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论员署名有什么讲究?

论坛 期权论坛 study     
沈磊   2018-10-21 02:44   43646   7
1#
李雷  5级知名 | 2013-3-28 16:25:13 发帖IP地址来自
这叫署名文章,即不代表报社立场的评论。
一般党报的评论员文章是比较谨慎的,署名文章因为不代表报社立场,观点可以“争鸣”一些。

例:著名的署名作者——梁效,是两校的谐音,背后是一个写作班子,班子里有名人。
2#
林松阴  3级会员 | 2013-3-28 17:37:01 发帖IP地址来自
最新出来的郑青原,取正本清源之意
3#
高一高  3级会员 | 2016-5-5 11:16:06 发帖IP地址来自
多是奇迹奇言的人物!

动车座位收费分成三六九等,然而它竟然不是商务资源而是和公交车一样的公共均等资源?


这位人民日报的署名文章答非所问,借题发挥,王顾左右而言他,我实在是想问一句:说好的逻辑呢?它飞去哪了?

这位作者,你说“只讲权利话语而任由冷漠滋生,也非社会之福”。

请问你什么时候把本属于人民的权利还回来?

你刚刚在文章中言之凿凿地说不能搞道德绑架,结尾又定性在公交车上“不让座”是任人滋长的“冷漠”,是造就“非社会之福”。

你为什么不直接按照上文逻辑说在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让座是“权利对应之义务”,否则是侵权行为?

出尔反尔,反复无常,是逻辑思维太差?还是故意诉诸情感、道德绑架?

一文之间,如此花式打脸,不要太着急了!




http://inews.ifeng.com/48683687/news.shtml

人民日报:不让座是我的权利吗?

2016/05/05 02:37 人民日报10650原标题:不让座是我的权利吗(民生观)
齐志明
不让座,真的是座位享用者不能褫夺的权利吗?应该回到权利产生的源头看
又出了“该不该让座”的新闻。一位老人坐动车到省城看病,买的不是全程票,半路上车这位坚持要按票坐,老人女儿很不满意,但座位主人认为,坐自己座位还有错吗?
判断这个话题,有一种说法流传甚广:不让座是本分,让是情分;让了,你可以夸我,不让,你不能骂我。坐自己的座是权利,可以主动放弃,但他人不能褫夺。
不让座,真的是座位享用者不能褫夺的权利吗?
座位享用权产生于分配规则,应该回到分配规则这个源头看。
先看公交车情境。公交车的座位是一项面向大众分配的公共资源。为了通勤效率,它必须迅速分配;因为普惠特性,它还得平等地分配,不能搞价高者得。那么,“先来后到”成了最自然、最合理的尺子。但这把尺子比较偏向行动迅速、体力强健者,为了公平,需要加上对“老弱病残孕”群体照顾的权重。所以,尺子的全称是“先来后到+兼顾老弱”。所以,即便你先占了位子,并不意味着你就有满满的享用权利。故而,售票员大姐常对身边有老人的乘客喊:“小伙子,麻烦给老人让让座儿吧!”这不仅是道德呼吁,也包含着加权后的权利定位。
然而,人们几乎见不到这样的场景:空姐走入头等舱某年轻人座位旁,“小伙子,经济舱有位老大爷坐得太挤,麻烦你换换座吧!”为什么?因为飞机和动车跟公交车不一样,尤其是头等舱和高铁座位,属于商务资源,分配遵循的是商品交换的原则。花了钱,享用权利是饱满的。
当然,有饱满权利,也不一定往饱满里用。动车上,老人生龙活虎,对票入座谁也说不出什么;老人脸色苍白、病体沉重,这时候主动让渡一下自己的权利,更值得赞许。
“该不该让座”这道题没有标准答案,得区别具体情境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但是,似乎可以形成如下共识:可以呼吁道德,但不能搞道德绑架。不能因为自己的“年龄优势”,就可以骂骂咧咧甚至大打出手,强迫人让座;可以捍卫权利,但要厘清权利的边界,公交车座位享用权并不仅由“先到”法则产生,死不让座没有那么理直气壮。
此外,只讲权利话语而任由冷漠滋生,也非社会之福。
4#
胥大耳  3级会员 | 2016-10-5 17:01:16 发帖IP地址来自
应该是以后拉清单好用吧
5#
kknd1394  4级常客 | 2017-8-4 22:19:16 发帖IP地址来自
来个楼上好像没提到的

单人平=一个人写的评论,单人评论…
6#
王书钦  3级会员 | 2018-7-19 22:23:48 发帖IP地址来自
署名文章和不署名文章都代表国家
但是署名文章是署名人自己写的~
不署名文章可能是大家一起写的~或者作者身份不能公布~

PS老百姓可爱听了!~~~
汗一个~~~新闻机构都十分重视言论。言论被普遍称作为媒体的灵魂。
《纽约时报》等著名媒体都设立自己的"社论委员会",是与新闻编辑部平行的机构。
在我国的媒体中,也都设有言论部门及新闻评论员。  
就文体角度而言,社论、社评、评论员文章等代表新闻机构的观点。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大都由资深编辑完成,也有将党内宣传人士的文章以评论员文章名义发表。

现在《人民日报》社的李长虹就是评论员文章的作者——
职务:人民日报社评论员、高级编辑
简介:人民日报评论员,高级编辑,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生导师。
2000年至今在人民日报社工作。
现在《人民日报》评论部工作,主要职责是起草《人民日报》社论、评论员文章,如:
读任仲平文章《努力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四有”公民——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申奥社论《谱写奥运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查处厦门走私、沈阳腐败大案评论员文章《打私反腐 取信于民》、《党内绝对不允许腐败分子藏身》,
中美飞机相撞评论员文章《正义呼声与强国行动》等。

他还撰写了不少思想性、时政性的署名评论,如《听真话与讲真话》、《解决问题才能不出问题》、《戒“浮躁”》、《从伯乐相马说到制度选人》、《用好现有人才》、《从金牌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两种开发 一个误区》、《走出数字误区》、《电闸上的科学发展观》、《一个行动顶上一打纲领》、《做一次徐本禹》、《百姓关心与关心百姓》、《为什么不重视抗战遗址》、《修瑞娟的梦圆了吗?》、《“香”格里拉变“臭”格里拉需几年?》、《老婆监督与人民监督》等。

报社的言论不可能完全依赖自身完成。而采取广泛使用社会力量写作言论,作为署名言论、署名文章发表。由报社点题而撰写的重要言论,往往冠以"**特约评论员文章"的名义发表刊播。
7#
十年生死两茫茫  1级新秀 | 2018-7-19 22:38:41 发帖IP地址来自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代表的是政府的观点,政府是代表人民的政府。

在有关系到国家民族重大利益的事件发生时,为正确引导新闻导向,为鼓舞群众增强民族凝聚力,为。。。。时,人民日报一般要发表署名文章。

小事情或者不需要发表署名文章的时候以编者按的形式出现,不发表署名文章。“署名文章”是报纸行业特有的名词,指报纸上这篇文章的观点是由署名的人自己负责,即文责自负。评论员文章是新闻评论中常用的一种文体。是仅次于社论的重要评论。报刊上的社论数量偏少,评论员文章则有日渐增多愈显重要的发展趋势。社论是新闻评论的一种,是最为重要的新闻评论和舆论工具,是报纸编辑部就重大问题发表的评论。在英文中,社论称Leader。又称Editorial或Leading article,前者指的是“总编评论文章”,后者则有“首席评论文章”之意。美国作者史本沙尔在《社论写作》一书中认为:“社论是一种事实与意见的精确、合理与有系统的表白,为了娱乐,并影响公众,也为了要解释新闻,使一般读者能够了解其重要性。”按照重要程度依次是社论、评论员文章、署名文章。
最近人民日报署名“西雨”的评论称中石油、中石化不可能谋取暴利。因为企业性质决定了他们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这样做,他们赚取再多利润也很难全部装到自己腰包。我觉得这个评论员署名比较有意思,但是说不出个所以然,不知道大家对人民日报评论员署名有什么见解。
分享到 :
0 人收藏

7 个回复

倒序浏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