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什么西方借鉴中国的例子,其成败如何?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小番-FanJunior   2018-9-24 01:33   2135085   8
古代史也好,当代史也好。大到律法政策,小到日常生活。有没有西方社会借鉴我们国家的例子,若可论其成败,则如何?

镜像问题:有什么中国借鉴西方的例子吗?成败如何? - 社会
分享到 :
0 人收藏

8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RAN LEE  3级会员 | 2018-9-24 01:33:23 发帖IP地址来自
征服世界象征美好爱情的玫瑰,
开满欧美花园的芍药和牡丹,
在世界各个角落璀璨的杜鹃...
是啊,那些装点着我们城市和生活,被我们忽视的花草树木,也曾飘洋过海,为欧洲人所痴迷。而他们无一例外地都有源自于中国本土植物基因的参与。

没错,中国的名花奇木,这些珍稀的植物资源,早在历史上就被西方世界大量引种、借鉴、开发利用,进而进行杂交培育工作,为西方尤其是观赏园艺产业带来了巨大利润。


中国被西方人称之为「世界园林之母 」。
从16世纪起,西方国家就不断派人来中国进行植物的引种采集,
这些以收集「奇花异木」为使命的人被称为「植物猎人」。

其中,最有名的植物猎人就是被西方人称为 「中国威尔逊」的 亨利·威尔逊( Ernest Henry Wilson )

亨利·威尔逊,于1899~1918年曾5次来到中国的西南山区进行植物采集,引走大约1000种植物;
要知道,原产于英国的本土植物,也仅有1700种,中国则有3万余种(世界第三),威尔逊的引种无疑丰富了英国园林的种质资源,从而进行杂交培育;
以至于英国人都不得不承认,如果英国没有中国的植物,是不可想象的。

英国著名的皇家植物园--「丘园」的前任园长John Sinmons说到:看看如今的庭院,几乎每一座都有来自中国的植物。

1899~1902年,威尔逊在中国的西南山区,寻找一种十分稀有,且只产于中国的古老的孑遗物种:珙桐。 也就是西方城市大量栽培的「 鸽子树 (dove tree)」。


1899年初,威尔逊从英国利物浦出发到美国,从4月底在旧金山登船到中国,几经辗转,到云南的思茅找到了韩尔礼,韩尔礼将自己在小客栈发现的珙桐的位置标注在地图上,无奈当时义和团运动爆发,交通阻塞,时局动荡。 威尔逊只好暂居上海静候时机。

1900年的2月24号,威尔逊便从上海乘船到达宜昌,组织了探险队,又顺水路到达巴东。按照地图的标注,沿线寻找到达了标注地点,可是出现在威尔逊眼前的,却是客栈门口那被斧头劈下的珙桐树桩。

威尔逊遭受了打击,彻夜未眠,虽然工作并不顺利,但是他并未放弃继续寻找珙桐的机会。

在当地向导的帮助下,威尔逊继续在宜昌周围的川鄂交界的高山里,沿着陡峭的路途,翻越文草密林;直到一次,他走着走着,被一颗横着的树干绊倒,当他起身仰头时,便看见那绿荫中婆娑光影,忽闪忽烁,一颗开满花的珙桐在风中摇曳。


威尔逊的日记里还记载着看到珙桐时那惊艳的一幕:
就是那轻微的风也能把她吹动,仿佛树影里的蝴蝶或展翅的小鸽子。
然后威尔逊采集了珙桐的枝条,在秋天收集的种子的幼树苗。同时还发现了珙桐的变种---光叶珙桐。

珙桐树带回英国后,1906年第一次在异国他乡开花,便轰动一时,自此之后,在西方各国争相从英国引种,后来几乎成了欧洲北温带国家必备的绿化树,影响十分深远。

周恩来在1957年到瑞士日内瓦出席会议,第一次看到奇特的珙桐,觉得十分喜爱,好奇问是什么树,随行人不知道。问了瑞士人,才知道原来这是珙桐,她的故乡在中国。

而这一幕,引种珙桐才不过几十年间,便被欧洲大量应用。

后来周恩来觉得珙桐在中国的深山真是「养在闺中无人识」,回国后便交代园林部门进行重视和开发。如今华东华北的城市能欣赏到这一美丽的植物,更能看到更多用本土的植物资源开发出来的奇花异卉。


  • 然而欧洲对于中国植物资源的向往,不止珙桐。另一个著名的植物猎人「福斯特」便直接称中国就是世界的「中央花园」。
中国的植物飘洋过海,还有被西方称之为「花中皇后」的月季。
对的,也就是情人节时我们在花店里买的玫瑰,他们的血液里静静地流淌着中国的血统。
(月季、蔷薇、玫瑰在西方都统称为Rose)

现代月季----主要由来自中国的三个原种:月季(Rosa chinensis)、多花蔷薇(R.multiflora)、
芳香月季(R. odprata)与欧洲的蔷薇反复杂交培育而成。
而促成这一历史性工程的,是拿破仑的妻子---法国皇后约瑟芬。


约瑟芬皇后酷爱月季,在1804年建立了「马尔梅森月季园」。1809年,一位植物猎人在广州购得了绯红茶香月季后,被送往马尔梅森月季园,由此展开了现代月季的育种的新篇章。

原因是中国的月季具有多季开花性状而欧洲的蔷薇,也只是开一季花
经过欧洲的「巨花蔷薇x中国月季 」的反复杂交,最终产生了多季开花的香水月季
这一变革就在中国月季传入欧洲后,为欧洲培育现代月季奠定了基础。

到了今天,我们才能在除情人节的节点外,还能买得到新鲜的玫瑰花便归功于此。

  • 而更早的中国国花----牡丹花/芍药,历来被全世界各国所喜爱,日本是除了中国最珍爱牡丹的国家。

  • 牡丹早在公元724年~749年,据传为空海和尚带入日本。
  • 1330-1850年间,法国、荷兰东亚公司、英国丘园逐渐引进。特别提及的是法国人,在1880年,首次引入了中国独有的黄色牡丹,经过上百年培育,1980年才选育出黄色系的品种。

是啊,被西方所引进的植物,又何止这些呢,除此之外,还有杜鹃、菊花、报春花、绿绒蒿、兰花、杓兰、甚至桃梅李杏,数千种花木……
香艳的中国花卉,难以详尽。

中国的壮丽山河和自然资源,也正如威尔逊名作里《中国·园林之母》里说道的那样
由于她数以百万计的勤奋人民 , 她那古老和悠久的文明 , 她那巨大的自然财富和绮丽的风光 ,中国——总是有不尽的魅力和吸引力 。
图:苏州园林拙政园明代文徵明手植紫藤

-

全文完,谢谢。
喜欢不妨点赞(^^*。

更多植物/园艺的小知识可关注我的专栏:花裏活 - 知乎专栏
3#
李同学  4级常客 | 2018-9-24 01:33:24 发帖IP地址来自
先谢轮子哥。然后,本答案不涉及任何国内违反知乎内容规范的信息,诸君下笔请不要离题万里。

———————不务正业的分割线————————

有啊,西方实践了一把毛泽东思想。
当然实践的方式太暴力…………随便就打砸汽车、丟燃烧瓶什么的确实不和谐。

1968年五月十日,巴黎。

萨特与拉康发表全国声明:“向用一切手段摆脱异化秩序的大学生致敬”。号召学生用暴力砸烂国家机关。当晚,即是著名的“街垒之夜”。

萨特作为法国文坛盟主和全体学生的精神领袖说:
“只有暴力才能在历史中永存”。因为年轻人不再像父辈那样生活,而那样的生活“疲乏、空虚、充满压迫”。
对学生而言,惟有的出路是使用暴力推翻一切专制。他号召学生们,“和大学发生的唯一的联系,就是砸碎大学!”

下面是运动的一部分图片
不久,风暴由巴黎席卷法国全境,上千万的工人、小商贩、知识分子手举红宝书加入了战斗。

这场运动直接导致了戴高乐内阁的下台,并在事实上促进了工人待遇的提升。千百万法国年轻人在运动中成立了模仿红卫兵的各种组织,上街高喊毛泽东语录…………

而且不只是法国,当时全世界的年轻人都嗨了起来。
五月风暴从法国迅速蔓延至西德和意大利,西欧各国纷纷响应。
而后还与美国的新左派运动遥相呼应。
在日本,则是影响了著名的“东京全共斗”运动。

毛泽东的思想激起了全球年轻人的反叛精神和改变世界的愿望,影响了一个时代的西方人。
捕获了众多脑残粉:

like this

泰森

like this

萨特与波伏娃


这种由“落后”的东方向“先进”的西方大规模输出价值观的事件,讲道理也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题主,不知道这算不算中国影响并改变西方的例子呢?


以上。
4#
秋原  1级新秀 | 2018-9-24 01:33:27 发帖IP地址来自
茶叶的种植与加工方法。
英国人和俄国人都是极为嗜茶的民族,他们比较典型的例子。
绿茶、红茶都起源于中国。在1820年代以前,英、俄国只能从清朝进口红茶。英国主要通过广州洋行贸易。在道光年间,英国人把中国茶树苗带到当时属于英国殖民地的斯里兰卡和印度等地试种,并重金招募中国茶树栽培人员和经验丰富的加工茶师。
茶树在斯里兰卡、印度栽培获得成功,186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成大面积、有极高经济价值的茶园,并取代了原来中国红茶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

另一个更有意思的例子,是把茶叶种植与加工技术带到俄国的刘峻周——
这张照片拍摄于1910年,不是给黑白照片上色,而是原装保真的彩色照片,采用的是当时的三原色滤镜叠加摄影术。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俄国通过外蒙古的恰克图陆路边贸口岸购买中国生产的红茶砖。中国茶叶种植加工的主产地,本来是在闽浙一带,但太平天国战争爆发,北方茶商去南方采购的渠道中断了,于是,以山西晋商为首的茶商看中了湘鄂两省的诸如羊楼洞地区,把这里建设为茶树种植与茶叶加工基地。
1861年,汉口对外开埠,英国人首先来这里建租界,晚清光绪年将,俄、法等国也在汉口设立租界。在此期间,俄国茶商就陆续到汉口开办茶叶加工厂,再加上中国晋商、南方茶商和外国英商的茶厂、茶行,就使汉口成为晚清中国对外茶叶贸易中心。

刘峻周是湖南人,寄籍广东肇庆,生于1870年,幼年随家人逃荒,到汉口的茶行里做学徒谋生(有另外一种说法,称他早年曾做过绿营兵丁)。1893年,刘峻周不过23岁,却已经是有十年从业经验的茶叶行老伙计了。
就在这年,正在汉口的俄国茶商波波夫看中了他,邀请他到俄国传授茶术。
刘峻周带着茶树种子远赴重洋,到了格鲁吉亚的阿扎里。这个地方在黑海边上,是俄国境内最温暖的地方。但茶树是热带\亚热带植物,即便这个俄国最靠南、最温暖的地方,也很不适茶树的生长。
刘峻周花费了三年多的时间,逐渐培育出能适应当地气候与土壤的茶树,还建立了全套的茶叶加工厂,使俄国实现了自产茶叶。1900年的巴黎世界展览会上,刘峻周培育加工俄国“刘茶”还获得了世界金奖。
1910年,沙皇尼古拉二世授予刘峻周三级奖章。上面照片中,他就佩戴这枚勋章。
由刘峻周出任总技师的格鲁吉亚恰科瓦茶叶厂包装车间——

俄国在1914年加入一战,1917年又发生十月革命,局势动荡不安。但刘峻周没有离开俄国,到了苏俄时代,他继续担任格鲁吉亚当地苏俄国营茶厂的负责人。因为贡献尤为突出,他还得到了列宁的接见和表彰。
1924年,刘峻周全家在格鲁吉亚茶园中的合影——

刘峻周在俄国前后三十年,把全套中国茶叶种植与加工技术带到俄国,并培育出能适应俄国当地环境的新茶树种,是俄国茶树种植业和茶叶加工业的奠基人。
不过,他一直保留自己的中国国籍。1924年列宁去世,斯大林上台,苏俄国内政策发生变化,要求所有在俄国的外国侨民要么加入苏联国籍,要么接受很严厉的政治审查与监控。刘峻周不愿意加入苏联国籍,在1925年归国。
5#
侯林  4级常客 | 2018-9-24 01:33:28 发帖IP地址来自

家具设计----Y 椅子

丹麦设计师在模仿中国明朝家具圈椅的基础上设计出举世闻名的现代家具椅子Y Chair 。Y型椅很受人喜欢 ,适合放在餐厅图书馆之类, 属于北欧风或者新中式家具。

该设计朴素无华,极具中国意境美学, 符合人机工程学,又贴近当代审美 。想想这可是上个世纪一个西方设计师穿越至明朝的取经设计出来的 ,虽然明清家具一直以来确实很受西方家具设计师的厚爱。


Y Chair 是椅子设计大师Hans J. Wegner设计于1950


也适用于极简性冷淡无印风

放在餐厅



设计人物介绍
Hans.J.Weganer(1914-- 2007)出生于丹麦,毕业于哥本哈根工艺美术学校,是丹麦乃至世界上20世纪最伟大的家具设计师之一。他本身就是手艺高超的细木工,因而对家具有着深刻的了解与思考。

Hans Wegner 早年潜心研究中国家具,1945年设计的系列"中国椅"就吸取了中国明代椅的精华。Hans Wegner他在1959年被伦敦皇家艺术协会授予皇家工业设计师荣誉称号,并被誉为“当代坐椅艺术大师”。


该椅子设计分析
Y Chair 的灵感就来自明式家具,不过轻盈而优美的外形,去繁就简,使Y Chair比明式家具来得更直接,Y Chair的名字则来自于其椅背的Y 字型设计,人工绑上的天然纸纤坐垫,优美的线条与触感,意象上的抽象美与功能上的人机结合。让所有拥有Y Chair的人都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这把椅子设计也是经历几年的过程,从繁到简,通过改进到最后成形,China Chair 到Y Chait 。开始的时候更像明式圈椅, 后面去繁就简 ,更加入了北欧风格。


设计改进图


最后的Y型椅长防形靠背改化为字母 Y 形,为了更符合人机工程学, 一些该削平的削掉, 缩短的缩短 ,适当的简化 , 细节 ,极具雕塑感。



以下是更多颜色款式,是不是满满的现代气息










而我们常见部分明朝家具椅子



世人对圈椅的评价

明朝圈椅的魅力在于极高的制作水平和韵意

圈椅是明代家具中最为经典的制作,明代圈椅,造型古朴典雅,线条简洁流畅,制作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天圆地方”是中国人文化中典型的宇宙观,不但建筑受其影响,也融入到了家具的设计之中。圈椅是方与圆相结合的造型,上圆下方,以圆为主旋律,圆是和谐,圆象征幸福;方是稳健,宁静致远,圈椅完美的体现了这一理念。从审美角度审视,明代圈椅造型美、线条美与书法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具有中国泼墨写意画的手法,抽象美产生的视觉效果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点,圈椅的扶手与搭背形成的斜度,圈椅的弧度,座位的高度,这三度的组合,比例协调,构筑了完美的艺术想象空间。


由此可见明式家具的登峰造极


所以 ,这位西方同学学习中国的算很成功的!

6#
马前卒  6级职业 | 2018-9-24 01:33:29 发帖IP地址来自
钻井技术。

在电力提灌技术普及之前,中国四川地区是欧亚大陆距离大海和盐湖最远的内陆农业人口密集区,偏偏四川人还很喜欢割据,所以对井盐的需求非常大,拥有领先世界的深井开凿能力(否则被贸易封锁只能投降了)。在手工业时代,四川工人就开凿过千米深井,远远超出当时欧美的矿山技术水平。近代传教士断断续续地把相关技术带回欧洲,帮助西方突破了许多技术难关。甚至欧洲从第一次工业革命(采煤)向第二次工业革命(采油)的跃进,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中国输出的关键技术细节。

前工业时代的千米钻机

当然,你可以说这些技术可能是欧洲自己研究出来的,但钻井技术西传有非常可靠的历史文献证据。而且,就像中国一旦停止引进欧洲火炮技术,火器就停滞一样;欧洲一旦停止从中国输入钻井技术,在关键技术细节上也会停滞一个多世纪,需要靠第二次引入中国技术来解决问题。这足以证明中国输出钻井技术的事实。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潘吉星有专门的论文介绍这段历史:中国深井钻探技术的起源、发展和西传。我这里略微摘录一下,非常推荐阅读全文:



在工业革命之前,由于战争频繁,内海面积大,欧洲在铸炮/机加工/军舰制造等方面领先于其他文明区域,但总的来说,欧洲并没有全面的技术优势,欧亚大陆各个文明是各家有各家的高招,否则欧洲文明也不会通过国际贸易赚那么多钱了。但商业毕竟只是个转手利润,归根结底还是制造业改造社会,所以欧洲当时没有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的经济地位。只是因为1770年前后,金属加工技术触发了工业革命,欧洲才真正获得了压倒性的力量,统治世界一个多世纪。这个技术突破点有很大的偶然性,但事后被各路人马包装成制度先进性的必然结果,进而渲染为全面的技术优势,结果就是欧洲向其他文明的学习被忽视,钻井技术只是其中一个案例而已。

【图文】钻井发展史
从中国技术发展而来的冲击钻井法一直用到20世纪。

相关回答:

有哪些 19 世纪出现的科技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一百多年后的今天还在使用? - 马前卒的回答

历史上有什么东西一直被摆在不重要的位置,后来突然发现它的用途,而后被广泛使用呢? - 马前卒的回答
7#
猴纸  2级吧友 | 2018-9-24 01:33:30 发帖IP地址来自
如图
8#
懦夫卡蹲者  3级会员 | 2018-9-24 01:33:31 发帖IP地址来自
日本的明治维新,从中国(清朝)引入了对西方词汇的汉语翻译。日本的引入是如此成功以至于多数中国人都以为这些词是日本人首先翻译的, 甚至连日本人自己都信了(前不久在知乎还碰到一个日本人如此)。

以前看到过文章,讲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渊博的“大儒”们是如何信达雅的将西方词汇翻译成汉语,不然今天中国人就无法说话了。看了后面的内容,就可以知道这些所谓的日本大儒根本就不曾存在过。 首先,日本不像当时中国一样存在一个庞大的知识阶层(科举); 其次,大规模翻译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再者,汉语本身对于日本人来说就是外来词语,用这个外来的东西再去翻译第三方的语言,难度可想而知; 最后,中国的洋务运动要远早于日本维新。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下面列出的词语仅仅是极小一部分,有兴趣的人可以去找一下原始资料,相信收获更多。

作者:sahwn wang
链接:中国向日本二次输出的汉字词语有哪些? - sahwn wang 的回答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1607年徐光启和利玛窦合译的《几何原本》,首先厘定了“几何”这个科学名称,并创制了诸如“点”、“线”、“直线”、“平面”、“曲线”、“对角线”、“并行线”(平行线)、“直角”、“钝角”、“三角”、“面积”、“体积”、“相似”、“外似”等等新词汇,引入了西方科学的新概念;

1613年利玛窦和李之藻合译的《同文算指》,也创制了诸如“平方”、“立方”、“开方”、“乘方”、“通分”、“约分”等等新词。

1602年利玛窦为李之藻印制的“坤舆万国全图”撰写的总论和各部分说明,厘定了“地球”、“南北二极”、“北极圈”、“南极圈”、“五大洲”、“赤道”、“经线”、“纬线”等等一批地理术语,利玛窦和李之藻合著的《浑盖通宪图说》中出现了“天体”、“赤道”、“子午规”、“地平规”、“天地仪”、“地球仪”等天文地理术语。

1627年葡萄牙人傅讯际和李之藻合译的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名理探》就出现了“明确”、“解释”、“剖析”、“推论”等词,

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于1623年译著的《西学凡》和《职方外纪》二书,已经创制了诸如“原罪”、“采取”、“处置”、“救世主”、“造物主”、“公法”、“文科”、“理科”、“法科”、“法学”、“地球”、“大西洋”、“热带”等词汇

---------------------明,清分割线-----------------

在中国人士李善兰、徐寿、华蘅芳等人的配合下,西方人士马礼逊、丁韪良、傅雅兰(评论有人指出应为傅兰雅)等译著了诸如《万国公法》、《佐治刍言》、《微积溯源》、《三角数理》、《电学》、《声学》、《光学》、《以太说》、《地学浅释》、《化学鉴原》、《公法总论》、《几何原本》后九章等等西方书籍文献。

美国传教士丁韪良译著,于1864年刊行的《万国公法》,就厘定了遗产、惯行、关涉、管制、限定、权利、交战、固辞、国权、遵守、臣民、专管、宣战、大局、追求、通知、特派、法院、民主、友谊、维持、异邦、会议、管辖、议定、权威、权利、公法、国政、国法、国民、战时、战争、法院、盟约等新词,并传入日本,被日本视为国际公法范本。

之后日本于1866年出版的《毕洒林氏万国公法》和1868年出版的《泰西国法论》采用中国《万国公法》相同的法律词汇术语达250余例。

傅雅兰等译著,并由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于1885年出版的《佐治刍言》,创制新词涉及面颇广,如数学、动物学、植物学、天文学学科名称至今仍被沿用,创作了“执照”、“国债”、“银行”、“资本”、“价值”、“物价”、“公司”、“股份”、“工资”、“巡捕”、“空气”、“机器”、“铁路”、“汽车”、“纺织机器”、“煤气”、“自来水”、“自来水公司”、“自来火”等等词语;

首次提出了“动产”、“不动产”的概念,称“动产”为“能移动之产业”,“不动产”为“能传授之产业”,并多次采用了“资本”这个词,提出了“资本”的概念:“所谓资本者,不弟钱财已也,凡值钱之物,如舟车、房屋、铁路及宝石之类,皆可谓之资本。”可当时“资本”一词并未被国人采用,严复、梁启超等均采用“母财”,后来才被传到日本的所谓日源汉字“资本”所取代。

《微积溯源》中厘定了变数、函数、微分、积分、系数、极大值、极小值等术语。《电学》厘定了电极、电线、电钟、摩擦生电等。这些书籍都传到日本,其中的汉语新词也随之直接被借用到日语中去了。

1843年英国人在上海创建的墨海书馆,中外人士合作译著刊行了《大美联邦志略》(1851年)、《博物新编》(1855年)、《续几何原本》(1857年)、《植物学》(1858年)、《代微积拾级》(1859年)、《代数学》(1859年)、《全体新论》等书籍,厘定了圆锥、曲线、轴线、代数、微分、积分、系数、椭圆、级数、常数、变数、植物学等等一批术语,并传往日本,为日本人所采用。

1844年美国人在澳门开设的花华圣经书房,1845年迁往宁波,1860年迁至上海,改名美华书馆,印刷出版了几十种自然科学书籍,如《万国药方》、《格物质学》、《代形合参》、《八线备旨》、《心算启蒙》、《五大洲图说》、《地理略说》等。1877年在上海成立的益智书会,为当时诸多大学堂编译教科书,如《圆锥曲线》、《金石略辨》、《天文揭要》、《光学揭要》、《西学乐法启蒙》、《中西四大致》、《治心免病法》、《化学卫生论》、《热学图说》、《植物学》、《代数备旨》等。

1822年出版的由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编纂的《华英字典》(共三部分六卷),已经将“使徒”、“铅笔”、“消化”、“交换”、“审判”、“法律”、“水准”、“医学”、“自然的”、“必要”、“新闻”、“风琴”、“演习”、“半径线”、“精神”、“单位”、“行为”等词汇与英语进行了对译。

之后,1844年美国传教士卫三畏编纂的《英华韵府历阶》将“文法”、“新闻纸”(到现在日本的报纸还称为“新闻纸”)、“金刚石”、“内阁”、“领事”、“码”等等词汇的汉英对译,

1848年英国传教士麦都思编纂的《英汉字典》将“直径”、“本质”、“知识”、“机器”、“干事”、“物质”、“平面”、“白金”、“偶然”、“教养”、“交际”、“天主”、“默示”、“同情”、“小说”等等词汇的汉英对译,

1869年间出版的由德国传教士罗存德编纂的《英华字典》将“园艺”、“侵犯”、“蛋白质”、“阳极”、“映像”、“副官”、“银行”、“麦酒”、“公报”、“想象”、“碳酸”、“阴极”、“克服”、“保险”、“白旗”、“自由”、“文学”、“元帅”、“原罪”、“受难”、“原理”、“特权”、“宣传”、“右翼”、“法则”、“记号”、“随员”、“寒带”、“热带”、“吨”、“恋爱”、“读者”等等词汇的汉英对译,

1872年美国传教士卢公明编纂《华英萃林韵府》将“电报”、“电池”、“光线”、“分子”、“民主之国”、“地质论”、“物理”、“光学”、“理论”、“动力”、“国会”、“会议”、“纳税”、“函数”、“微分学”、“代数曲线”、“沿海”、“罗盘”、“闪电”、“午线”、“抛物线”等等词汇的汉英对译[17]。这些辞典都东传日本,被日本各种英和、和英辞典的编纂所借鉴,为日本学习西方的思想、科技,创造新词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除此之外,中国人还自己开办翻译机构,如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江南制造局翻译馆、海军衙门、税务总司、京师大学堂编译馆、上海的南洋公学、湖北官书局、北洋官书局等。据统计,仅江南制造局及翻译馆从1855年(咸丰三年)到1911年(宣统三年)近60年间,共有468部西方科学著作被译成中文出版。其中总论及杂著44部,天文气象12部,数学164部,理化98部,博物92部,地理58部;所译之书内容广泛,包括算学测量、汽机、化学、地质地理、天文、航海、博物、医、工艺、造船及水陆兵法等共180种。今天常用的很多科学名词,都是江南制造局及翻译馆最初定下来的。




日本目白大学陈力卫教授也证实:“当时日本外务省官员柳原前光曾将江南制造局所译的书籍十数种购回日本,用作教科书和同类学科书籍翻译时的参考。”“据调查仅19世纪出版的汉译西书就有155种被日本人翻刻利用,通过加注释、加日文翻译解释等程序后,其中的‘汉语’词便也随之直接地借用到日语里去了。”

事实完全可以证明,许多所谓的“日语外来词”,都是“出口转内销”的“中国产品”。即使没有日语外来词,中国人照样可以翻译西方科学文献,中国人照样可以进行正常交流,照样可以做实验报告博士论文。

中国向日本二次输出的汉字词语有哪些? - sahwn wang 的回答
9#
北京大学出版社  4级常客 | 2018-9-24 01:33:32 发帖IP地址来自

举一个艺术设计方面的例子,是也许你们都已经知道的巴洛克洛可可艺术风格。

东西方交流互通的历史已有千年,中国作为历史上曾经最强大的国家对欧洲乃至整个西方巨大的影响力是必然的,这是来自相对落后的文明对一个更为复杂和精致文明的自然而然的向往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马可·波罗游记》的畅销。13世纪,在马可·波罗和一众希腊人与罗马人的吹捧下,东方的这片土地变成了一幅神州幻象。在他们的描绘中:这里有安定、仁爱的民族,甚至皇上本人就是哲学家和诗人,而在他无所不及的仁慈的专制之下,官员们也是凭借自己精美的诗文才得到任命和提拔……在这个有着用不尽的午后时光的国度,人们把消闲普遍当作生活大事,劳作似乎永远停滞了。遍地盛开着杜鹃花、山茶花和玫瑰花,居民们骑射打猎、跳起高贵的利戈顿舞、放着稀奇古怪的风筝。

它太过虚幻迷人,以至于当17、18世纪的利玛窦(Matteo Ricci)、理查德·沃尔特(Rev.Richard Walter)(牧师)和罗伯特·福琼(Robert Fortune)(植物标本采集学者)等人来到中国的时候常常会感到极度震惊和失望。即便到了20世纪30年代,奥斯伯特·西特韦尔爵士(Sir Osbert Sitwell)仍在说,“自抵达中国后”,他也只是在北京游览皇室的私人宫殿房间的时候,才开始“领悟到中国风这个概念最初是如何引起了我们祖先的兴趣的”。

代夫特陶器工厂生产的瓷匾(一种大型瓷砖,用于墙面装饰)描绘了17世纪西方人的中国想象。

东方贸易开始得很早,可以追溯至公元前4世纪,到了公元1世纪中期的时候,亚洲的丝绸之路已经完全确立。中国的生丝开始传入欧洲,与此同时传入的还有中国化的色彩与样式,也因此出现了一大批惟妙惟肖的织物仿造品。

这个珠宝盒上的鸟完全可以看做是欧洲中国风最早的样本。跟3世纪的叙利亚织物不同的是,这些嵌板并不仅仅是中国物品的仿品,或者赝品;它们出自丝绸上的平面图案,然后用浮雕手法在一个不同的材料上刻画出来。跟10世纪手抄本上神气十足、梳理羽毛的鸟不同的是,它们不是用于图示,而是用于装饰。

从这里开始,一阵中国风开始席卷欧洲。


到了17世纪下半叶,东方文物的时尚差不多在欧洲每一个地方都流行开来。毫不夸张地说,要是哪一个王宫或者大公府邸没有一个陈列着闪闪发光的青花盘子、瓶和壶的柜子的话,那它绝不会被认为是完美无缺的。从床上垂下的是印花棉布,床上铺的是彩绘布被子。时尚的女士若是没有印花布长袍的话,就会羞于抬起她们的头,或者,至少也需要一条印度披肩来裹住她们的香肩。每一位绅士的图书馆都会炫耀一个抢眼的书架,上面满满地堆放着奢华的对开本的东方游记。

当引领了法国艺术与时尚史上一个伟大时代的“太阳王”路易十四决定为他最宠爱的情妇莫内斯潘夫人(Mme deMontespan)修建一座楼阁--特列安农瓷屋(Trianon de porcelaine)的时候,他采用的也是正流行着的中式设计。屋顶檐口和主体建筑的转角处都是使用陶瓷瓷砖点缀的饰板。室内,全是蓝白两色,这是当时认为赏心悦目的中国式色调。连同园中亭阁的布局也明显流露出模仿北京皇宫的中央庭院的痕迹

中国风流入宫廷。

“太阳王”路易十四的宠姬、“光荣美人”莫内斯潘夫人, 后世的伏尔泰曾评价她是当时法国最美的女人。
美国当代艺术家EdwardA n d r e w Z e g a 和德国当代艺术家 Bernd H.Dams画笔下的特列安农瓷屋
1 7 世纪版画家所绘特列安农瓷屋一侧透视图( A d a m P é r e l l e ,1680—1684)

盛行的中国风装饰特色也体现在宫廷化装舞会的服饰上,甚至还流行起中国面具。


中国元素满满的木质漆盒

一只德国巴洛克式中国风镀金红漆橱柜

17世纪中期的时候,神州的形象已经深深地印刻在欧洲人的想象中。东方器皿,尤其是纺织品和陶瓷,还有大量的漆器,充斥着巴黎、伦敦和阿姆斯特丹的市场。此外,欧洲的工匠们开始仿制中国、日本和印度的艺术(但并没有对这几种艺术进行明确的区分)。而从这些艺术开始,有几个大胆创新的工匠开始发展出一种新的装饰风格——巴洛克中国风。顺治(Shun Ch’ih)的宫廷所激发的闲谈和猜测丝毫不比路易十四或者查尔斯二世的宫廷缺少刺激。事实上,西方表现出的症状,明确无误是一场严重的中国热。


路易十四画像

路易十四死后的法国18世纪社会愈加弥漫着骄奢淫逸之风。戏剧、书籍、绘画、雕塑、建筑,无不迎合矫饰和卖弄风情的时尚,迅速脱离严肃风格。对于这个玩世不恭、繁复优雅至极的社会,中国风自然颇具诱惑力。越来越丰富的舶来品以及 “猴子”(在当时,猴子被看做是典型的中国式象)、纸伞、庙宇等形象符号勾起人们的好奇,画家艺术家们开始转向中国风寻求灵感。因此,即便是说中国风塑造了洛可可风格的形成也并不为过。

克里斯托弗· 于埃( C h r i s t o p h e H u e t ) 在尚蒂伊城堡的“大猴子室” 内戏仿华托之作,端坐的女神变成了波斯妖姬,朝拜者被姿势相仿的两只猴子取代。

克里斯托弗·于埃1735年在尚蒂伊城堡中的“大猴子室”进一步发展了中国风系列的奇幻风格。房间壁画中主人公是中国人,伺候他们的是一群活泼可爱的猴子,在墙上和天花板上蹦蹦跳跳。模仿人类工作及享乐的猴子形象最初出现在中世纪手稿的边缘,之后成为欧洲艺术中的常客。

比如这个。

还有。


洛可可时期的代表作品更多为室内装潢物品。这两张挂毯的设计和细节都是典型的洛可可风格,反映出18世纪对东方轻松愉快的印象,但强调的是东方的奢华气氛。画幅中每一个官吏都风流倜傥,每一位仕女都风情万种,就连哲学家都身着剪裁时髦的长袍,走路仪态做作。


一个安装在鎏金铜支架上的中国人物和大象装饰的瓷座钟
奇特的中国风茶壶:一位中国女子骑着一只小公鸡

洛可可式房间中其他各式装饰品、小摆设尤为引人注目。它们更为热衷于体现异国情调,相比之前的巴洛特风格也显得更加浮华张扬。

历史记载显示这场中国风在18世纪中叶时达到顶峰,于19世纪逐渐消退。19世纪,是厄难般的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正是中国最为愧对“天朝”美誉之时。值得一提的是,1860年代中式风格显露出被逐渐新兴的日式风格取代的倾向,东方文化始终是西方艺术文化始终无法忽视的一部分。

这一阵跨越世纪的中国风潮带来的是一段绚丽新奇的传说,留下的是一份浪漫至奢的艺术风情。艺术史上从来没有成败之分,不然你以为去年的那场维密大秀怎会如此辣眼睛? ⊙﹏⊙

文章图片来自 《中国风:遗失在西方800年的中国元素》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01 和网络

【图书简介】从17世纪始,欧洲刮起了一股强劲的“中国风”。这场中国风发端于11世纪,得到了马可·波罗、圣鄂多立克等曾旅行中国的冒险家们、传教士们的有力助推,经几个世纪的发展后,从17世纪开始全面渗透到了欧洲人生活的各个层面,如日用物品、家居装饰、园林建筑等,上至王公贵胄,下至商贾乡绅,都对所谓的中国风尚趋之若鹜;中国风更直接形塑了西方时尚史上著名的洛可可风格。这场中国风在18世纪中叶时达到顶峰,直到19世纪才逐渐消退。华托、布歇、皮耶芒、齐彭代尔、钱伯斯、瑞普顿等著名的艺术家、设计大师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设计师、工匠所创造出的众多中式建筑、艺术品和工艺品为后人记录和保存了它席卷欧洲大陆的深刻痕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