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经济衰退时,创业公司应该做哪些准备?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周源   2018-10-13 14:48   12784   18
分享到 :
0 人收藏

18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Jason 李  3级会员 | 2018-10-13 14:48:27 发帖IP地址来自
这话题蛮吸引人,可能是因为和我所处行业和过往经历太相关了,所以吐个槽和之友一起分享下我的感受。
我是做房产的,从业13年了。房产行业是受经济影响非常明显的,加之中国特色和帝都政治,北京的房产基本是可以大起不能大落,而且天朝现在也承受不起大落,毕竟房地产是天朝经济前进的2个轮子之一,不过国内地产行业已经衰退,和当前中国经济下行趋势一致。
我07年出来在地产圈创业,2011年跳出国内地产、进入海外房产,现在又从传统海外房销售业务转到“互联网+”模式。5年时间在地产行业不断变化按说是不正常的,因为一个项目销售周期大约就要2年,这种频繁变化没有什么其他原因,就是国内房产不景气,需要在这个产业里寻找新的市场赚钱。所以应该算是符合这朋友的说的情况了,赶上经济衰退了,也是在不停创业,而且可以算第三次创业了,只不过是在一个大产业里。
对于经济衰退时创业公司该做什么,我的第一感受:首先是活着,准备迎接新机会!
先扯扯经济衰退,因为做房产的就盼经济萧条,市场烂!
当然,这句话是从我做代理销售角度说的。可能外人觉得不可思议,经济不好,没消费能力了,没人买房代理吃啥?但在这行久了你就能体会。作为代理公司(俗称的乙方),市场好的时候房子好卖,开发商口头禅就是猪都能卖房,要你有什么用。都用不着开发商耍无赖临时改协议,各代理之间就开始耍贱,自己主动降佣金点位接项目了。
我曾经说过房产开发商就是嫖客,代理公司是小姐,嫖客第一次消费时,要的是服务和新鲜感,钱不是问题;消费的次数多了以后开始挑小姐、砍价、拖欠了费用;小姐为了多接客,也自动杀价,提供免费试用……市场好的情况下恶习就这么形成了,所以做代理的都盼着市场烂,房子难卖,这样才容易接到项目,而且是高佣金接到项目。
我刚出来自己代理找项目时候基本就是白送服务,各种提案、比稿、汇报,东到吉林、西及乌鲁木齐,北上通辽,南下西安….花了一年多时间才接到第一个项目,这个时间节点就是2008年底,因为美国发生次贷危机了,进而引发全球金融海啸,中国经济衰退不可避免,房产市场首当其冲,销售一下跌倒谷底,开发商顿时就慌了。
记得当时,我刚在淄博提完案,准备到青岛和朋友聚聚,车没进青岛,一个联系了一年多的开发商老总打电话过来,开口就是:XXX,你在哪呢,明天能回来签约不,XX项目就按你们说的代理费定了。
我的第二感受:创业公司得找到消费观念会改变后新需求!
上面有朋友提到了“口红理论”,这个和“裙摆效应”号称十大另类经济指标,都反应经济环境好坏的显著指标,完全是经济变化时消费需求的变化特点。
2001年美国经济衰退,化妆品公司雅诗兰黛的口红销量却激增。前总裁李奥纳多兰黛称之为“口红效应”,并将其原因归结为:当经济状况吃紧时,女性便开始寻求相对廉价的“奢侈品”。
“裙摆理论”是经济学家乔治泰勒提出的,1929年股票市场崩盘前的牛市时期,时尚女性裙摆高度一路上升。根据泰勒的理论,经济景气时期,大众消费能力增强,女性裙摆上升,是为炫耀其购买的昂贵丝袜。经济不景气时,消费能力下降,裙摆高度自然下降。事实证明兰黛的说法并只对了一半。经济衰退时期女性的确更倾向于购买价廉一些的商品,但时尚流行是导致这一现象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经济萧条时期,如2008年,口红销量跟随经济情况一路下跌,美甲产品却冲破纪录,2008至2011年销量增加65%。1921年至2009年间裙摆长度和经济研究结果发现裙摆长度变化相对市场情况滞后了3到4年。一些品牌服饰的消费者指出,对经济前景信心很足时,女性更倾向于购买品牌服饰—但不论长短款式。经济情况不佳时,则更愿选择打折产品。
所以,经济衰退时消费观念变革带来了新机遇,这里不得不提下Airbnb和Uber的成功。如果我说他们的成功中运气成分占7成一定得被拍砖,这太不符合当下创业大潮中主流媒体的“人定胜天”、造神、树立偶像的舆论了。
Airbnb的成功很大层面受益于08年金融危机。在首次融资时投资人觉得这个想法很烂,因为没人会愿意把自己正在住的房子分出一间出租给陌生人。但这种观念在08年金融危之后改变了,尤其是年轻一代观念改变了。他们不喜欢被房子束缚住,他们可以搬往不同的城镇,以更加灵活的方式生活;贷款购房的人群迫于经济压力需要增加收入,出租房屋中的一间可以带来额外收入。供给和需求就这么同步产生了,Airbnb一下壮大了。
另一个巨头Uber也是如此,美国的千禧一代既不爱买房也不爱买车,被称为最“廉价”的一代,18至34岁的美国人购买新车的比例从2007年的16%降低至12%。
开车的人迫于经济压力需要增加收入,利用空闲时间当个兼职出租变成了额外收入,供给和需求也就这么产生了,Uber也迅速发展起来。不得不说这俩巨头是08经济衰退后,抓住了“共享经济”大爆发后产生的新需求,一下满足了市场需要。
回过头来说说08年我做房产代理销售时的市场变化。
当时我们以0代理费,全差价分成方式接了一个城中心卖不动的尾盘项目,业内管这种项目叫有“硬伤”,就是设计有严重缺陷的意思。项目滞销户型都是东西朝向190平米高层板楼大3居。当时所有人眼里就这是个死盘,因为当地人还停留在住6层板楼的观念上,没有住高层坐电梯的意识;第二是根本就不接受住东西朝向这种偏房。
我当时敢接这项目就是认定市场上购房人群发生变化,进而消费理念也移动改变。08年9月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中国经济一下滑,温总就立刻开出“四万亿”的猛药,大搞基础设施建设拉动GDP。没有“四万亿”之前,我提案去过的各个城市、县城都有所谓的新城区、开发区,全是新建政府大楼。当时我的判断就是“四万亿”就是加大建设力度,加快城镇化占用更多农地,会有大量农民拿到补偿后到老城区中心购房,不会到配套商业不全的新区,而且多半是给子女购房,年轻人的意识新,对高层和朝向不会有那么大抵触。最终销售结果就是每套房子利润最少20万,和开发商对半分利,半年基本卖完。
我的第三感受:创业公司要能坚持干自己擅长的
其实说这句话时候,更像是说给自己听的了,因为哪次转型都没跳出地产圈。
中国房产到今天这步已经击鼓传花最后一棒了,排名中国前几几的开发商都在布局海外开发了。这两三年由于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引发对资产保值和增值的担忧,因此激发出了中国人全球资产配置的需求,所以海外购房非常火,我自己从2011年开始进入海外房产市场。
因为一直从事地产且做过国内涉外房产,卖老外中国房子对比中国人买海外房子感受就很特别,概括为五个字就是:信息不对称。
海外房产市场最大特点是信息全部公开、透明。本地人买房有各种渠道和方法去了解一套房产,但进入国内市场后因为语言和信息不对称,完全是一个封闭的卖方市场。海内外的经纪公司鉴于精力、财力有限,为了效益最大化在国内只宣传销售少量项目。这造成了中国客户在海外置业走出的一步就非常被动,没有足够的项目选择权。
其次,每个在国内销售的海外房产项目信息非常少,网上能找到项目介绍仅限于一个地址和几张效果图,客户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和工具去对比验证,信息非常不透明。这个在互联网这么发达的中国有点不可想象,我查了所有关于海外的房产网站,无一例外的都是B2B模式,服务于海内外的经纪公司或开发商,没有一家做C的。这就决定了市面上这些海外房产网的商业模式是从B端取费,所以要放弃C的利益。
做了海外房产,自然少不了亲友要求帮忙在海外挑房子、做参谋。每挑选一个房产,我都要查阅大量的海外数据,政府官网、行业数据、市场信息等等。其实每个亲友自己都很明确海外购房需求,是给子女留学住,还是将来要移民过去住,或者纯投资。我所帮他们的就是筛选出了符合他们做决定要参考的信息,他们有了参考的依据,就可以最终确定是否购买,只不过需要一个懂房产的参谋下房子本身的设计、户型什么的,最终购买时有熟悉海外购买流程的,帮他们完成交易。
这是我从进入海外房产市场到今天最深刻感受:一个这正有海外购房需求的人完全可以自己做出决策,因为没人比自己更了解真正的购买目的。
困扰他们的是没有一个好的网站能帮他们整理出需要的信息作为参考,以辅助购买决策。而我最擅长干这个。这么多年在房产圈干的都是去做项目投资分析、可研报告、做市调、做数据搜集整理。海外市场的信息完全是公开的,透明的,我能整理出一套对客户有用的数据作为辅助决策工具,所以我决定再转型去做一个2C的互联网海外置业工具。
今看到这话题挺兴奋,大有不吐不快之感,啰里啰嗦的说了一堆,希望对之友和创业的同仁有点借鉴,也希望得到更多的经验分享。
3#
孙志超  2级吧友 | 2018-10-13 14:48:29 发帖IP地址来自
谢邀,但这个我答不了啊,之前创业的时候也不是遭遇经济衰退这种环境,而是起步就在不景气的时机。我只能说两部分,一部分是常识,一部分是观察的经验,但可能都会比较片面。

首先经济衰退不代表所有公司都受影响。我们都知道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口红理论”——在经济状况不好的情况下,女性不再像以前那样随性买一些时尚、赶潮流的服装、化妆品,而是趋向于购买一些经典式样的、耐久使用的用品。尤其对于奢侈品而言,口红是最便宜的一种奢侈品,单价不高,又可以使女性继续保持好容貌,所以,口红此时会大卖。同样,经典式样服装、鞋子、包等也会好卖。或者说,消费行为的变化形势是把钱花在刀刃上,买性价比最高的东西。

即便是经济收入不理想,消费者依旧需要一个购买途径来排解或舒缓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压力。于是,消费者可以放弃购买高端奢侈品牌的选择,进而转向购买那些生活必需品或者价格较低的化妆品。消费者过去的观念是垂直型的,即在面临购物选择时,他们会由低到高地比较同类商品价格。而当今的消费者则会同时考虑所有的支出——包括汽车、香烟和音乐会门票等等。现在,我们都在小心翼翼地掌握收支平衡。

此外,如果发生的是金融危机,有钱人会放弃高风险高杠杆的理财方式,转向更安全更理性的选择。正因为此2000年之后经济低迷的时期,私人银行业务增长迅速。类似的,部分行业可能不但不会受影响,反而发展速度会高速增长。

举个例子,英国经济形势一直不算景气,但有家速食食品公司Charlie Bigham事业如火如荼。其食品范围涵盖从烤宽面条、牛排以及麦芽馅饼到酥鲑鱼和印度咖喱鸡,售价一般是 7英磅,今年预计销售额增长50%以上。这种轻奢的商品可以保证利润和食品品质的稳妥措施。并非所有的消费者都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依然会在某些特定商品上多花一点点钱。这叫做哑铃效应——消费者去打折店铺购买主要日常用品,这样省下来的钱就会用在其他承受范围内的消费上。

第二步,要区分是短期衰退还是长期衰退。从一个悲观的角度来说,发达国家在未来二、三十年间都将陆续迈入高龄化社会,同时,全世界一大部分的财富(特别是不动产)将掌握在老人手中,年轻人的消费力将相对较弱。人口成长趋缓意味着整体消费力趋于疲软,经济将缺乏爆炸性的动能。如果真的因此经济长期停滞将成为未来趋势,那么货币宽松政策也不会有任何作用。目前美国的货币宽松之所以有效,那是因为人们“相信”未来经济总有一天会转强,仍是个不断向上的循环曲线。但假使未来十年间,经济循环的节奏开始失灵,经济脉动变成持平甚至缓步向下的循环曲线,那就没什么救了。如果是这种情况,做的又是对经济指标极度依赖的行业,比如外贸、制造等,最好的办法是趁早转型;反过来,如果只是短周期性质的衰退,意味着未来又会有新的机会,最好的选择是预备过冬。

另外有一种情况是:行业整体衰退,与经济形式无关,比如出版业,对于这种情况,就没有必要去管经济形势了。Porter在其著作《竞争策略》中提到,市场需求是否下滑将影响最终结局,若企业认为未来需求仍稳定发展或有复苏迹象,则企业就可能设法撑下去,继续留在产业中;但若企业觉得市场需求持续下滑,企业获利将无成长空间,便可能另寻出路或依序退出,因此各企业对未来的市场需求有各自不同看法。

第三步,看发展到什么阶段。如果已经有了一定规模并且发展快速,不可避免,应对经济形势的必然选择是让增长速度减缓。如果有利润则进入微利状态;如果没利润则进入收缩状态。如果状况很糟糕,不可避免要裁员或者减薪。较低的利润率要求较高的运营效率,可能会促进IT化来节省运营成本并提高效率。

然后根据业务类型,可以选择多元化或者跨地区。多元化不是说增加新的业务,而是说在已有的业务伙伴类型基础上增加新的类别,以应对可能的业务大幅度下滑,比如说,和政府做生意,这是一个可避免经济衰退影响的领域,因为政府是一个相当稳定的客户。或者,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之下,如果本身业务可以国际化,那么寻找更稳定的国家或地区开展业务,也是一种选择。

至于早期发展阶段,不用说,最重要的自然是讲故事、融资。但这一条其实和经济衰退并没有直接联系。比如说O2O的行业洗牌必然会很快开始,只能拿到A轮的那批O2O创业公司将成为先烈。所以,除了拿出更好的数据,各家也都在争先恐后地讲故事,比如有的单一技能服务的O2O,说自己未来会扩大服务品类,说实话这种所谓“共享”,其服务技能无法保障,另外也很容易出现需求提出后无人接单的情况,最终成为鸡肋产品。但不管怎样,这家公司的故事让投资人买单,在资本寒冬到来前备好了“粮草”,剩下的再看市场验证来做后续选择。

如果明确的讯号出现,即使目前资金已相当充足,还是要尽早把握机会融资,而且至少要够用18个月,因为一旦投资环境转冷,会有较长的回暖周期。

最后,其实经济周期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根据Paul Graham的研究, 不论外在经济条件有多好或多糟,成功率大致都一样,所以任何时间创业都是好时机。并且,以往每十年才有一个巨型公司产生,现在几乎每年一个。所以,就算经济不景气,现在依然是创业的好时机,前提是准备真的做足了。

就这些,别的我就不知道了。
4#
沈一冰  5级知名 | 2018-10-13 14:48:30 发帖IP地址来自
首先,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做,上一轮创业融资冰川期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那一轮的创业者要么功成名就要么已经退隐江湖,仍然活跃在创业第一线的参与者应该为数不多。我那个时候可能还没上大学,所以这个答案只是基于我个人的知识和见解的推演,提供一种思路,与各位探讨。

创业融资冰川期是指,由于宏观经济形势的恶化导致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恶化,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恶化导致高风险的创业市场发生恶化并首先被放弃,创业企业很难融资,最后导致大量创业企业,甚至不乏一些优秀的企业倒在冰川期。

实际上在7月初,我已经给两位相对比较熟的创业企业CEO打去电话提醒他们可以考虑融资,已经接近完成的融资尽快落地,也不知道他们听进去没有。

当然对于我这种不投钱也不冒风险的中介机构从业者来说,嘴上说说总是容易的,创业者也许可以问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1、创业企业的融资市场未来会怎么变化?
如果判断未来真的会出现冰川期,那么目的很明确:存活,并成为最后的胜利者。要达到这个目的,那么毫无疑问,不仅仅是目前正在进行的融资要加紧完成,甚至最好多做一轮,做足储备好过冬。
而作出这个判断带来的风险也显而易见:过早稀释,如果经济形势转好,创业市场重新火爆起来,会使创始人的股权比例稀释过多,在后续轮的融资中容易失去话语权。


2、自身所处的行业是什么样的,会和宏观经济形势正相关吗?
(1)如果是奢侈品等可替代消费品或者奢侈级的可替代服务,当心了,宏观经济形势的恶化会从经营业绩和融资市场两方面打击你。如果你不能持续产生净现金流入,那么你的生存机会会低很多。要么做出业绩,要么拿到融资。比如珠宝、高端海淘、出境游什么的。
(2)如果是无周期行业,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医疗健康这些刚需,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也许没有那么直接,但是需要烧钱维持市场份额的企业,在燃料供应不足的情况下要么拼谁能拿到投资把竞争对手熬死,要么抱团一起过冬。听说paypal就是在上一轮冰川期由两家竞争对手融合出来的。为了生存不妨考虑多种可能性。
(3)如果是反周期行业,比如一些游戏、博彩、酒精、美女主播之类的(前述行业不一定符合中国大陆法律法规,只是举例)失业人数越多生意越好的行业,并没有太大的担忧,只要储备够,有正现金流,闲人多反而是好事。在这个阶段,这类企业也不太可能主动去融资,因为实在是不划算。只要没有性命之虞,不如等到熬过冬天。

3、有哪些投资资金是仍然可以争取的?
那些LP可以承受长期投资回收期的机构资金那里可能还有一些钱,通常来说这些资金来源都是些养老金年金大学基金之类的10年以上投资,如果能获得便宜又有前途的筹码,当然前提是企业得足够优秀。
相反,如果前期拿了比较短期基金的钱,到了冰川期会很头疼,因为他天天跟在后面讨钱。甚至会被他自己的LP逼疯以后来把你逼疯。
所以,或许可以早点寻找目标投资机构先聊起来?

4、如果遇到创业冰川期,投资之外延续企业生命的备选手段有哪些?
如果真遇到资金储备即将告罄,又看不到什么时候结束,那么无非是开源节流。
(1)首先可以考虑是否有商业化获得正现金流的手段,如果不得不变现流量,和企业的生命比起来那还是得变现。
(2)是否可以向其他资金来源求助。比如粉丝(假如知乎要募捐的话我肯定会捐的[doge])、政府创业资金、专项科研基金等。这个渠道对大多数企业来说作用很有限,但也值得尝试一下。对体量很大的又烧钱的公司作用不大。
(3)可以考虑是否可以出售一些资产,创业企业大概不会有置地或者公务机之类的大宗硬货,但是无形资产可能还是有出得了手的,文化相关的也许会有。冰川期的资产价格可能也会受到影响,所以用处也不一定很大;
(4)停止非核心业务的开发,解散相关人员减少开支。万不得已的时候只能走这一步。如果要走这一步请务必果决。

本轮创业热潮,即便是2010~2014年的这一轮资本市场低潮期,实际上也是基于“未来中国经济不断向好”这个宏观假设上的,但现在来看,也许并不一定成立。所以,也许是时候考虑一下应对方案了。
止水资讯(微信公众号“zhishuiinfo”)为读者提供最新的财经资讯和原创评论,并为创业者和初创企业提供免费的法务、财务和投融资咨询(详情见服务协议)。本文系止水资讯作者原创,可以在未改变本文标题、署名、正文、公众号信息(必须全部满足)的前提下自由转载,但如违反本文约定,我们将寻求最大限度维护自身权益。
5#
desperado光  3级会员 | 2018-10-13 14:48:31 发帖IP地址来自
刚入咨询业的小爬虫,说点案例读后感:
经济衰退对于一个企业的影响莫过于成本高企需求低迷,创业企业来说恐怕还有一个增长乏力

那么对于企业来说,共性的就是转型,转型的目的其实一般不是为了发掘需求,因为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整体需求都是低迷的,而是说找到一个有潜力的行业,趁着经济低迷期做行业深耕,然后确保自己活下来,这样春天来的时候你就是最快冒芽的那一株

创业企业这块接触不多,就不能提供什么针对性很强的想法了
6#
袁荣  4级常客 | 2018-10-13 14:48:32 发帖IP地址来自
什么叫创业公司,大概是指那些还在摸索“需求”和验证产品是否能满足“需求”的企业。
那么,这个“需求”和经济衰退有关吗?我相信是无关的,有关的只是别人对创业公司的成功信心下降了而已,通常在经济好的时候,只要产品不太差都能混一混,所以,信心比较足。
如果是想来混一混的,那创业干什么呢?
7#
涛涛不绝  2级吧友 | 2018-10-13 14:48:33 发帖IP地址来自
首先,你确定你是创业公司???!
按照这个题目,题主应该是在某行蓬勃期间创的业,大概是跟某一个热点。遇到这种问题,只能说该!该!该!
大部分答案我觉得都没有针对性,他们的答案更适用于成熟企业。
我的看法应该好好审慎你的创业方向,经济不景气是因为某些行业产能过剩,资本积累过多,如果你还在这些行业里创业,我觉得做再多也抵不过行情的周期变化,
而如果你在一个有前景的行业,实际上宏观经济的衰退并不会过多影响你所处行业的周期,你所在的行业应该还在成长期才对!
所以好好审慎你的创业方向!
8#
岳麓山大王  1级新秀 | 2018-10-13 14:48:34 发帖IP地址来自
说说会计方面的,切勿抽逃资金!
很多中小企业老板创业不易,资金也不多,经济形势一往下走,现金流难免出问题,只能拆东墙补西墙,自然要把资金抽走。这就造成了一个严重的后果——抽逃资金。面对这样的情况,处理账务就很难,可以说没有哪个高明的会计师能从账务上掩盖抽逃资金的行为。工商局只要直接调出银行对账单,就可以清楚地查出投入的资金是否抽逃了,根本不需要去查企业的账,所以账务处理是无法掩盖抽逃资金的问题的。

如果企业股东抽逃资金有何法律责任?
  1、民事责任
        根据我国公司法相关规定,股东以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公司以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股东一旦履行了出资义务,股东出资的财产即转为公司财产,股东抽逃资金实质上是不法侵占公司财产。最高法院有关司法解释确定,股东应当在抽逃出资额范围内承担民事责任。
  2、行政责任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201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71条之规定,公司的发起人、股东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其出资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所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故,对构成抽逃出资的股东,将被要求将所抽逃的出资款项全额返还公司,并将被施以行政处罚。
  3、刑事责任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59条规定,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者抽逃出资金额2%以上10%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9#
曹琪  2级吧友 | 2018-10-13 14:48:35 发帖IP地址来自
战略失误公司不会死,核心人员离职公司也不会死,但是没钱公司一定会死。所以,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10#
李宁  4级常客 | 2018-10-13 14:48:36 发帖IP地址来自
收缩战线,精简业务,往精细化发展。
11#
铁蛋  3级会员 | 2018-10-13 14:48:37 发帖IP地址来自
ok,经济衰退时,创业公司该怎么做?是卷铺盖走人还是和大环境正面交锋?

很显然,当前的经济情势非常糟,有的专家还担忧:会不会遭遇像70年代中期那样的大萧条呢?

BUT,要知道的是,微软和苹果正是在那时创立的。

对创业而言,经济不景气不等于丧失天时。当然,我也不是在说经济萧条就有利于创业——在我看来,事实是比较无趣的:经济情势对创业成败的影响不大。


YC 为许多创业公司融过资,我们从中领悟到:创业的成败取决于创始人的素质。没错啊,经济情势肯定也会产生影响,但与创始人的因素相比还是太微弱了。


致胜的关键在于人不在于时:只要你够有能耐,即便在经济不景气时也能取得成功;相反,即便占据天时,也还是避免不了失败。有人会想:“现在经济不景气啊,我还是别在这时创业吧。” 还有的人呢,他们会在经济泡沫时想:“我要是现在创业,肯定发财!” 这两种想法都是不妥的。如果想提高成功的概率,那么与其去担忧经济形势,不如琢磨能招到什么样的创业伙伴。要是你在担忧什么样的因素会威胁到公司的生存,那么答案不在电视新闻里,而在你面对的镜子中。


话说回来,对任何创业团队而言,等经济好转时再行动难道不是更好的选择么?如果你创立的是一家餐馆,那么这可能有点道理。但如果你创立的是家科技公司,就并非如此了。科技进步与股票市场的关系不大,因此不论你有什么样的点子,“速行” 的回报比 “静候” 更高。微软的第一个产品是为Altair设计的Basic解释器——这是符合时代需求的产品——如果那时Gates和Allen选择晚几年再行动,也许就太迟了。


当然,你现在的想法不代表你以后的想法——人们总是不断产生新观点的嘛。如果你打算实施某个特定的点子,立刻行动吧!


不过这也不表示,你就能对经济形势不闻不问。(经济不景气时)用户和投资人都会手头拮据。用户方面呢,问题不大:如果你能做出帮助人们省钱的产品,那么你甚至可能借时盈利。创业公司的产品往往比大公司更实惠,从这点看,它们比后者更适合在经济衰退时逆流而上。


与用户相比,投资人方面则更成问题了。创业公司通常需要一定数目的外部融资,而在经济艰难时期,投资人更倾向于不注资——但就算只为了他们好,这也不是最明智的做法。“不景气时买入,好转时卖出”,人尽皆知。可投资之所以总与直觉相抵触就是因为在股票市场,所谓的“景气” 指的是,人们都认为当前是买入的良机,若你想获益,就应该做一名“逆市投资者”——可惜啊,只有少数人能做到这点。


这就说得通了:为什么在1999年投资人会争相购买那些很烂的创业公司的股票,可在2009年面对一帮优秀的公司却裹足不前。


你得见怪不怪。毕竟这也不是什么新闻了:创业公司总得去适应投资人反复无常的特点。随便找哪个国家的任何一位创业者,你问问他们是否觉得投资人 “变幻无常”,然后观察观察他们的脸色。去年你还得向投资人解释为什么公司会 “野蛮生长” 呢,次年你就得说服他们为什么你的公司能抵抗萧条了。


(这些都谈不上是什么坏事。投资人的失误不在于他们的标准,而是他们总倾向于聚焦于某一点,却看不到全局。)
还好,你的创业公司为抵抗萧条所做的工作,与经济正常时所做的工作别无二致:尽可能节俭。多年来我不断告诫创业者:通往成功的最可靠路径就是成为企业世界的蟑螂。耗尽资金相当于立刻宣告公司死亡。运营成本越低,存活的可能就越高。好消息是运营一家创业公司所需要的成本已经很低廉了,而经济萧条只会让成本更低。


若经济寒冬当真降临,做一只创业公司蟑螂也许比保住那 “朝九晚五” 的饭碗更有保障。客户也许的确会因手头拮据而相继离开,但你好歹不会一下子失去所有客户嘛。但市场和雇主可不同:老板一个念头就能把你裁了。


要是你辞职创业但失败了,还找不到工作,那怎么办呢?如果你是名销售或市场人员,那么这也许是个难题——你可能需要花费数月才能在不景气时找到新工作。但hacker就灵活多了:优秀的hacker总有饭吃——尽管不见得是什么梦寐以求的工作,但还不至于挨饿嘛。


经济萧条的另一个优势就是竞争降低了。科技的列车总定期出发,如果别的人都龟缩在角落里,那么乘上这车厢的,就唯你一人。


你自己也是一名投资人。作为创始人,你其实是在用实际工作来购买股票——Larry和Sergey之所以成为亿万富翁,不是因为他们的工作价值百亿美元,而是他们的身份 “Google最早的投资人”。就像任何投资人在经济不景气时应该做的,这时候,你就买入吧。


我在前面几段谈到 “愚蠢的投资人”,谈到他们在萧条时不敢去投资创业公司。我认为萧条恰恰是投资的最佳时机。你同意么?不过说良心话,有的创业者确实也好不到哪去:不景气了,那就去读研呗。这次萧条,恐怕这些人也还是这个德行。事实上之前那段话之所以符合事实,恰恰就是因为大多数读者都不相信它,或者至少不会去践行其中的道理。


总而言之,对于创业而言经济萧条也许就意味着天时:这时候竞争降低是优势,犹豫的投资人是劣势,很难说两者谁的影响要大一些,但它们都不是最关键的——人才是。对于这些正致力于某种科技的人,我只想说,行动的最佳时机永远是现在。
12#
黄恩龙  3级会员 | 2018-10-13 14:48:38 发帖IP地址来自
捂紧菊花,准备过冬。
无本经营,细水长流。
水来土掩,兵来将挡。
势如破竹,顺势而上。
宝刀屠龙,号令天下。
天下武林,唯我独尊。
13#
周天逸  3级会员 | 2018-10-13 14:48:39 发帖IP地址来自
精兵简政
继续研发
也许需要调整产品方向,因为你的潜在客户可能会一再倒闭
14#
德武  2级吧友 | 2018-10-13 14:48:40 发帖IP地址来自
虽然是知乎老大提的问题,应该给些面子。
但是个人认为这个问题,太大,并没有多少实质的意义。
对创业公司而言,宏观经济的影响甚微,而抓住微观经济的市场机遇往往更为重要

——举两个不一定很对的栗子:
任正非在创业初期非常有信心的说,不论经济好坏,华为都是有市场的,你可能会没钱买好车好手机,但是肯定得打电话,经济越差也许越要打电话,只要抓住了打电话的市场,就不愁未来。
非典的时期,经济似有衰退,淘宝当时作为创业公司,抓住了网上交易的市场。

从我个人的感受来看,作为创业公司,增加或丢掉一个 大客户/大市场/大项目,影响是非常大的,但是和宏观经济是增长还是衰退没有太大的关系。

在中国这个总体来说充满机遇的市场,一个好的创业公司,即使整体经济衰退,也能实现良好发展,一个不好的创业公司,即使整体经济快速发展,也可能会关门倒闭。


而且我见过的许许多多创业公司,败亡的原因往往在公司内部,而不是外部的市场环境
15#
文四爷  4级常客 | 2018-10-13 14:48:41 发帖IP地址来自
洗牌的时候,活下去才能更好的发展
16#
匿名用户   | 2018-10-13 14:48:42 发帖IP地址来自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7#
小史哥  3级会员 | 2018-10-13 14:48:43 发帖IP地址来自
广积粮,缓称王。
18#
王CJ  2级吧友 | 2018-10-13 14:48:44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不知道你说的创业公司是指那些高大上能融资的公司,还是指平民艰苦奋斗的创业公司。

单就我所了解的平民创业公司来讲,我认为在经济低迷时,最重要的是资金管理需更加苛刻。在我们这里,支柱产业一落千丈,而且还是闻名世界的产业。业内人人自危,原本一天花一万的,恨不得走路都能捡到一万。

作为普通创业公司,资金无非就是简单的经营所得及各种支出。经营所得一时半会不容易改变,那么就要凡事节俭。人员上能调整的尽量调整,各种成本能控制的尽量控制下来,日常小到一支笔都应充分利用,且需要时才买。就如人一样,但凡习惯了某种水平的消费,就很难降下来了,企业也是一样,而这恰恰是我认为最关键的备战资源。

当然,在节流的同时能够做到更为广阔的开源,就再好不过了。不过,这些不是作为一个创业公司平时就应争取的事吗?等到经济低迷才想起来要赚钱岂不晚矣?
19#
罗斯巴德d  6级职业 | 2018-10-13 14:48:46 发帖IP地址来自
确保现金流为正,

ps:正现金流是企业存活下去的唯一保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488
帖子:6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