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如何转专业?

论坛 期权论坛 留学     
匿名知乎用户   2019-4-12 00:45   4295   10
本科学的专业不是很喜欢,毕业后想出国读研究生并且想要换个专业,我现在大二,该怎么做准备?
分享到 :
0 人收藏

10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45:13 发帖IP地址来自
每年申请季时,我们总能收到很多同学询问转专业申请硕士的相关问题。有的同学找到了真爱专业,有的同学希望通过转专业获得新生。我们表示很支持!但需要提醒同学们的是,转专业申请硕士并不是一件全凭兴趣做主的事情,不是让你完全放弃本专业,而是要更有技巧性的去选择目标,在遵循兴趣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利用现有专业背景为申请和之后的学习服务。

所以,提前了解各大类专业之间的关系和信息就成为了转专业申请之路上的必备步骤之一,也是最重要的步骤之一。我们为大家罗列了一下文理工商各类热门专业的转专业相关信息。

【文 科】
1.MPP / MPA
公共管理硕士(简称 MPA )和公共政策硕士(简称 MPP)是文科专业中的热门专业,属于公共事务类专业。其学习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多个领域,很多学校在这个专业下面会开设几个小的 concentration,选择非常广泛。

对于 MPP、MPA 这个专业来说,申请难度相对较低,申请到名校机会较大。开设这个专业的学校比较多,前一百的学校中大概 60 多所都有这个专业。大部分学校对于先修课没有严格规定,非常欢迎各种背景的学生,对于想要转专业的同学比较有利

专业主要细分方向:



适合转到 MPP / MPA 的专业:

美国的公共事务项目是一个跨学科的项目,因此对申请人的专业没有明确限制,文科、商科、社科,甚至理工科背景的本科生都可以申请 MPA / MPP 项目。该项目重视定量分析,修过数学、统计、经济、政治学等课程的学生在申请时往往会更有优势。

另外,外语类,包括英语和小语种,也是申请 MPA / MPP 的一大主要生源。这些生源具备一定的语言优势,并且能接触到更丰富多元的文化知识,所以也是这个专业所喜欢的一类申请人。

就业方向:
由于专业涵盖的领域非常广,不仅可以去政府机构和非盈利机构,还可以去政策分析机构,比如智库、政策咨询公司等。除此之外,也可以把这个专业当做跳板,去做别的工作像是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大型的国际 NGO 或者美国的四大和实业的公司。

推荐院校: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理查德&萝达·高曼公共政策学院(Richard & Rhoda Goldman School of Public Policy,缩写 GSPP )成立于 1969 年,是美国第一批成立的公共政策学院之一

*项目设置


*申请要求

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
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公共与环境事务学院在 2017 USNEWS 美国公共事务事务学院排名中位居第一位,其学院专业种类方向很多。

*项目设置

*申请要求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福特公共政策学院(Gerald R. Ford School of Public Policy)成立于 1914 年。

*项目设置

*申请要求

2.教育学

首先要申明的是教育学不是师范专业,师范专业是培训中小学教师的,而教育学是以教育为研究目的学科。真正的教育学是一门纯科学,而非应用科学。

教育学在文科申请中也是一门热门学科,因为其方向众多,涉及面广,再加上没有太多先修课程尤其是数学类课程的要求,成为各科学生比较热衷的选择。

在美国 US-News 排名综合前50的大学中,有一半以上的学校开设了教育学项目。一般学校综合排名较高的,其教育学院排名也普遍较高。选择余地比较大。

专业主要细分方向:

适合转到教育学的专业:

推荐院校:
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开设有以下三种学位项目,分别是:
教育学博士(PhD in Education)
教育学硕士(Master of Education,缩写 M.Ed):学制只有 1 年,课程十分紧凑,是将其它学校 2 年的课程整合成为了一年;该项目主要是对本科教育的延续,共分 13 个专业方向。
教育领导博士(Doctor of Education Leadership 缩写 Ed.L.D.):学制 3 年,属于一个交叉学科项目,学习的内容包括横跨教育、商学、公共政策等众多领域,其目的是培养未来的教育领导人才,该项目国际学生同样可以申请,无需工作经验,应届本科毕业生可直接申请

*项目设置

*申请要求

【商 科】
1.市场营销
作为应用性颇强的学科, Marketing 更多的时候不是去研究商业手腕(如调查技术或谈判技巧),而注重培养先进的思维方式,包括多元化的视角、有针对性的判断和开阔的国际化视野。所以对于申请学生的背景有很强的包容性。并且 MKT 毕业后 5 年之内能涨到 2W+ 以上。

专业主要细分方向:

适合转到市场营销的专业:
市场营销专业本身对于申请人背景没有强制性特殊要求,无论是文科还是理工科背景的学生均可以申请。被美国 Marketing 专业录取的中国学生, 多数是市场相关背景和媒体传播,还有商务英文背景。

理工科背景的学生也不在少数。被录取的学生中统计的学生又占多数。也就是说,申请的时候要突出申请者已有背景的优势,最大限度的挖掘出支持自己学习市场营销的关键点。比如:学习理工科,就要突出自己在数学、统计方面的优势。

就业方向:
MKT 毕业生可以从事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广告策划、市场开发、营销管理、推销服务和教学科研等工作。市场营销人员是各个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不可缺少的人才。

推荐院校:
西北大学
西北大学的市场营销专业名为整合营销传播,虽然设立在新闻学院下,却在全美专业排名位居第一

*项目设置

*申请要求

哥伦比亚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科学硕士(MS in Marketing Science,缩写:MSM)项目为期 1 年(相当于 3 学期),共需修读 30 个学分(含 5 个核心课程),属于 STEM 项目;

*项目设置

*申请要求

2.BA
商业分析(Business Analytics,简称 BA)是一门新兴的留学热门专业,主要是以商业知识为基础,数理编程为手段,从数据分析出发,以决策优化来创造价值的新兴专业。是基于 MIS 往前延伸的一个项目。核心是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与现在的互联网及大数据(Big Data)相联,主要是利用高深的技术、模型和算法进行数据挖掘和商业分析。属于交叉学科,对理工类同学转专业有利。就业起薪 8W+ 美元。

专业主要细分方向:

适合转到 BA 的专业:

BA 是数学、计算机和商业管理的交叉学科,所以对于学习理工类的同学们来说,申请很有优势。
理想状态需要会编程、会数据处理软件如 SAS,Python 以及一些语言,比如 R 语言。同时,很多的 BA 项目对申请者都表现出很强的包容性。即便没有编程、数据处理软件的相关知识,但是能够让学校看到你的学习能力也是可以的。有些学校项目对背景要求比较严格(如 UT Austin),推荐网站 Coursera,可以修 BA 的相关课程来提升自己的背景。

就业方向:
金融: model tester 或者后台 risk control
Consulting:着重 problem solving 的能力,翻译成数据能够解决的问题,反馈给客户
市场营销和市场分析:如淘宝用户数据分析
互联网:网站维护,用户浏览等 hidden insight 数据

推荐院校:
南加州大学
USC 的 BA 硕士 2014 年才开设,虽然较为年轻但却已经在 2016 TFE 美国商业分析硕士排名中已位列第一了。

*项目设置

*申请要求

伦斯勒理工学院
伦斯勒理工学院是美国第一所理工学院,作为理工强校,BA 专业也是一流。RPI 的 BA 专业设在商学院下,9 个月的项目,秋季入学。不要求学生有工作经验,应届本科毕业生可直接申请。

项目设置:

申请要求:

【理 工】
1.DS
数据科学(Data Science 简称 DS) 的研究目标是提供大数据处理的基础理论和数据革命的方法。随着数据大量的,几何层级的增长,需要有专业的人员去整理分析这些数据,特别是很多量大,又不规整的数据.。据统计该专业的薪酬平均数为106000美元。数据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分以下三类:
Predictive Analytics:分析数据来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
Descriptive Analytics:分析数据找出过去事件的特征和正在发生事件的趋势。
Prescriptive Analytics:分析数据来找出最佳措施、取得最优化的结果。

专业主要细分方向:
Data Science 专业和 Business Analytics 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总体差别不大,都是以分析整合大数据为导向,Business Analytics 更偏 business,Data Science 更偏 CS 方向。

为了符合工业界的需求,专门的数据科学项目课程侧重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及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适合转到 DS 的专业:

各大学对报考学生的数学和计算机知识结构都有较为统一的明确要求,诸如工程、计算机科学、数学、信息技术等专业的学士,最理想的是商业知识和数据分析技能都具备的学生

大多数项目倾向于录取数学或者统计等计量学科背景的学生,同时希望申请人有软件编程基础、会写程序分析数据。

不同学校对于申请者背景要求不同,通常来讲可以申请 DS 的专业包括:

就业方向:
Data Science 的就业相对计算机或者纯数学比起来宽泛很多,很大一部分人去 IT 产业从事大数据的工作。

制药业、计算机软件、互联网、科研、IT 技术服务、生物技术,都是对大数据专业人才需求较为旺盛的行业。 从国防部、互联网创业公司到金融机构,都需要能操作大数据项目的人来做创新驱动。

推荐院校:
哥伦比亚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数据科学(Data Science)专业由数据科学所(Data Science Institute)开设,研究生只招收 MS 学生。要求申请者本科毕业,拥有一定的数学及编程基础,需要递交 GRE 成绩,但并无最低 GRE、GPA 等分数要求,不可使用 GMAT 代替 GRE 成绩。该 MS 项目为期 1 年,共需修读 30 个学分,无需撰写毕业论文。

*项目设置

*申请要求

纽约大学

纽约大学的 Data science 是设在 applied math 学院里,恰恰这个 applied math 是纽大全美第一。

要求学生有足够强大的数学知识背景和一定的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学习过微积分、线性代数、统计学、概率论以及计算机科学等课程。

*项目设置

Data science 总共 12 门课 36 个学分,必修课不多,弹性比较大,在 business,CS, 数学统计都可以选课,由于课程强度大,建议读两年。

*申请要求

2.HCI
人机交互(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缩写:HCI,或 human-machine interaction,缩写:HMI),是一门研究系统与用户之间交互关系的学问。系统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机器, 也可以是计算机化的系统和软件。是传说中的百万年薪专业。

HCI 是一门交叉学科,涵盖艺术,设计,计算机,心理学,生物医学工程,社会学等等学科。美国申请中部分学校需要提供作品集。

专业主要细分方向:

适合转到 HCI 的专业:

招收 HCI 硕士项目的学生背景涵盖了设计,社会科学,商业,计算机等等,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同时也欢迎有任何行业经验的人申请 HCI 项目。这也再次印证了此专业的综合性和交叉性。

虽然说 HCI 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对于申请的背景没有严格的要求,但是还是有它的倾向性。比如有 CS 相关背景的话,在以后学习和做研究项目中都有一定的优势。或者在设计,心理,教育有 design studio 的实习或者工作经验的话(比如 IBM Shanghai Design Studio),对于申请也是非常有帮助的,相当于具体行业经验。

就业方向:
HCI 的工业运用范畴很大,并不只是做网站、做 APP,智能硬件、智能家居等都是 HCI 与工业界的联系,毕业之后可以做很多工作,因为学完 HCI 之后,更懂产品和用户需求,所以在研究生阶段之后可以做设计师,研究师,产品经理和工程师。

推荐院校:
卡耐基梅隆大学
师资力量强大,聚集了很多 来自 CS, cognitive psychology, behavioral science, design 等学术界的专家以及来自工业界的 牛人。强调交叉学科背景及文化的 HCI 开设在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Institute ( HCI )学院,作为一个单独的 department 存在。

招生背景多样化,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行业经验以及设计、社科、商业和计算机科学等背景。

*项目设置

*申请要求

佐治亚理工学院
人机交互硕士属于交叉项目,在佐治亚理工学院申请者在申请时须先被以下院系之一录取,方有资格入读此项目:
计算学院(设于交互计算之下):要求拥有强大的编程背景。
工业设计系:要求递交个人作品。
文学、传播与文化系(设于数字媒体之下,现名为文学、媒体与传播):要求掌握 Photoshop 、视频剪辑、网络开发(如 Html、CSS、Java )等技能,要求递交个人作品。
心理学系:不要求编程经验,不要求递交个人作品。

*项目设置

*申请要求

【写在最后】
前面的几个专业我们就给大家罗列到这里,在了解完想转的专业有哪些要求之后,建议同学们就要开始着手做准备了。从提前辅修相关专业课程到假期寻找相关类型实习,以及抽空上相关专业网课等等,都需要同学们耐心、认真的去做好准备,这样才能在申请时做到有条不紊,腰板挺直!

最后再给大家分享几位已经转专业申请成功的同学的 offer ,祝愿大家都能像他们一样如愿以偿~

【 通信工程 转 DS 】
棕榈学员: G 同学(山东某高校 通信工程)
背景信息:在校成绩: 91.53% ;T&G 成绩:T98 & GRE323+3 ;实习经历:中科院实习、多个竞赛奖项 。


【 西班牙语 转 BA 】
棕榈学员:Z 同学 (北京某高校 西班牙语专业)
背景信息:在校成绩:3.6 / 5.0;T&G 成绩:T111 & GRE327;实习经历:丰富的实习和翻译经历


【 美术 转 教育 】
棕榈学员:T 同学 (江苏某高校 美术)
背景信息:在校成绩:3.2 / 4;T&G 成绩:T 98 & GRE 310;个人经历: 丰富的教育经验


如果你也希望像以上同学一样转专业成功的话,可以直接私信我们或者添加棕榈大道咨询助手微信号PalmDriveEdu,备注“转专业”询问详情哟~
3#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45:14 发帖IP地址来自
I share four tips on how: 1) Join the campus club 2) Read books on your target subject 3) Ask your professor for advice 4) Earn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在这篇博文里我将和你分享如何转专业的四点建议:1)加入校园俱乐部 2)阅读你想转专业的有关书籍 3)向你的导师寻求意见 4)获取专业经验。

As an undergraduate I thought a lot about this question. I studie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t UChicago and very much enjoyed my coursework but I knew that it would be challenging to find meaningful work in the subject after graduation.  As a Freshman I discovered my interest in business and began preparing myself to eventually apply to B-School. Here’s how I prepared myself to change my major in grad school. I think it will work for you too!
作为一个本科生我常常会想这个问题。我在芝加哥大学读国际关系,我也很喜欢我的专业课程,但是我也知道在毕业之后想在这个方面找到一份有意义的工作会很有挑战性。作为一个大一新生我发现了我在商业方面的兴趣,也开始为将来申请商学院做准备。下面就是讲我是如何准备应考不同于我本科专业的研究生的。我认为这也会对你有帮助!

1) Join (or start!) the campus clubin the academic field you’re interested in.Getting involvedin the physics, accounting, or economics society is a great chance to learn more about the subject while making new friends. This may strengthen your interest or demonstrate that the field isn’t quite right for you – either way, very helpful learning. Though I was a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tudent, I was interested in learning more about business and finance so I joined The Blue Chips, UChicago’s investment club. In TBC I learned about balance sheets, EBITDA, economic forecasting, equity investing, and portfolio management.  It was a tremendous opportunity for professional growth and the place where I met many of my close friends in college.  My first university mentors were Joshua Sommerfeld and Elsa Sze, senior club members, and they encouraged me to pursue my interest in business, a key turning point for me.
1) 加入一个(或者创办!)学术上你感兴趣的校园俱乐部接触一些物理学,会计学,或者经济学社团是学习相关知识的绝好机会,同时也能结识到很多朋友。这样有助于强化你感兴趣的学科,也能让你意识到哪些学科真的不适合你,无论怎样,这样做都能学到很多。尽管我是一个学国际关系的学生,但是我真正所感兴趣的是商业和金融学,所以我加入了Blue Chips社团,这是一个芝加哥大学的投资社团。在这个社团内,我懂得了资产负债表,税前摊销利润,经济预期,权益投资还有证券管理这些专业概念。这可是我获取专业知识的绝佳机会,也是我在大学结识好友的地方。大学内我最先碰到的“导师”就是Joshua Sommerfeld 和 Elsa Sze,他们都是社团内的高级成员,也是他们激励我为了我对商学的兴趣去奋斗,这是我人生中的一个关键的转折点。

2) Read books on your target subject. This will help you get up to speed quickly on your target field and provide a solid jumping-off point for further study. Few things demonstrate interest like reading and researching independently. A good place to start is by researching the professors in the department at your dream school. Select one of their recent books and read it carefully. Write down questions as you read so that you can send the professora smart question via emailbefore you apply.  The professor will be flattered a student is independently reading her book and may just message you back to begin correspondence.
2)阅读你想转的专业的有关书籍。这将帮助你快速认识你想要转的专业,并且为将来的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几乎没有事情能像阅读和独立研究一样能展现你对一门学科的兴趣。一个好的出发点可以是研究那些你梦想去进的学校的相关教授。选择一本他们最近写的书,仔细阅读。把你读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写下来,这样你就可以在申请前通过电子邮件把问题寄给他们。那位教授看到有人独立阅读他写的书肯定会喜笑颜开,他会和你回信,就这样,你们就开始有了往来。

3) Ask your professor for advice. As you pursue your new academic path, it will pay big dividends to have a sounding board to ask questions. Many professors have navigated paths similar to the one you are aiming for. The best way to profit from their experience is to ask them for advice! “Professor, do you have any book recommendations?” “Professor, do you know of any research opportunities in the Biology Department?” “Professor, I am aiming to study abroad, do you have any advice?”Charles Lipson, m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rofessor, gave me tremendous advice about my business and academic goals.  This was only possible because I asked!
3)向你的导师寻求意见。当你在追求一个新的学术方向时,去向别人征询意见是非常有用的。很多教授都确定了和你相似的兴趣方向。从他们的经验中获利的最好方法就是向他们征询意见。“教授,你有什么推荐的书吗?”“教授,生物学系有什么科研机会么?”“教授,我想出国留学,你有什么建议?”Charles Lipson, 我的国际关系学教授,给了我很多关于商学和学术方向的建议。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去问他了!

4) Earn professional experienceto demonstrate your competence in a new field.  A successful term as alaboratory technician, research assistant, or intern in your subject can alleviate concerns from the admissions committee.  I bet my internship at Merrill Lynch helped convince theMPhil Admissions Committeeat Cambridge Business School to take a chance on me. Of course, thefirst professional experienceis the hardest to earn so spend extra timepolishing your CVand target accessible opportunities, the “low hanging fruit” that will propel your studies forward.
4)获取专业经验来展示你在新领域的竞争力。一个成功的头衔例如实验室操作员,研究助理,或者在学科内有过实习经验,都能让入学委员会对你舒一口气。我打赌我在Merrill Lynch那儿的实习经历说服了剑桥商学院的研究性硕士招生委员会给我一个机会。当然,最初的专业经验是最难获取的,所以要花上额外的时间好好润色你的简历,还有好好把握机会,那些轻易获取的机会能驱动你的研究的动力。

If you aim to change your major in grad school there is no time to waste. Begin preparing today by getting involved in the campus club, by reading books from your target field, asking your professor for advice, and seeking professional opportunities.
如果你下定决心读不同专业的研究生那现在就要行动了。通过参加校园社团,读相关书籍,咨询导师和寻找机会来开始准备。

Over the long-term, you can achieve anything you set your mind to… but only if you’re willing to work for it.
长期来说,你想得到,就做得到,但只当你下定决定去做的话。

Onward!
Greg Nance
ChaseFuture CEO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4#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45:15 发帖IP地址来自
T同学从新闻传播转专业申请到会计专业的经历分享:

毕业学校:山东大学(本科)、香港城市大学(硕士)
就读专业:新闻学、传播与新媒体
GPA:3.63/4.0、3.37/4.0
TOEFL:90
GMAT:610
录取信息: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 Master of Accountancy program

[h1]TA的独家分享[/h1][h1]从新闻到会计的断舍离:做足大量research [/h1]我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新闻系,和充满梦想的年轻人一样,我想要去看看更大的世界,于是我在香港城市大学读了传播与新媒体的master
毕业后我在香港的ORANGE NEWS担任助理新闻编辑的工作一年,之后又回到北京的网易作为广告编辑工作了一段时间。在这期间我认识到了自己并不是那么喜欢国内的新闻环境,于是在我遇到了自己人生的另一半时,我决定辞职结婚,现在拿着F2陪读签证在美国陪老公读博士,也打算以后可以一起留在美国就业。
考虑到外国人在美国做媒体没有一点优势,所以在决定了在美国读硕士后,我只能考虑中国人最好就业的专业,像是Computer Science或是Accouting之类的,由于我自己的背景,只有Accounting的跨度不太大,于是我就申请了Accounting的项目。我的目标十分明确,我想要去一个地理位置好的学校,更好地在美国留下来就业。
为此,我自己在申请前期做了大量的research,查各个学校的地理位置,就业情况,课程设置以及学院教授等。我想提醒大家的一点是,大家不要只是去网上查去搜索,一定要用上自己的所有资源去做这项功课。我会去寄托、chasedream等一些留学论坛找相关信息,看帖子下面的评论;我也会找周围学Accounting 的朋友介绍在美国在读的同学的联系方式,和他们获取第一手的就读体验。当然我也会去每个学校的官网查看学校的基本信息。
我当时在ChaseDream论坛上找到了一个整理出来的专业排名、综合排名前200 的EXCEL表格,在这两百所学校中,我再一个个查看学校网站来做出筛选。这其中的学校有一部分是要求本科专业必须为会计,有一部分只接受美国公民,有一部分要求 4或5门先修课,时间成本太大,这些是我所不能满足的要求。在经过自己的重重删选之下,大概只剩下了15所,再综合自己的个人原因,我最终挑选出了两所学校进行申请。
关于查看学校网站的部分,我想说一定要好好看学校的官网。相信大家在选校的过程中都发现了,有些学校的官网信息表达的非常明白,而有一些学校的官网就 不太人性化,有些问题不太好找。但记得,当你有找不到的问题时,就去网站上Q&A那部分找,大多数问题在那里都能找到
如果在看完Q&A部分后还存在疑问,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发邮件联系学校的小秘,提出自己的疑问之处。一定更要抓住和学校沟通的机会,千万不要因为自己胆子小,担心自己语言表达不好而不敢沟通,大多数的中国学生在这点上做的都不太好,但记住小秘就是帮你的申请答疑解惑的,所以他们一般都会很耐心亲切地回答你的问题。
当时我也是因为与学校的沟通,得到了一次与招生官meet答疑的机会,招生官会回答提出的所有问题,如果你有可能得到这样的机会,一定要好好抓住这个机会。你可以提前准备好想问的问题,比如项目需要的材料、项目招生人数、国际毕业生的去向、毕业生的就业率、项目的课程设置等,任何你不明白的细节问题都可以问。我当时主要问的是关于先修课的问题,因为各个学校对先修课的要求都不一样,有的学校要求申请前修完,有的学校要求申请后修完,我的先修课程在5月份才能修完,所以我需要明确地知道这个时间是否能满足学校的课程要求。
[h1]社区大学填补背景缺失 [/h1]在了解到申请学校对于转专业学生的先修课要求后,我就计划着去社区大学完成先修课程的学习。其实很多人对于Community College存在着误区,在我看来,社区大学在美国不能算大学,更像是国内的各种补习机构,在这里你可以修学位,也可以转学分,也可以像我这样修先修课程。
它的设置很灵活,能够满足各种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同时它的学费也较一般大学便宜了很多,像我修了两门课程共6学分大概花费了2000刀,而如果在大学可能需要花费它的双倍或是更多。
在社区大学,几乎所有课程都可以选择on campus 或是online。当时一开始我是非常想要选择on campus课程的,那样我可以更多地和教授同学交流 ,在理解课程的同时也能提升自己的口语,了解美国文化。但由于选择on campus的人数太少不能开课,我只能选择online课程。
Online课程也有自己的优势,相比on campus而言,online课程更为灵活,学生可以自己选在课程进度,比如我有一门课程可以选择8周修完、12周修完或是一学期修完,同时也可以节省去到学校的路程时间。Online课程的所有时间都是学生自己安排,包括上课、交作业、参加考试等,课程开始时会下发制定教材,一般一周的时间完成一章的学习,每一章两个quiz、一个作业,完成后教授会上传作业和quiz的答案以及点评
在online课程中,自学占到了较大的比例,但完全不用担心。因为课程的教材讲解都很清晰,当你在作业或者quiz中遇到问题时,也可以email或是电话及时询问教授,教授的回复都会十分及时。
在社区大学修先修课的经历,帮助我达到了申请学校的要求,也为我填补了专业背景的缺失,这段经历还是非常值得的。
[h1]过去试的错是今日申请的资本 [/h1]对于这次第二个硕士的申请,我的本科经历几乎没有作用,而我的第一个master以及工作经历的作用较大。
先来说说,我在香港城市大学读传媒与新媒体硕士的经历吧。本科的时候自己DIY做的申请,当时没有明确的目标,只知道要念传媒。一开始想去美国,但是考虑到离家太远以及行业的特殊性,在美国作为一个外国人做媒体完全没有优势,如果找不到工作回国就业的话薪水又低,于是我改申了香港的学校。
香港城市大学学习的经历,对我来说真的很难忘,也十分感激。在香港生活的时候,我常常忙到忘记事情,甚至拿着电脑出门也能忘记带回来,为此我准备了一个随身携带的记事本记录好所有事情。当时每天的压力都很大,但这也迫使我做事情有逻辑,分清轻重缓急,极大地培养了我的时间规划能力,提升了我的心理素质
我第一段工作经历是在香港的ORANGE NEWS。当时ORANGE NEWS是一个初创公司,刚刚拿到风投,从出版发行公司想要转行到新媒体公司。那里的同事和老板都是非常有能力的人,和他们共事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但后来我发现,香港并不适合做传媒,在那里广告公关业相对比较发达,而新闻新媒体行业较大陆的发展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于是我决定辞职,回到大陆继续做新闻。
回到北京后,我在网易担任广告编辑一职。相信大家都知道,像网易这种商业网站,新闻是为广告服务的。比如我们在写文章专题的时候,一定需要写能够吸引人的大标题,用夸张的语句来提高网页的点击量、拉广告,我们的业绩也是根据点击量来评判。这一点违背了新闻客观性的伦理,也让我意识到自己虽然依旧很喜欢新闻,但以后不一定会从事新闻行业的工作了。
经历了两段工作经历的我,看到了香港和大陆的行业发展特性,也对自己和新闻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我认为,只有通过自己去看去尝试,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
[h1]跨专业文书是个挑战 [/h1]关于文书的写作,我首先会上官网查看学校的文书要求,在申请材料的介绍页面中通常都会具体写明文书中所需要包含的部分。像我申请的北卡V, 文书部分清晰地要求了要包括,项目能带给你什么、你的长短期职业规划、人生规划、优缺点这几个部分,所以在文书中你必须要回答这些问题。
在内容组织上,我认为对于Master这样一个自己花钱念书项目的申请,申请者需要在文书中展现自己有足够的学术水平能够完成学业、清楚知道能从项目中学到什么,同时也对自己的职业人生规划要非常清晰。于是在我自己的文书中,我表达了我真的非常想念这个项目,所以我事先去修了先修课、做很多关于学校和项目的research,体现自己对学校的了解。比如在文书中给我写到我了解到夏洛特是美国第二大金融城市,而且学校的商学院位于市中心,这里有更多的银行和更多的social network,所以该项目的的就业非常高。同时学校有很多著名的校友,也会定期请校友回来做NETWORK,推荐在读的学生去公司就业。
在表达自己对于学校和项目的了解时,也可以去官网上看有没有教授的研究领域与自己契合或是感兴趣的,想要跟着教授对研究领域学习更深入的这点也可以在文书中表明。
身为转专业的申请者,我们需要尽可能的把自己之前的经历与现在申请的项目联系起来,在文书中表达出即使不是学的对应专业,但对于这个项目以及之后的工作都是有帮助的。比如我在之前的学习中学习过统计等相关课程,这些课程是与Accounting相关的,能帮助我更好地完成项目课程。
同时我了解到会计行业是需要外部审计这个职位的,这个职位需要和不同行业打交道,像媒体、零售、能源、化工等,也需要外派到其他公司工作,这就需要非常强的交流沟通能力,而我之前在媒体行业的经历可以极大程度地帮助我更好的完成工作,适应会计行业。而我由于之前的背景经历,也更想专注于媒体行业的外部审计的学习。
[h1]申请路上的刻骨铭心 [/h1]在申请的这段时间里,让我最感动的应该还是我老公的陪伴和鼓励。
之前在选择补先修课的时候,离我们家非常近有一个college school,但它不接受持有非移民签证的学生,于是我老公开车带我去另一家,可是也是相同的原因被拒绝了。我当时真的很无助,也很崩溃,但是在我老公的坚持下我们又跑了很多地方,终于找到现在这家愿意让我入学。我记得当时需要先考语言考试,之后又有一个数学考试,再进行native speaker的考试,整个入学过程非常繁琐复杂,但我老公一直都开车接送我去学校,在外面等我考试,然后再接我回家。有时候开车一开就要很久,非常辛苦,但他依然一直支持着我。
其次让我最为感激的是香港城市大学教授们,他们真的特别好。 当时我的任课老师还是副教授,他现在已经是院长了,每天的工作非常非常忙,但在我和他说自己的申请计划后,他仍然不厌其烦帮我送推荐信,每次的回复速度都非常快,也一直热情地关心着我的申请进度。
录取信展示

5#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45:16 发帖IP地址来自
国外一些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的院校学制灵活,学生转专业是可以实现的。但是,很多同学都没有能成功地转专业,或者上到大二以后,通过自己的课外活动和自学慢慢发现了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打算在研究生深造时换到自己喜欢的专业,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在此,总结了一些在美国大学转专业的相关指导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1.      了解自己喜欢的专业在美国大学的情况。
  转专业是比较麻烦的事情,所以最好能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以市场营销这个专业为例,它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博士没什么好说的,硕士的话分为两个大块,一种是Master of Science的学习,这种学位主要跟研究有关,涉及到研究方法等内容。而另外一种就是MBA下面的Marketing Concentration,这个是以MBA的研究和学习为主。他们之间的区别,通过比较授予MS学位的院系的课表和授予MBA学位的院系课表就可以得到明确的答案。
2.      对方院系对于入学条件的要求。
有很多学院对于入门条件有一定限制,比如在美国大学转专业去读金融的学生,就必须要具有相关的数学基础。作为金融工程专业,它的要求就稍微苛刻一些,需要有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的数学基础,还需要有计算机编程基础,比如很多学校要求对C++和JAVA编程语言需要非常熟练。有的学科对学生的基础知识面要求比较广泛,需要学生修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学分的多学科课程,包括文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甚至生物学的课程。因此,在转专业前,所有的申请人必须对对方院系的具体要求十分清楚。如果对自己修的课程是否满足对方学校要求这个问题把握不大,可以给对方院校的秘书写信询问。
3.      申请材料的准备工作
  在了解了对方院校的录取要求(Admission requirements)以后,我们很容易知道美国学校的需求,所以针对他的需求准备就可以了。在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就是突出自己想转专业的背景。如果相关背景比较单薄,在申请前应该创造一些机会,选修一些相关课程,或者直接参加相关的社会活动,以提高被录取的概率。虽然可以在美国大学转专业,但最好是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毕竟,如果发现读大学时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去考虑转专业的时候,不仅浪费时间,也不利于你的职业规划。
4.  美国学制灵活,在读本科转专业较容易,建议学生大三前就要申请,因为从大三开始学校会开设较多的专业课程。提醒学生,有了“转专业”的想法要及时跟导师沟通。一般而言,导师会先判断学生是否真的不适合读本专业,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潜力和个人意向来推荐适合学生报读的专业并帮助其制定学习计划。另外,热门专业如金融专业、工程专业的申请要求会较高。
5.  美国大学转专业的过程中最好选择与自己原先就读的专业相吻合或接近的,这样重修的课程会少些,学起来也相对轻松,在转学分的过程中,考生必须提供详细的课程描述。转学分后申请美国大学的奖学金几率会小一些。提醒美国大学转专业跨度较大的考生,最好在申请转学过程中多提供些辅助材料作为支持。如结合自己的家庭背景、大学期间学习或接触过的某一领域的工作写一份个人陈述,论述申请动机,使教授相信考生确实非常喜爱新的专业,并有能力学习这个专业,这样更有利于申请到好的学校。在美国,心理学、医学、法律等专业课程对国际学生的要求比较高,申请和签证的难度较大
6.  入学之前先和学校的国际部沟通
  有些同学在申请的时候,因为由于自己的自身条件不是很高,又想申请名校,就申请了名校的冷门专业,希望到校后进行更换。这种情况,你可以先凭现在的通知书去申请签证,在获得签证后就立即和学校的国际部老师沟通,同时和想学专业联系,告诉对方自己当前情况,并说明自己如何喜欢此专业,而此专业又是如何的适合自己,并询问是否自己中意的专业还有名额。只要对方愿意录取你,你就可以转得成专业。对方不一定要将录取通知书及时送到你手里,因你已有另一份,你甚至可等到了美国后再去学校直接拿录取通知书,这样就可以在到达美国后,报到缴费前,申请到所想学的专业了。若现在不申请,或还未定下来,也可以一到美国就立即和学校(国际招生办)联系,同时说明自己的情况。
7.  完成大二课程再提出转专业的申请
  因为美国大学大一和大二的时候,学校里教授的基本上是基础课程,到大三的时候才细分专业,所以必须在即将完成大二课程的时候提出转专业的申请。不过在申请转专业的同时,必须要了解自己喜欢的专业在美国大学的情况。这个专业提供什么样的学位,各不同学位授课内容,研究方向的区别,将来就业行情的不同,都需要谨慎考虑。另外,在转专业前,所有的申请人必须对对方院系的具体要求十分清楚。如果对自己修的课程是否满足对方学校要求这个问题把握不大,可以给对方院校的秘书写信询问。
8.  取得学士学位后再申请不同课程硕士
  在专业选择的问题上,美国大部分的研究生专业都接受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申请者,转专业申请并没有任何限制,而如果有相关的工作经验完全可以弥补本科学业上的不足。并且,有一些转专业实际对申请是很有利的,例如数学转计算机科学、工程转金融等,这类转专业因为有比较特殊的背景往往会受到教授的垂青。此外,有的同学因为本科所学专业的限制,不得不考虑转换专业,这种情况可以尽可能地选择一些跟自己所学相关的专业,这样既不完全偏离自己的本科专业,也降低了缺乏背景带来的申请难度。如果计划选择就读美国的医学院或法学院的学生就需要慎重考虑了,因为美国医学院的入学难度非常大!对于学医的同学,如果没有特别强的背景,建议选择一些与健康、保健相关的专业以增加成功的可能性。
6#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45:17 发帖IP地址来自
谢邀~~
提起转专业,马上想起之前指导过的一个申到 CMU master的学生,本科和硕士都是ME的,最近刚拿到Google CS的offer。他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转专业,只是在CMU刻苦努力上了很多CS的课,又花了很多功夫在找工作上,最后殊途同归,仍然成功进入了CS行业。详情可以看他的这篇真实详尽的经验总结:
狗狗Offer + 找工作和转cs感悟 - Zhao Ru的文章 - 小社区专栏

提到这个只是想提供多一些的可能性,这个学生如果当初本科申请master的时候就一定要转专业申请竞争激烈的CS,估计很难拿到CMU的录取、进入一个有着无与伦比的CS氛围的学校和在简历上十分硬气的学校背景,而这些正是他日后成功进入dream industry, 拿到dream offer的重要因素。因为研究生申请十分注重专业匹配度,可能文商科稍好一些,相关的工作经验可以有一定的弥补作用。如果是理工科,想要在没有相关课程和科研经历的基础上跨专业申请,是很难取得理想结果的,尤其是竞争激烈的专业方向和学校。

不过题主提问时才大二,如果可以选定将来要转的方向,这个时候就开始准备相应的课程基础、projects、工作经验等等是完全来得及的,甚至如果学校政策允许,可以在本科阶段就直接转到目标专业。或者申请本科转学出国,国外本科的选课和选专业制度一般都非常灵活,也更容易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专业。而且海外本科背景会更有利于将来研究生的申请。

还有其他具体问题欢迎加我助理微信(a2-xiaoyu)咨询哈~~
7#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45:18 发帖IP地址来自
出国留学转专业有几种方式,一个是转学申请的时候同时转专业,一个是正常申请Master的时候转专业。当然申请PhD转专业的情况也有,但是相对而言更加困难,因为PhD申请尤其是理工科的申请需要有科研背景和相关论文,或者实习经历支撑,如果之前是学习的无关专业,那么积累这些背景就会相当困难,当然,任何限制在牛人面前都是不值一提的。


转学转专业申请可以参考我的另一篇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2070044/answer/194440815

转学能够转专业吗?

可以。许多美国大学认为,学生在大一、大二期间还不能完全确认自己真正感兴趣或将来要从事的专业,所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科目学习。这一阶段转换专业比较容易,美国大学承认中国正规大学的本科学分和学历。所以,申请转学时,只要将自己所学科目详细描述,学时学分随其他申请材料一并提供给申请的学校,学校由专业机构评审后,最后决定最终能转换的学分,录取转学的学生只需修完其他规定的学分就可以毕业。

当然,上面说的只是个大概,具体情况比者复杂。转专业也不是想转什么专业就转什么专业,有些专业对于专业背景有一定的要求,比如计算机、物理、化学等等。你要查清楚你要去的这个学校的CS专业,是否对于你的课程有要求,而你是否达到了这个要求,如果没有达到这个要求,那么你的申请有很大可能是悲剧。一些咨询我们Admitwrite留学的同学对转学(转专业)想象得太简单,或者想得太难,其实都是因为对这种形式缺乏了解。
不要简单地认为所有的美国大学是绝对自由的,有的同学就简单地觉得去了之后可以完全自由的变更自己的专业,没有任何前提,没有任何限制——

而正常申请转专业时间安排上不会有特殊,但是大家要注意的是,转专业申请的原则无论是转学还是正常申请中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对你的背景有一定的要求。在申请美国大学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个次match,无论你是个学校match还是和专业match,或者跟教授match总之背景要搭,而这也正是我们留学平台的主要工作。

一般来说我们都建议学生转与自己原专业相关的专业,因为背景比较匹配,申请更容易成功。但考虑到学生转专业申请往往是已经做出自己的决定,无论出于什么样的理由,所以我们在给出自己的建议的同时,尽量现实学生的目的。

一、
对于大多数理工科的同学来说,自己能转的专业其实都比较清楚了,一般来说偏理论的基础学科转偏应用的工科比较容易。比如说物理、数学转CS、EE、甚至MFE都是比较容易的。例如哥大以前在招MFE专业的学生的时候,会特别偏向于物理、数学这些专业的学生。

但是文科转理工科就会特别难,因为要求的背景更难实现。

二、
转入非相关的专业,以MBA为例,几乎所有专业的申请者都能申请这个专业。这种专业对申请者的背景要求不在专业本身上(MBA比较要求的是工作经历)。

三、
同学们在申请的时候可能会遇到,很多大学的研究生专业没有列出适合哪些专业的本科申请者,但列出了对本科一些基本课程的要求,比如很多商科专业列出需要宏观微观经济学中级(或者说学习时间一年/或学够多少学时等)。

遇到这样的情况大家可以先进行比较,看看自己本科学了多少课程,是否符合对方大学的要求,一般都会遇到有个别学科没有达到要求的情况。这时候不用气馁,可以跟对方大学联系,通常只要申请人基本符合对方大学的要求,都会被录取,但是需要在修读研究生课程的同时补充所缺课程。
8#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45:19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会告诉你研究生的专业不一定需要跟本科专业一样的嘛?
所以“出国读研究生并且想要换个专业”-->这根本不是问题。
另外你打算毕业再出国,而现在是大二...我很好奇,难道你每天读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难受嘛?
当然还有一种更好的方式就是本科现在就尽快出国,读本硕连读的那种。

楼主如果不多说一些自己的背景,比如现在什么学校,什么专业,怎么让人告诉你怎么做准备?毕竟“准备工作”这种事情因人而异。
9#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45:20 发帖IP地址来自
转专业是许多中国学生会面临的问题。在高考时为了能被理想院校录取,学生往往会选择服从专业调剂。然而,在念了被调剂的专业之后,很多学生会更加明确自己的专业志向,会选择转专业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在国内大学里,转专业是很难的,所以有些学生会选择在大一,大二的时候转学到国外的大学去念心仪的专业,也有些学生会选择在拿到学士学位之后,去国外攻读自己倾心的专业的硕士学位。
    转专业的文书,尤其是个人陈述,在写作的时候,比起非转专业的申请者,多了一项,为什么要转到所申请的这个专业?这个答案,很多申请者都是一笔带过,例如,因为我对现在的专业不感兴趣,而是对要申请的贵专业更有热情等。这类答案固然没错,可是对于录取官来讲就太过单调无力了。建议与其拘泥于用这样的句子来表达自己对所申请专业的PASSION,不如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是如何产生对此专业的兴趣的,又是如果自己的探寻专业信息,并最终下定决心转专业的,同时阐述自己对未来的学习以及工作的规划等。
    转专业肯定都是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以后做的决定,一旦决定,就要赶快行动,这里的行动不仅仅是指申请,而是要旁听或者自学一些INTENDED MAJOR的相关课程,这样能够帮助自己在未来的学习中更高效的进入状态,跟上进度。
    另外,转专业的学生在选择推荐人的时候,提示你最好能够选择一位到两位对你在INTENDED MAJOR方面的资质比较了解的老师或者单位领导来做推荐。这样的推荐信对于录取官评价你将来在学业上面的潜力更有参考价值。
10#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45:21 发帖IP地址来自
随着这几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大家在未来职业的发展上面有了更多的选择,同时90后,00后们有着很强烈的个性,喜欢追求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然而与之矛盾的却是国内教育极度忽视对孩子兴趣的培养,孩子们缺乏探索自己真正兴趣的机会和环境。因此很多孩子到了大学后,都会有一个困惑:
我研究生到底要读什么专业?要不要转专业?我以后到底应该做什么?
一个结束申请的学生美华就曾遇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我希望通过对这个申请案例的分析,给同学们一些启发。
美华是通过阅读我文章找到我的(多数找我们的学生都是喜欢做功课的),因为她本科阶段并没有太考虑未来的发展问题,在中山大学随着大流正常的学习,到最后才想起来出国,由于不懂,DIY申请了英国的一年硕士。但是后来发现那里并不适合她,想去美国读书,因此找我帮忙。
环境工程的专业,环境工程的实验背景,看起来读环境工程是顺理成章了。但是当我真的开始指导她做申请时,问题出现了。因为我们创立公司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希望通过分享我们的经验,以终身发展这个思路去为学生规划一个真正适合他们的方案,而不是为了留学而留学。所以,每次做一个学生的申请时,我们都会问学生一个问题:你留学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很多学生都被这个问题难倒了——因为之前很少认真思考过。美华也不例外。
在我们的一点点的分析和引导之下,她逐渐开始思考。不过我知道,仅仅靠空思考,是找不到答案的。于是,我们开始通过准备文书的方式来更具体的思考这些问题。通过推荐信,简历的准备,我们一点点得探索:从知识结构上,自己适合干什么;从自己的性格特点上看,自己适合干什么?
经过这些分析,我们发现,虽然美华在实验室呆过,做过膜技术的实验,虽然背景可以申请环境工程,做得也不错,但是自己并不喜欢;环境政策这种东西又有点空,就业上丝毫没有优势。美华对能源领域感兴趣,但是如果从环境工程的偏技术的角度去搞能源方面的研究,无论是石油,还是太阳能这类的green energy,对化学方面的要求都会比较高,而她不喜欢,也不擅长。
而美华的终极目标是回国进大学当教授,因此PhD是一个必须的条件。环境工程这种工科技术性工作不喜欢,相反,对政策,经济相关的内容,她很喜欢,又是女孩子。因此可以考虑MPA。但她想回国,这样,学MPA以她的家庭背景,未来就业非常痛苦。所以虽然申MPA可以拿名校录取,我们也容易申请,但是我们还是帮她pass掉这条路了。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因为MPA是对顾问来说最轻松,又最容易拿到短期认可的方向——名校录取,学生短期肯定很满意,至于毕业之后,和自己根本没关系。
于是,我想到了经济学。这个跨度有点大,为了确保安全,我和文科大拿老师来了个专家会诊,和他仔细讨论了美华的背景,知识结构,分析究竟是申请什么专业最合适,并且让文科老师和美华仔细讨论了MPA,经济学的利弊。最终大家一致决定,申请经济学。
这时时间已经到9月份了。然而我当时用一条微博表明了我们的想法:虽然花了2个月时间,但我们为美华找到了可能真正适合她的路,所以我很开心。之前所做的选校工作,文书工作,看起来有些浪费了,但这比起一个学生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发展,根本算不上什么了。
而且虽然文书用不上了,但是如果没有之前利用选校,文书工作的分析,具体问题的思考,美华缺乏机会去深入地分析和了解自己的优劣势。有了这个过程,接下来做选校,文书的过程,只是个技术上的问题,就很快了。
所以通过这个案例,我想告诉大家的是:
1.做人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找到真正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大家要认真思考这个问题。一旦思考清楚,接下来你会很淡定,很轻松。(可能身体会累一点,但是人会很轻松。像我现在一天至少工作12个小时,颈椎,腰椎,胃都不是很好了,但我很开心)
2.认识自己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我认识自己花了将近8年的时间,而且还在不断的调整对自己的认识。(当然,我资质愚钝,我相信我们的学生能力都比我强,而且有我们的经验,指导,所以时间不会像我这么长)
3.认识自己,不能靠空想,而是要结合实际的分析,尝试。如果不迈出第一步,那么你很难知道第二步将面临的是什么。如果美华不是选校,文书的工作中更加具体的思考,判断,以她的性格,她还是很难想清楚。所以也奉劝一些正在纠结的学生,勇敢的迈出第一步。而不是一直停留在纠结的环节。
这时,我突然又想起乔帮主说过的一段话,具体细节记不清了,大意是,做一个企业,其核心目的是赚钱,还是做有价值的产品,看起来差别很微妙,但这种微妙会影响所有的事,所有的人。
想想看,真是如此,如果我要是图赚钱,完全可以诱导美华申请MPA,拿好的排名,然后学很多公司,按排名来收费。而如果我们期待通过做好服务,使学生得到真正想要的东西,长期看,他们必然会明白我们的好。这几年的事实也验证了这点。只不过,我需要更加淡定得和同事们坚持得走下去。因为只有能生存下去,才能做成想做的事情。

* 和创留学原创作品,转载请获取授权。
11#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0:45:22 发帖IP地址来自
  • 什么情况下转学?
一般而言,高考不理想,考上了二三本,甚至上了个专科。 那么在大一大二阶段,是最好的转学契机。 马上就可以完成国内“底层学历"到国外学历的飞跃。
第二种情况,是在高考后没有双腿走路。没有备考TOEFL以及SAT情况下,不得已上了一所还不在自己”志愿“内的大学。目前的大学学习环境差, 氛围不好,缺乏有力的师资及校友网络。这个情况下,是该和家人商量跳“坑”的阶段。
第三种情况,投错胎,选错专业。那么“转学”就是第二次投娘胎的机会。从文的可以立即觉醒从“商”,从“商“的可以立即觉醒从”理工“等。 当然其他类似”国际贸易“专业,也最好转一个”身份明确‘的专业比较好。
  • 什么时机转学?以下,针对2018-2019 转学计划的同学。
转学生的申请门槛相对fresh 低门槛,但名额也相对少。GPA 略低, SAT豁免等。 所以,当下准备之重点 考试 TOEFL/IELTS  。
无论是五年制/三年制/二三本,转学是第二次重生的希望。

  • 转哪里去? 以下,仅以美国为重点讨论。
以CS为专业中心点,所有其他工科/理科/艺术等可以转致加州,或是德州。
以Finance 为专业中心点,所有商科/文科/公共类等可以考虑东部,中部。
当然,以上是一个综合思路。在具体操作中,还是要个案分析。
  • 转学的步步为营的思想。
不想总想着一飞冲天,非哈佛/MIT 不转不可。从“专科”到”普通本科“是一次逾越。从本科到”名校本科”是一次逾越,从本科到硕士又是一次逾越。美本的TOP50在读还想转TOP30在读。何况你”一穷二白“的背景之下,踏踏实实的调整心态。 转学意味着通往学业光明之路的决心,非“鲤鱼跳龙门”的心态。

留学的操作思路千变万化,关键是问诊下药。
留学规划在于未雨绸缪,越是早规划,越是申请容易,越是省时,越是背景可控。
2019申请季在即,希望此贴可以帮到一部分同学。
具体的转学案情可以私信交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27300
帖子:546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