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提炼一下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我和经纬的庄明浩都发现基金的合伙人太他妈年轻了。然后庄老师说了一句,天下岂有四十年之太子乎。我说了一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然后我们俩决定创业,一个写文章搞个大新闻,一个去跟老公(王思聪的熊猫TV)闷声发大财。
你们说我总结得吼不吼?
我这个评论发表在曲凯文章的评论区里,被顶在第二位。看来是说得没太大问题。
说实话,我刚看到曲老师这篇文章就知道要引起很多VC行业的反弹。毕竟,VC行业人来人往见怪不怪,但是很忌讳端起碗吃饭,放下筷子骂娘。就是李丰、曹毅这样的大佬离开原来的基金,也不会公开说一句前东家的不是,更何况向整个VC行业开地图炮。
你说VC行业不适合年轻人,以后我怎么跟投行、券商、MBB抢清北复交的优秀应届生,我们怎么让年轻的基金经理和分析师给我玩命source deal?
我在朋友圈和群聊里看到了四个“创而优则投”的VC合伙人表达了这种“你也配姓赵”的强烈情绪。另外一个知乎VC行业大V,庄明浩上面的答案说,“落我自己身上,原因就是做得不好,仅此而已。”我觉得也是对这种情绪的一个回应。
曲凯也知道自己把庄明浩带到沟里了,要不然答案里怎么说自己naive呢?
但是你问我曲老师说的对不对,曲老师说的对。现在的VC行业对年轻人来说机会窗口已经过去了。别的我不清楚,知名媒体人转型VC的四大天王,经纬王华东,前创新工场张亮、博派郑兰、险峰李黎,四位大par没有一个不是2012年之前转型投资人的,并且都是在移动互联网这波里面异军突起,跻身一线的。
不说大的说小的,科技博客里面的小记者,在2014年以及之前,打一圈O2O、智能硬件、Fintech的项目,广结人脉,做点研究,去基金做个经理,让大佬提一手也是常有的事。但是过了2015年的春节就急转直下了。如今还抱着这种想法,口出狂言说什么薪水太低,基金没什么名气,分析师太屌丝我不做的,统统都傻逼了。
这两年真正借着VC大爆发挣到钱的,在北京付了首付的年轻人,不是创业者,不是投资人,还真的就是FA。“一年参与closed上百个deal的人,一个项目融资分上几万十几万,财务就自由了”。当然这是个段子,但是closed两位数deal在北京房价低潮期付了首付的,还真有一批人。
小饭桌的当家花旦星橦妹妹写文章说,
“如果你能跟着牛逼大佬,VC胜,如果不能,一线FA大于二三线VC。作为FA你还能通过项目和大佬产生点联系,比如一起开会,一起沟通融资方案”。
说的太好了,如今能和基金大佬们谈笑风生的年轻人,就是这样颜值又高,身段又软,说话又甜的FA。
但是如今你眼红这些FA长袖善舞,也想追上风口去分一杯羹。不好意思,好日子已经过去了,现在早期项目不好融,A股牛熊易位,过去两年VC手里的高龄独角兽又无法脱手,市值管理导向的MA也少了。拆VIE、做搬运工的活也火过一段时间,但是随着证监会一纸红头文件也打住了。
大河无水小河干,如今像天女散花一样新成立的FA机构,还有各路想借FA变现的自媒体,我暂时想不到哪里来的金主。
更重要的是,该上位的年轻人也已经上位了。VC行业里的年轻人,在VC至少还算是甲方,现在去FA给自己曾经的乙方打下手,还是很有心理门槛的。
好像也就这么一年多时间,资本泡沫支撑的财务自由神话破灭了。
现在无论做FA还是VC,都只能一步一个脚印打怪练级,漫漫长夜,月冷如冰。
曲凯要进入的,我们已经在的内容行业,马上也会是这样。不用今年春节,我相信我就能看到一篇《我为什么不做微信公众号了》或者《内容创业就是个坑》,再次刷屏,来个10万+。
到时候你怕不怕?反正老编辑是不怕,我身经百战,哪次资本寒冬我没写过?
加个故事,要不然不像老编辑写的。
话说曲凯同学和BAI的当红炸子鸡汪天凡同学,都和36氪有一段缘分,曲凯曾经来36氪上了一个星期的班,汪天凡曾经给刘成城写过邮件,自告奋勇要在英国帮36氪办开放日。
后来两个人都进入VC行业,三年过去了,汪天凡升了副总裁,也是未来合伙人的考察对象,曲凯同学离开VC做了42章经,成了投资界新晋大V。
两人的区别,一定是性格决定的。这时候庄明浩的话又可以拿来被心疼一遍,
“一级市场的投资最后都是看“命”的,缘由就是投资人自己的性格,做久了之后你其实特别能了解自己,当(性格)越来越明朗的时候,要么就是你离成功很近了,要么也就是该离开这个行业了”。
走是很容易的。但是走了以后呢?
鲁迅先生说,娜拉走了以后,要么回来,要么堕落。
马云曾经说过,阿里巴巴走很容易,回来很难。
VC行业也是这样。这么多年来多少年轻人都觉得VC行业需要颠覆,甚至有人身体力行创业来革这些传统VC的命。但是结果是VC岿然不动,这些准备颠覆自己前老板的人呢,因为主观或者客观的原因,再也回不来了。
曲凯写了这篇文章,大佬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再想回去VC,除非天下有变。
天下哪儿那么容易有变。
别的不说,我说改革开放块40年了,多少人前赴后继,三年一波,五年一届,都觉得有生之年能给我党松松土。于是想在海外吃着火锅唱着歌,搞一搞民运,博得斗士美名,以待天下有变,就回来摘挑子。
结果呢?
写到这里,倒有点黑曲凯的意思。不行,我们老道消息和42章经是互联网行业的TFboys,肯定要利出一孔。
只能怪曲凯你没提前让我看稿子。你要是让我提前看稿子,我一定让你把标题改成《打铁还需自身硬,年轻人先学会做事再来VC》。
然后在里面加上一句唾面自干,说是自己不行,先出去历练历练,再回来报效老板云云。大佬们肯定会纷纷点赞,说这个年轻人有前途。还会转发到群里,对着今年新招来的分析师和投资经理说,
“我早说过42章经是投资界第一大号,你们多看看,好好学习。” 曲凯,我只能帮你到这儿了。
-----------
本文作者老编辑,即将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老道消息(laodaoxx),同时见于 你离开VC以后呢? - 老道消息 - 知乎专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