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司马光、范仲淹、王安石、苏轼、欧阳修等等我们常常在课文里学到的被贬人士他们之间有什么政治纠葛吗?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匿名用户   2018-10-17 21:46   7053   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分享到 :
0 人收藏

3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teleko  2级吧友 | 2018-10-17 21:46:52 发帖IP地址来自
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年龄是这个先后顺序。

先说政治地位。按几人最高的实际地位来算,则是在宋神宗熙宁年间,与“上如一人”的王安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最;宋哲宗年间守旧派领袖,废尽新法的司马光(尚书省左仆射)次之;而在宋仁宗时期范仲淹和欧阳修虽然都曾位居参知政事,但当时朝中还有其他如吕夷简、杜衍等一干重臣耆老坐镇,决然比不上王荆公、司马温公那般独断朝纲……
至于苏轼……他所做的最重要的位置大概是中书舍人!主要负责写诏书......这大概是王安石30岁的时候就干烦了的事情。其后虽然还履任兵部尚书,但这是个闲职,职能被枢府和吏部瓜分殆尽。再之后就一直遭贬,直到徽宗即位才召他回京,政治上苏轼无法与前四人相提并论。

再说集团利益。其中,范仲淹和欧阳修算是一个集团,他们两个之间关系极好,范仲淹作为老大哥,对欧阳修多有照顾。
范仲淹是四人中最早位处宰相的,但在位不久便遭贬黜。(怪不得他,党争失败,杜衍都遭贬,何况范仲淹)庆历年间,范仲淹曾主持变法,号称“正本澄源”,其实根本未能触及深层次的问题,而且不到一年便作罢,意义实在不值一提,唯一能拿出来讲的,就是为日后王安石的变法开了一个不好的头。
而在杜衍、范仲淹先后被贬之后,欧阳修仍然不知进退,连续上书为其力争,最后也因“朋党”一事屡屡遭人口诛笔伐。最后还被设计(其实属实,更为可疑的还有他和他外甥女极为暧昧的关系),以“侵占外甥女财产”之罪出贬滁州。但在之后,欧阳修又在皇祐元年(1049年)回朝,之后起起落落,几番风雨,也未能在政治上大有作为。

最后是相互关系。
范仲淹与欧阳修哥俩好,也没啥好说的;
欧阳修与王安石。最开始二人关系还不错,欧阳修作为文坛领袖、政坛前辈还和王安石互赠诗文,向韩琦举荐王安石。后期却因为政见不合,对新法多有抵触,在地方执政期间曾拒不执行新法有关工作,致使与王安石在政治上交恶……
王安石与司马光,则是政治上的死对头,但在私交上倒也过得去,两人联手做出了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君子之争”。
但二人为政时可谓斗的不可开交,你来我往之下十余年苦斗,司马光虽然明显落于下风,但他能够本着不屈不饶的革命精神,持之以恒的发挥台谏“风闻奏事”的先进作用,不断对新法进行阻扰,实在是可歌可泣。所以,王安石也称司马光为“流言宗主”……
虽然我们的司马光同志文采斐然,兢兢业业,但其业务工作能力实在及不上王安石,以至于在王安石当政时期几乎是黯淡无光,碌碌无为,期间还被贬去西京洛阳,安心编撰《资治通鉴》去了。
这两人之争在历史上已成公案,利害争议颇多,千百年间朝野之上,江湖一下早已嚼的稀烂,这里就不多说了。楼主尽可以将其想象成北宋版的,湖人对凯尔特人吧…...
至于苏轼......则是一朵奇葩……
在变法派反变法派,在守旧派反守旧派,两边不讨好,一生在朝中都不如意,王安石说他:“华辞诚无用,有吏材则能治人”,连宋神宗都说:苏轼非佳士。皇上都看不上你,你还能做什么呢……这一点苏轼可就远不如他弟弟苏辙,看似木讷迂阔,实则明镜晓势。
当然,他和欧阳修确实情谊深厚,苏轼在1057年,被欧阳修钦点为榜眼,据说欧阳修当时还认为所阅之卷乃是弟子曾巩所做,故意排在了第二,哪知公榜才知自己多心,苏轼的状元就这么没了……当然这是野史,苏轼和欧阳修的关系还是经得起考验的……
3#
方正毅  4级常客 | 2018-10-17 21:46:54 发帖IP地址来自
最简单的回答:范仲淹和欧阳修是一代人,司马光和王安石是一代人,苏轼是前面四位的后辈。
稍微详细的回答如下:
有「赵宋以来第一人」之名的范仲淹(989-1052)主持了以吏治为中心的庆历(1041-1048)新政(更准确地说是庆历三年即1043年八月开始,持续约一年多),欧阳修(1007-1072)是改革派中的重要成员(其名文《朋党论》就作于其时),后来改革失败两人都因此被贬。
而王安石(1021-1086)主持了以理财为中心的熙宁(1068-1077)变法(又名王安石变法,其间王安石两次拜相,第一次是熙宁三年即1070年,第二次是熙宁八年即1075年),而司马光(1019-1986)和苏轼(1037-1101)对此均对变法保留意见,其中属司马光反对最为激烈,为此司马光只好默默地在洛阳编《资治通鉴》,而苏轼也被贬到外地的杭州-密州-徐州辗转任官。而司马光在宋哲宗即位后上台执政,一股脑将王安石推行的所有新法政策全部废止,史称元祐更化。但苏轼对司马温公这种另一种形式的走极端也提出异议——所以苏轼是两头不讨好。后来到了徽宗朝蔡京他们搞的元祐党人碑,苏轼和司马光都名列其中,其中司马光还是「首犯」,而范仲淹的哲嗣纯仁、纯礼亦在其中。
4#
Jack皇  1级新秀 | 2018-10-17 21:46:55 发帖IP地址来自


1000-1100年间人物的社交关系图,来源cbdb具体的别的研究结果还在计算,参考之前的回答范纯仁确实和司马光一样反对王安石变法。另外图中没有欧阳修是因为欧阳修不知生辰。另外欧阳修确实反对王安石变法,但是交恶的言论我反对,因为王安石为欧阳修作祭文。另外,我统计的唐宋八大家(宋)的社交关系如图

唐宋八大家negtive tie
唐宋八大家 tie
唐宋八大家 positive ti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浩浩天风吹满楼,峰中云气涌林邱。雨声晌处檐铃杂,方丈萧然一院秋。

积分:
帖子:24326
精华:1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