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人员
2018-9-25 00:36
2775
0
市场空间:限油耗压力下48V混动系统成主流趋势,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525亿元
全球油耗法规趋严,汽车动力总成电动化已成主流趋势。目前内燃机燃烧技术的节油化改进空间已很有限,为达到乘用车平均油耗水平下降的目标,即至2020 年和2025年新车油耗分别下降至5L/100km和4L/100km,动力总成电动化势在必行。
与其他多种动力总成电动化系统相比,48V混动系统具有节油性价比高等诸多优势。48V混动系统相比12V启停、插电混动和纯电动系统,具备节油性价比高、总成本低、可适应性多种成型等优势,因而逐渐成为汽车动力系统的主流配置。
48V系统市场空间逐渐打开,预计2025年规模可达525亿元,2017-2025年复合增速达23.53%。随着2018年国内外主要汽车厂商的48V混动系统量产车型陆续投放上市,48V系统市场开始快速增长。预计至2020年,全球市场48V混动系统汽车产销量达400万辆,至2025年将会达到1500万辆。据此测算,至2020年48V混动系统的市场空间为140亿元,2025年将达525亿元,对应2017-2025年复合增速为23.53%。
核心要素:电机、电池、DC/DC以及电控、BMS是48V系统的关键
电机、电池、DC/DC是48V系统必不可少的硬件。48V混动系统的电机具有起动、发电、回收制动能量灯多种功能;48V电池是系统的储能单元,其中磷酸铁锂电池相比NCM三元电池和钛酸锂电池更适合用作48V系统;DC/DC是实现系统中12V与48V电压相互转换所不可缺少的装置。
48V电控系统和电池管理系统(BMS)是48V混动系统的核心控制系统。48V电控系统能够在不同工况下发挥多种重要作用,是实现电机功能的核心控制技术;BMS是48V电池管理的关键控制技术,对系统安全性至关重要。
竞争格局:国外供应商巨头主导市场,具备提供解决方案能力;国内供应商在硬件上有优势,具备渠道和核心技术的供应商有望取得突破
国外供应商凭借先发优势和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主导市场。国外的Tier 1巨头供应商大多在48V混动技术上有深厚的储备和积累,具有很强的先发优势。此类企业通过提供软件解决方案、硬件解决方案甚至是软硬件整体解决方案主导市场。
国内供应商主要布局在核心硬件零部件,已在电池、电机和DC/DC方面具备一定的渠道和技术优势。48V电机、电池的部分业务已呈现出向头部供应商(如大洋电机、宁德时代等)逐渐集中的趋势;与之相对,DC/DC的竞争格局则相对分散。此外,能掌握电控和BMS系统核心技术的公司,有望取代国外供应商从而实现突破。
投资策略:看好渠道占优的硬件商及具备自主技术的电控/BMS企业在国内相关非上市公司中,我们看好如下两类:一是具备渠道优势的的DC/DC供应商;二是掌握自主软件控制技术的供应商。依此逻辑,我们建议重点关注:
奉天电子(430293.OC):渠道优势明显,已量产48V系统DC/DC;
其他建议关注的企业:奥易克斯、天邦达这两家具备自主软件控制技术的企业。
风险提示:
政策调整引起市场波动;技术市场度不及预期;其他电动化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url=]查看PDF原文[/url]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