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一下各位拿过英国志奋领奖学金的?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xgrady   2018-10-17 22:52   2492   9
工作第5个年头不满足现状,有继续读书的打算。本科211毕业,英语加会计双学士学位,英语GPA3.43,会计均分87.8,毕业后一直在前三的会所做审计,拿到CICPA,执业会员,现在在一家证券公司做投行业务。出差去了几趟英国,后就很渴望再读一年,仔细权衡得失发现还是成本比较大的,学费30万加放弃投行工作薪水,来回就双倍了。当然最终宿舍还是看自己内心怎么想。现在想咨询一下各位有经验的过来人,自身目前的条件对于金融会计类方向的,拿志奋领奖学金的机会大不大?
分享到 :
0 人收藏

9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Jessy  2级吧友 | 2018-10-17 22:52:25 发帖IP地址来自
作为一个过来人,很客观地说:在我熟悉的本届领友以及上下届的领友中,真正非国有/公有机构拿到奖学金的几率不高(NGO什么的除外,而我们媒体肯定是国有的……)特别是金融。不过我建议你了解一下志奋领有joint scholarship,如果没记错,之前有BEA东亚银行的联合项目,应该会对金融业人士更有兴趣。


因为在知乎上没看到比较真实的志奋领经验分享,我决定把一篇旧文贴出来,因为年纪比较轻,写的东西也可能太自我了,但我希望鼓励更多和我一样的年轻人向志奋领冲击!


【以下内容本人写于2013年8月,转载请单独联系


今天在家和单位之间来回跑着找毕业证书和雅思成绩单,终于到了准备去英领馆递签的这一步了,相比较一个月前懵懵懂懂的不真实感,此刻的我已经完全接受了即将去往另一个国家学习生活的现实,开始挣扎在找合租、查地图、比较手机plan的琐碎事务当中,忙碌而踏实。




关于奖学金的情况
英国政府的这个志奋领奖学金Chevening Scholarship,很多人都听说过,在某个国家留学委的网站之类瞥到过一眼,但我身边几乎没有人真正有去了解过这个东西。我只能说,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大学毕业前我就搜遍去英国读书可能争取的奖学金项目,而Chevening毫无疑问是我看到的资助最全面丰厚,但获取标准也最难衡量的一个。
彼时的我还是个乳臭未干且生活在帝都五环外的大学生,志奋领要求的一切资格,除了英语水平之外,我几乎没有一条符合。那时,看着身边很多出国花了大把银子读书,回国之后一样被打落同一水平线的哥哥姐姐们,我把3.1/4的GPA和7.5的雅思成绩单收拾进了箱子,然后乖乖地回到省台参加工作。
可能是有意识地接触西方思维比较多,在我的心里,年龄从来不是学习的门槛,“工作几年后再出国读书”一直是我觉得很自然的想法。于是,志奋领项目并没有淡出我的视线——四年工作的时间,我一直不时关注这个项目,积蓄着发起一击的力量。


先把国家留学委关于志奋领奖学金的申请要求贴出来看看吧:


(一)选派专业
本项目优先资助学科领域为:国际关系、司法与法律、经济与金融、贸易与商业(包括应用社会科学与WTO相关学科)、科学与技术(包括通讯与信息技术、材料科学与新材料、工程科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包括农业、生命科学与公共健康)、能源与环境变化(包括能源与环境)、社会发展(特别是医疗、教育政策、人权与司法改革)、媒体。MBA学位除外。
(二)选派类别及留学期限
硕士研究生:留学期限不超过12个月
1.申请时为中国大陆永久公民,正在境外学习或工作的人员不可申请本奖学金;
2.完成学业后按期回国;
3.年龄在26岁至45岁之间;
4.具有至少3年的工作经验,并具有在相关的专业领域担任高级领导职务的潜力;
5.具有“志奋领”项目要求的素质:有抱负、有魄力;拥有潜在的领导才能;致力于组织的变革与发展;灵活、适应能力强;富有创新能力和创造力;能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和全新的技术、专业及文化环境;
6.具有学士学位,已具有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亦可申请;
7.申请人的学术类IELTS考试成绩总分不能低于6.5分,且各单项成绩不能低于6.0分;
8.申请人不得是英国外交部、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或其他“志奋领”奖学金项目资助方的在职工作人员或家属;
9.在过去3年中未接受过英国政府或国家留学基金资助的奖学金;
10.未曾长期在英国生活过并对英国的生活、文化、价值和制度没有切身体验。反之,其申请不具有竞争性,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可被授予本奖学金;
11. 申请人须为中国政府部门工作人员。


我相信,很多和我一样关注这个奖学金的人被最后第11条给吓住了脚步——那是因为你只是习惯性地依赖度娘和中文搜索的结果,没有好好用英文去这个奖学金真正的BOSS,也就是英国外交部FCO的官方介绍上去看!其实,在英国方面的原文介绍里,第11条“申请人须为中国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并不存在,而第3条的年龄限制也不存在!相反,英文中的描述是 There are no age restrictions for Chevening Scholarships. 看,这就是不同之处。而在这些不同之处里面,我感受到了很多不一样的态度。


关于心态问题
To be honest,我一直认为在任何和西方国家打交道的事情中,“解放思想”是我们第一件要做的事。其实很多我们脑子里关于年龄、资历、金钱、关系的条条框框,真的并不适用于和我们完全不同的文化体系。这个每年在中国招收不到100个名额的全额奖学金项目,在官方介绍 http://www.chevening.org/apply/guidance 里的任何一条都有洋洋洒洒一大段阐述,可是在我的理解中,这些详细的描述并不像我们在中国的各种文件中所做的那样,是为了限制,为了加上一些准则,为了筛选相反,这些文字其实是在向每一个感兴趣的人招手,它在引导你去比对,去靠近,是一种鼓励,是给出了很多的可能和机会。
就像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奖学金项目的时候,我丧气地发现,光是工作经验这一条我就不符合!既然这样,那么我就暂时hold on申请,而是努力地去工作呗。然后在一边工作的过程中,我一边去比对其他条件的描述,比如他们寻找的是future leaders, decision-makers and opinion formers,那么我在工作中就要试图去在每一个自己能够掌握的范围内学习领导力和决策力,甚至在工作最初期的那些时间里,只是很认真地观察我身边的领导们,他们是怎样组织一支队伍,怎样统筹一个project,怎样面对挑战和解决困难


关于英语考试
至于英语水平,我大学毕业前考的雅思7.5在工作两年后悲哀地过期了,当我2011年底终于开始着手准备申请奖学金的时候,考雅思成了我对自己的第一个挑战和试炼。毕竟,每一个工作的人都知道,在工作之余重新拾起外语,是一个多么令人缺乏信心的任务。
我挑了单位旁边的新东方最便宜的周末班,不是雅思班,而是毫无考试压力的剑桥英语高级班。没办法,我从小就不是个死读书的孩子,也从来没有老老实实背过单词,对我来说,语言就是语言,如果不在使用中学习,我不会其他的学习方法。
差不多2个月的周末,我很嗨皮地和几个90后孩子还有一两个大概只有我初中英语水平的成年同学一起上课,明显觉得吃不饱,于是又跑去上了轻松活泼的口语课——几乎每晚都泡在口语教室里和老师同学胡扯,扯到上完课之后我干脆跑去参加了新东方的口语教师培训,变成了一个part-time teacher,可以毫无限制地进出口语中心,和中教外教没完没了地说英语。
当然,每天重复what do you want for lunch?和what't your plan for weeekend?并不能对一些serious的英语能力有所助益,我用了一个很笨,但是对我来说很有效的办法——背范文。因为读书时就通做过剑桥雅思的4-6,我在重新把这三本书做了一遍之后找回了一些对雅思考试的感觉,依然确定自己的短板是作文(应该每个中国学生都是如此吧 -_-|||),直接去书店挑了一通,找到一本我觉得很棒的作文书:《慎小嶷十天突破雅思写作》我没有真的狂妄到凭着这本书就想10天搞定雅思作文,而是用了差不多30天时间,把他每一个话题的示范段落都认认真真地梳理,标注生词,分段背诵,然后通篇背诵——亲爱的烤鸭同学们,别忘了我是一个基础为7.5的烤鸭,我依然没有奢望10天用好这本书,请你们也别傻了,别被这些类似的“10天突破”“7天跨越”丛书骗了,真以为自己可以一步登天。
我记得自己定的考试时间是2012年7月7日,而不巧的是我6月19号-7月4号要去东欧出差我在6月15号之前做了剑桥雅思7和8给自己摸底找感觉,然后悲催地接下来就跑去了非英语区的国家干活去鸟~~~7月4号从意大利回国之后我昏天黑地睡了两天倒时差,考试前一天我觉得自己一定完蛋了!之前做的题目感觉都没了,更别提背什么口语模板之类的玩意儿,中文都不一定说的顺溜吧?anyway,必须表扬自己一句的是,我考试当天成功准时到达了考场,并没有真的误事:)
不得不承认,考试最强大的支撑永远都是平时的积累。对着subtitle看美剧,iPod灌满Harry Potter有声书,逼着自己用电脑和手机英文系统,缠着朋友英语聊天这些看似无聊而做作的举动,因为长期的坚持和投入,在我哪怕精神不济的状态下,依然发挥了强大的作用。做剑桥雅思4-8的每一本例题,我的阅读都保持8.5以上的水准,通常可以达到只错1-2题;听力也基本是这个水平,很少有自己觉得没把握的题目;至于写作和口语,见仁见智,但我在模拟考的时候基本都给了自己6.5以上的分数——于是,尽管还有些微的jet-lag作用,但8.5 8.5 7 7的成绩依然足以达到我所有申请的需要——知道分数的那天,我和好友在北京遭遇暴雨,但直到入睡时,我都是嘴角含着微笑的。


关于失败的挫折
我最亲密的好朋友们应该都在知道我可能准备出国读书时听过我的一句“豪言壮语”:除了剑桥牛津和LSE,英国的其他学校我就不去了!这是我工作几年后再次申请读书时最真实的想法,毕竟从录取比例的角度来说,去这三所学校可比拿到志奋领奖学金容易多了——我扔下这么句话,谁说不是为了平抑对于奖学金可能面临的失败的顾虑呢。
这三所学校的申请在2012年12月底-2月初陆续递出去了,3月的时候,我非常震惊地收到了每一个志愿的rejection!!也许对于牛津剑桥两所以学术著称的世界名校,我是有一点忐忑;但对于我向往了很久的LSE,努力靠近了很久的这所学校,潜意识里我把被它录取看成是囊中取物,几乎没有考虑过两个志愿都被拒绝的可能性!
五封rejection letters(Cambridge和LSE我都申了两个programme)彻底打击了我的信心。那时,志奋领奖学金也还在筛选面试名单的过程中,我下意识地认为,自己应该也是被淘汰了吧我并没有自己认为的那么好
由此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我没有为了以后可能获得的志奋领奖学金,而再申请其他的学校去secure未来的机会。


2013年4月的某一天,我突然收到了来自英国驻上海领事馆的interview invitation for 2013/14 Chevening Scholarship Project,打开那封email之后我愣了好久:手上一封英国高校offer都没有的我,真的还有必要去参加志奋领奖学金的面试吗?
也许是从小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使然,也许只是我从思维深处认同了西方的机会自由思想,既然你们发邀请函给我了,只是说“bring any university offer you may have already obtained”,并没有说没有offer就不能来面试,那我就去会会你们呗!大不了回头赶着申请个别的学校嘛;而且就算今年没可能了,也算给明年再次申请提前演练一回~


申请三所top universities的失败真的给我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信心方面自不用说了,我还放弃了继续申请其他学校的尝试,而且在英语方面,我也松懈了很多,只能在收到志奋领奖学金面试邀请之后临时抱佛脚地练习口语!
事实上,我的信心一直都很低落,面试之后也没有抱什么希望,只是草草把之前的ps啊,references提交给了UCL、KCL等几个学校,完全没有认真做出可能获得奖学金从而去英国的准备。直到2013年5月27日,我结束自己一个人的birthday journey,从澳门到杭州的飞机落地后习惯性地打开手机,一封标题为Congratulations!的邮件pop in了我的邮箱惊喜之后是无奈,我勒个去!面试时我手上一封offer都没有,现在基本确定获奖了之后我居然还是一封offer都没有!!!眼看着到手的奖学金似乎就要这么飞走鸟~飞走鸟啊~~~
好在最后我在朋友的朋友(专业留学中介)的帮助下用神速拿下了Westminster的offer,但这段接受了奖学金,却提供不了有效的英国offer的拉锯时光中,我被迫面对领事馆的工作人员催逼进行扯皮撒娇耍赖拖延,很是煎熬了小一个月的时间=T.T=


这段经历告诉我们:真的真的永远都不要对自己放弃希望!也许我们8090后容易骄傲自满,一不小心就夜郎自大,但很多时候,面对你生命中真正想要的东西,还是对自己多点信心的好呀


关于荣誉和喜悦
上个月底我参加完上海领事馆为我们2013/14学年志奋领奖学金获得者举办的pre-departure briefing之后,给爸妈发了个信息:今年全国获这个奖学金的人不到70个,我们华东区12个,浙江只有我1个,而且大部分人都是单位推荐的,像上海外办、文广这些单位,和我一样自己申请的目前只看到2个,英国上海总领事亲手给我们每人颁发了奖状^o^
我那一直很严格的父母回了我一句:很好!这是你可以骄傲的!


我不是想说自己有多么优秀,或者得到这个奖学金有多难多不容易,说实话我有时面对那些颇有建树的同伴们也会产生一种“他们是不是发错人了”的自我怀疑。
我最深的感受是,在这样一个“拼爹”的年代,在经历过那么多无奈的让步和踩踏之后,在看惯了不劳而获与狐假虎威之后,能够有一样完完全全靠自己努力得来的荣誉,是多么打从内心里骄傲的事啊!!!


我其实很纠结于这个社会的固化和不公。我无法摆出很多既得利益者脸上那种理所当然的嘴脸,可很实际的是,我也压根儿没真的体会过在底层或麻木或痛苦的弱势感觉。但我不忿,我不安,我知道很多利益来自于那些不公平,我知道连读书的成绩都可以被操控,感情、家庭、笑容、泪水都已经快要被纯粹的权势和金钱牢牢掌握那种感觉也许让人愤怒,更多的是带来一种无力感——别争了,别努力了,别奋斗了,别犯傻了,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该是你的靠自己的双手也是够不到的——这不是顺其自然,这是丧失生活的希望。


这种心理上的无力感很难为人所知。
在我读书的时候,我们的教育还比较纯粹,读书的成绩、同学的拥戴还能证明一些自己的价值。
大学在北京时,那是一个很大很大很大的城市,权柄集中在很遥远的地方,在我所接触的学校、奥运会、NGO、外资实习单位,环境还相对公平,我依然可以低头看看自己的脚印。
真正进入社会以后,很多东西都不一样了,我们变瞎了,变聋了,变得假惺惺地笑,然后阴森森地侧目。几乎任何与人有关的成就都可以被套上“他爸是XX”或“别有内情”的帽子,而所谓衡量我们工作成绩的收视率,又是一个全国人民都懂的笑话——我毫无悬念地迷茫了,我是否还有能让自己的双脚坚实踏在地上的力量?


这次获得志奋领奖学金,就和提前通过新东方的新教师考核而成为了口语老师一样,让我开心的不是荣誉,而是一种肯定。在周围的人和事都变得浮夸之后,我需要一些真正依靠双手一点一点收割的能量。
3#
匿名用户   | 2018-10-17 22:52:26 发帖IP地址来自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4#
Jess林  1级新秀 | 2018-10-17 22:52:27 发帖IP地址来自
以往的志奋领offer大部分给了政府、国企和NGO,但是就这两年的形势来看,FCO也在逐渐调整方向,逐步吸收private sector的学者,本人也认识了很多非国有的领友。所以题主如果有这个想法,不妨试着申请一下,机会还是有的。

至于要不要出国留学这个纯属自人选择。
5#
Xun Xia  4级常客 | 2018-10-17 22:52:28 发帖IP地址来自
在投行挣钱就没必要去了,还是继续挣钱,行业不好了再去。志奋领还是政府和国企背景容易拿。
6#
开怀大校  1级新秀 | 2018-10-17 22:52:29 发帖IP地址来自
试试才能知道行不行。去试试。
7#
林辉  4级常客 | 2018-10-17 22:52:30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也有同样的困惑,目前工作五年,在政府单位工作,现在想申请志奋领,不知道有没有前辈有过相似经历,申请志奋领国内工作还可以保留吗?
8#
Yaliluqing  3级会员 | 2018-10-17 22:52:32 发帖IP地址来自
所以你拿到了吗。。。
9#
nirvana  3级会员 | 2018-10-17 22:52:33 发帖IP地址来自
想知道英国志奋领奖学金往年都给了什么条件的人呀?今年名额好像只有20人
10#
lilycao1987  1级新秀 | 2018-10-17 22:52:34 发帖IP地址来自
其实志奋领给你的,是一个机会去体验你想过的自由生活。肯定有得有失,有舍才有得吧。想出去走走,就出去走走吧,我是比较建议出去走走的。不然,可能以后就越来越没有这样的机会了。要问机会大不大的话,要看你自身的实力。GPA,会计均分等等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对未来的打算和你的人生规划。如果你未来的人生规划让他们觉得你是有理想有抱负,敢奋斗,有做领导潜质的,你就会有机会。我们这一届有来自四大会计所的,有NGO的,有公司的,都有。不要害怕,去申请吧,今年不行明年再申请啊,你要有自信,自信才能带给你更多可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