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发动机还有追赶上欧美的可能吗?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snow   2018-9-24 01:32   2593986   10
分享到 :
0 人收藏

10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郑击波  3级会员 | 2018-9-24 01:32:24 发帖IP地址来自

昨天用一天的时间一口气从早上九点到晚上十一点,基本上连续不断地给某院所写了一份30页的报告(当然,之前肯定还是花了时间做了一些计算),算是给他们解决了一个强度振动上的小问题——这活儿如果放在所里面做的话可能要花半个月以上的时间。

晚上回宿舍的时候我就跟同学说,其实我们一帮人真实的效率都挺高的,虽然说最复杂的问题不一定能够解决,但是一些现在发动机里面的一些小毛小病的解决还是小意思的吧。别的不说,如果我们教研室四十多人毕业出去都能够用这种效率工作,肯定能做不少事情——毕竟现在商用的一些分析软件还是比较成熟的,发动机里面的很多工程问题只要有一个懂行的人做指导和分配,剩下的就是工作人员拼命的算、拼命的优化就好了。大的创性不敢说,小毛小病的不会像现在这么似的不断出现。而一款可靠的发动机,性能即便差点儿,也足够养活一大帮人了。

可是为什么偏偏这种情况从来没发生过呢?

很简单,昨天我心情好,没什么屁事儿干,再加上所里面催的急,顺手就超负荷给做了。要是放在平时,我肯定就是能拖就拖了——拜托,博士给我一个月的津贴才小几千,干嘛总是那么拼命?

所里面的工作人员更加不用说了,还要养家糊口,之前去航发三大所之一的某所出差的时候,某流体室骨干在给煤气灶厂商设计煤气灶补贴家用——你说那种有力全部往上使的情况怎么可能发生?

换句话说,你就想着如果有这么三百人、五百人用这种效率真正做上三五年,是个什么结果?再简单点儿说,中国的航发想要发展,就得要让这么三五百人能够从心底里面自愿地、发自肺腑地产生有一种今天我不干个十三四个小时把问题解决了我就不回家的想法。

而唯一的办法,看我的口型:

但是我说了那么多,中国的航空发动机真的有希望吗?

在我来看,航空/航天某几个所已经能够进入到“有产品就有钱,有钱就有人,有人就有更好的产品”的良性循环了——而我会不遗余力地要求给本行业涨工资并将其作为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进步的必要条件,也建议所有同行都这么做。至于说我,拜托,我现在一天做两个小时兼职就比我博士正式毕业工资都高了,发动机这行不给钱我都干(当然,会有薛定谔式的偷懒)。

追赶欧美暂时谈不上,但是如果可以这么坚持下去,也许会有转机也未尝可知。

至于说回答列表里面有个我校的喷子大放厥词,我只能说,主机所里预研型号的代号你说的上几个?说未来你也配?

3#
海鸥  3级会员 | 2018-9-24 01:32:25 发帖IP地址来自

最后一次更新,取匿,删除所有有可能说多了的语言和评论。这些天看到了很多的前辈和体系内的朋友们,希望每个人能一切顺利。

欢迎探讨一切不涉m的话题。

再次强调结论:中国是唯一一个有可能赶上美国的国家。


2018.05.29更新

感谢大家的关心,感谢大家对航空事业的关心。看了底下的评论,五味杂陈。

不论是质疑也好,责问也好,都是对我们的鞭策,毕竟航发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需要新的思想来碰撞。

统一回复几个问题:

Q1.待遇有没有隐形福利,年薪

A1.自从中央八项规定落地,国企基本没有太多福利了,春节端午中秋的慰问品全部取消。分房显然是遥遥无期。住宿有职工宿舍,两人间,一月150,算是福利了。年薪,去年一年,年终奖6.7k,合计6w左右。

Q2:为什么不走?

A2:其实同批的已经走了好几个了。至于答主,毕竟当年选择了航空,还是想再坚持一下。出去很容易,出去了不会回来了,当然也回不来。出去就彻底放下曾经的梦想了。趁年轻,再坚持一下。

Q3:弯道超车

A3:现代航空发动机的根本原理,分为活塞式,涡轮式(涡喷,涡轮,涡轴,涡桨),冲压式(适合高空高速),已经提出太久了。沿着欧美走过的路去追赶,在根本原理没有突破的基础下,总会追上,在根本原理有突破时,这才能弯道超车。柯达的底片质量做的再先进,数码相机也不需要去追赶。很多事,毁灭你,取代你,与你无关。

以上属于个人意见,不代表行业共识。

当然,这也可以叫一厢情愿,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先脚踏实地的跟着走。谢谢大家的提醒。

Q4:用词比较模糊

A4:航发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答主所了解的也只是冰山一角。 至于用词是刻意取舍的,很多东西不能说。



吐槽1:看到很多南航1院2院的学弟

我是5院3专业飞制。好好学习,好好深造,不论你们是不是继续选择航空航天,都要记得南航的校歌:

效法羲和御天马,志在长空牧群星


吐槽2:感动中国,党员

哈哈,感觉你们好有爱,选你们来当厂长好了。

其实在系统内,有很多人付出的比我更多,感动自己单位都谈不上 答主目前也不是党员。

吐槽3 整个系统待遇确实低

人都是生活在现实中的,能坚持多久我也不知道。我现在自己每周末还要出去带个家教,赚点生活费,真的很累。待遇上来了,至少对于我,就能把为了面包的时间用来为了理想,道阻且长。

理想这个东西,毕竟不能当饭吃

——————————分割线——————————

一句话与诸君共勉: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负重前行。

—————————分割线二号—————————



以下为原答案:

不邀自答

本来想实名反对@chirs chow的回答的。但还是匿了。

作为一个南航毕业,航发底层技术人员,我觉得我还是应该说几句的。

讲四点:

第一,业内的东西大多是不能拿出来的,航空发动机的核心涉mi太多。

第二,作为航空发动机的从业者,中美代差确实很大,说50年不过分。中俄代差30年+

第三,航空发动机从设计源头上分为英美系和俄系,但中国两条路都在努力。

第四,待遇确实低。作为高中老师眼中的骄傲,父母之前一直自豪,大学系里中游偏上的我。工作两年后,上个月工资

(吐槽一句:谈了五年的女朋友和我分手的理由是:看不到希望)


不论现实多么残酷,待遇多么低,还是有一群人扛着航发的大旗向前走。

毕竟,只有实干才能兴邦。

毕竟,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更要坚守本心

毕竟,中国有一群世界上最年轻的优秀航空工程师,人才决定未来。

至于真正想赶超美国,不一定那么悲观。其实很多时候,技术出现换代之时,就是弯道超车之日。


至少,在可见的30年里,中国是唯一一个有可能赶上美国的国家。

4#
猛虎皇朝  1级新秀 | 2018-9-24 01:32:26 发帖IP地址来自

作为一个学了七年航空发动机,且目前就职于中航发集团下某一研究所的人,见多了行业现状,感觉有必要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1.所谓的赶超,很难,能缩小差距就很不错了。所长有一句话说的很好,弯道超越或者后来居上不现实,但有了欧美的一些先进经验借鉴,我们只能尽量少踩坑,该沉淀的技术必须稳扎稳打,该付出的努力一点不能少,不存在捷径。

2.现在是两机专项时期,航空业的发展被高度重视,所有航空人都很欣喜,现在行业内的项目经费相对以前充足了很多,但是利用率依然不够高,效率偏低。

3.其实航空业内的技术是很保守的,追求技术的稳而不是新。最看中的是质量管理,因为航空产品的特殊性,安全可靠性永远是在第一位,只有确保成熟的成果才会使用。

4.在欧美,航空属于高薪行业,我们刚好相反,待遇偏低,导致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不够以至于离职率较高。很多三航院校毕业生都到车企、IT之类的发展,如果只谈情怀,不给面包,是留不住人才的,更推动不了航发的进步。

5.知名演员一年赚的钱,可能是研究所全部科研人员几年的工资总和。往小看,这是待遇问题;往大了说,这可能会影响到孩子们的价值观,寒窗二十年意义何在?最后再强调一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充足的经费,不能把行业收入水平提上来,追赶只会是个梦。

5#
匿名用户   | 2018-9-24 01:32:27 发帖IP地址来自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6#
匿名用户   | 2018-9-24 01:32:28 发帖IP地址来自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7#
Immortails  1级新秀 | 2018-9-24 01:32:29 发帖IP地址来自

背景:南航,XX8研究所

待遇是很一般,但再微薄,终究不缺埋头苦干和拼命硬干的人。

的确有差距,但是如果我们都放弃了,就没有追上的希望了。即使赶的很缓慢,我们把基础打好,后人追起来就容易的多。所有事都有个临界点,熬过这个临界点,就一路凯歌。



工作时间手机不得带入,不能及时回复请见谅。

更新一下:不是要科研人员吃苦,也不是科研人员没有更好的选择。私企挖人,主任往上开出八十万到上百万年薪很正常,但是很少人离开,因为我们做的事情,不单单是用薪酬待遇去衡量的。我觉得我们的行业很纯粹,科技报国,也相信国家不会亏待我们。

8#
许多  4级常客 | 2018-9-24 01:32:30 发帖IP地址来自

补充:为免有人说我消极,我想说过湘江这个比喻不是随便说的。各位,我们相信有那一天不但现在要拼命,在可预期的未来还得拼命,前面还有金沙江,赤水河,大渡河,夹金山……这个过程会有人离开,有人牺牲,但只要坚持不懈,希望就不会断绝……那些问题,不是放弃的理由,就算等不到我们的遵义会议,家祭无忘告乃翁也不失为一种美。

如果有人觉得我站着说话不腰疼,我也不怕说,你们在知乎里找到相对活跃的,发动机型号总师系统里位置比我高,对研发各环节都有一点了解的人,可能性真的不高,我说话是有依据的!私信的朋友,骂人无所谓,想要干货?想从我这里钓鱼?做梦!以为我讲大话的人,哥没当过劳模,那是因为老不守规矩,说我不努力的,先把行军床驾到办公室,再连续加个300天的班再说!


原答案:

赶英超美这个命题太奢侈了……如果把这比作航发人的共产主义理想,把完全自主研制高性能航发比作民族独立,那我们现在怕是正准备过湘江呢……


然而,必须相信那一天终会来到,纵然寒冬将至,我们也要保留一支队伍,一点火种,一线希望。毕竟……

嗯,我说的这些也许圈外的朋友不会懂。我只想说航发的命门不在技术上。如果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了,再有五年就能破茧;如果仍然作为政客的斗兽场透支员工的理想情怀使命感,那赶英超美啥的,家祭无忘告乃翁吧……

9#
不想上吊王承恩  4级常客 | 2018-9-24 01:32:31 发帖IP地址来自

大概看了一下,大家一个普遍的要求就是加钱,有钱什么都好说,没钱什么都别提。这个观点没毛病,市场经济年代要求人家毁家纾难枵腹从公是难了点。我就是有个疑问啊,中国相比美国在大多数领域是落后的,是要努力追赶的,但是哪个领域是能够满足上述对钱的要求的?

美国人均收入大概5万刀,中国还不到5万人民币,农民、工人、教师、医生、军人,即便是体制外公认薪酬最高的IT和金融,相比美国也差着老大一截,除了红贵、有钱人和部分行业(比如影视娱乐)的顶尖人物,哪个领域的从业人员敢说自己收入能赶上美国同行的?

当然了,跟美国同行比收入是不现实的,那就换一个参照物,知乎上最敏感最火爆的是房产话题,很多回答说的也很直白,即买房是最大的压力,那么回头看一看房价收入比,哪个领域的从业人员敢说自己的收入能在当地比较轻松的买房的?

对不起是我膨胀了,就这点钱居然敢跟房价做比较了,那就再换一个参照物,毕竟我们是发展中国家要有点B数,只要能达到跟美国“基本类似”的生活水平就应该知足了,比如说有房住有车开,收入够全家正常开支,节省一点的话还能略有结余?

我还真找到了这个群体——买房早特别是买了不止一套的人群。

所以结论很明显,中国要赶超美国就全靠房东和老同志了,你们这群新进城的年轻人啊是指望不上了。

10#
王了了  1级新秀 | 2018-9-24 01:32:32 发帖IP地址来自
非从业人员 家属发言 社会太浮躁 对待知识不尊重 对人才也不尊重 看着一个个年轻帅气有学识的小伙子因为工资待遇低 接触的女孩子一听到待遇工资就拜拜 靠大家的情怀来支持 人才流失 怎么赶超?
—————————————————————
又看了一些答案 我忍不住要编辑一下 有的人说你嫌弃待遇低你走啊 但是你们不懂有的人他们的梦想就是为了能够追赶上欧美 哪怕是缩小点距离 钱对他们来说可能不是最重要的 但是我也希望待遇起码能让这些优秀的人能保障点生活 现在社会笑贫不笑娼 我很尊敬这些为了梦想在坚持的年轻人 比我这种就为了工资待遇工作的人强太多了
11#
匿名用户   | 2018-9-24 01:32:33 发帖IP地址来自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59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