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生怎么在读书期间找到澳大利亚当地的实习?

论坛 期权论坛 留学     
匿名知乎用户   2019-4-11 22:37   4447   5
本题想讨论的是指既没有绿卡,也不是澳大利亚公民的中国留学生。
众所周知,如果没有这两样中的任何一样做敲门砖,许多工作是连简历都没有投递资格的。
请问,设置这种障碍的原因是语言吗?如果通过雅思证明自己语言水平,加之合格的成绩等,是否也可以尝试投简历,争取拿到实习?

我想这是很多留学生都正在关注的问题,或许暂时没有最好的答案,但是给出亲身经验以供参考都很好。希望大家怀着和气的态度答题,不要偏题或者给出没有帮助的专门泄愤的答案。

有部分知友认为,根本没有只招收local这样的情况,填简历的时候不需要写是否为PR。但实际上,确实有只招收local这样的情况,上图给大家,以供参考。


诚然,只考虑local student的情况是大多数,不是所有。但请不要因此认为毫无限制。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2:37:59 发帖IP地址来自
其实也就是第一份实习比较难找,有了澳洲本地公司的第一份实习经验,后面就容易多了,即使没PR,只要英语OK 专业技术过关就没什么问题。
我的第一份实习机会是大三下学期的时候得到的。那时我计划着在找实习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像是参加各种workshop, 找人修改我的简历和设计作品集,积累面试经验等,然而在我真正开始做这些事之前,我无意间把要找实习的想法透露给了我设计课的tutor, 她立刻就把我介绍到她朋友开的建筑公司工作,我连简历都没来得及写。这份实习总共做了半年,很愉快,pay得也不错,还认识了一些业内的人,而这些人中又有人给我介绍了更多的机会。而我那些自己写简历去找工作的同学们,几乎没有一个人在校期间找到实习的。
所以,首先,没有pr,英语又不是母语的留学生,在校期间想要找到好的实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真的大部分的实习机会都被内部消化了,而公开招聘的实习又会有很多人竞争。那么你要做的是,在开始自己找实习之前,尽可能地认识更多的人,尽可能地向别人透露你想找实习的想法,即使是第一次见面的人,即使是朋友的朋友或不太熟的人,没关系,就像闲聊一样,随口说一下,你不知道也许这个人背后就有你想要的资源,也许他就愿意卖你个人情。我有个朋友的实习机会是坐飞机的时候,坐她旁边的刚好是个设计公司老板,聊了一路,最后直接给她一张名片,叫她有兴趣过去实习。另一个朋友也是直接在她一个local朋友的父母开的公司里面找到的第一份会计实习。
当然最好是多认识同专业同领域的人,像我那些鬼佬同学们,有些会帮外面的公司画画图,有时候图多得画不完,也会来问我要不要帮忙做一点,我就会趁这个机会和那些公司接触一下,刷个脸什么的。
还有一点就是,不管怎么样,机会来了一定要抓住!就像我那时计划,大三结束暑假才开始实习,可是tutor开学第二周就问我要不要去,如果我拒绝了,她可能就问别人去了。所以最后我一整个学期都累死累活的,每周三天上课,两天上班,周末写作业外加各种课外活动,打工一时间也没办法停下来,每天一堆一堆的事情要处理最后也挺过来了。反正就是,一旦你得到实习的机会,尤其是第一次实习,一定要珍惜,它应该是除了学习以外最重要的事情,其它的打工 娱乐 课外活动,如果不能同时handle, 就都停下来不要做,专心学习和实习,等你有了这一份经验,之后你就有更大的自由去选择,觉得这个机会不好不想去,没关系,再找别的,反正有了经验后就容易多了。
除此之外,就还是按部就班的好好写简历,尽可能多的投简历,不要脸的写邮件打电话问他们招不招人,没有实习的时候多参加各种活动,特别是学院内的活动,好好利用学校资源,像UNSW就有专人教你怎么找工作,有组织专门帮助留学生提高英语之类的,学费交了就别客气。
更新一下:
下周我就即将结束我的第二份实习了。这次没什么可说的,基本上人家看到我之前有实习经验,就直接要我了。还有两个月就毕业了,再此之前不会再做别的实习,觉得两次经验已经差不多,而且这段时间参加了很多学校networking的活动去拓展人脉,这些活动学校都会给我们发邮件,我每次都认真看,考虑要不要去,去了就定下目标要认识几个人,而我的同学有些从来都无视学校发来的邮件。这学期还有一门课,直接让我们联系业内一些公司的director来学校做演讲,也跟他们有些交流。所以对自己毕业以后找工作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2017.08.25
一直想要更新一下这个答案,拖到今天才有时间。毕业后,我很顺利的开始在澳洲政府工作,到今天已经半年多了。工作内容,薪水,工作环境和未来发展都让我很满意,以后有时间再说我是怎么找到这份工作的,前前后后也就一个月左右。
但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如果没有之前的实习,我是不可能得到现在这份工作的。实习本身就不说了,在实习的时候和同事老板搞好关系,离开了以后也要保持联络,这一点真的非常重要。我当时要申请现在的这个职位,HR明确表示要有4个推荐人,少一个都不行,我就联系了我之前两次实习的经理,其中一个经理在我走后不久也跳槽去了另一家公司,我发到她工作邮箱的邮件都被退回来了,当时没办法,我就发邮件给实习时候关系比较好的同事。我同事就人很好帮我联系上了之前的经理,然后他本人也很乐意当我的推荐人,还把我在求职的事跟其他同事说,结果大家都很乐意当我的推荐人,我一下子就凑齐了好多个推荐人,哈哈。而且HR给他们打过电话后,他们还发邮件跟我说,给我讲了不少好话,balabalabala. 哈哈哈,所以,总结一下,实习结束后一定要和前同事保持联系,加一下linkedin什么的。阿,我下周还要去参加前公司的BBQ,很期待认识新的人。
还有一点,就是要对自己所在的行业有所了解。我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人嘴上说着要实习要找工作,结果连自己想做什么都不知道,属于学校里的知识都没学明白的那种,或者说,可能与专业相关的工作都可以做,OK,接着问他想去什么公司,又回答不上来,半天只能讲出知名度最高的那个。我找工作的时候,我们行业几乎所有的公司名字,大概方位,规模,我基本心里都有数,别人随便问起一个,就能说个一二。这不是为了炫耀,完全是因为太关注了,每天看的听的和别人交流的都是这些信息,这样任何一个公司有什么动态我都能第一时间知道,有时候这些信息对我不一定有用,但我会分享给朋友,也许他们需要,他们也会和我分享,大家交换手里的资源。
其它的想到再补充。
3#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2:38:00 发帖IP地址来自
设置这种障碍的原因是语言吗?
不是,设置这种障碍更核心的原因是成本。很多人认为,我给你实习,大不了我不拿工资嘛,干嘛不要我,你又没损失。这种想法大错特错。
越是专业性强的工作,学校教的和你工作中用的差别越大。也就是正常情况下,你学习再好,没有工作经验,也是不可能像老员工一样工作的。所以无论是实习生还是新入职的员工都要培训,培训阶段员工其实无法为公司创造实际价值。
而公司培训你是要投入巨大的人力资源成本的。假设有一个员工每天花4个小时培训你,那么就算按澳洲最低工资水平计算,培训你每天也要花费60刀。而正常情况是,一个员工入股够资格培训你,他一定是熟练员工,他的工资更高的多。而由于你在培训期间会常常遇到问题或出错,受影响的熟练员工可能有三五人甚至更多。而浪费的时间也可能更多。这样计算下来,保守估计,为了培训你,公司每天也会消耗数百刀的人力资源成本。

成本对谁都一样,为什么有了绿卡更好找工作呢?
所有培训你的成本其实是要你以后入职工作才能收回的。有绿卡你选择长期留在澳洲工作的可能性更高。不要强调你会努力留在澳洲,或者马上拿到绿卡。大公司每年招的人太多了,他们寻求的是统计上的最优方案。而对于应届毕业生,确实招有绿卡的会更优。

既然成本这么高,为什么小公司更容易找到实习?
小公司愿意招你实习有两个原因。一是在招聘市场上,小公司竞争力更低,必须降低要求才能和大公司对抗。所以不是小公司不想提高门槛,而是提高门槛就没人来了。第二就是小公司的工作一般更简单,难度更低。比如你去小的事务所是负责帮居民报税,你去四大是负责审计或者税务筹划。很明显,审计可能培训你要半年,报税可能培训你一周就够了。所以越大的公司培训你的成本越高。而这个成本是几何级数增长的。

所以,怎么找到实习呢?
首选靠推荐,多交朋友多参加活动。许多实习并不是对外公开的,而是通过关系网就自动消化了。你在网上看到的已经是别人挑剩下的最差的机会了。其次就是找大的,靠谱的猎头。澳洲猎头这个行业很成熟,而且不用担心被坑。因为你不是消费者,你是他们的商品,帮你找到好工作他们才能去跟雇主收钱。

最后,雇主要什么样的毕业生?
要你能力过硬。这点不用多说,要基本功扎实。这并不是你雅思要多高或者成绩要多好。而更重要的是会应用。不能只是背知识,要试着理解。另外其实还有一点更重要,就是要切合公司氛围和企业文化。面试最重要的不是问题都答对,而是和面试官聊的开心。听到过猎头的人讲一个CASE,说他们送了一个人到大摩,工作经验和成绩都不符合大摩给的要求,而且面试的问题他也都不懂。但是最后居然被录用了,面试官给出录用的理由就是,“他的性格非常符合我的团队,虽然他的专业背景和我原本想要招的人不符,但我认为通过短期培训,我可以让他胜任这份工作。”

想找到澳洲的好工作,多交朋友,常识融入这个社会吧。
4#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2:38:01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是会计专业的。我找的工作也是基本上都需要PR或citizenship。总结一下公司会有3种方式变相「婉拒」留学生——第一种直接要PR,第二种问你要不要work sponsorship,第三种要求你在澳洲本地高考。
大学最后一个学期我找工作找了两三个月,期间投了两百多份简历和求职信,面试了十几二十次。当时确实被拒得很沮丧。但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吧,我最终终于找到一个北悉尼的全职鬼佬accounting firm,是110个求职者中被最终敲定录入的。公司工作环境都非常棒,鬼佬同事逗逼,而且对于一个没有工作经验没有身份留学生来说,起薪算不错了。
我这份工作是第三种,不一定要你身份,但是要求在本地参加HSC高考。我是高中在这里读的,所以有幸没被狠狠刷掉。
我那十几二十个面试里,百分之五六十是看你没PR基本没戏,剩下得雇主虽没强制PR,但我还是没进吧(微笑脸 )。。但是我想说,留学生不是一定没有机会,但是你要足够足够优秀,优秀得爆炸 才能被注意。所以我一直在想,怎样才能让澳洲雇主请我而不是本地人呢?
我的努力成果有,比如我大学时就做到了大学的正式tutor,拿到Dean's list,WAM均分上80,并且在澳洲电视台Channel 10实习过。15年在波士顿交换一个学期,经历过入室抢劫2次。然后自己独自在美国旅行1个月,一个人拖着2个大箱子走遍了东西海岸差不多7 8个大城市。我觉得我的世界观又更完善了。大学最后一个学期更是拿到PTE英语满分的成绩。
来说说我的雇主当时请我的原因都有哪些:(以下都是原话)
" Communicative- did a media co-degree as a social support for her accounting,
Positive - willing to learn and enjoys the legal aspect,
Approachable and will approach other - wants more than a quiet office,
Smart,
Happy. "
我们公司founder 在给director 写信时提到我的会计教学经验,他说:To teach one assumes you must know the subject. (能教人自己必定达到一定高度)得到了founder从应聘者里的推荐,我又更加顺利地从110个人里脱颖而出。
顺便说下,鬼佬公司会更少看你英语成绩,而是看现场交流能力。华人公司更容易看你签证拒你,只是我个人经验。我有一次问鬼佬公司的要不要我的英语成绩报告,他们说不用,面试里已经全部知道了,报告只不过是一张纸,没有意义。他们面试时也喜欢问你extra curricular activities,看你的soft skills。华人公司会比较看重成绩,他们会问你一些专业上的问题看你答不答得出来,而鬼佬更注重你的性格是否和他们整个团队匹配。
手机码字写给大家分享。只要你足够足够优秀,优秀到那1%(SSR),你还是有希望的。
共勉。
————————————————————
11/2/2018 更新:
今年公司招新的graduate 虽然没有说要有PR,但是在筛选简历过程中,在seek回答签证状态不属于永居或公民的,一律没有被考虑面试(也就是筛掉了)。如果我是今年申请的,估计也根本进不到我们公司。
所以如果在seek上有问你签证状态的,大家要知道,雇主筛人时是显而易见的。今年申请者比去年更多了肯定,而有身份又有能力的人真不缺,真的轮不到冒着风险请没有身份的人。。

更新1:为什么雇主会觉得一个人smart?
因为从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中他们就能看出来。
不能说别人吧,只能说说我在大学学到了什么:
我在最后一年觉得我在大学学到了太多太多,懂得怎么用经济学眼光看待人生的选择,机遇与成本。怎样带有批判性的思维去思考,把所有学到的知识都连成坚不可破的网络。你随便问我一个知识,我能立即告诉你在哪个学科学的,书本对应地方在哪里,怎么在生活中应用。
切记不要去做廉价劳动力!
简直垃圾费你的时间和没有任何用!那么一丁点钱可以做什么?有人说学习成绩不重要工作经验重要,那是学习成绩达到一定水平了才「不重要」,比如均分70或75以上,雇主觉得你学习Ok。还有说这话的人家local有身份啊,你没身份啊,还不用学习成绩跟本地人区分开来,那你拿什么拼?留学生均分做不到70,还是用时间好好学习吧。真心觉得打工时间成本太高。如果你理解不了我在说什么,那你更要认真学习了。
为了避免「书呆子」的刻板印象和好好放松以准备下周学习,(注意好好放松极为重要)——
大学也是积极参加音乐社团,参加过合唱队,组过第一支中文阿卡贝拉(无伴奏纯人声清唱)并担任队长、和声编排的工作。请大家一定要知道,好好放松很重要!!!(但不要过度)
所以等我找工作时,我还是相当自信身上有许多闪光点,是在本地人里找不到的。就比如Critical thinking,试问多少澳洲学生能做到?去交换学习,自制力高到能兼顾学习(GPA3.75,4门传媒课)还能在入室抢劫后独立旅游,给雇主的印象真的很不一样。
而如何把自己和绝大多数留学生和本地人区分开来,也是大同小异吧。
5#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2:38:02 发帖IP地址来自
资深会计小仙女一路从实习生intern一路躺赢(摸爬滚打)走到现在Manangement accountant,总觉得大家对pr和语言成绩有那么些误解。。。

心态呀心态
小仙女上学期间经常会去搜集各种各样相关专业的就业信息,我觉得吧花这么多钱出国留个学也不容易,总得找点有技术含量的活儿吧,所以第一时间pass掉了所有的打工类兼职。秉持着一颗我就是来学习累计相关工作经验的心,参加了很多场校园招聘会以及职业规划的宣讲会等等。很多时候我去和hr聊天儿介绍自己的时候,他们并没有问到pr或者语言成绩。。。

也有可能是我口语交流起来比较像abc,更多聊的是一些过往的经历,课外活动等等。确实找到第一份实习或者兼职是非常难的,可是每个人都是这么走过来了,奇了怪了,为啥别人行,我就不行了?!

所以不要给自己设限!!! 也别一直在舒适圈里面不敢往外走~人家为啥有的公司要你雅思8888,还不是怕让你干活儿的时候,因为听不懂或者讲不清楚,影响工作效率呗(或者出现重大失误,当然实习生基本也不会被分配到责任这么重大的岗位上)

至于pr嘛,每个公司培训新人都是有成本的,总不想manager刚刚培训好一个还不错能用的,就跑了,那不是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的,自然要挑选一些本来就比较稳定靠谱的candidates,所以这一关其实如果能从这个角度,在面试的时候渗透给他们,让他们知道你也希望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并且在能力上面 有一些闪光点就有机会成功拿到实习咯~

经历呀经历

说说我刚开始找实习的事儿吧,大二的时候,基本的学校课业套路已经基本摸的比较清楚啦~平时上学的时候,所有的课基本都排在了集中的2-3天,所以给自己留出了几天的时间可以来些课外活动咯~ (学生会啊华姐活动啊都没有错过)

澳洲每年10月份都是Breast Cancer Awareness Month (这里可以科普一下breast cancer:https://nbcf.org.au/volunteer/

每年10月份公司穿的制服上面,都会用粉红色滴肩章~~飞行员/空姐儿们都会有哦~当时MQ也有帮breast cancer foundation募集善款的活动,于是我就想去帮帮忙也算是做好事一件嘛,就和学校申请了volunteer。(申请这个的可以是MQ的学生和老师)当天做活动的时候就是帮忙做一个早餐会,有吃的、喝的、还有乳腺癌基金会的工作人员来做一些科普和分享~当时志愿者大概有10来个,local比较多,我可能是唯一一个中国人~ 我们team的leader刚好是我们会计专业的一门lecture的女老师,她教大三的一门儿课,虽然当时大二的我还没上过,但是能多和她聊聊天儿 学学经验也好呀~ 聊天的过程中 我了解到她妈妈曾经是乳腺癌的患者,后来做过手术,整个疗程中家庭亲情的陪伴给了她妈妈很大的勇气和信心~ 笔芯笔芯~ 同时干活瞎扯淡的时候,聊着聊着得知她自己有一家小会计firm,于是……… 这么好的机会,当然要热情的表达一下我想要多学习一些会计工作经验的心啦,然鹅当时她公司里面不怎么缺人,但我们活动结束后留了联系方式~ 后来…… 经常在楼道里经常看到她都会打招呼呀~ 没过多久差不多financial year 结束了,可能比较忙,她就问我有没有时间过来实习累计一些经验,但是也需要面试这样, 那当然是要去了呀!!!

于是就去她们公司面试,一个HR,一个manager,就问了一下我的经历,工作时间安排,一些普通的面试问题~ 也可能我比较open up和他们讲了很多自己的经历和故事,所以聊的非常愉快,之后就被offer了兼职2-3天在firm里面的实习咯!

真的很感谢给我每一次机会的贵人们,因为这些机会我不断的在进步,让自己越来越有价值,这些对于毕业后直接拿offer起到了关键作用…… everything happens for a reason :P

澳洲媒体公司协办答谢宴,帮朋友organize 活动在上学的时候,其实有很多比较官方的公司宣讲活动,还有就是一些networking的活动,以前我平时喜欢找朋友一起参加很多活动比如什么社交酒会,慈善基金会的晚宴,赛马节等等 这类的活动非常能够让自己摆脱学生气,快速的成熟起来,也能扩展一些人脉,当时也有被offer过一些简单的实习机会,会计助理,前台,行政助理一类的工作。当你没有任何经验的时候,能有任何的经验都是好的!!! 千万不要眼高手低喔,先做起来,累计职场经验先,毕竟工作中有很多都是相通的transferrable skills!!

在这里要提醒小仙女们 社交需谨慎,要聪明选择社交群体我是生活在澳洲滴一个资深会计小仙女,如果大家有问题的话也可以给我评论或者私信的啦。记得点个关注噢!Mua~
6#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1 22:38:03 发帖IP地址来自
在澳洲得到一份实习,我认为这两个是最根本要素: 1.英文能力(特别是口语) 2.综合素质(对工作的积极参与程度、团队精神、Time management等等)

去年大一上学期通过参加其中一家四大银行的比赛,有幸在今年的假期得到一个短期的实习机会。通过选拔、面试和之后实习时和同事的交流,我个人感觉澳洲企业对于一个实习生的总体素质要求和正式员工没有多少分别(当然专业知识除外),甚至在解决问题和提供反馈方面,实习生会被期望以一个更新颖和客观的角度去提出自己的观点(方法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但其实团队精神,积极程度,思维方法等在我们这个阶段都可以锻炼和体现,最直接的就是参加各种社团和公众活动。在每次参加和组织活动时解决的一件小事,很可能就是以后面试和工作中会遇到的问题。Step out of your comfort zone,接触不同的人和事物。而企业对于英文要求方面,也印证了一位前辈说过的话 “在澳洲工作,从来都没有种族歧视,有的只是语言歧视。” 总的来说,我们要让公司看到我们身为留学生对同一问题提出与local不一样的解决方法和思维方式,另一方面,却要在英文和其他方面尽量和local看齐

关于Networking的看法:不要急,一步一步准备好,等到机会来时自然会得到。感触很深的一件事,还是在去年,O-Week的第一天和一个自己开consulting firm的男生聊得比较好,虽然没有一起上的课,但时不时也会和他一起吃饭,请教一下关于澳洲job market的基本情况。有一次吃完饭后,他突然说了几个scenario,问我会怎么做(像网上那种behavioral question)。问题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自己支支吾吾了半天什么都说不出来。现在想起,就算当时他不是想offer什么机会,但自己在他心中也留了一个完全外行的形象。错过的机会,也许无法再得到,但重要的是让自己了解到具体需要改进的地方。

@summertimepop 的建议很实用,在LinkedIn上network,关注学校career centre,参加不同的比赛,做项目,cold-calling等等都是增加拿到实习的可能性,但前提是不断提升自己,并寻找适合自身而且感兴趣的行业,同时也可以参加一些非盈利组织的志愿者活动。

实习最关键的一点是让我们了解到澳洲的企业文化、工作氛围与大学的不同和相联之处,不过却像@小尾巴大王 说的一样,我们留学生梦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去争取每一个机会,不管公司的规模大小,都去尝试。还在大学的我们,have nothing to los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27300
帖子:546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