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还有人认为澳洲留学水,甚至会认为澳洲八大之一的某几个学校是野鸡大学?

论坛 期权论坛 留学     
匿名知乎用户   2019-4-11 23:13   5422   10
怎么国内那么多学校比不过你们所谓很水的澳洲大学?美国就没有水的?我认为这和个人修行有关吧,因为一两个留学loser而上升到无脑黑澳洲学校的人什么心态?
分享到 :
0 人收藏

10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3:13:10 发帖IP地址来自
看到这个问题下的一个回答,深有感触,因为大家不是看你学了什么,而是看你做什么。如果藤校毕业的都只能去刷盘子扫大街,那大家肯定觉得藤校就是几个野鸡大学,如果国内有个专科学校,毕业生30%以上能进世界五百强、大型国家科研项目、国家部委公务员,那许多高考状元都得抢着去这个专科学校。


以我所见,不管硕士博士,也不管是世界前一百的学校还是世界前两百的学校,能在澳新找到对口专业工作的都是翘楚,说十不存一,一点也不夸张,实际比例比10%要低得多。所有澳新毕业留学生里(除了IT),每有一个人找到对口专业工作,其背后就至少有10个人找不到工作回国。

根本原因不是学校和学生水,他们一点也不水,每年澳新大学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都要有几个学生跳楼的,压力可想而知。找不到工作的根本原因就是本地经济结构、产业太过薄弱了,根本没什么工作岗位,美国一年招收100万留学生,它背后是3.2亿人+全球霸权红利带来的广阔的产业体系,那澳大利亚呢?一年招收30万留学生,按理来说,它需要最起码一亿人口以上和美帝产业结构相似的体系才能为这些留学生提供相应的岗位。

实际上,澳大利亚就是一个大度假村,总人口2300万,一个国家人口还不如北京一城人口多。北京每年本科毕业生是11万人,澳大利亚光留学生就30万,还不算它占绝大多数的本土学生。

同样的人在不同的平台,结果可以天壤之别,美国的名校毕业生可以去亚马逊、谷歌、微软、Facebook等等,毕竟美国的名企太多,澳大利亚有什么?况且即便澳大利亚的企业给得起和谷歌微软这些名企一样的工资,学到的东西,发展前景,接触的平台和人脉,你简历上这段经历的含金量,都会是天壤之别。

说白了,许多所谓移民国家都只是给画了一张留学移民的大饼,压根就没想让留学生拿绿卡,收留学生是他们的一种创收方式,是一门生意,来者不拒,卖东西的有拒绝顾客的吗?至于你再问售后服务,卖家会说:不好意思,货品一旦售出,我就不管了。

所以澳新人才市场留学生是彻彻底底的内卷、红海市场,留学生的简历就像厕纸一样,一文不值,没绿卡没永居,直接刷掉,没什么好谈的。你要问澳新在校留学生有什么实习经历,绝大多数全是去餐厅当服务员、洗盘子,因为人口规模就这么点,没产业哪来的岗位?

我这里有个城市前些年遭了灾,城市需要重建,急需大量土木工程人才,政府为此设立了一个专门的委员会,我们学校土木工程在世界上很著名,我认识一个本校成绩非常优异的土木同学,按理来说他找工作天时地利人和,就这样条件都具备,找工作还找了快一年。
3#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3:13:11 发帖IP地址来自
工作之后,其实你会明白这个问题。实在接到了太多的邀请,我也想对这个问题,多说几句。

门槛低,其实这不是重要的,因为传统留学产业大国,门槛都不高,英国加拿大美国,有一个算一个,不能幸免。澳洲八大固然收人简单,但是美国一些好大学,本科门槛也低(硕士门槛高是因为吸引的学霸太多)。 而且有多种途径入学,比如最著名也是最公开的一个途径,申请社区院校,入读后再进行转学,一样可以被非常好的大学录取,并且学分也能得到承认。

可以说,认为澳洲留学”水”,并不是因为澳洲“门槛低”。

至于学生素质不高,更是无稽之谈,美国留学生群体里,花天酒地,无心学习的也有的是,这在任何一个国家的留学生群体里都很平常。

其实一些人觉得澳洲大学留学“水”的根本因素,是因为澳大利亚的大学没有产研结合,也就是industry太弱太弱。

这个我感触是非常深的,我在澳洲的某八大接受过IT硕士教育。我的感触是,以澳大利亚稀少的就业机会和脆弱的经济结构,根本就不该大规模的招收那么多留学生。我可以给你举个很现实的例子,你知道澳洲最大的科技公司Atlassian,在美国科技公司里,很难排到TOP 100么?。但与此相对的,澳大利亚的留学生人数,可以说不比美国少很多,远远没有达到1:100的程度,可能只有1:3甚至1:2

这很可能造就一个现象: 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美国留学生 在校期间去各大科技公司实习,而澳洲留学生在校期间做代购,刷盘子,即便实习,也是去非常小型的公司,做一些非常没有价值的工作。而这个差距,会随着时间的增加,变得越来越大。

所以这也就导致了澳大利亚留学生的口碑不行,因为大家最终不是看你学什么,而是看你做什么。

试想,同样两个人,本科背景均差不多,一个毕业于澳大利亚 八大,一个毕业于美国前100。但后者可能去过著名的科技公司,比如amazon/ms/hulu/netflix/google/facebook/linkedin/uber(这个名单我想打,我可以打几分钟),而后者在澳大利亚基本无工作经验,即便有,在XX公司写过一些很基础的东西。

更不要说发达的工业界,对授课模式的影响了,这里,我就不展开说了。我只略微提一句,加州某个排名不到全美100名的学校,一个很普通的关于data science课,用到的数据集,竟然是在一线科技公司用到的,而这个教授,有很大的力量介绍学生去一些著名科技公司实习,这就是工业发达反哺教育的例子。

如果换做你,你觉得谁比较水?

我的观点就是,从统计学的角度看,澳大利亚留学生,以IT专业为例,入学的时候,他们并不水,很多也是心怀梦想,脚踏实地的优秀苗子。但是在澳洲脆弱的工业界,落后的科技和稀少的就业机会下,他们与美国留学生的差距会迅速被拉得很大。同样的情况,可能也发生在英国留学生身上。

门槛不是最重要的,机会和氛围,才是最重要的。
4#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3:13:12 发帖IP地址来自
有一个原因,我称之为“劣币宣传增强效应”。
若此时的我考上加州理工,那我会恨不得把自己微信微博朋友圈全部标上Caltech,像六小龄童不离西游记一样,我的每一句话都想关联上Caltech,但钱学森肯定不会这么做。
他也许会微微一笑:东风快递了解一下?喷气推进实验室了解一下?我都是创始人。
加州理工?啊,那是一所培养了钱学森的学校。。。

“良币”常常不言,因为当之无愧,往往只言母校感情,靠母校给自己加分的意义也不大。
但这种情况下,作为实力较差的“劣币”一方,会大量把自己和名校挂钩。于是乎,大众就会觉得:原来这个学校不怎么样嘛,好多水货诶。。。
越水的学生or毕业生,就越需要反复强调自己是某名校的学生。而该校牛逼的毕业生,一来人数不多,二来提及较少,所以就形成了这种偏差。
我还是那句话,就读学校不能承载太多,也不能作为评判标准-
有的人消费名校,有的人缔造名校。

文末打个粗俗的比方:
汪汪的狗不咬人,但架不住它们动静大啊。。。
5#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3:13:13 发帖IP地址来自
利益相关:八大master在读,本科985
其实学校本身是不错,各大排名也高,问题就在生源。
当你进入八大之后,你会发现很多双非二本本的学生。有一部分人认真努力,但另外一些真的辣鸡的一笔。不是说澳洲八大不好,而是你跟一些水平参差不齐的人做同学,心里真的会不平衡。这里并不是要歧视本科,而是因为澳洲门槛不高,导致什么牛鬼蛇神都能来读书,这样就影响了你身边同学的质量。关键是这些人中部分是真的学渣混学历,很多基本的东西都搞不清楚,但却喜欢把八大的名字挂嘴边来炫耀。中国学生多,双非学生多,这种情况及其容易让你误以为在国内双非专业读书,只是环境变了而已。当然,这方面墨大是相对最好的,高门槛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的优秀率。至于莫那什应该是相对比较鱼龙混杂的了。
另一个问题在于课程。这边的课程基础课和advanced的课,其实类似于把国内一门课拆成两部分,或者说基础课实际上是非常简单的,难度上大概只有国内同科目的一半,很多东西都没有深入,只涉及学生相对容易理解的知识。真正难的内容很少,不像以前本科学的课程真的非常头疼。但有些双非同学还是抱怨难,还要去交钱上补习班,上补习班回来又装大神。所以整体上说,课程是水课的不少且比较简单,有用的课不少且并不难,平时项目可能难度高,但期末一定好过。至于同学的学习能力那真是不敢恭维,跟本科同学实力差距很大。
第三个问题是英语能力。我懒得去查具体数据,只想告诉大家读语言班的人不要太多。更不提25周以上的。只有一小部分是6.5或7以上。很多人纯属交钱混过雅思,语言班通过率都比较高。这里并不是说雅思考的高英语能力就强,毕竟高分口语渣一样多。问题在于英语都考不过,实力那就不必多言。一方面听课听不懂,第二连老师给的一些课件也无法理解,在群里看到某些学生的吐槽,每次内心都感叹为什么跟他们是同学。
我认识的某些商科专业的,写个paper都要找代写,每次作业也必须找老师改,你们自己感受一下吧。这并不代表全部,但这些事例完全能让很多本身能力不错的同学反感。当你所谓的八大充斥着这些混学历的辣鸡,你自然不想与其为伍,也会产生质疑。当然,身边优秀的同学也不少,在这样的环境下,及需要保持专注,与优秀的人一道。
这就是为什么分数线择优录取如此重要。因为这是名校保证实力的最优办法。设想一下清北充斥各类500多分的高考学生,也有700分的高考生,虽然清北名气高排名高,那是因为教学科研各方面水平高,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氛围和学生能力素质相比人人拔尖的650+那自然不言而喻。所以我很理解网上diss澳洲八大的风气,因为你的学生实力并不能达到你所代表的水平。但八大的一些很糟的学生有种尿性,就是非要说服别人去认同他们很牛逼,生怕自己名校光环被diss。实际上人家学校排名高跟读coursework项目的学生没半毛钱关系。而且这些学生实力也非常辣鸡,完全配不上学校原有的世界名校光环。我自己也是非常鄙视这类同学的。承认以及接受事实有这么难吗?八大学生水平,尤其一些master水硕就是不如很多学校啊。难不成一个70均分的二本去了八大他就比国内985强?就因为他有名校光环?
所以,学校排名高名气大,教学质量,实验室,环境各方面都没得说,一切本质上,都源于生源。生源的根本原因是招生门槛,而其背后是学校创收。留学行业实际上是澳洲营收的支柱之一。这一部分人同样刺激澳洲消费水平和旅游服务业。这就是本源所在。所以身边参差不齐的同学在八大很正常,而遭人鄙视也有其原因。
作为八大学生,我自然理解这种观念,但过分偏差对待也是不可取的。评价一个学校水多维度的,排名我们更无法左右。但既然在八大读书,能做的就是不要让别人看低自己。如果你一个二本进了这些名校仍不自知努力,你不仅丢学校的脸,你更丢国人的脸,别人骂学校岂不是更理所当然?
最后,对于学弟妹,我的建议是,如果你在乎同学的质量问题,尽量保证自己足够优秀,去到更高的平台竞争,优先考虑美国吧。

6#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3:13:14 发帖IP地址来自
好多人匿名啊,何必呢?
利益相关,澳洲野鸡大学在读(滑稽)

是水啊,没有问题啊,这要承认。为什么水呢?因为相同成绩下,你没考SAT没考GRE去不了欧美其他学校。因为很多人学术的确不过关,甚至很多“老乡,朋友,同学”成绩不好,英语不好balabala都能到澳洲上学

这是事实,要认的嘛,澳洲学校是水嘛

但是这和你有关系吗?你来澳洲的目的是把学校排名往上boost?

不是吧?大多数人来澳洲无非几个原因嘛:拿文凭,拿身份,到top10的跳板

8大能达到这些目标吗?可以。

那不就完了?要啥自行车?你向985211证明你学校不水然后呢?是能有8大的文凭还是能有澳洲的PR?向MIT哈佛斯坦福证明8大不水然后呢?是你自己能去人家那儿还是怎么?

大学生了,成年人了,上个学还比过来比过去的,有这个时间精力diss别人不如做两个课题才是真的水。

有人拿8大商科本科生回国找工作说事儿,真不害臊。读完本科就工作,你还不能在澳洲留下来已经是留学生里的loser了,要点脸吧。
7#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3:13:15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觉得每个人的经历和身边的人群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感受。
拿新南来举个栗子吧,我是新南会计Master,最后均分70+毕业。我身边的同学都是起码211
双非的进来的本科均分分数是挺高的,但貌似是有作假成分,例如大学时候找老师要点高分啊之类的。但这种在学习上也不太上心,就是考试之前努力一下,求个过
工科那边貌似二本三本的也能进新南,但具体怎么进的我不知道。
水不水这个东西,我觉得要看你能拿多少分。
拿均分HD的人,绝对不觉得水,这是搭了半条命在学习
拿均分70的人,要么是HD智商拿了40%时间学习,要么是60分水平拿了80%时间学习
拿均分50的人,就觉得水吧,至少能进来都是60分水平的智商,50分求个过还是容易的。

8#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3:13:16 发帖IP地址来自
清北是中国TOP2无疑。
但对于来留学的黑哥哥来说,招生要求也是很低的。。。
然后一部分优秀的黑哥哥,在清北就看到了另一部分辣鸡的黑哥哥。
于是优秀的黑哥哥就会发出感叹,
清北还不如我瓦坎达第一大学好!真是野鸡啊!
毕竟,瓦坎达第一大学是肯定不会招收辣鸡黑哥哥的。。。
但清北为了ZZ任务就不好说了。。。

同理,澳洲八大也一样。。。
只不过ZZ任务变成了经济任务。。。
9#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3:13:17 发帖IP地址来自
谈谈自己的观点,不吹不黑,争取理性客观。
本人基本情况,本科国内排名前十的985.211毕业,专业在全球排名前30,全国第一。在悉尼大学读教育研究生,还有半年毕业。
下面开始理性说明,只陈述事实,不黑不吹
澳洲留学,从国内的角度,不要说八大,鄙视圈事实存在。本专业出国率一半,50多人,也认识在相关行业做hr的亲属,实话说,一般而言,入眼的大概只有墨尔本大学和悉尼大学。其余学校比如国立,昆士兰名气和声誉在国内和前二者难以相提并论。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澳洲水的现象。好的学校是培养你如何思考如何养成独立学习习惯的,研究生更是如此,所以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给你方法你不学,甚至不会用,用不好,那就要反思了。
在这里录取方面的问题,我就不说了,老生常谈。
下面说,比例的问题。本科专业全国第一,当时在我们省文科高考录取线是637,比北大低15分。整个专业130人,讲道理,优秀的人20人左右,20-100在我们专业平庸,在其他地方不赖,后三十名几乎就是在学习上懈怠的人。有没有不堪的人呢,我们专业没有,但是其他专业的都有,很正常。
所以我想说,每个学校某些专业某些人都会不堪,我们无法保证你进了名校你就怎样都可以成功。所以,澳洲留学事实上,也会像国内一样在相当程度上根据学校不同有不同的不堪,只是普遍实现实,并不是澳洲特有。
好,现在问题是,真的有那么不堪吗。
研究生专业,世界排名第11。要求学生有至少两年的教学经验或同等经验,身边的同学几乎都是雅思7或者7.5来的。没有看到炫富的,几乎没有看到在课上只聊天不学习的,作业期末大家谈的是HD 或者,,拿到credit,说实话都会感觉有点不好意思。这就是我们专业的实际情况,无法保证所有人,但是绝大多数这样是完全事实。
我自己其实一直心气高,刚开始觉得身边有一些双非的同学,会心里不舒服。不过后来我意识到这和我们有关系吗?只要他们也努力在学习,认真的思考,努力的分享,就足够了。真正重要的是,你能得到什么,你用这段经历做什么。大话都会说,鄙视链条哪里都有,用时间去反驳不如自己用成绩去证明。
不只在成绩上hd或者d,不只关注做店员服务员,如果可以的,能不能做一些很有价值的事情,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点是最重要的。如果随大流,那也是泯然众人。歧视就是存在,拿成绩说话就好了,别人毕业起薪8k的时候,你可以double拿起薪,不论学校排名差异,你就是在hr眼里比他多一倍的价值,这是提学校名片也不会给他再加8k的现实。
同样的,认识的一个的朋友和他的同学作业几乎写出来就完事大吉,吃喝玩乐。当然是一个世界排名300名左右的学校,听起来很低,但是如果你查一查就知道,国内在前300的学校比你想象的要少的多的多的多。我可以用不堪形容他。
所以看见了吗,不堪是概率,是选择,不是命运,不是你去了某一个学校,你注定不堪,或者你去了某一个学校,你绝对成功。
如果你想充分利用这段时间,你完全可以认识身边优秀的人,获得令人羡慕的公司实习机会,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酒吧和迪厅,当然这因人而异,对于家缠万贯的人来说,这不算什么。但是如果你不是这样,可以想想。
对于澳洲留学的说法很多,水,不堪,都是纨绔子弟,都是学困生,混日子,没有竞争力。但是都是看自己的选择,北大清华毕业的一些人可能发展的没有一些双非毕业的人发展的好,这都是概率的问题。
我一边学习,一边努力读互联网教育和经济学的书,因为之前一直涉猎教育和管理学。同时和国内的公司合作,承包研发课程,和新加坡教育公司签约,做汉语英语老师,到当地学校应聘做pt的汉语老师。平台只是机会的提供者,能做多少都看自己。
你可以在相同的位置过得烂透无比,也可以在相同的位置风生水起。不是别人说什么,而是你选择什么。
不是你说什么,说没有用,而是你自己选择做什么。
对于悉尼大学的这段留学时光,她给予我很多,也给我带来了一份月薪起薪20k的工作。
最重要的她带给我生活的技能,教我思考和如何学习,如何生活。
谢谢
10#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3:13:18 发帖IP地址来自

看到很多答主真的是字字诛心,誓要把澳洲留学生贬低到尘埃里,实在弄不懂动机何在。大学哪不好就说哪不好,是学术不好?还是教育不好?你说说清楚嘛,就拿个入学要求低说来说去,然后批判来澳的学生成绩不好,然后呢?就证明澳洲大学不好了?
在国内层面上你会觉得澳洲大学很水,很主要的原因是入学要求低。因为对于国际留学生,澳洲大学的态度本身就是出口教育而已,学生来的越多越好,有基本的资质就足够了而且对待本国学生的要求依然不低。入学容易不代表毕业容易,君不见国际生的挂科率到什么地步了。
-----------------------
之前是在刚睡醒大早上回答的,后来自己读了一下,也觉得戾气有些重了。哎,也是对澳洲大学爱之深责之切吧,谁喜欢自己打自己的脸呢。
澳洲的大学与其说是宽进严出不如说是宽进随便怎么出,你想浑水摸鱼,大学没人会打扰你。你想出类拔萃,大学也会提供资源帮助你。所以说更依靠的是主观能动性吧。
根据我之前的回答,我的结论是 澳洲大学并不水,水的是一部分来澳的留学生。

--------------------之前的回答
这问题问得,澳洲留学本来就很水啊,八大也是划水就能毕业啊,不是八大的那真的是水中水,黑水拥万红啊
除非特殊原因,来澳洲八大都考不上,逗我玩呢,在国内肯定没好好上课吧。
说学校故意让学生挂科,问问你自己天天好好学习了没,还是得过且过,最后临时抱佛脚。
还有现在悉尼的补习班也特别火,天啊,你个大学生还用补习班?连master的补习班都有,这点自习能力都没也是可怕。
八大的学生每次一公布什么排名就很高兴毕竟自己一年几十万花出去好歹念了个世界名校,可以理解毕竟当年我也这样。但自己的学术能力有多少,实践能力又有多少,在澳洲找过相关专业的实习了吗?在澳洲努力融入当地生活锻炼英语吗?
留学生在澳洲大学眼里算什么,不就是cash cow吗,每年几十万学费的出,几十万生活费的出,只需要重复教些多少年前就没变过,自学就能搞定的知识,一本万利。等你毕业了,拍拍屁股请你走人,正如你悄悄的来,不带走一片云彩。这钱赚的是真的舒服。
水,对于国际生,真的水。如果你觉的不水,那是因为你很棒,而与学校无关,在澳洲的学霸,到哪都会是学霸
11#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3:13:19 发帖IP地址来自
说澳洲水还是有偏见的,
但既然这么长久以来都有人说,那必然有部分水的地方。
01 排名机制肯定是没问题的,按照学校的研究学术以及设施和贡献来评定
02 澳洲易进难出,部分专业是学校的捞钱项目(其实很多国家的学校都如此)
03 说某些学校是野鸡大学,那么有点过了。只要是政府认证的机构和国家认可的学校都不能归类为野鸡学校。
04 澳洲留学的优势有不少,其一就是可以上排名高的学校,其次是毕业生工作签证,再者有一定的移民机会,生活还是比较惬意的。
05 现在都2019了,就算到了2091年依旧还是会有人说澳洲水,当然,这些人澳洲可能都没去过,道听途说一番就下言论。
06 个人修行的确是重点,成就在个人。
07 现在海归就业的话文凭是一码事,主要还是个人能力和经历主导竞争力。
08 授课型的教学比如一个课200人,学不学都看你自己!对!澳洲学校就是提供牛逼的图书馆和设备,让你自己去专研,学习方法和模式和国内是不一样的。是否学的好也看个人,而不是老师逼着你去学。

希望这个回答对大家有帮助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27300
帖子:546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