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为什么会贬值,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王哈哈   2018-9-26 01:32   27570   10
贬值的话对股市、外汇、汇率、期货都有什么影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作为普通人该怎么办?
请尽量说的浅显一些。谢谢!
分享到 :
0 人收藏

10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刘硕  4级常客 | 2018-9-26 01:32:04 发帖IP地址来自
本文写于2015年11月,金融市场瞬息万变,请酌情参考。

本文刚发出的时候,有很多异议,皆因高层表示“人民币无长期贬值基础”。但从后来发生的实际情况来看,碰巧与本文所预测的走势基本相当。实际上在人民币贬值这件事上,中央政府即便不是无能为力,也已经是力不从心,下文中详细阐述了这些论点。

-------------------------正文起点------------------------

经过六月份以来两轮比较剧烈的市场动荡和下跌以后,在金融市场上总是有非常多的话题,但是在现在以及在未来几年之内,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问题,金融市场上最重要的,影响最重大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一定是人民币汇率问题。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现在政府主管部门在汇率问题上的判断可能是处在对问题的估计、对风险的估计偏小,对问题总体上看得偏乐观。而金融市场,特别是国外的金融市场和外汇市场,对问题看得相对比较严重一些。我相信在短期内,在一两个月、三五个月的时间里边,政府确实有能力去稳定人民币的汇率。但是看得更长一些,如果用一两年的视角看问题,人民币汇率很可能存在比较大的变数。

我们知道2013年中国的金融体系发生了一次严重的钱荒,这次钱荒与影子银行的发展、收缩、去杠杆是密切相关的,在2015年,几乎是整整两年以后,我们又经历了一次很严重的股灾和救市,股灾与股票市场上的泡沫、高估和去杠杆是有关系的。那么一两年后,中国会不会发生一次汇率危机?会不会发生一场由于汇率的高估和去杠杆所叠加的外汇市场的动荡,这种动荡给经济、经济政策、金融市场是不是会带来一些冲击?作为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我们有必要现在开始认真严肃地思考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知道外汇和任何一件商品一样,在本质上他的价格是由供求确定的。在非常长的一段时间,中央银行几乎奉行了一个固定汇率的政策,至少对于外汇市场有持续的力度非常强劲的干预,所以在外汇市场上,美元和人民币之间供求关系的变化主要不表现为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而主要表现为中央银行所持有的外汇储备的增减。所以从一个简单的角度看问题,外汇储备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大体上度量人民币汇率面临的压力,它的压力的大小及压力的方向。


(数据来源:Wind)


(数据来源:CEIC)

(数据说明:月资本流入=央行新增外汇资产 - 贸易顺差 - (FDI-ODI))

从过去十几年以来所计算的当季中央银行外汇储备的积累速度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在过去十几年的绝大部分时间里,甚至在几乎所有的时间里,中央银行始终都在积累外汇储备,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中央银行的干预,人民币汇率在市场上一定会走得更高,一定是面临明显的升值压力。但是进入去年下半年以来,在差不多一年多的时间里,总体上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开始迅速下降,并且下降的幅度越来越大,下降的速度越来越快,持续的时间已经超过一年多的时间。八月份以后的数据大约又翻翻,例如八月下降了一千亿美元左右。从过去十几年的时间来看,实际上从90年代以来的历史来看,持续时间这么长、下降的速度这么快、下降的幅度这么大,在外汇储备上是没有先例的。最近一次我们经历外汇储备的下降是在2012年年初的一小段时间以及2013年5月份钱荒的前后,但是那两段下降持续的时间都非常的短,而且幅度非常非常的小。事后对原因的了解更加清楚后知道,2011年底的下降与欧债危机是有关系的,因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带来欧洲金融体系的收缩,企业对外的贸易信贷的获取越来越困难,转向在人民币市场上去获取贸易信贷。而2013年5月在钱荒背景下的资本外流在很大程度上与当时的联储主席第一次暗示美联储有可能会退出量化宽松有关,在这个条件下在全球的范围内都出现了资本向美国的流动,但是持续的时间都很短,美联储后来也很快出来对市场进行安抚。所以在当时我们所面对的在很短暂的时间内的外汇储备下降都来自于一些短期的、不可持续性的冲击性的因素,并且这些因素很快就消失了。即使这些冲击性的因素影响最大的时候,中国外汇储备下降的幅度也非常的轻微。但是过去一年的情况外汇储备的下降是完全不同的,第一具有持续性,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不太像是短期的冲击。第二尽管月度之间有波动,但是趋势很明显,就是下降的规模越来越大,表明人民币与美元的供求在基本面上开始面临一些系统性的压力。

在讨论这些系统性压力的来源之前,我们先粗略地讨论一下它的结果。如果人民币在基本面上面临一些贬值的压力,但是现在中央银行又强行将汇率稳定在某个水平上,这个时候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就会越来越不稳定,在这个时候就会引发资本外流。因为对人民币汇率下注现在变成了一个只会赢不会输的下注,就是如果我赌人民币贬值,最坏的结果是人民币汇率不动,损失的只是借入人民币的利息,人民币汇率绝不可能在这个位置一下升起来,使得下注人民币汇率贬值变成了一个单边的、安全的没有风险的游戏。再加上人民币贬值的现实威胁会引发资本外流,而且资本外流的规模又与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措施,政府的许多政策表态密切相关。例如8月份的资本外流的规模相对7月份翻了一番,很大程度上是由于8月11号汇率的形成机制进行的调整。尽管政府反复强调这个调整是为了使得汇率形成更加市场化,但是市场普遍将此解读为人民币开始贬值的先声。这个时候政府的反复承诺市场是缺乏信任的。这个条件下引发了很大的资本外流,那么外流资本的资金哪里来呢?就来自于抛售国内的金融资产,包括抛售国内的债券、股票、房地产,然后在国内的银行体系获取信贷,兑换成美元流出去。在这个交易的途径中可以很清楚地想象,因为汇率贬值的预期加剧,那么国内金融市场的抛压在上升,同时抛压获得的资金表现为资本大量的外流,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8月18号以后股票市场突然出现非常急速的下跌,我们可以理解它是出现在8月11号的汇改之后,也可以理解股票市场非常大的下跌与巨大的外汇储备下降及资本外流是同时出现的。实际上在银行间相对时间比较短端的市场,整个资金面临的压力也是时紧时松。尽管中央银行在短端市场上进行了力度很大的干预,但是短端市场上的利率并没有被压下来,表明资本外流对这个市场也形成了很大的压力。如果这个情况拖一段时间,那么这个压力将会逐步在房地产市场上也表现出来。股票和债券的流动性都很好,如果汇率贬值的预期具有持续性,例如一年、一年半、两年的时间里始终有这个预期,这个时候抛售的压力会逐步扩散到房地产市场上,会加速房地产市场的冷却。房地产市场现在总体上还处在一个很活跃的状态,但是本来因为市场自身周期的原因,在今年年底以后就会慢慢地冷却下来,如果这个抛售的压力慢慢向房地产市场蔓延开来,就会加速房地产市场的冷却。反过头来也给经济造成很大的收缩压力。

就我了解,现在政府主管部门和中央政府仍然一再表态,人民币还是强势货币,人民币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现在面临的贬值的压力是短暂的,如果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相信这个表态,那么资本外流的压力会逐步消失,我们刚才所描述的这一系列负面的影响可以被阻断,但是我认为市场最终不会相信这个表态。我个人认为人民币面临的是一个相对偏长期的持续贬值的压力。我们不能认为人民币现在继续是一个强势货币,相反的话,人民币很可能正在转入一个持续时间比较长的贬值趋势。同时随着对外汇市场持续的干预,随着外汇储备持续的下降,汇率形成机制也与三中全会所表述的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取向会有越来越大的偏差。如果这个偏差不能得到很好的管理,这一点看起来是比较困难的,那么最后存在着这样的可能性,甚至是比较大的可能性会出事,就是会有一个短期内比较大的贬值来释放压力。而人民币汇率一旦有一个比较大的贬值,他的影响比股灾的影响在数量级上是完全不一样的。之所以这么说,通过两个数据可以知道他的影响会比股票市场要大得多。

第一,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和第一大制造业大国,中国大约是世界上130个国家和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这意味着,对很多国家,或者说对多数国家来讲,他们的汇率本质上在盯着人民币,而不是盯着美元。表面上看起来他用美元去计价,而且以此干预市场,是因为人民币跟美元的关系很稳定。但是从贸易上来讲,中国是他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所以人民币汇率一旦出现大的变动,全世界新兴经济体的汇率,甚至很多发达经济体的汇率,一定也会有很大的变动。中国是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是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是东南亚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包括巴西等等,人民币汇率一旦动起来,这些国家的汇率肯定会动起来的。如果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是市场没有充分预期到的一个很大的变化,那么全球汇率市场的剧烈变化会引发全球资本流动,全球货币政策和金融体系的剧烈的调整,这种调整的影响在事前不见得能够很好地预期。

第二,中国现在的经济总规模比美国还是要差不少,美国大概17万亿美元,中国大概10万亿美元。但是如果我们集中看制造业,以现价汇率计算,中国制造业的产出是32000亿美元,世界第一。世界第二是美国,只有2万亿美元,我们比美国要大60%,第三日本,9000亿美元,德国8000亿美元。中国制造业现在的体量,以市价汇率计算,已经大约相当于美国加日本加德国。尽管我们经济的总量没有那么大,但是我们的制造业比世界第二加第三,很快加上第四,加起来都还要大。而国际贸易汇率主要影响的是制造部门,对服务部门、对医疗服务、教育等这些部门的影响相对要弱一些,要间接的多。这么大的一个制造业大国,第一大贸易大国,其汇率的变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一定是很大的。而且这还叠加了一个背景,就是全球新兴经济体总体在去美元杠杆,而中国经过8月份的汇改以后,看起来我们也在去美元的杠杆。钱荒是因为影子银行去杠杆,股灾是因为股票市场去杠杆,中国过去很多年人民币汇率持续单边升值,加上国内的利率水平很高,使得企业积累大量的美元杠杆。一方面美元利率很低,借进来以后人民币还升值,所以能有两种获益。现在人民币汇率的方向一旦逆转,企业方面就面对美元去杠杆的压力。一旦这个去杠杆的过程启动起来,又没有得到很好的管理,就会有进一步未知的金融风险和冲击。所以,汇率市场一旦出现比较大的变化,影响比股灾大得多,而且一定是具有全球性的影响,同时对国内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影响一定是很负面的。所以接下来非常关键的判断是我们要认清楚人民币是否在基本面上面临着持续的贬值压力。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判断,是做一系列其他的判断的前提。而在这个问题上,中国政府公开的表态是否认这一点的。但是我认为把这个问题看得清楚一些严重一些,并事先有一些充分的预防措施,有应对的预案,一定会让我们更主动。而且我认为绝大多数的证据都指向人民币汇率现在正在出现一些问题。

刚才讲了,汇率就像任何商品一样,他的价格在本质上是由供求决定的。那么在人民币外汇市场上,美元的供应来自哪里?美元的需求又来自哪里?为了分析的简便,我们可以简单地这样总结,就是在外汇市场上,美元的供应主要来自于中国在经常账户项下进行实体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盈余。通俗地说,我们把商品出口给人家,然后我们进口的少,这个时候就可以产生一笔盈余。这个贸易盈余在外汇市场上卖出去,就形成了外汇市场上的美元供应。那么在人民币外汇市场上对美元的需求又来自哪里?主要来自于企业要去境外投资,来自于国内的居民要去美国购房、去美国上学、去购买美国的股票,主要来自于企业和居民去境外投资的需求。我们沿着这样一个供求的角度去分析外汇市场上美元和人民币的供求的话,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看清趋势的变化。


(数据来源:Wind)

首先看美元的供应,在这张图上我看到的大约过去超过15年的时间中国在经常账户项下的盈余状况,就是这条线上看到的红线。对这个数据我们做几个简要的评论。

第一,在2007年的时候,中国在经常账户项下的盈余占GDP的比例差不多在10%左右,对于任何一个大国经济体来说,出现这么大的经常账户项下的盈余,对大国经济体来讲是没有潜力的。日本最高的时候就是5%,即便德国经常账户盈余最高的时候也远远没有10%的比例这么高。说明在2007年的时候,因为经常账户项下的盈余,在外汇市场上形成了庞大的美元供应,美元就面临贬值的压力。在这个意义上来讲,这是当时很长时间人民币升值压力的重要的基础。但是从2008年以来一直到现在,总体上中国的经常账户项下的盈余开始快速地下降和缩减。到今年上半年,这一比例已经下降到占GDP 2.7%的水平,今年上半年,中国经常账户项下的盈余占GDP的比例是2.7%,而这2.7%在过去三四年里已经处在一个相对比较高的水平。对于这2.7%我们可以补充几个评论:第一个评论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般推荐的标准,以及2009年中国参加G20会谈的时候,G20其他国家领导人要求中国领导人作出承诺的标准,是中国把经常账户盈余控制在3%以内。当时中国的领导人不敢做这个承诺,因为搞不清楚趋势在哪里,做了承诺做不到压力非常的大。但是当时实际上已经在一个下降的趋势之中。低于GDP 3%的经常账户盈余,一般已经被认为国际收支处在一个大体平衡的状态,这是一个评论。第二个评论,今年上半年,2.7%的贸易盈余放在过去几年来看是处在一个偏高的水平,其中有一些偶然的因素,比如说第一个偶然的因素是去年下半年石油价格暴跌,铁矿石价格暴跌。因为中国大量地进口石油,石油价格的暴跌产生了一个一次性的很大的贸易盈余。这个规模占GDP的比例大约在0.7个百分点左右,或者说0.5到1个百分点。如果我们把商品价格暴跌的一次性的因素拿掉以后,盈余的比例会下降到2%以内。还要补充的两点是,去年年底以来一直到现在,国内的经济异常的弱,比预期差得多,工业增速几乎是连续下了两个台阶,现在已经处在也许是接近30年以来,80年代以后的最低水平。因为国内的需求异常的弱,使得国内的进口异常的弱,因而贸易盈余比较大。但是我们现在异常弱的需求不是一个在长期之内可以维持的正常的状态,长期之内可以维持的正常状态应该会比现在的需求更强一些,考虑到这个因素,因为国内现在的需求异常的弱,也使得贸易盈余和经常账户盈余偏大。还有第三个因素是,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边,美元对一揽子汇率升值了20%,人民币对一揽子汇率升值了差不多15%,由此对中国的出口、对中国的贸易盈余等等所产生的压力还没有在数据之中显现出来,至少没有充分地显现出来。如果我们把这些一次性的短期的因素和扰动都拿掉,那么我们现在可维持的经常账户的盈余占GDP的比例不会超过2%,应该会在1%到2%之间。实际上我们看2011年到现在4年以来的水平,平均就在这个区间之内波动。从长期可以持续的角度来观察,我们经常账户盈余 已经下降到占GDP不超过2%的水平,这对应的概念是什么呢?我们现在GDP的总量是10万亿美元,这意味着由于经常账户项下的交易,在外汇市场上每年能够形成的美元供应不超过2000亿美元,在1000到2000亿美元之间。意味着每个月由于经常账户项下的交易,在外汇市场上大约能够形成150亿美元左右的外汇供应,也就意味着如果外汇市场上对美元的需求在一个月超过150亿美元,那么人民币就会面临贬值的压力。从8月份开始,每个月外汇储备的下降就1000亿美元,如果考虑到贸易盈余的供应,8月份以来在外汇市场上美元的需求应该在1200亿美元以上。以月度来计算,如果美元的需求超过150亿美元,那么人民币汇率就会面临问题,这是从美元供应的角度看问题。


第二点,我们都知道,至少从小平同志南巡以后,中国一直是全球范围之内外商投资的第一大目的地,中国一直有大量的源源不断的外商直接投资,在很长的时间里面外商直接投资占中国经济总量的比重都超过3%。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外商投资的目的地国。


(数据来源:Wind)
(数据说明:A. ODI统计自2009年以后开始;B. 此处ODI未包括中国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

而现在我们来看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中国的规模以及中国的企业去境外投资的规模,其中这条红线就是外商到中国来投资占GDP的比重,下面这条蓝色的线,在2008、09年以后的蓝线,是外商到中国来投资减去中国企业去境外投资的差额。外商到中国来投资1000亿美元,中国企业去境外投资900亿美元,那么我们得到的差额是100亿美元。我们可以看到在金融危机之前,总体上中国企业去境外投资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数量太小以至于在统计上都已经没法表示。但是2008年以后,中国企业去境外投资的规模迅速扩大,中国现在也许已经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在直接投资项下的资本输出国。在去年和今年,中国企业去境外投资的规模,与境外企业到中国来投资的规模已经大体相当。我们在外商直接投资项下的盈余基本上已经下降到0附近的水平。我们知道在2008年之前, 朱镕基总理当时要保8,当时要承诺人民币汇率不贬值,当时在基本面上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有几个,第一,当时的经常账户盈余比现在的规模大约大一倍;第二,当时在外商投资项下中国有巨额的盈余。然而现在我们在直接投资项下的盈余基本上已经下降到0。我们现在是处在一个大体平衡的状态,但是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制造业大国,我们的体量已经这么大,外商直接投资到中国基本上都是在投制造业,这种投资的规模在未来不大可能迅速扩大。如果人民币未来确实有一些贬值的压力,再加上未来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等等原因,如果中国去境外投资的数量,超过了外商到中国来投资的数量,我们在直接投资项下转成一个逆差,这个也不是不可想象的。即便我们接受现在的状态,并且假设这一状态在未来继续维持,也就意味着由于外商直接投资所形成的外汇市场上的美元供应已经消失了,以前这个量是很大的。

在这个条件下,我们就剩下了第三个非常重要的点,资本流动。我们在外商直接投资项下的盈余基本上是0,在经常账户项下占GDP的比例大概在1%到2%之间,每个月大约供应150亿美元,这意味着资本流出的规模,除了直接投资之外,其他形式的资本,包括贸易融资,包括去境外的股票投资,给境外的借款等等,这种金融形式的投资的规模在月度上一旦是流出的,一旦流出的月度规模超过150亿美元,年度规模超过2000亿美元,那么人民币一定面临贬值压力。问题在于现在我们月度资本流出的规模不是在150亿美元这个数量,而是比这个数字要大好几倍。所以我们可以说,现在在人民币汇率的形成上,中国越来越像一个成熟国家。也许在2007年之前很长的时间里,在外汇市场上,经常账户巨额盈余,外商直接投资巨额盈余,所以人民币汇率很大程度上是由这些盈余决定的。到了现在,经常账户的盈余已经很小,外商直接投资的盈余基本消失,跨境资本流动的规模比这两项要大得多,在这个意义上,人民币汇率已经转由跨境资本流动决定,而不是由经常账户交易决定,在以前,经常账户盈余大,资本流动规模小,汇率的升降主要就是经常账户有多少盈余。而现在,经常账户盈余已经很小,跨境资本流动的规模很大,而跨境资本流动中流进来和流出去的变化非常得快,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已经从以前的经常账户的基本面因素转向了由跨境资本流动决定。这在人民币汇率决定历史上是一个具有分水岭意义的变化,具有深远的影响。日元为什么今天升值明天贬值,韩元为什么今天升值明天贬值,难道是他国家的竞争力有那么大的变化吗?难道是企业的竞争力一段时间上升一段时间下降导致的吗?不是,最主要是因为跨境资本流动。日元的波动在一年两年里来看这么大,是因为跨境资本流动;美元和欧元的波动大,也是因为跨境资本流动。而我们现在也转向了这样一个状态,就是汇率的波动已经主要转向由跨境资本流动决定。但是我们看到中国的政府主管部门和政府领导在判断汇率时最主要的依据依然是中国经常账户是盈余的,他们引用的依据仍然是中国的经常账户是盈余的,盈余的规模一年还有几千亿美元,所以人民币还是强势货币。在这背后,他们在用老眼光看问题,分析问题的思路仍然停留在过去很长时间的经验之中。但是没有很好地认清的是,外汇市场的形势,汇率的决定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所以下一步分析汇率问题,我们的核心是在分析跨境资本流动。如果你认为跨境资本流出的规模和压力在上升,那么人民币一定是贬值的。如果跨境资本流入的压力在上升,那么人民币一定是升值的。而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忽略经常账户交易,可以忽略贸易盈余,是因为那些规模相对太小。

(数据来源:CEIC)
(数据说明:滚动占比 = 过去四个季度资本流入之和 / 过去四个季度GDP之和)

这里是以半年度的数据计算的过去十几年中国的跨境资本流动的情况。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去年7月份以来,中国跨境资本流出的规模经历了极速的扩大。这个放大导致了外汇储备的下降,导致了境内外市场开始投机人民币的贬值。但是放在过去十几年的历史背景下来看问题,有一些时候资本是流出的,有一些时候资本是流入的,那么资本的流动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呢?如果说有一些因素决定了跨境资本流动,那这些因素在当今的形势下就基本决定了人民币汇率。如果从跨境资本流出的角度来看,我们看到2000年和2001年,中国跨境资本流出的规模跟现在相比差不多,也许只是比现在略小一些,但是实际上2000年和2001年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并不大,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还在积累,是因为在其他项下的盈余足够的大。但是现在,资本流出的规模比当时略大一些,外汇储备的下降就已经很快,是因为在其他项下的盈余很少。那么跨境资本流动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观察过去十几年的历史,观察全球资本流动的情况的经验和教训,和历史的数据,中国的跨境资本流动,由两个基本的力量决定。第一个最基本的力量,是在全球范围之内美元的大周期。


(数据来源:Wind)
(1980.2-1985.2,5年内年均升值12.9%;1995.3-2001.12,6年多里年均升值5%)

在这里可以看到的是从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在过去四十年的时间里美元的大周期。我们看到,尽管短期之内美国经济的好坏有一些周期性的变化,但是在三四十年的时间里,实际上美元只经历了3轮大的周期。比如说80年代有一轮极速的升值,然后有一轮很大的贬值。从大概1994年开始到2002年有一轮极速的升值,从2002年到2011年又经历了接近十年的贬值。我们看到2011年以后,特别是2014年的某个时间以后到现在,美元开始重新升值。现在美元兑一揽子的汇率在95到100之间波动,还处于过去40年的平均水平靠下的位置,美元这一轮的升值周期最终会走到哪里,没有人知道。但是绝大多数人同意,美元仍然继续处在一个上升周期中。它在2002年的顶部大概是120的水平, 即便这一轮美元的升值到不了120,我认为也会到110的水平,甚至比110更高。换句话说美元从现在的位置还有比较大的升值空间,不确定的只是波段什么时候拉出来。美元对一揽子的货币升值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世界各地的资金在向美元区流动。那么全球的资金为什么会集中向美元货币区流动,最基本的原因是,相对其他国家而言,在美元货币区从事金融交易和实物投资能获得更高的回报。并不见得美元货币区的回报一定非常的高,但是相对其他货币区,它要更高,或者它相对其他货币区的优势在扩大,在这个条件下资金就会向美元货币区流动。而美元大的周期放在历史上来看,都是十几年一轮。94年是美元的低点,2011年是美元的低点,这一轮周期从底部到底部差不多走了十七八年的时间。79年是一个地点,上一个低点是94年,也走了有十五六年的时间。而现在美元上升的周期刚开始走了也许顶多就两三年的时间,看你如何在时间上切分,这个过程刚刚开始。那么美元大周期的影响在哪里呢?

(数据来源:CEIC)
(数据说明:滚动占比 = 过去四个季度资本流入之和 / 过去四个季度GDP之和)

我们来看2002年底到2004年,在这一两年的时间,中国的跨境资本流动突然从大量的流出转向海量的流入。在2001、02年的时候,我们资本流出占GDP有3%左右,到2004年顶峰的时候,流入有5%。从3%的流出到5%的流入,变动占经济总量有8个百分点。这种突然向人民币货币区的跨境资本流动,造成了2003、04年人民币巨大的升值压力。而当时的中国政府和国内金融市场对突如其来的人民币升值压力普遍感到茫然和不知所措。第一不知道为什么一下子这么多的资金流进来,每一年外汇储备的增长都数千亿美元,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不知道这么多钱从哪里来,为什么要来。所以在这个条件下,当时中国政府的领导人对外的表态是人民币绝不升值,要求人民币升值没有任何道理,是因为政府不明白为什么有这么多的资本在流进来,为什么人民币会突然面临升值的压力。实际上原因很简单,因为美元汇率的顶峰就是在2002年中。2002年年中以后,美元的汇率突然出现了崩盘式的下降,这个下降的背后,是资金在大量离开美元货币区,在进入其他所有国家。所以欧元也在升、日元也在升,人民币突然有一个非常大的资本流入和升值压力。2005年中国政府终于整明白了一点,就是汇率升值的压力是扛不住的,然后家宝总理就说,人民币应该不会升值,但如果升可能是出其不意的。在2005年3月的两会上告诉大家我们会出其不意地升值。你要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还要告诉敌人我会出其不意地打击你,这个是非常有意思的中国式的智慧。但是恐怕在当时领导人也没有搞明白,这个汇率升值压力与美元周期的转折密切相关,因为美元周期不是一年两年,而是十几年一轮,而我们现在所面临的贬值压力非常大的来源是因为美元周期重新转强。2003年,美元周期突然转弱,大量的资本突然流进来,我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不知道为什么要升值,拖了两年以后开始非常不情愿地升值。但是2002年的时候还在讨论是不是把人民币贬值一下去刺激经济。我们对市场的变化是相对后知后觉的。这一轮的情况一样,去年7月以后美元突然有一轮急速的升值,从80升到100,升了25%,在这个背景下我们看到中国的跨境资本流动突然从上半年的流入一下子变成很急剧的流出。现在流出占整个经济总量应该在7% 的量级,而在去年上半年流入可能还有1%。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面,跨境资本流动的变化占整个经济总量的比重就有8%。这跟2003年的情况相比,几乎是完整对称的,当时是流入一下扩大8%,现在是流出一下变化8%。2003年美元开始贬值,资本流进来,政府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然后政府说我绝不升值。现在美元突然升起来,资本流出去,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政府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政府说我绝不贬值。过两年以后他搞明白了,这玩意儿扛不住,这是美元十几年的一个大的周期性的变化,那他可能又会出其不意地搞一下。如果已03年的经验为参照,他会告诉你我会出其不意地贬一下。可是贬值要是出其不意,后果比升值要严重得多。这是第一个非常大的原因,即全球范围内美元的一个大周期的变化。而到现在为止,美元进入一个强势周期,也许只走了1/3,顶多只走了1/2。他现在在90到100之间横盘盘整,我们的资本流出的规模一个月1000亿美元,我觉得我还熬得住,我还有35000亿美元。假如美元指数在这个区间里再贬一贬,我们甚至会觉得政府对国际市场的表态起到了作用。但不久的将来的某个时候,也许是明年也许是后年,如果美元的指数突然拉出一个很大的波段拉到110,跟上一轮一样在一年的时间里拉出百分之十几, 那会把人民币汇率拉垮的,我们资本流出的规模恐怕会翻一番,那个时候就是兵临城下。这么大的一个资本流出,不贬扛不住,但是一旦贬值一下子幅度会很大,对国内外金融市场的冲击会很大,到那时局面就会难以收拾,甚至会演化成为一场汇率危机。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的看法是在汇率问题上我们早采取措施,早主动,早死早超生。如果要拖到美元汇率下一波急速升值的时候再贬,那会非常的被动,各种情况都会非常难以控制。但是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很多人对问题的严重性认识是不够的。举一个开玩笑的例子,在洋务运动以后不长的时间里,中国和法国为了争夺越南的宗主权打了一仗,最后中国丢失了对越南的宗主权,但是输得还不是那么惨,没有割地赔款,法国人还是做了很多的让步。当时中国国内主导性的评论是认为李鸿章很能干。其实很长时间以后从事后的角度来看,当时最重要的原因是法国国内发生了革命。法国国内政局的动荡使得法国无心在远东找事儿,要匆匆了事回去收拾自己的事情,实际上跟李鸿章能不能干没有太大的关系。我们现在的情况是一样的,就是说如果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压力突然缓了缓,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美元汇率自身阶段性地贬了贬,但是这种情况下很可能被解读成为中国政府很能干,把投机性资本都吓跑了,政府的表态很有用。过一阵等到下一波美元的拉升潮出来的时候又不知该如何是好。是因为对于形成资本流动的非常大的时代背景的变化,也就是一个17、18年周期的背景变化,主导性的观念可能缺乏足够清醒的认识。

刚才说的是导致跨境资本流动的第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但是这个原因不是全部。 如果说美元汇率的底部是2011年,然后2014年以后美元汇率又经过一轮极速的拉升,通过上面资本流入的那张图表可以看出,最近一轮跨境资本流动的顶就在2011年。2011年有一波流出,2014年以来又有一波很大的流出。但是从2005年年底到2008年年底,在那三年的时间里,跨境资本流动也是在向着不利的方向变化。在2004年底、2005年初的时候,跨境资本的流入占中国整个经济体量大概在4%到5%,到2008年底的时候基本上是0,在2007年底也基本上下降到1.x%。在那两到三年的时间里,在美元汇率继续处在弱势,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背景下,我们看到大量的资本实际上是在流出的,而且流出的变化在数量上也是有一些量级的,从5%到1%。美元变化的大周期显然无法解释这一变化,而这一变化在量级上也有一定的重要性。那又是什么样的因素导致了这一段数据的变化?以及这一段数据额的变化在未来又会怎么变呢?我认为,这段数据变化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境内人民币资产,金融、特别是实物投资回报率下降导致的。如果说美元的升值是因为美国境内实物资产的投资回报率相对于其他地区在上升,那么05年以后中国资本流出的本质原因是因为05年以后中国境内的实物资产的回报率相对其他国家在下降。

关于这种下降的证据,第一是,从2005年到2007甚至到2009年初,中国国债的长期利率一直在下降。04年时,长期国债的利率还在5%、6%的水平,到了09年年初时下降到2.9%,而且这个下降在05、06、07年一直维持了下降的趋势。长期国债利率的下降,反映了中国境内实体经济回报率的下降。第二,大家现在一直在讲产能过剩,那么这轮产能过剩最早是什么时候爆发的呢?就是2005年。03、04年经济过热,大量投资,到05年时就在很多行业形成集中的产能过剩。05年以后产能过剩的爆发,也意味着实体经济中产能短缺逐步消失,进而潜在的回报率在下降,因此导致了资本的流出。所以,导致跨境资本流动的第二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人民币实物资产未来的预期回报率的高低。这个因素是政府官员和政府主管部门在一定程度上所承认的。

从这个角度补充来看,在2002年、2003年,除了美元汇率的急速升值之外,另外同时发生的一个重大变化,是中国新一轮的经济周期突然启动,这就意味着中国境内的实物资产的回报率突然上升,进而导致很多的资金流进来。所以03年汇率急速的升值压力是两种因素叠加的结果,一个是美元转入贬值趋势,一个是人民币资产的回报率突然上升。而这两种因素鬼使神差是同时发生的。2002年10月美元汇率见到高点下来,而我们经济启动的起点恰恰就在2002年下半年。当然启动后的几年内由于一轮产能过剩导致人民币资产的回报率下降,进而引发资本外流,但后来我们都知道的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几轮火热加上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又把这个趋势拉了回来,所以我们看到08年开始资本又开始大量地流入。与2003年相比较,2014年7月以来,这两种力量再一次发挥作用,只是沿着相反的方向。去年7月以来,美元指数突然从80升到100,这跟全球的美元大周期有关系,但是去年8月份以来,中国经济的增长率突然往下下沉了一个台阶,经济突然经历了明显的减速,去年还在保7.5,今年保7就感到很难,明年保6.5可能都没有很大的把握。中国自身的经济突然走弱,伴随的是人民币实物资产回报率的下降,这种因素也驱动了资本的流出。所以,去年7月以来我们所面临的资本流出和贬值压力在这个意义上来讲,跟03年的情况是完整对称的。03年美元走弱,中国经济周期走强,政府坚决不升值。现在美元走强,中国自身的经济周期急剧走弱,然后我们又说坚决不贬值。而且2011年到2013年的那一轮的资本流出,实际上我认为更大的因素是中国经济周期的下降。中国经济周期在金融危机以后的顶峰就是出现在2011年的上半年,2011年的夏天我们的通货膨胀在7%以上。从那之后也就是2012年以后,我们的经济周期就在往下走,利率下行,所以大量的资本在流出。因此要回答人民币汇率和跨境资本流动未来的一个基本趋势,我们还要面对的一个基本问题是,中国自身的经济周期,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不会像2003年一样突然有一个很大的启动和上升。如果明年或者后年,中国自身的经济周期突然走强,人民币资产的回报率上升,那人民币贬值的压力也会大幅下降,甚至美元强而人民币比美元更强也是有可能的。但是问题在于,现在市场的主导预期都是看不到中国经济短期内走强的可能性,一两年内都没有什么希望,顶多出现季度性的由政府刺激一下上去两个季度再下来,但这种不算系统性的走强。如果中国经济自身周期的走强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是不可见的,同时又有相对大的把握相信美元还处在一个往上的周期, 人民币汇率不贬都很难。

以上对于跨境资本流动、人民币实物资产的回报率、中国自身经济周期等等的分析,如果这些条件没有出太大的偏差和变化,那么人民币贬值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政府可以出其不意地升值,每年升2%、3%,然后资本流进来怎么办呢?提高准备金率,把它全部锁定,这个在一定程度上是比较主动的,只要印人民币就可以了。但是碰到资本流出呢?资本一直流出的话,一直砍准备金是不够的,因为资本流出到最后外汇储备被抽干了。今天承诺给国开行注资,明天承诺给委内瑞拉借50亿美元,后天承诺给亚开行1000亿美元,前提条件都是你有这些钱。别人看到你有这么多钱,就过来一起陪大哥玩儿一下。要是外汇储备稀里哗啦两年被干没了,谁还陪你玩儿呢,反过头来还会在人民币外汇市场上落井下石。因此,面对资本流出,管理的难度比资本流入要大得多。而人民币汇率一旦变化,无论对国内还是全球的金融市场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如果上面的分析大致都说得通,在承认金融市场上总是有黑天鹅,在承认未来是不可预测的约束前提下,人民币汇率贬值依然是大势所趋。无论政府如何表态,最终都还是要向市场低头,而且按照三中全会的决议,我们本来也是要让市场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假设这些判断大体都是正确的,那么紧接着斗胆猜一下政府可能会怎么办。我认为政府会三步走,第一步就是在短期内,比如在今年年底甚至明年第一季度之前,政府的策略就是两个字:死扛。因为中央领导都说了,人民币继续是强势货币,不会长期贬值,汇率将保持稳定。中央领导都发话了,马上就贬下来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再说企业上万亿美元的债务,去杠杆需要一个过程。从8月份以来的数据来看,企业换了很多美元去偿还贸易融资,正在逐步去美元杠杆,但是距离完整去杠杆还需要一段时间。所以我觉得在短期内会死扛,但是具体有多短谁也不知道。下一步就是且战且退,抵挡一阵退一退。退的话有很多的方法,第一个是进一步放开汇率波动幅度的限制,第二个是在市场上自拉自唱,今天让它涨起来明天让它跌下来,制造很多的噪音,但是拉长趋势来看是在贬值,不过是受控制的贬值,同时伴随着汇率形成体系的市场化。不过问题在于,在刚才分析的大趋势下,且战且退最终可能仍然是守不住的,是难以长期维持的。金融市场总是不缺闲人,不缺看热闹的游手好闲的人,且战且退一旦吸引了这些人的注意力,他们一研究基本面发现你是扛不住的,只是自拉自唱,他们就可能想办法狠狠弄你一下。本来假如完全放开的话,起哄的人都散了,可是自拉自唱这种受控制的贬值会吸引很多投机性的攻击力量。所以第三步是什么呢?我认为比较明智的是择机放开、一了百了、彻底超生。全世界的大国经济体已经没有继续奉行对美元的很严格的固定汇率的,何况我们在制造业上是第一大经济体,比美国大60%,贸易量比美国大那么多,为什么一定要盯着他的货币?应该人民币自由地浮动,金融街做什么决策发什么声明,全世界的新兴经济体都集中学习一下看怎么应对,而不是像现在每天联储发个什么声明我们还得深夜去学习。到那时候咱们不用学习他,让他们来学习我们。包括这一次的811汇率贬值完以后,华尔街都在集中学习中国的经济数据、中国领导人的讲话、中国金融市场的情况。中国的金融政策、中国的经济数据第一次在全球范围内有这么大的影响力。8月份标普指数的下跌超过10%,很大的原因跟人民币汇率异动有关系,是因为我们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在最近的G20财长会谈上,据说麻生太郎一再跟中国的官员说中国政府应该充分认识到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不能还跟20年前一样老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小弟弟,汇率自己玩玩就算了,现在一玩,上百个国家要被迫跟着你一起去玩儿。那该怎么弄?那以后就彻底交给市场,让市场的力量说了算,政府只是间接地调控,那么政府也会被解放出来集中去考虑一些其他的国内的政策。甚至我认为一个比较极端的看法是,人民币汇率彻底解放之日就是国内股票市场真正见底之时,甚至就是中国经济真正彻底见底之时。围绕着汇率和资本流动的不确定性一旦消失,再加上未来其他一些因素的变化,一定会促成金融市场形成一个大的底部。汇率一解放,贬值预期一次性释放,反而可以抑制资本的大规模流出,而且围绕着这个的一系列内外的不确定性都消失,资本流出带来的市场上的抛压消失,竞争力也可以恢复,经济相对来讲也更容易恢复。更重要的是,货币政策得以更加灵活,我不断地降息却不用担心汇率,货币政策有了独立性,真正可以很快把利率压下来,这些都有助于刺激经济的恢复。包括刺激股票市场的恢复。

大家都记得2005年的时候,中国股票市场有一个大底是在1000点,从那以后就启动了向6000点的猛烈的上涨。但是可能没有太多的人注意到,那个底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就是汇改形成的。通过汇改,人民币汇率开始升值,围绕汇率的不确定性消失,汇改一宣布,股票市场在05年就开始上涨。因此可以看出,汇率的不确定性、资本流动的不确定性一消除,市场的底部就出来了。而现在往后的未来,在这些层面上的不确定性不能真正消除之前,市场往好了看就是震荡市,往差了看就是震荡寻底。至于经济,政府刺激一下上两个月,刺激的力量一消失就会重新探一个新低。而且在上一届政府,政府一刺激,三个月之内经济数据一定见效,三个月之内银行信贷一定出来,水泥的消费量一定上来,粗钢的生产量一定提高。本届政府330刺激到现在8个月了,没有任何反应,水泥钢铁没有反应,社会融资量没有反应。这样看来,在一段时间内,经济要想形成一个很明确的开始向上的底部不是那么容易。

接下来一个问题,就是汇率贬值幅度会有多大?很多人拍脑袋说3%可能吗?这个绝不可能,3%还贬什么呀,咬咬牙就扛过去了。要贬一下,好歹得有10%以上,才算有点量级。汇率具体贬到什么程度,确实是见仁见智很难推测的事情,但是我们这里可以看一些数据,可能多少会有点价值。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的汇率,从一两年、两三年的角度来看是受跨境资本流动决定的,刚才已经讲过。但是我们把时间拉长,一个国家的汇率十年二十年来看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一个股票,短期内的价格会被市场情绪、流动性等各种因素左右,可要是看的时间足够长,他的价格是由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和盈利能力决定的。汇率也一样,从长期来看,根本的决定因素是实体经济的竞争力,生产领域的竞争力、贸易的竞争力等等。好消息是到现在为止,中国出口部门的竞争力始终都在提升,很多人说今年上半年中国的出口基本上是负增长,或者接近于0。但是我们要知道今年上半年全球的贸易量是非常严重的负增长,把全世界前十大经济体拉出来,中国的出口增速是最高的,咱们是接近于0,其他人都是负的两位数。

(数据来源:Wind)

在这张图上看到的就是从贸易的角度来看到的长期的人民币有效汇率的表现。之所以分成两段,是因为前面那一段是美元处在强势周期的时候,后边这一段是美元处在弱势周期的时候。前一段就是1995年到2002年,在那一段美元处在强势周期,人民币盯着美元,别的国家的汇率都在变,人民币对一揽子的货币在那七八年的时间里一直在升值。从期初到期末,从经常账户的盈余等数据来看,总体来说汇率的升值与中国竞争力的提升的偏差不是特别的大。在那段时间里,人民币对一揽子货币的折年率大概是每年升值2.7%,不到3%。这个衡量了在90年代的背景下中国企业竞争力的提升速度。从2005年到现在,过去这十年美元弱势的时期,人民币对一揽子货币的购买力提升的速度在大约年均4.5%,比90年代要高得多。一个原因是中国竞争力在继续提升,另一个原因是同期美元在贬值。在这一段的期初也就是2005年的时候,人民币面临着明显的升值压力。而到期末的时候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基本已经消失。换句话讲,我们在2005年以来所看到的人民币升值的速度是一个上限,就是中国贸易竞争力提升的速度不可能超过这一期人民币升值的水平,因为这段时间计算的水平是竞争力的提升再叠加一个对低估的修正。而如果我们的贸易竞争力提升速度,包括科技进步、管理水平提高等等能够维持在90年代到本世纪初的水平,大概也就是2.x%不到3%的水平。在这一假设的背景下再去看美元近期的表现,美元从去年年中到现在从80升到100,在未来两三年的里如果进一步升到110甚至更高是完全有可能的,那么在三四年的时间里,美元汇率升值的幅度就在35%以上。如果人民币一直盯在美元上,那人民币对一揽子货币的升值的幅度就接近30%,即使按5年来考虑,也意味着人民币年均升值6%。而刚才已经讲了,人民币在基本面上即使维持90年代到本世纪初的水平,年均升值能力也只有2%到3%,何况如今人民币的基本面更是在持续走弱。倘若人民币一直挂在美元上坚持五年,那么到五年以后会在基本面上面临巨大的贬值压力。人民币实际有效的过度升值会对中国的贸易、竞争力等形成实质的损害,因为升值速度已经大大超过了技术进步所能支持的水平,所以人民币一定需要通过对美元的贬值来释放这种压力和损害。结合以上考虑的种种因素,贬值的空间具体有多大很难预测,但是我认为可以先按10%到15%去考虑,换句话说按照7~7.5可能比较稳健。如果未来的某个时候人民币突然一下子放开,击破7是肯定的,甚至击破7.5都有可能,但是两天以后就会弹起来,因为一下子放开一定会有过度调整。当然如果未来美元涨的很猛,国内经济超预期的更加弱,那贬值幅度更大一些也是可以想象的。

这里举个类比的例子,俄罗斯去年因为石油价格的暴跌,国际收支和财政都出现很大问题,再加上欧洲的制裁以及乌克兰争端,卢布面临贬值压力,为了因对卢布的贬值压力,俄罗斯央行一直不断地往里面填外汇储备,最后实在扛不住了,一咬牙跳楼了,卢布一次性贬20%多,第二天又贬了一下,很快就稳住了。这一次石油价格再跌到40美元,你会发现俄罗斯没事,它至少不用考虑汇率的事,政府和中央银行可以集中精力考虑国内的问题。唯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中国黑河的贸易基本枯竭,原来大量的俄罗斯商人到中俄边境购买中国的轻工产品,以人民币来衡量俄罗斯相对中国一夜之间回到了解放前。

总结来说,现在看来,在未来几年之内宏观经济政策上最大的变数是人民币汇率,在基本面上人民币大概率面临一个持续的贬值压力。在这个贬值压力充分释放之前,对全球金融市场,至少对国内的金融市场和经济形成了很多的不确定性和一些收缩性的压力。如果人民币汇率在未来某个时候能得到比较彻底的解放,可能标志着股市熊底的结束,经济大底的形成,也标志着十八大要求的让市场力量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在一些重要的领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完。
3#
君临  4级常客 | 2018-9-26 01:32:05 发帖IP地址来自
从表面上看,人民币贬值的原因是:美国加息、美元升值,导致跨境资本大幅逐利流出,中国的外汇储备不堪压力所导致的。
然而往深一层思考,为什么跨境资本要流出中国,是不看好中国经济的未来吗?中国经济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我们首先看出口。
过去的三十年,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依托在强大的出口竞争力之上的。可以说,出口强,经济旺,出口弱,经济衰。
这是过去三年中国的季度进出口增速。



可以看到,每年的出口增速在年中的时候,都会有一个下滑,但是在下半年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反弹,形成一个类似于V字型的走势,这和全球消费市场的周期性有关。
然而在2015年二季度的下滑之后,去年的第三季度,中国的出口并没有如期的出现一个反弹,而是一头向下,继续的往负数区间坠落。
这是中国出口贸易自98年金融风暴以后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这个时候,我相信,所有人都应该回过神来了:中国的出口出现大问题了。

那么,为什么出口增速会下降?是中国的出口产业竞争力遇到大问题了吗?
过去十年的人民币升值,确实导致了相当一批低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东南亚的转移,东南亚低端产业规模的扩大又会进一步蚕食我国的全球商品市场份额。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9月我国累计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金额为7965亿元,累计比去年同期减少6.6%。
但是,我认为这不是主要的原因。我们再看看整体的数据:2015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10.2万亿元,下降1.8%。算下来,服装出口虽然比整体下降幅度要大,但是相对于中国目前的总体出口规模来说,也就占了7.8%的份额。即使算上鞋子、玩具、家具等其他低端产业,总体上也就占21%。
事实上,最近五年,低端产业在中国出口占比中一直在稳定下降,这是一个长期趋势。只要中高端出口产业的竞争力在提升,这个逐步的替换就可以顺利完成。

那么,是中国的中高端出口产业突然失去竞争力了吗?
海关数据:前三季度,我国出口机电产品5.85万亿元,增长了1.3%,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比例达到57.1%。
这个数据显然也并不乐观,但是如果我们再看另一份数据,根据世贸组织统计,上半年中国出口占全球市场份额为13.1%,比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一年有接近两个百分点的份额扩大,显然还是处在健康范围之内,那么问题就很显然了:是全球市场的萎缩导致了中国出口的颓势。

全球商品市场出现了什么问题呢?
从国别来看,中国前三季度出口到印度、美国、非洲、东盟,分别增长了8.7%,6.2%,6.1%,5.8%,相对领先。出口到俄罗斯、拉美、中东等发展中国家的则陷入了暴跌状态。
我们再看一个数据:前三季度,中国出口汽车56.8万辆,比去年同期减少15.3%;价值530.6亿元人民币,下降4.5%。价值降幅低于数量,表明平均单价是在提升的,但是禁不住数量下滑太大了。其中,对俄罗斯出口下降74%,对阿尔及利亚出口减少56%,对巴西出口下降41%,相当惨淡。
到这里,答案已经很明显了:资源出口国的经济困境,导致整体市场的萎缩,直接压缩了中国中高端产业的海外生存空间。中国的中高端出口产业,销往欧美的,主要是代工产品,赚的也就是一点零花钱,自主品牌显然还没有占领发达国家的能力。他们的市场主要在亚非拉国家,凭借性价比优势,抢走了相当一部分发达国家的商品份额。然而现在,巴西、俄罗斯等资源出口型国家自身难保,危机重重,给中国的自主品牌出口产业施加了相当大的困难。

那么,资源出口国为什么会出现困境呢?
还不是怪中国!中国如今可是全球最大的资源消费市场啊,铁矿石消耗量比中国以外的所有国家加起来都要多。正是因为中国的内需不景气,资源进口萎缩,才导致了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暴跌。你看看上面的那个进出口数据图,从2015年一季度开始,进口金额就已经跌入了负15%以下的区间。
作为全球最大实体商品市场,中国需求的涨跌,主导了全球实体贸易的一举一动,所以中国出口的困境,其实完全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只要中国内需恢复,那些资源出口国的市场很快就将得到痊愈,所谓金砖四国,一金拖三砖,真不是乱说的。

那么问题又来了,中国内需市场问题出在哪里?
衣食住行,人类实物商品需求的四大类,衣服和食品基本稳定,房子和车子的需求依赖于城市化进程和人口总量。就城市化率来说,2014年已经达到54%,未来至少还有十年的稳定提升空间,但是增速必然将比前十几年要慢。另一方面,人口数量的问题,可就严重多了。我在中国未来国运如何? - 君临的回答一文中分析过,中国的劳动力人口自2011年达到最高峰后就开始减少,2012年减少了345万人,2013年减少了244万人,2014年减少了371万人……直到2022年之后,这个总量才会趋向于稳定。
城市化速度在放缓,劳动力人口在下降,尤其是新增年轻劳动力人口在大幅下降,这是造成近两年来中国内需市场萎靡的根本原因。事实上,中国的高端服务需求一直在稳定攀升,最大的问题就出在年轻人少了,结婚买房的“刚需”就变软了,而房地产又恰好是整个实体经济最大的需求来源。
钢铁、水泥、工程机械、电力设备、汽车、能源……所有这些重工业商品的需求都来自上游的房地产和城市化,一旦年轻人减少了,那么整体的需求就不可避免的萎缩了。上游萎缩了,下游的发电、铁路货运量、进口资源需求、造船业,也就跟着全部熄火了。然后遇到中国政府的地方保护,钢铁厂僵而不死,产能无法退出,全员亏损,股市也就跟着倒栽葱掉进了冰窖里。
可以说,这一切的乱象,都起自“人口”、“城市化”、“体制”这几个因素的负面冲击。

美元升值周期的到来,使得在国内缺乏投资方向的人民币资产转成美元,向国外流出。然而这只是一个催化剂而已,归根结底,还是中国经济本身出了问题,才导致这些资产的出走。
如果中国经济的竞争力恢复,资本自然回流,即使美元相对于全球在升值,人民币也将继续保持稳定,这是显而易见的,尤其在未来十年,即使中国的GDP潜在增速下降,也不大可能低于美国,那么两国之间的经济总量就将逐渐接近,甚至超越。到时,决定汇率定价权的究竟是美元还是人民币,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但是,从中期趋势而言,劳动力数量的萎缩已经是定数,城市化的提速可能性也不大,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供给侧改革”,压缩产能,恢复实体经济的盈利能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升级,以生产力的效率提升来抵御总量的萎缩。能不能做得到,能不能扭转大趋势,就看李博士的手段了。
但无论成与不成,毕竟不可能药到病除,三年内,贬值的趋势已经形成。
4#
不闻岁月  2级吧友 | 2018-9-26 01:32:06 发帖IP地址来自
看到很多人在讨论里面问现在“人民币贬值,我是不是应该换点美元/加元/纽币”,或者“刚换了美元就跌了”之类的讨论,再说说我的想法吧。

很多人在理财的时候没有建立正确的理财观,觉得到处找高回报的资金就是理财,“我的p2p收益比你余额宝收益高看我多会理财”,就是这种思想的代表。然而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因此提前换了美元的不必沾沾自喜,一换美元马上人民币上涨也不必懊恼。

那么,什么是正确的理财观呢?我认为是资产管理+提高收益+控制风险,资产管理最重要。什么是资产管理呢,对普通人而言,就是围绕着风险和收益控制好房产、金融资产和消费性财产的比例。

先说房产,这个大概是中国人最关注的东西了。第一,房产是一种资产,是值得长期持有的资产; 第二,既然是资产,那么它有可能涨,也有可能跌; 第三,因为是贷款买房,因此相当于带杠杆,收益大风险也大。前几年买房子的人用20%的首付购一套房,相当于带了5倍的杠杆买了一个资产,当房价上涨60%,这笔投资就产生了300%的收益率。这就是资产配置的重要性,如果你错误的把钱没有放在房产上而是放在股票上外汇上,无论多会“理财”,也没有用。

那么,房产这么重要,是不是无脑买借钱凑首付就对了呢?日本人民、美国人民都已经帮大家交过学费了。因为你欠银行的钱,不会因为房价下跌就变少的。既然房子自带杠杆,那么房价下跌后资产缩水也是加倍的,到那个时候你可能就会后悔哪怕当初把钱存银行也行啊。

还有一些人,思路更灵活,胆子也更大。他把房产抵押给银行或其他机构,然后拿着钱再去买房或者投资,这种情况就更危险了。比如我买了一个300万的房子,然后把房子抵押给银行来贷款做生意。银行看房子值300万那么我贷给你200万总是安全的吧,于是也就放款了(感谢后面有人指出有贷款的房子不能抵押贷款,其实我是想说市场上有大把的方法可以把有贷款房子打包然后卖,要不然次级贷怎么来的,不过这里还是改过来了)。然而,当房价没有像人们预期的那样上涨反而下跌时,后面那家银行就坐不住了。当房价跌到200万以内的时候,银行就会找我补保证金,而我的生意刚开始还没有钱补怎么办?房子被银行拿去卖,我变得一无所有除了欠款。房子被强卖又会导致市场上房价进一步下降,于是更多的银行要求补保证金,更多的人破产。。。

看到这里是不是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我买了一个蓝筹股票,然后把股权质押给金融机构,贷出款来再去做买股票。说好的改革牛股市能上10000点的,结果不知怎地来了两个跌停板。券商让我补保证金,可是我补的速度还没有估价下跌的速度快。终于我的股票被强平了,一看市场上全是挂跌停位置的卖单,下跌之路一眼望不到头。。。

我写房市和股市,不是告诉大家不要买房不要买股票,而是说当你决定配置这项资产的时候,你要懂它的风险和收益。当你懂了股票的风险的时候,你就不会借钱上杠杆炒股,在股市涨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减少股票资产,这就叫资产配置。至于你买哪只股票收益率是50%还是60%,是锦上添花的东西,不是最重要的。

再说说金融资产。这里说的金融资产指随时能在市场上卖出去的,即流动性好的资产,包括股票,外汇,大宗,各种各样的金融衍生品。配置这类资产的时候你要考虑三个问题: 我懂不懂这个资产,上不上杠杆,我的交易优势在哪里。

比如你看到有人做原油期货赚钱了,心里也痒痒。那么最起码你要知道,大宗衍生品交易是一个零和市场,本身不产生收益,你挣的钱都是别人失误交给你的,你能挣别人的钱,就有更厉害的高手挣你的钱,这一点要比股市凶险(中国股市另说)。你还要知道原油这几年的走势以及大致的原因,页岩气特斯拉克里米亚跟油价有什么关联。如果你这些问题都从没想过的话,那么我建议你还是慎重投资这个市场。

上不上杠杆也是一个好问题。最近股市场外配资把大家弄怕了,好像上杠杆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其实杠杆只是一个工具,关键看用在什么地方。全球绝大部分大企业都是带杠杆运营的,外汇也大量使用杠杆。关于上不上杠杆我有两个建议:第一,上杠杆是经过理性计算过风险收益的,而不是出于贪婪和侥幸心理。专业人士敢于用杠杆是因为他们计算过了风险有多大。我见过有的人玩股指期货居然带十倍杠杆,意味着什么,一个跌停他就要爆仓,如果不是出于数学上的无知,那么只能说他抱有侥幸心理打算捞一票就走(这种人多数捞完了也不走,最后全都还回去)。第二,如果要上杠杆,找正规机构配资,比如银行或券商的配资,而不是各种来历不明的资金。

交易优势,这个名字听起来很高大上,其实说白了就是策略。你技术分析能力很强靠k线图吃饭这是交易优势,你自控能力好也是优势,你有一个爹在证监会每天听到很多消息也是优势。优势有很多种,每个人都不一样,但有一种人没有优势: 那就是“听人消息”来交易。这种人总是不喜欢别人讲太多东西,“哎呀你讲的太多我记不住你就说说我应不应该换美元吧”,“哎呀你讲那么多证监会政策干嘛你就说说明天大盘怎么动吧”。这些人看似天天向人请教市场行情,往往最后根据水平最低的建议来决策,因为后者多数是“我听说xx公司要发布利好消息赶紧买他家股票啊”或者“中国经济要崩盘赶紧换黄金啊”之类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分析”。

-----我是没写完的分割线,刚刚等飞机的时候写的,大家先随便看看----

挺好的一个题目,但是没有多少高质量的回答,我猜想原因是行业内的人士觉得这个问题太大了,三言两语很难说清楚。建议题主读一些知乎里的一些经济学专栏,很多还是很不错的。至于那个页岩气强迫患者,我也看不懂他的逻辑。

首先,要理解人民币为什么贬值,就要先知道货币为什么升值贬值。最通俗的讲,货币也是一种商品,买的人多了就会涨,卖的人多了就会跌。影响人们买卖意愿的因素有主要有利率(包括股市)、外贸、政治风险。

先说利率。这个简单,我把钱换成人民币或者美元总要有收益吧,最稳妥的收益就是存银行了。存在中国存10000万人民币三个月后能收100万,存在美国可能没有利息,那我当然换成人民币了。换人民币的人多了,人民币自然就涨上去了。

股市和利率其实差不多。中国股市一直停留在3000点上下,好不容易涨到5100点又跌回来了,那边美国股市从13年开始一路上扬,我当然想投美股。那么就要买美元,于是美元就涨起来了。

还有一大因素就是外贸。我们出口商品到美国,收的是美元,要换成人民币才能在境内使用,而进口刚好相反。如果出口比进口多的话,人民币的需求就比美元多,人民币就会上涨。

政治风险不多讲了,打起仗了大家都不想在危险的地方呆。比如今年上半年的卢布一路下跌到70。假如明天跟日本开战,日元分分钟会死的很难看。

现在来回答人民币汇率为什么会跌,一言以蔽之,早就该跌了,只不过央妈之前不让跌。咱们国家的外汇政策是盯美元的,美元涨人民币就涨,美元跌人民币就跌。今年以来美国经济好转,美国股市表现又好,传说还要加息,全世界的资金都想回流到美国,所以美元一直涨。而欧洲和日本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所以一路跌。人民币很可怜,被迫陪着美元涨,导致出口下降了。问题是,中国的经济并不乐观,当资本觉得在中国继续呆下去没意思之后,自然就想换美元跑路。所以人民币一直有下跌的压力。

之所以之前没有下跌,是因为我们有外汇储备。你敢买美元我就敢卖,你有我钱多吗?所以人民币兑美元没有出现大的波动,但是外汇储备下降的很快。央妈有一天觉得这样不划来,所以决定汇率下调一点吧,就出现了前两周的情况。

至于汇率下降之后股市什么影响,期货什么影响,我觉得在一个有监管政策和地下通道的环境下,谁也说不准。在股市的资本不是看到美国好就能跑到美国的,可偏偏又有一些“歪门邪道”可以跑出去。国家也很纠结,一方面希望资本市场能正常化自由化,另一方面心里没有底,怕收不住,尤其在一个经济下行的环境下。

--------------我是分割线-----------------
接下来就是个人不靠谱的一些看法了。总的来说,我相信央妈的能力,不会让汇率不受控制的跌下去的,因为央妈有维稳的意愿和能力。意愿在于,人民币的快速下跌与人民币国际化的期望背道而驰。一直以来我们的目标就是塑造一个稳定、使用量大、关键时刻能顶住的人民币形象,如果人民币一击便溃,那么其他国家也不会把人民币作为好的外汇储备,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势必受阻。相比信心的缺失,我认为热钱从债市房市流出倒是其次。

央妈的能力在于,目前银行间外汇市场的机构还是比较听话的,央妈手里的外汇储备更是让一般人投鼠忌器。况且中国经济结构全面,不像俄罗斯那样一个石油价格就能被弄死,所以一般人不会去打她的主意。

基于人民币汇率会可控下跌的分析结果,我不建议以下几种行为:

去银行甚至黑市换美元存着:购汇价格不好,个人购汇额度有限,美元在境内不生息;
去香港开户投美股:美股现在估值已经过高了,从2013年上涨开始后就没怎么调整过,而且现在很多人也反对加息,前景不明朗;
购买黄金:黄金是个好的避险品种,可惜没利息。但问题是现在看不出来全球经济要完蛋,而且在美元的升值预期下,我不觉得投黄金是个好主意。

-----后记于2016年10月19号-----
一年多前写的文章,本来没什么改动的想法。当时我不建议换美元存着,现在看来没有错,人民币并没有像有些人想的那样暴跌。但是如果是新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请注意一下,这篇文章是2015年8月26号写的,事物总在发展变化,不能刻舟求剑。

-----后记于2016年11月17号-----
新近的几个回答在问为什么说我到现在还认为当初不建议换美元是对的,我只好善意的以为他们只是懒得去翻资料查数据,只好自己去跑腿。

以下数据采自中行外汇牌价表:
中国银行外汇牌价
2015年8月26日现汇卖出价:642.43--这是我当时发布文章的价格
2016年10月19日现汇买入价:672.73--这是我的后记,提醒大家美元市场在发生变化
2016年11月17日现汇买入价:685.96--这是今天的价格

也就是说,从我发布文章到写后记,美元升值的年化收益是4%,加上存款利息,再想想2015-2016年的房价,不建议换美元存着应该没说错吧。

那为什么写后记呢?因为一年来的政策和形势让我很失望。本人也算半个从业人员,从日常工作接触到的业务和基本面看,人民币看贬的压力一直没有消除,反而越来越有紧迫感。怕新读到文章的朋友受我影响,特意加了一个后记,提醒读者事物总在发展变化。

从写下后记到今天不到一个月时间美元升值2%,应该算是很惊人的速度。但是还是我在文中一开始提到的,不要因为刚换了美元就沾沾自喜甚至幸灾乐祸,也不要因为没买美元就懊恼,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财观。
5#
落地雄心  1级新秀 | 2018-9-26 01:32:07 发帖IP地址来自
呃,我在回复里面有表述错误,向大家道歉,我已知错了,删掉了。
另外我好像不小心删掉了某些其他人的回复,真是操作失误,我这人一直摆弄不好手机,请见谅。
以下是答案。

本人是个商人,不是经济学家,手头没什么国家经济数据,也没有精力上网去搜。
只是因为在这里看到大家发言,就忍不住也想说说自己的看法。
题主想要说的浅显一点,这个对我来讲太简单了,专业术语我也不太知道... ...

我的身份背景很简单,从事某种工业配件的外贸,对,就一种产品,精不精不敢说,肯定很专。
我先写个大概,有想到的再来补充。


我对经济的认识是,生产+分配
生产出现问题,则财富不能称之为财富。
分配出现问题,则社会就有分崩的危险。
这两部分不是独立的。
一,
说人民币为什么贬值。
我觉得原因很简单,人民币增加的太多了,相对应生产出来的财富没那么多,美元的印刷也没有咱们快。
所以,就贬值了。
对内对外都贬,这是市场规律,不是任何人或者团体深谋远虑的结果。
恰恰相反,这很可能是某些肉食者目光短浅的结果。
今天贬值的日子还不算最难过,08年后那段外升内贬的日子,那才叫难过。
货币本身不是财富,谁都知道。
所以,且不论超发的原因和动机,货币的超发,本质和结果上只能是对财富的掠夺,结局很难不是悲剧性的。
二,
这个就纯属个人看法了:
我认为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不可违背,这几乎是自然规律,我们可以改变某些现象,但无法改变规律。
其实我主要是针对那些,zf无敌论的人说的。
我就是不认同他们的看法,确实我总结不出什么高大上的理论来,但是我认同一句话,老百姓是很有办法不买你帐的。

三,
今日外贸困境是必然结果。
我国外贸,和我国的制造业分不开。
而我国的制造业起于低端,到现在整体水平依然很低。
表现为:
1,工艺普遍差,技术普遍低,质量普遍不高
2,供应低端产品,以低价格吸引客户
3,没有核心技术
我曾经看过知呼上有人说中国5年内能造个日本。
我就用一点反驳:日本的pillar机械密封公司他们的产品,咱们5年内能山寨出来一样的麽?别5年,10年好不好?
我记得那篇文章洋洋洒洒的,很长还。
反正我看了是很尴尬的,不知道日本人有没有看到的,如果有,我会觉得特别丢人。
过去20多年,咱们国家靠低价格占领了很多低端市场,那时候咱们也穷,用工成本,土地成本等等都很低,作为一个没什么技术根基的国家,这样的发展方法是正道。
但是长期顺差的结果,就是国内货币量增加,特别是咱们国家还实行外汇核销制度(这是外贸管制的一部分,能看出来zf那时候真的很迫切地需要真金白银,同时也说明那个时期我过对外进口需求也很大)。
顺差,绝对是我国国内通货膨胀的元凶之一;另一个原因大家都明白,就是印钱,不深说了。
而通货膨胀又会造成成本的上升,这势必挤压企业的生存空间,这方面企业和普通百姓都是受害者。
这么一来,低价格这个优势就丢了,而这是我国外贸最主要的优势。
其实,靠着发展低端产业积累财富到今天,社会各阶层都应该把目光放到提高科技水平上,摆脱过去的模式。
这个靠说是不行的,改不了的。
靠痛下决心也不行。
只有一种方法可行:让不改变的企业死去。
很残酷,但这是进化的规律。
它们必须死去,而且一定会死去。
生产已经出现问题了,而zf单方面靠自己的巨大资源强行投资,拉动消费,起结果只是延长死亡的过程,这是分配也出现了问题。
这样看,经济病的又深又重。
更困难是在此之后,我们能不能占领产业高端,从现实来看,我们还真是有可能实现不了的,那结果就是高不成低不就,经济丧失活力,仰仗于人,但是经济泡沫却无法远离我们,因为经济泡沫是没有门槛的啊。

四,
低端制造业怎么办。
我的看法是
以后咱们的眼睛,不能光盯着背心裤衩袜子光伏led互联网。
应该盯着:太空中可以保持韧性的橡胶,零下100度还不会变脆的金属,等等等等…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掌握科技最高峰的国家,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国家。
低端市场,如果东南亚,南亚要抢,那就给他们好了。
在回复里面有朋友提到产业转型的中心,我简单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这个中心,如果有的话,很可能是上海,最不可能是北京。
以我所在行业来看,上海以及上海西部的江苏地区,整体实力最为强劲,地方政府也很开明,市场竞争激烈而充分,经营者有不少头脑清晰的人。
但是就我内心来讲,我不希望有这么一个所谓的中心,因为这意味着其他地区跟不上脚步。我希望至少东部沿海省份能普遍转型。
我在河北省,对,就是那个以雾霾闻名全国
的炼钢大省,河北省靠着钢铁积累了大量财富,也消耗了大量财富。
我就非常希望河北的钢铁行业可以转型,投入大量资金研发高端金属。
要是能搞出一个像“哈氏金属材料公司“这样的顶级企业,那就顶的上一万个小钢厂。
以河北省的资金,我相信是可以做到的。
但是这个钱花得……唉。
听说我家的那个著名钢铁企业今年的目标是亏损控制在10亿以内,连着亏了快10年了,去产能喊了也快三年了吧?
这么多钱……唉
更可气的是,他们居然还贷得到款。
说的我心酸,这个话题不说也罢,我们就此打住吧。
五,
我发现知乎上,很多人没有工业领域的经验和知识,知道最多的就是"互联网经济","程序员","写代码","搭框架",要不就是金融的"风投","四大"之类的,最多在加上一些存疑的理论知识,这样就特别敢说。
我不是对这些有意见,我也知道有水平的人永远是少数,我就是觉得现在知乎上这些人好像觉得以上这些就是世界的全部了。
其实互联网经济也好,金融也好,都只能算工业生产的附属,它们不能引领世界的发展。
互联网经济,不也得卖产品么?
金融,也不能光自己印钱玩啊?
如果这些人想就经济问题说出个123来,那我建议你们真的应该去企业中走走看看。
那谁有句话特别对: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嘛。

货币贬值对普通人咋办。
我的观点是:你真没法办。
很明显目前国内各类投资都不靠谱,或者说即便靠谱一般人也搞不清楚,或者么没渠道。
因为我这是针对普通家庭说的,所以结论未免残酷。
但是,可但是,但可是……
其实我也总寻思这个问题
真的没招啊。
认命吧。
呃……嗯哼,希望大家都能有个体制内工作,好歹旱涝保收。
6#
公子李秋离  3级会员 | 2018-9-26 01:32:08 发帖IP地址来自
不要局限于短期的躁动。
短期来看,人民币对美元的承压不减。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次的美联储加息缩表,已经和过去不一样。而今的美联储战战兢兢,它的加息缩表,并不是针对人民币而来的。
这一次,美联储的加息对市场反应非常敏感。如果说以往的加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的话,此次的加息仅仅是为了巩固美国经济的城墙,免得在下一次危机来临前没有足够的防御缓冲。
因此,美联储既怕美国经济复苏不够强劲而不能为加息承压,又怕国际经济因加息而动荡影响美国经济复苏。
因此,美联储的加息缩表,不仅要给美国经济腾出空间,还要给其他货币尤其是人民币腾出空间。人民币贬值过度是不符合美国的利益的。美联储需要温和的,稳定的加息进程。
因此,即使人民币短期内对美元承压,但不必担心短期内过度贬值。
那么长期的话,主要看中国的经济竞争力。
中国目前经济发展的关键,是产业的升级与转型。中国经济的发展扩大了内需,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增长。全球经济的蛋糕因为中国而越来越大,但如果蛋糕扩大的速度低于欧美蛋糕分配额度减少的速度,将会导致欧美经济的衰退。也就是说,中国的产业升级与转型有一场经济战要打,如若处置不善,很可能升级为政治战。而这又不是中国愿意看到的。
倘若中国产业的升级与转型成功,将代表着欧美产业的没落。那个时候,全球财富将再分配。我们会看到,一些小而弱的发达经济体开始经不住压力而陷入泥潭。
产业的升级与转型,和人民币汇率有多大的关系呢?
第一天,我们发现大坝开了一个洞。
第二天,我们发现大坝裂了一条缝。
第三天,大坝垮了。
经济的联动性是非常强的。很多时候,往往一场大灾难,就是被一件不起眼的小事诱发的。
那么,如果中国产业竞争力与西方拉近了百分之二十的距离,汇率则可能因此上扬百分之五十。如果中国经济竞争力与西方拉近了百分之五十的距离,汇率则可能因此上扬百分之二百。这里有一个非常典型的放大效应。
然而,又是由于经济的强联动性,往往利弊相杂,西方很难确定中国是敌人还是朋友。他们在中国的发展中有收益,也有损失。最终,一些小国家的经济格局甚至被中国整合起来,非常敏感中国经济的风吹草动。一旦经济格局被中国整合,那么就和中国形成了一个命运共同体,不得不与西方传统势力分道扬镳。这也是一带一路的战略目标所在。
鉴于此,中国在经济升级与转型中,虽然GDP增速不复如初,但由于汇率原因,中国与西方的差距缩小速度反而更快了。
最终,那些资本大量转移外国的商人,将遭到致命的一击。那些出国谋求美好生活的人士,财富将因此而缩水,从昔日的中国富人降至普通人,并且没有多少地位回归的机会。如果他们为了保持财富,将资金转移至国内,那么,人民币汇率将进一步推高。这甚至是人民币疯狂上扬的主因。
汇率的问题,当趋势达到某个临界点时,就会冲破阻力位而突然爆发。这和美国仅仅加息一点,某些国家的汇率就崩盘一样,这种市场联动性,和博弈的放大效应,都是非常典型的。
例如,a比b利差高一个点,但仅仅一个点,对b却是致命的。由于市场在短期是零和的,因为a比b高一个点,所以更多人选择a。而推动a的资金来自于b。那么,a上扬的越高,b就下挫得越低。倘若a的体量远远大于b,那么a每上升一个点对b都是可怕的一个点。
由于市场的倾轧效应,当初轻视这小小的一个点的人,都是遭到莫大的损失。所以很多人选择a并不是贪恋a那一个点的利差,而是害怕这种利差引发的倾轧效应。那么,反应越慢的人,就会承担越多的成本。越在后面的人,就越被市场所践踏。这就和大楼里的火灾效应一样,如果人人都井然有序,那么人人都会获救。如果你相信人人是理智的,准备排队,那么你就死定了。由于你不相信人人是理智的,赶紧插队冲出门口,你的反应越快,你的生存几率就越大。
那火灾场上堆满的累累白骨一次次的惊醒人们,该不该相信人类的理智。
7#
匿名用户   | 2018-9-26 01:32:09 发帖IP地址来自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8#
坏嘟嘟  3级会员 | 2018-9-26 01:32:10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们这个国家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长期无法解决,导致了今天的发展停滞。只要一直把问题追问下去,就是最终的答案。
1 为什么人民币会贬值,经济发展水平停滞加央行不停放水,当然要贬值。
2 为什么央行放水不能停,因为一旦停止放水地方政府就还不上债,政府职能瘫痪,政权就没了。
3 为什么地方政府必须靠借债运转。因为绝大多数地方经济缺乏造血能力,而且收不上来多少税,只能靠卖地和举债维持财政开支。
4 既然地卖得出,债借的来,说明居民和企业是有钱的,为什么不能把这个钱以税收的形式收上来。因为那叫抢钱不叫收税,上世纪90年代各地农村反抗摊派围攻乡政府的历史了解一下。
上接问题1。
5 为什么经过几十年快速发展之后经济发展水平停滞了,明明中国人的收入水平离发达国家还差一大截。因为中国从建国开始几十年以来的发展模式就是通过引进成熟技术设备,向成熟技术产业堆积国民储蓄来达成发展的目的。成熟技术产业也就是所谓的中低端技术产业在中国已经发展到了过饱和状态,高端产业发展基础又没有,所以现在就停滞了。以美元计算的人均GDP已经连续几年增长缓慢,因为你的产品是中低端,强行向国际市场要高价就卖不出去了。
6 为什么中国缺少高端产业,明明很多中国人聪明的很,是我们笨吗?不是,是因为高端产业都需要长时间经验和技术研发的积累,中国企业不喜欢慢工夫,只喜欢短平快,所以中国企业做不出高端产品。而没有企业的资金和市场反馈支持,少量由政府主导的技术研发项目也是无源之水难以为继。而且中国政府也并不擅长管理组织科研工作,给的工资又没有吸引力,很多有能力的人最后只能选择退出研究工作。所以中国产业发展的问题不是个技术问题而是个组织问题。
7 为什么中国企业只喜欢短期行为,不喜欢长期投入。A 对国企来说,长期高风险投入转化不成短期政绩,影响升迁。B 对私企来说,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私有产权缺乏保障,所以捞一笔就跑和转移资产狡兔三窟的心态非常严重。有人说合法的私有产权怎么没有保障。问题是你在中国做企业,基本不可能所有行为都合法,成本太高,中国政府制定的各种纸面标准基本上都是从全世界抄来的最高标准。另外,只要政权想搞你,你是没地方讲理的。只要来一场环保运动,让你关闭工厂就只是一纸行政通知书的事,没人理会法律。中国股票市场里大股东最喜欢的就是高位减持和质押,和美国股市股票回购操作正好是反着来的。所以美国有微软,而中国只能有长生生物。
说到长生生物我想说两句。我不想给它洗地,作为一个父亲我也是恨它恨的不行。但是我希望大家考虑一下这样一个事实:长生生物的处罚是由最高领导人发话要顶格处罚,而只要最高领导人发了话,长生生物就已经是一条死透了的咸鱼,没有任何法律手段可以保护自己。这不是一个国家正常的运行方式。
9 财政税收问题,产业发展问题,归根到底是国家权力结构问题。国民只能被动接受统治和管理,自然抵制纳税。企业产权得不到保护,自然不愿做长期打算。说起来这也都是些老生常谈,但问题是在西方国家这些问题已经在几百年的资产阶级革命中解决了,而中国从未经历过资产阶级革命,从封建农业社会遗留下的问题一直到今天还在发作。在这种全局性问题面前,人民币贬值又算什么呢?
9#
zc-brant  5级知名 | 2018-9-26 01:32:11 发帖IP地址来自
一句话说不清,世界上从来没有一劳永逸的避险方案。
最好的避险方案也是最难的:多生娃,好好教。
10#
One Two  3级会员 | 2018-9-26 01:32:12 发帖IP地址来自
蒙代尔三角告诉我们,独立的货币政策,资本项目自由流动,稳定汇率三者不可能同时皆得。


换句话说,人民币国际化和汇率稳定是背离的。而目前人民币已严重高估,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汇率实际上是反应两国的经济、利率和劳动力效率。


目前中国经济探底人口红利消失长期利率下行。而美国经济通过08年的出清,已一片欣欣向荣。这就意味着,以市场角度看,维持多年的强势人民币已逐渐走到尽头。而之前人民币维持汇率稳定采取挂钩的方式,在多年之后已有了巨大的套利空间。


这意味着什么呢?人民币贬值和国际化只能选其一。否则就无法推动资本项目自由化,也无法推动人民币作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战略。


如果想两者皆得,央行就必须被动买入人民币抛售美元,会造成基础货币投放下降,这与目前宽松的货币政策又相违背。也就是说货币政策不能完全独立。


而要想解决所有问题是不可能的。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也是,你要得到一个东西,就必须付出什么,就看这个代价值不值得。而人民币国际化和汇率稳定就像一个跷跷板,就看上面在一个时点,看哪边更加重要。
11#
信陵公子  2级吧友 | 2018-9-26 01:32:13 发帖IP地址来自
美国一直叫嚣着中国是汇率操纵国,但是中国一直不承认。尽管如此,这不,还是加入SDR篮子了。所以说了,不怕没文化的流氓,只怕流氓有文化。
当然中国这么流氓,还是我是欣然所见的。
研究人民币贬值,就必须研究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提到货币政策,那就是必须要说到著名的蒙代尔不能三角法则。


什么是蒙代尔不能三角?
那就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而放弃另外一个目标来实现调控的目的。
美国是浮动汇率制(资本自由流动+货币政策独立),而中国则是资本管制(货币政策独立+固定汇率)。
中国为了固定汇率制必须采取冲销手段来稳定汇率。
但是冲销政策背后但基础货币结构和货币乘数均发生了较大变化。近年来超发货币,实行了偏松的货币政策,导致了M1和M2数量急剧增加,急剧的通货膨胀,房价就是最好的证明。尽管如此,经济产生了滞涨状态,物价上升,但经济停滞不前。
所以中国央行面临的困局就是超发货币无法通过合适的政策手段回笼。解决的方法就是创造货币蓄水池困住超发货币,达成间接地回笼货币(消灭超发货币),所以房地产最严新政和超强限购令纷纷出台,有价无市,虽然你的房地产市价很高,但是兑现不了,那不是纸面富贵吗!这就好类似于间接地正回购,不同点是正回购是央行出售债券回笼资金,而楼市则是央行(这块虽然不是央行的职能,但是处于超发货币的政策调控都可归类于它)出售被限购的楼市而短期回笼资金。
而去年的股市和今年的楼市就是实现这个目的的蓄水池,去年股灾消灭了一批,而今年楼市又要消灭一批人。
介绍了人民币的状况后,那么解释人民币为什么贬值就水到渠成了。
人民币贬值势必会激发资本出逃,通过打击地下钱庄,股灾,和当下的房地产最严新政锁住了这一批出逃资金。
而同时人民币贬值又能刺激出口,稳定就业,对国内经济环境有极大地改善。
(所以美国财长一直指责中国是汇率操纵国并且不承认市场经济)
美国一直鼓吹人民币低估,需要升值原因就在于此,人民币贬值利于出口,使得中国竞争力加强。
吊诡点就是,一个贸易顺差大国,货币一直处于被低估状态,这不是操纵是什么。而背后的成因就是贸易顺差换来的美元都去买美国国债去了,将美元回流,进一步掌控人民币汇率。
简而言之,人民币贬值会导致恐慌性资本外流,但同时也会提高本国的经济贸易竞争力。

而当下贬值导致的结果(算有计划可控的贬值,而非急速贬值),总体上是利大于弊。
这是因为打击地下钱庄封堵了非法的外流,而同时楼市和去年股灾的股市已经锁定住了大量的超发货币。而同时可以挽救岌岌可危的实体经济,提高贸易经济力。
而这一过程是正反馈,一旦经济开始转好,市场情绪回暖可以推动股市同时,降低楼市潜在崩溃可能性。
一般而言,股市的上涨会先于经济活动转好,所以最近A股的走牛就是很好的预示。
具体的论述,牵扯到更广泛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当然,人民币贬值不能独立来看,其实还要和供给侧改革,PPP推进,扶贫等大政策一起结合分析,才能对高层的经济政策进行管中窥豹。
这是我对供给侧改革的看法:什么是「供给侧改革」? - Aleterneon 的回答
对房地产泡沫的看法:房地产泡沫远比股市泡沫大,为什么有许多人唱跌股市而鲜见有人唱跌楼市? - Aleterneon 的回答

——————————————————————————————————————————
切割线:
现在是发回答的一个月后的11月23日,A股这一个月内从处于3100点,而如今已经接近3255点,涨幅百分之5,这一过程恰恰伴随着是人民币的急速贬值。
在任何苍白的掩饰面前,只有逻辑才是最真实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