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有多大?和这次欧元体系可能面临的瓦解有什么区别和相似的地方?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耶克哈   2018-10-13 14:59   2331   3
分享到 :
0 人收藏

3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李林  1级新秀 | 2018-10-13 14:59:37 发帖IP地址来自
对目前最高票的答案不知该如何评述,在知乎,似乎只要长篇大论就能获赞,也不管是不是答非所问。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只要类比一下就能想象到了:假如有一天,人民币不能使用了,各个省必须用自己的货币进行交易,而且由于天朝传统的地域特色,不是本省的货币会遭到歧视——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国内的经济会变成什么样子?

可想而知——大衰退、失业潮、恶性的通货膨胀、无休止的汇率浮动。

要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就需要理解为什么人们需要一个通用的货币——当年秦始皇为什么要统一六国度量衡?

因为一种统一的货币能够极大地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交易种类、交易数量、市场容量、市场范围的扩大,对整个经济都有不可估量的正面作用。如果没有货币,任何经济文明都不会发展;如果没有统一的货币,交易将会受到国别地域的严重限制。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前是黄金,金本位持续了很多年,黄金是世界硬通货,直至两次世界大战之后,金本位解体。

美国建立布雷顿森林肯定有称霸世界的野心,这个地没得洗。在那个时期,欧洲经济崩溃,美国囤积了大量的黄金,如果要恢复金本位,就必须由美国向欧洲各国发放真正的黄金贷款,使各国以自己拥有的储备黄金建立新的货币体制,待经济恢复后偿还。但美国不是这样做的,它用美元做了个过渡,1美元=1/35盎司黄金,各国以美元为储备金建立自己的货币体制,表面上看似乎没有什么区别,使用美元还能提供便利,但本质完全不同。

美元从实质上说,是美国政府发行的纸币——当然发行机构是美联储。美国政府承诺了它与黄金存在固定比价,是基于政府信用和战后较为充足的黄金储备——但这些承诺并不是完全有保证的。因为黄金总量的增长不可能与美元的增长同步,当美国政府不得不持续扩大美元赤字以满足国际支付需要时,格雷欣法则——或者说“劣币驱逐良币”——就会发生作用,币值高估货币(劣币)会将币值低估的货币(良币)挤出流通,在这里便是美元把黄金挤出流通,人们倾向于持有黄金以期其价格上涨,或美元价格下跌。有人会说,黄金本来就没有流通,它们都存在美国的金库里——是的,但美元是以黄金为基础存在的,如果没有了黄金,那么美元是什么?

一张无价值的纸。

布雷顿森林崩溃的危害就在这里。如果纸币缺少了一个价值锚,背后只有政府信用,那么在交易中就会出现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要用我的产品去换一张无价值的纸?是因为政府承诺了这张纸可以换回别的东西嘛?——政府的信用也许是有保证的,但也许是没有保证的,内战时期国民政府发行的法币、金圆券,拉美国家长达几十年的恶性通货膨胀都证明了这一点。

关于纸币存在的这种内在问题,1965年哈恩便提出了一个“哈恩难题_百度百科”,针对帕金廷建立的引入了货币之后的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模型。美元本位的崩溃恰好对这个问题给出了一个实证的例子:也许建立在这种纸币基础上的全局均衡真的不存在。

金本位的确存在问题,在理论上它会引起通缩,因为黄金的开采量总是有限的,而经济增长的速度总会快于黄金储备的增长速度,那么根据费雪方程式PQ=MV(这个方程式也存在内在问题,但这里为了直观理解暂时忽略),当PQ增大,M相对不变时,就必须提高V,即货币的流通速度,或者说改善交易环境,提高交易效率——但这个通常取决于技术手段,例如从金属铸币到银行券,从实体货币到电子货币,每个固定的历史时期能够提高的流通速度都是有限的。那么问题就变成了如果MV相对稳定,Q在增大,P就必须降低,即物价下跌,货币价值提高,通货紧缩,经济衰退。

然而这只是一个理论上的存在缺点,至少在金本位运行的多少年内,恶性的通缩几乎没有出现过,倒是金本位一崩溃,恶性的通货膨胀就随之而来。在这个问题上,除了美国称霸世界的意图,学术圈内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对货币职能的误读,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他们所描绘的纸币世界的美好蓝图,现在看来是充满讽刺和唏嘘的。

欧元区的问题与布雷顿森林其实是类似的,归根结底来说,都是用一种主权货币充当世界货币存在的不可调和的矛盾,特里芬难题只是它的一种表现形式。美元成为世界硬通货,但没有改变汇率波动和贫困国家的通货膨胀,因为美国政府不需要对全世界负责,它的货币发行必然是以本国利益为基础;欧元是欧元区17国之间的硬通货,但欧洲央行只能统一区域的货币政策,而无法统一成员国的财政政策。政府发行的纸币从诞生之初就具备通货膨胀的属性,而且政府不会放弃这种权力,因为铸币税是一本万利的买卖。主权货币的背后是政府利益,而政府利益与国家整体的利益不完全是一致的,与世界就更不一致了。

尽管跟几位教授聊天谈到欧元区问题时,他们都保持着乐观的态度,但我本人对此仍持怀疑和观望。因为无论如何协调各国利益,由主权货币充当世界货币这个根源没有解决,问题就得不到解决。美元做不到,欧元做不到,日元做不到,人民币做不到,SDR做不到,世界元也做不到。能否找到一个超越主权货币的物品——像黄金一样——成为新的货币单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途径,但它现在看起来实在是遥不可及。
3#
frank hu  4级常客 | 2018-10-13 14:59:38 发帖IP地址来自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主要影响了美元的地位,可惜很快让美国以石油为由重振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是美国发行了严重超过国库所有黄金数量的美元,各国趁机挤兑。

欧元近期崩溃是国际资本的外逃回流美国和QE的预期

怎么是一回事?
4#
wuweilxl  7级小牛 | 2018-10-13 14:59:40 发帖IP地址来自
谢邀。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是指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1944年7月,西方主要国家的代表在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确立了该体系,因为此次会议是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的,所以称之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关税总协定作为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补充,连同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各项协定,统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即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制度,构成资本主义集团的核心内容,是按照美国利益制定的原则,实现美国经济霸权的体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因美元危机与美国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以及制度本身不可解脱的矛盾性,该体系于1973年宣告结束。

========================这是分割线========================

美国打越战的方式很可笑,越南人一个茅草屋,一美元,甚至一美元都没有。美国一个电视制导炸弹一百万美元,然后冒着中国的地面防空火力,烧着航空煤油,就为了投个炸弹。我们假设炸弹没炸,越南人通过黑市二十万美元卖到国际市场,尽赚二十万美元。我们假设炸弹爆炸,越南人捡到弹皮打了一把镰刀,发展了越南的手工制造业、商业、农业。

美国的越战导致国际收支恶化,美国的办法很简单,打不下去就印美元。于是全世界主权银行对美元产生怀疑,开始把美元兑换成黄金。随后美国在挤兑风潮中,宣布市场金价自由浮动,于是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崩溃了。

========================这是分割线========================

于是美国人利用自己攫取的政治、军事地位开始干三件事情,来挽回颓势,美国人胜利了。

第一件事情阻击英镑。当时能威胁美元霸权地位的只有英镑,所以美国通过投机倒把做空英镑,干翻了英镑。

第二件事情石油美元结算。当市场上信心崩溃的时候,就要赶快重塑信心,某领导说:信心比黄金重要。但人群开始后队踩踏前队的时候,混乱就会以残局收场。美国的办法就是控制中东,控制中东就控制了石油,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工业革命,就控制了全球现代化进程,就控制了全球贸易的大宗食品交易。不管你信不信,美国人信了。而且伴随着苏联版的越战,苏联也国际收支恶化了,美国通过压低石油价格,居然消灭了占领中国几百万平方公里的苏联,天佑我大中华哉。

第三件事情就是中美建交。

就是中国用廉价劳动力农民工来换取美元。

中国的核心竞争力------农民工

关于劳动力分布,南美、北美、非洲、欧洲、甚至日本、新加坡都是失业率居高不下,全世界缺劳动力?全世界缺的是廉价劳动力,中国的农民工,没有五险一金,没有福利保障,甚至没有贫民窟可以住,过年还要买黄牛票。因为中国的农民工是兼职工人,假如你叫印度的工人也取消五险一金,取消福利保障,印度工人先不说干不干,估计早就饿死了。




纸牌屋里的男主角这样评价天朝:这个体质,压低汇率,把他们的“工人”的“赶进”工厂,就是为了给我们生产廉价的商品,而我们还可以站在道义的制高点批判他们。



关于印度这种民主社会怎么才能从他们的工人手中压榨出类似于中国农民工式的超额利润,是一个非常诡异的哲学问题。所以我也就只能呵呵了。

中国的逆袭

中国在赚到第一桶金以后,已经开始靠技术赚钱,比如说小米、HTC、联想、联发科(有鉴于有些人说HTC不是中国的,所以我特意把联发科也加了进来)等。开始靠资本赚钱,比如说ICBC、余额宝、金砖银行等。开始靠头脑赚钱,比如说淘宝、百度、QQ等。而这种赚钱的方式,导致财富呈几何状增长,和实物经济增长不可同日而语。


关于第二个问题。

欧元体系可能面临的瓦解有什么区别和相似的地方?

区别是欧元不是全球性货币,欧元没有政治、军事力量支撑,也成不了国际货币。

相似1、国内福利过高。(德国除外)2、国内民粹主义盛行。(德国除外)3、机体内部经济都出了严重的问题。(德国除外)

真实的世界是这样的。




========================这是分割线========================

欧洲就都是好人?

欧洲经济

希特勒有一个猪队友,所以打败了。今天的德国有一群猪队友,而且各个心怀鬼胎。

欧元量化宽松

2015年1月22日夜,欧央行宣布推出欧元量化宽松,连续19个月每月采购600亿欧元资产,通过购买政府债券来增强流动性, 总额达1.14万亿欧元。 加拿大、瑞士、丹麦、印度、土耳其、罗马尼亚、秘鲁、新加坡等国闻风而动,迅速跟进,让全球金融市场措手不及。美元坚挺,日元和英镑都靠边站,那谁是欧元最大的敌人?当然是人民币。所以此次量化,一方面掣肘美国,主要还是针对中国,人民币不合时宜的国际化,以及国内政治、经济的改革失败,会成为这一轮量化宽松最大的输家。

在这个地球上,谁是中国真正的敌人?德国。有一天中国会发现,美国衰落了,可中国还是第二。

一战、二战为什么会打起来?因为德国想构建自己的世界经济秩序。中国已经沉睡了几千年,这一次真的醒了?我个人认为中国缺乏匠人精神的企业家,也缺乏懂地缘政治的职业政治玩家。

讲清楚历史,大家就懂了欧盟能有今天的举动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所以我个人认为中国应该和美国组成G2,巩固既得利益,围剿欧盟和日本、英镑的经济攻势,因为没有一个世界霸权的继任者是靠武力或者军事对抗来实现目标的。

在经济利益方面,中国需要美国,美国也需要中国,这叫携天子以令不臣。

欧洲的没落是即成的事实,这和他们社会管理的无序状态有关。



用欧盟之父路德维希艾哈德的话说:如果实行福利国家政策,人一生下来就由国家包下来,则他的智慧才能、创业精神就得不到充分发展。照此办理,经济发展就会愈来愈停滞。结果,人民大众将陷于集体的贫困之中。

其实中国农村也在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有社会福利制度,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出去打工,而是游手好闲的打牌、喝酒。

只有劳动才能创造财富。

========================这是分割线========================

英国有自己的世界金融霸权梦,法国有自己的世界金融霸权梦,德国有自己的世界金融霸权梦,俄国有自己的世界金融霸权梦,甚至西班牙、意大利这些国家都想着重新构建自己的世界金融秩序,虽然不靠谱,但是有理想的青年都是好青年。

1、英镑沦陷。一战后的英国,面对自己设计的世界秩序被破坏,并没有更好的地缘政治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国家,为了制衡和压缩法国的生存空间,英国没有同意肢解德国。

战后满意度调查:一战的结果就是谁都不满意,法国不满意,美国不满意,英国不满意,日本不满意,中国不满意,德国不满意,苏俄不满意,不满意就打呗,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

一念善心毁帝国。

第一次、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关系是怎样的? - 知乎用户的回答

当英国国内政治不稳定的时候,牛鬼蛇神之类的就跳出来了,比如说民粹主义政治家克莱门特。

故事发生在1945年7月,克莱门特取代了丘吉尔,为什么呢?因为丘吉尔要把国家战时经济的工厂还给资本家,或者说还给社会。克莱门特巧妙的利用了这个事情,他说要把工厂收归国有,然后用国家工厂的利润来发工资、建医院、搞福利。假如是我,我也投克莱门特的票,缺心眼才投丘吉尔的票。

但事物不能看表象,其背后的社会主义思潮给英国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社会生产效率异常低下,即使到撒切尔铁腕强力改革英国,但还是有很多后遗症没有根除。今天英国的医院福利制度还不如中国,但没人敢去改动,谁得罪人民是不得好死的,会提前终结自己的政治生命,但事物却恰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包括人民群众。

在中国崛起的大国之路上,英国不是败给了德国、法国,这些欧陆强国,也不是败给了北美野牛,更不是西伯利亚棕熊,而是被自己人放展在议院门廊。

最后的结果是世界工厂英国开始搞凯恩斯的计划经济,英国号称“世界工厂”(当时是工业经济)经过二战以后对世界的控制能力已经明显下降,更由于民族主义的兴起,殖民地反抗的浪潮是一波接一波,当然这些都不是英国的心头大患,对英国世界霸权统治构成了极大威胁的,是英国最亲密的盟友美国。

美国不仅仅在全世界的英国殖民地煽风点火,还要终结自己头上的噩梦,那就是英联邦国家之间的世贸组织1.0版本。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除了英语区,美国面对的就是拉美的西班牙裔人口区,千疮百孔的殖民地经济区非洲,东亚经济区,美国已经成功的占领了日本,当时的民国(孔祥熙)采取紧随美国金融政策,亚欧大陆的北方是社会主义苏联,美国的产品居然没有可以卖的地方,这可真是一个奇迹啊!

于是美国用鼓励各个殖民地独立的方式,破坏一个旧世界,然后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关贸总协定来取代英国版本的金融秩序和市场秩序。

最后英国沦陷了。

2、德国嗝屁。

这里讲德国的地缘政治梦和世界金融霸权梦。

路德维希·艾哈德,一个德国人,今天我寄希望于他,来帮我讲解世界经济版图。他在希特勒最得意的时候写了一篇文章,内容是怎么在德国战败的废墟上重建德国。他有一个男人恐怖的意志、野心和企图心,那就是控制欧洲经济,打造一个以德国马克为主的全球经济秩序。这些都不算什么,德国历届政府的继任者毫不动摇的执行他的意志,那就是钢铁同盟以及今日不断的扩大欧盟的思想基础。最恐怖的是美元、人民币有计划、大规模的贬值来应对经济危机,而欧元或者说马克,坚挺的让人害怕,因为德国人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那就是取代美元的地位,打造一个以欧元为核心的新经济秩序。

有一点是事实那就是社会主义起源于德国、热核武器起源于德国、制导飞弹起源于德国,当年哪些国家社会主义者心里都想了些什么?一个让人恐怖的答案。

有请大神。



欧元区之父------路德维希艾哈德

福利国家的幻想:西欧和北欧社会民主党所共同奉行的福利国家这种基本经济政策主张,是一种现代的幻想。之所以反对福利国家,理由有二:第一,大规模的福利支出将破坏经济发展的基石——通货稳定。在现代工业国家中,正确的经济政策需要辅之以必要的社会措施。但有效的社会福利政策必须以不断增长的国民收入为前提。国家预算中的社会支出过大,就将造成财政赤字,从而伏下通货膨胀的祸根,破坏经济的发展,反过来使社会福利成为无源之水。第二,福利国家与经济自由不相容。如果实行福利国家政策,人一生下来就由国家包下来,则他的智慧才能、创业精神就得不到充分发展。照此办理,经济发展就会愈来愈停滞。结果,人民大众将陷于集体的贫困之中。

二战时期,德国用武力构建世界秩序之所以失败,不是因为石油,不是因为资源,而是因为有一个猪一样的队友,关于这个问题袁腾飞骂的比我好,大家可以去看看。

现在德意志兰的恐怖意志的背后是晒日光浴的希腊,是欧猪五国,是。。。。。。其实法国心里怎么想的?从欧盟开始量化宽松就已经说明德国已经放弃,或者说短时间内放弃争夺世界金融霸权的努力。

元首很无奈,路德维希艾哈德很无奈,本来要立马吴山第一峰的,奈何背后小人作祟。

美元担负的国际职能,让美国不能公平的参与市场竞争,因为美元不能像日元、韩元一样无底线的贬值。但这并不妨碍美国想办法注销自己的呆坏账,那就是金融危机和美元贬值。这次金融危机美国完全避免全世界范围的经济衰退,为什么不呢?因为美国要让美元汇率来体现美国的国家利益,事实上美国也做到了,美国的页岩气革命导致大量资本回流美国,而其他国家则要面对美元撤走以后的经济荒原。于是一直都让欧元坚挺的欧盟(德国),一夜之间宣布量化宽松,日本紧随其后,道理很简单,你和美国比谁美元多,那不是找死。

3、打酱油路过的法国。

假如没有一战和二战,今天的法国应当是和英联邦并驾齐驱的世界大国(政治生活的世界定位)。虽然二战后法国恢复了部分经济资源,但是和英国一样,几百年以来国家积累的财富和国际地位早就付之一炬。作为世界首强的美国也不会给法国再次崛起,分庭抗礼的机会。

这个时候的法国不是奋发图强,而是自甘堕落,这就是谈到法国的国有化。戴高乐和密特朗时期,法国经过两次国有化进程,大量的企业被国有化。伴随着企业的国有化,是计划经济的出台,法国先后出台了8个计划方案,良莠不齐,假如说戴高乐时期的国有化和计划经济还有点战后经济恢复的意思,那后面的经济政策完全就是胡扯淡。没落帝国的无奈,面对金融危机。美国可以印钱,英国可以通缩,德国可以降低工人工资,可法国呢?奢侈品的市场降幅最大,所以变成了欧洲病夫。

开始讲宏观方面的法国经济。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德国的经济总设计师------路德维希·艾哈德规划出一幅图纸,用法律、制度和德国标准打造一个德国制造,并强有力的推进欧盟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使欧盟之了一趋同于德国,法国明显的感到了被边缘化的危险。




于是法国也想搞一个法国版的欧盟,即地中海国家一体化进程,企图用地中海的自贸一体化平衡德国的大陆计划,卡扎菲同志很简单的,很粗暴的拒绝了法国的提议。



法国虽比不上英国绅士,但比起美国来,还是有些涵养的,至少没有立即就打利比亚,还等了几天,找了个合适的理由打利比亚,顺便杀鸡给猴看,以图重整地中海贸易的雄风,德国政府不方便站出来反对,但又不想法国成功,此时的德国进退维谷。



卡扎菲死得老惨了,最可惜的是到死都没想明白,自己吃的火锅,唱着小曲怎么就挂了。

历史证明,统一罗马帝国的是地中海的港口和贸易,而不是亚历山大的军队,今天我们看这个问题,就一定要审视美国的态度,美国希望欧洲英法德三只狗之间互咬,法国的总统制是民主世界独裁意识形态的抬头,美国不希望看到一个强大的地中海贸易体系的出现,何况法国和自己不来电,进出北约就像逛窑子一样。

从德国国家利益的角度看问题,德国是希望法国失败的,欧盟只能有一个发动机,那就是德国,欧盟只能有一个声音,那就是德国的声音,对于德国既要巩固到手的既得利益,维护欧盟不至于分裂,又要反对法国的分庭抗礼。

最后讲再克莱门特正确领导下辉煌不再的英国,新时期的英国国家政治期待一种欧洲的动态平衡,那就是德国闪电战般扩张的势头得到遏制而法国最好也失败,而不管德国的大陆计划和法国的地中海计划推进到那个地步,对于英国而言其在欧盟的地位都会下降,作为最后一个加入欧元区的国家,在矛盾中艰难前行。

法国已经没戏了,虽然政治上获益颇丰,但这个民族整体的运势已经走到了头。

========================这是分割线========================

捎带手的黑一下日本经济。吼吼。

广场协议以后日本经济已经歇菜,而安倍经济学也被事实证明是伪科学。

========================这是分割线========================

附:其他。

阿根廷为何会由发达国家变为发展中国家? - 知天下(知乎栏目)

巴西会成为超级大国吗? - 知乎用户的回答

为什么如今历史文明越悠久的国家发展越差? - 知乎用户的回答

非洲某些国家不断收到各国救援和物资,为什么一直富不起来? - 知乎用户的回答

========================这是分割线========================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