸度也会越来越强。

这个时候就需要大量的糖和奶粉。

很多乳酸菌饮品都标注着“低糖”“0脂肪”,让人不知不觉中放松了警惕。


世界各国纷纷开始采取行动
对含糖饮料征税!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健康组织,还有学校,都意识到了糖对健康的危害,并开始行动起来。

2016年,世卫组织呼吁各国对含糖饮料额外征税。






法国是最早行动的国家。

2012年开始,法国开始对含糖的碳酸饮料全面征收,并开始减少这类含糖饮料的销售!如今全球28个国家、美国33州都已征收“糖税”




中国近日也颁发了禁令!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方案中指出,将开展“减糖”专项行动,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限制销售高糖饮料和零食,食堂减少含糖饮料和高糖食品供应。




这些毒害孩子的含糖饮料终于得以被限制销售!

以前,许多人一直以为,自己的肥胖,是吃多了卡路里又或者运动太少造成的。

到了今天,大家似乎又多了一种理解。我们曾一度关注低脂,却忽略了高糖的危害。

吃糖会让你越来越开心,从而吃上瘾。一旦上瘾,就会让你陷入无止境的短时间刺激中,让你不断吃糖满足自己的欲望。

而你的身体,已经在无形中遭受了从内而外、从上到下的全方面伤害。

希望大家重视高糖的害处,为了自己和家人,还是少吃点糖吧,尤其是要远离含糖饮料!



◇ 本文来源微信号今日悉尼(sydtoday),材料来源:Circulation、Science、BBC、人民网、海外网、丁香医生、健康时报

◇ 责任编辑:华妹 微信(misshua2017)



— 回复 晚安 送你一句晚安心语 —


告诉好友你在看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15
帖子:3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