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7月份场外期权新增规模达到605.75亿元,同比上涨353%。场外期权也因为其杠杆交易等优势成为大股东增减持的新宠。市场火爆的同时,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场外期权业务相较期货有更多样化的功能和优势,但也蕴含着一定风险,需要谨慎对待。 大股东增减持“利器”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数据,7月份证券公司场外权益类衍生品新增初始名义本金782.65亿元,其中期权业务新增605.75 亿元。对比历史数据,期权业务在今年6月新增额为319.43亿元,环比增加89.63%;同比去年7月133.68亿元,同比增加353%。有业内人士称,在当前经纪业务费率处于下降区间,资管业务受去通道影响,场外期权成为券商业务的新宠也就不难理解了。 场外期权火爆的原因或许与机构配合大股东增减持有关。以某大股东想要减持500万股为例,占总股本的1%。大股东通过大宗交易向接盘方转让500万股,转让价10元/股;同时卖给接盘方B一个看跌期权,行权时间为6个月之后,行权数量为500万股,行权价格为11元/股;同时接盘方B卖给大股东A一个看涨期权,行权时间为6个月之后,行权数量为500万股,行权价格为12.5元/股。 假设6个月之后,股价低于10元,那么接盘方就会出现亏损,但是接盘方B买了大股东A的看跌期权,可以要求行权,即大股东要以11元/股的价格回购接盘方B的股份,说明大股东给接盘方B补了差价,接盘方B可以获得10%的收益。假设6个月之后,股价远远高于12.5元,那么大股东A可以发动看涨期权,以12.5元/股的价格回购股份,那么接盘方B可以获得25%的收益。有以上两个期权的设计,接盘方B可以将半年的回报锁定在了10%-25%之间。实际情况来看,证券公司拥有场外金融衍生品的试点资格,所以大股东和接盘方可同时与证券公司签署期权协议,证券公司可以从中作为一个对赌的桥梁赚取差价。减持新规出台后,上市公司股东减持的意愿其实并未下降,若大宗交易搭配期权的交易逻辑可行,证券公司也可以从中赚取中介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资本市场上就能看到此类操作的身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