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把新加坡留学圈自动归纳成为SM系列的学生,让宝宝狠心塞,果然SM这个重口的圈子是蛮封闭的。
身为一个自费留学生,能逗逼,能卖萌,能和SM唠嗑,能和local瞎扯的全能女汉子,拍胸脯的告诉你们,新加坡留学圈比SM圈大多了!
鉴于还是很多人抗议我的分立不够细,那么我继续细分一下:
第一大类:自费生(公立学校)~
1.小学来的就自费生(成绩尚可)
这些人多数在几年后已经成为PR,刚好在政策欢迎留学生的时间入籍,现在则没那么容易了。我们这些从小就来的,算是被同化的最彻底的。考了AEIS然后被分到18流的学校,努力学习,融入,然后在PSLE,OLVL或者ALVL逆袭进去不错的学校。我们可以和local混得风生水起,讲得一口流利的singlish,也可以和其他中国人瞬间自来熟。我们上上下下算是通吃的。虽说如此,我们最好最亲密的朋友一般也是我们这种自费生。虽然我们和local也可以玩,和scholar也可以玩,但是最最亲密的朋友还是同样经历的自费生。我们这种算是人脉最长的,上到Uni下到ITE,各种poly也有,在各种圈子乱窜。当然被同化的程度也有不同。同化的高的人,根本不觉得自己是中国人,一心要当个新加坡人。同化的低的也会和中国人抱团。
2.堕落的自费生
这一类学生是SM奖学金完全不会接触到的,小社区也不会接触到的。不是所有的中国留学生都能成功逆袭的,很多失败了。他们跑去了,N(A),N(T),ITE。我小学就有好几个这样的,不是留学生成绩就必然好。有些真的不是学习的料。他们来的早,也完全被同化,有的还变成了小流氓。我小学认识的最流氓的2个就是中国人。
3. 从初中来的自费生
这类自费生比第一类的要刻苦努力的多很多才能逆袭。他们也是考来新加坡然后走预备,考AEIS进了18流的中学。主要集中在OLVL逆袭进去不错的中学。他们最好的也很少RI,HCI,主要是进2nd tier top JC。例如TJC,MJC,AJC这些。差一点的也能弄个JC或者去Poly。
第二大类:SM奖学金得主
这个重口又exclusive的圈子就是小社区上大多数答主所在的圈子。
1.SM1是来到新加坡读中三的,都是各自地方的学霸。刚来会被分配到各个学校,每个学校从几个到十几个不等。基本上都是地方学习成绩很不错的学生。利用2年努力学习,然后在学习上碾压我这种学渣和local。他们最好的高中毕业后会进世界顶尖大学。也有相当一部分留在新加坡的大学继续大放光彩。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因为没有父母的监督,学习退步,奖学金被取消,有的就这样回国了。SM1我认识超级多的,每个学校都有,各种活动会遇到,然后接触认识。因为都是中国人嘛,都自来熟什么的。而且SM1去的CCA就那几个,华文文化协会,华文戏剧或者书法。特别是华戏啊,每年都会去不同的学校支持一下,然后就混脸熟了。还有就是SM1中学的时候要做100小时义工,然后就会在各种义工地方遇见一群一群sm1,要认识不同学校的sm1还真蛮容易的。
2.SM2是大学才到新加坡的,这个圈子我认识的比较少。毕竟宝宝还没上大学嘛。但是根据很多SM1的学长和学姐反馈,SM1和SM2存在一些矛盾,有种互相鄙视的鄙视链。对比与sm1,sm2更加抱团,基本上就是中国人和中国人混。对local有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不可否认,某些SM2确实很优秀,但是新加坡真的top的人不和sm2的同一个系啊。例如law,med,pharmacy这些大神云集的专业,基本上没有外国人啊。
3.SM3这个圈子极少极少,好像已经取消了?
第三类:私立学校的
1.土豪镀金派
这类嘛,我接触过几个。家里都很有钱,来新加坡上私立预备班或者预科。但是来了,没人管,长期泡吧,逛夜店。然后混几个月到几年,跑去加拿大,澳洲或者美国去了。主要是以新加坡为跳板,去其他国家镀金的。离开新加坡后,还是一句英语都不会说。
2.努力然并卵派
这类也有认真学习的,努力学习但是还是考不上公立学校,最后回国了,或者继续上私立大学。这一类一般家里都有一定经济支援,算是国内的中产阶级。新加坡私立学校不便宜啊,而且只有几个私立大学的允许兼职。
3.逆袭派
那些成功逆袭到公立学校的真的是超级厉害的,hat off! 因为私立的预备班和预科他们的资源和公立学校真的差很多的,升学率低得吓人,要比公立学校多很多努力才行啊。一般逆袭派占,10%吧,或许更少。。。
-----------------------------------------------------------------------------------------------------
最后我只想说,请不要拿个例来反驳我,例如:我是XX类,我就不这样的,或者我朋友是xx类的,她就不这样的。。。。
我说的是主流啊,亲,主流。SM圈子exclusive这点算是我们其他圈子公认的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