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与杨小凯关于后发优势/劣势的讨论,哪一方更有道理?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抱朴子   2018-10-20 23:03   16859   10
杨小凯与林毅夫的对话 | http://time.dufe.edu.cn/celebrity/2007-11-25/73.html
分享到 :
0 人收藏

10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guo tony  2级吧友 | 2018-10-20 23:03:35 发帖IP地址来自
大家的眼光不错,两人观点初看起来(注意这个词)确实不矛盾。
但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真的没有矛盾,为什么两个著名经济学家会争的如此面红耳赤呢?
原因在于,这两个人的论断,并非简单的学术推理——如果仅仅是这样,大家受的是一样的标准化经济学教育,只要不犯低级错误,通常是不会有什么分歧的。
但是,他们的论调中潜在得包含着价值判断(或者说规范分析)
什么价值判断呢?那就是,后发到底“优”还是“劣”?这就是二人的核心分歧
初看起来他们讲的是不同的问题,但这正如我们平时争论一个问题一样,一方坚持某件事的好处,另一个人坚持坏处,于是,真正的问题便归结于“XXXX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好了,有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更加理性地来审视这场争论了。
简单说来,林强调的是后发的经济好处,这个并不深刻,其实就是增长理论的收敛假说(convergence),绝对收敛理论认为落后国家增长更快,尽管林毅夫可能加进去很多自己的解释,不过这并不重要。
而杨小凯则是从宪政的角度来讲,后发国家导致国家机会主义,影响体制进步。
很显然,因落后而产生的经济好处时间上是短暂的,范围上是狭窄的(限于经济领域),而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将造成远超出经济范畴的恶果,以及持久的影响。
因此,答案不言自明
3#
崖崖  2级吧友 | 2018-10-20 23:03:36 发帖IP地址来自
贴篇作业当做讨论:


     先谈总体感受:杨林二人的讨论命题重点不同。杨文主要针对后发劣势的主要原因,即落后国家在没有好的制度的条件下,通过对发达国家技术和管理模式的模仿,取得发达国家必须在一定地制度下才能取得的成就;但同时会给长期的发展留下许多隐患,甚至长期发展可能失败。林文主要针对后发优势的获取途径,即一个后发国家的政府只有确立了按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的战略思想,才能确立和尊重上述市场经济的法治基础,也才能利用后发优势在较短的时间里赶上发达国家;而制度固然重要,但是一个最优的制度安排实际上是内生的,与发展阶段及历史、文化等有关系。

      杨文提到了民主与共和制度分别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民主简单地说就是少数服从多数,而共和或自由则是要保护和尊重少数。有了共和制度才能限制当权者的机会主义。只有对政府的机会主义限制住了,经济才能发展起来。执政党从事赢利性事业实际上是违反宪政制度游戏规则的,就是说游戏规则的制订者不能直接去比赛。而文中所举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洋务运动、南北美及中国当时某些产业现状等例,都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与后发劣势的关系。

     林文首先提到了后发优势的动力:发展中国家收入水平、技术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水平与发达国家有差距,可以利用这个技术差距,通过引进技术的方式,来加速发展中国家技术变迁与创新,从而使经济发展得更快。然后提出最优的制度安排实际上是内生的,与发展阶段及历史、文化等有关系。最后提到发挥后发优势的方法:资本来自于剩余、积累;如果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能够诱导其企业比较好地按其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则每个企业都会有“自生能力,”这样的经济总的来讲,在竞争的市场中会最有竞争力,占有的市场份额最大,创造的剩余、积累就最多,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也就会最快,也就能够真正发挥后发优势。

       关于林针对杨文所举事例进行反驳的内容。林文所述:“《杨文》认为英国的发展途径是最理想的途径,认为有一个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对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发展的成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制度。”这一点我认为理解的有些偏差,杨文提到英国共和宪政时只是与同时期进行革命的法国相比较,并且也未宣扬英国共和宪政就是最理想的制度,只是着重突出了“共和”的重要性。其后对于宪政体制充分必要性的阐述,林举印度宪政事例试图说明:“从长期经济发展的绩效来说,宪政体制改革先行的国家并不一定好于宪政改革后行的国家。”我想印度可以与杨文所提到的南美相比较来看,即“自治性弱、文化差异、单一制”三方面原因。林又指出:技术模仿使得经济发展很快,并不一定会使国家机会主义的行为恶化。国家机会主义在任何社会里都不会是毫无限制的,任何政权都需要得到人民的支持。保留计划轨会滋生腐败,在政治上的代价很高,当市场的那一轨相当强大以后,放弃的经济代价变小,实现市场单轨的时机也就成熟了,所以双轨制是给进一步的改革创造了条件,而不是强化了国家机会主义。但也没有推翻杨文所说,规则制定者参与游戏所滋生机会主义的弊端。所以,林文只是对杨文观点的补充发散,而不是矛盾冲突的论述。

关于一些其他收获:

杨小凯对于民主和共和的讨论很好玩。现在大家都在谈民主,很少大张旗鼓地说共和。我想到的一是少数派自由、二是自发抵制舆论。还有这句话:“中国到处都有'科教兴国','教育兴国'的口号,这都是后发劣势的表现,真正要利用后发优势应该提倡'制度兴国','民主宪政兴国'。”结合现在的社会现实,想想很有意思。

林毅夫提到的创新成本问题。“发展中国家可以和发达国家一样,投入非常多的资金、人力来研发新技术以取得技术创新;另外一种方式是通过和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从比自己发达的国家引进已有的,但比自己现在用新的、好的技术来达到技术’创新’。”我们现在是不是过分强调了第一种“创新”,而忽视了第二种“创新”的价值,也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4#
Terry   | 2018-10-20 23:03:37 发帖IP地址来自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5#
滚犊子  3级会员 | 2018-10-20 23:03:38 发帖IP地址来自
下面是杨小凯对电子商务的看法,现在看来,自有一种黑色幽默在里面。
对于电子商务,有不少人相信网络经济中国有后发优势,但我却相信电子商务方面中国也有后发劣势。只要看看绝大多数网络公司都是国有公司或合资的,我们就不难理解这一点。合资在洋务运动时期叫做”官商合办”,也就是说政府控制,而最近南韩的教训告诉我们政府控股是要坏事的。而且中国因为政府垄断银行业,信用卡和私人支票都无法普及,而这二者是电子商务付款的主要方式,没有它们电子商务怎能发展?所以今天中国想在政府垄断银行业和资信业的情况下获得电子商务的后发优势是绝不可能的。
6#
匿名用户   | 2018-10-20 23:03:39 发帖IP地址来自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7#
初心  QQ用户 | 2018-10-20 23:03:40 发帖IP地址来自
感觉两个人的观点不矛盾,杨小凯的观点主要在于制度,可能跟自身经历有关(具体百度),林毅夫个人感觉观点主要在于生产技术跟资料,所以不矛盾吧。
8#
tree newbee  4级常客 | 2018-10-20 23:03:41 发帖IP地址来自
渐进改革的概念应该只能出现在学术研究中而不能流于社会意识。启蒙式的激进是为了打破固有的思想垄断,提供一种新的思想的可能。启蒙不能简单地比喻为“保险推销”,因为改革的受众并没有像现实生活中的市场一样可以自由选择,百家争鸣好于一家独大,启蒙的结果并不是只有不满和暴动,而是提供了社会行为和意识自由演化的基础。
9#
知之为知之  5级知名 | 2018-10-20 23:03:42 发帖IP地址来自
其实只要看看社会经济发展是不是在加速就能得出答案,
10#
8848hr  4级常客 | 2018-10-20 23:03:43 发帖IP地址来自
11#
u大大爷的  2级吧友 | 2018-10-20 23:03:44 发帖IP地址来自
后发优势,就是你一直被毒圈追着屁股赶,一路捡了不少没人要的垃圾,突然看到前边一个趴地狙击别人的伏地魔,慢慢瞄准,邦!   爆头淘汰!这难道不是机器人?(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