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财富》榜单揭晓,多少人早已料到?潜规则下的评选满是铜臭味道
上上周五,所谓的“中国资本市场奥斯卡”的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榜单新鲜出炉!50家券商的1600余位分析师和销售服务经理角逐PK,然而多少人却早已料到了结局?潜规则下的评选满是味道!看得开的人说,认真你就输了!但是笔者只想说一句:若不认真,你怎么赢?
财富名利场永远是无数人追逐的对象,一年一度的新财富,就像一场大型的选秀,也像一场勾心斗角的宫斗剧,参与的人心力憔悴,吃瓜的群众也跟着心累。
每年这时候,都有一场券商界奥斯卡之称的《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
主办方数据显示,2016年参评的有50家券商的1600余位分析师和销售服务经理,报名人数创新高。而能否上榜新财富,也直接影响着分析师的收入。
收入到底能有多少?
业内早有说法,不计年终奖和其他提成,新财富第一名的基本薪资是每年500万元,第二名300万-400万元,第三名100万-200万元,第四、五名在100万元左右,哇,果然不可小觑,这还不计年终奖和其他提成的收入。
为此,每年各大券商分析师都会各显神通,早早拜票。今年的评选,拉票分析师们拿出十八般武艺:微电影、纪录片、漫画、写诗齐上阵,有人给出八字评价:
评选如戏,全靠演技。
来自新财富官网的信息显示:
截至9月27日,本年度参评候选人报名和审核工作已圆满完成。50家券商研究机构的1600余位分析师/销售服务经理报名参评。
拉票花样层出不穷
《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已运转了十三届,层出不穷的拉票花样已让吃瓜群众目瞪口呆。今年引发这场战火高潮的是东北证券的一则拉票文案,接下来就有一系列的证券纷纷加入这场血战。
这么多家证券公司争相上榜,与此同时,才艺表演、微电影、旅游、爆料,送礼等各类武林招式样样都被搬出来。 然而,与火热的《新财富》这场“选秀”相比,另一面却是分析师真正的研究价值被忽略。
天风证券研究所所长赵晓光曾感叹:
花了一个多小时,把周五到现在微信上所有报告统计了一下,发现80%的报告只有200阅读量,甚至不少只有几十阅读量。大家都应该集体思考,卖方的报告与价值,意义何在?
卖方的报告与价值,意义何在?
对于新财富排名这点事,还是有很多可以吐槽的:
第一,号召力不足。
对主办方新财富而言,因为券商分析师的评选,《新财富》杂志的品牌影响力和商业价值已得到很大提升,也成为这个评选里最有权力的一方。但是在其他媒体和品牌方面的动作并不大,号召力也不大。不过,掌握了这些研究所和分析师资源,一定很容易变现。
第二,评选主观无底线。
从评选规则来看,评选采用机构推荐的方式,确定候选名单;采用评选投票方填写评选问卷的投票方式,按一定权重将各方投票结果汇总产生“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新财富最佳销售服务经理”及获奖机构。
十三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共从近12000位候选分析师(含各年度重复报名者)中评出了1356位最佳分析师,他们分别来自34家证券公司。
这样主观的评价方式造就了太多的“无底线”,而不是通过发表报告、推荐股票,研报质量等客观数据和标准来评价分析质量,其公正性还是值得商榷。
第三,入选机构不全面。
从入围机构范围来看,《新财富》历年来只评选券商机构的分析师。做研究分析的行业不止券商,不止卖方,基金、保险、期货,三方这些机构都藏龙卧虎,也值得被纳入被评选范围。
第四,投票人认定不合理。
从投票人的认定上来看,是否合理,争议很大。来自新财富官网显示,新财富共收到近2200家机构1万多位机构投资者的申请信息,基本全面覆盖目前A股市场中上规模的主流投资机构。
说到2200家机构的申请,其中有投票权的只有1000多家,包括103家公募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39家银行、全部24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98家保险、89家证券公司、481家私募基金、36家信托公司、44家财务公司及大型集团资产管理公司、179家QFII及海外投资机构等,投票机构管理的资产规模合计超35万亿元。
来自1000余家机构的4000多位机构投资者获得本届评选投票权,投票人数较2015年增长14%,增幅主要来自于公募基金、保险资管、银行等主流投资机构。
这些机构中大部分是专业投资者,大部分是所谓的“客户”,多数投票机构只熟悉了解少量的参赛选手,就好比让13亿人民群众选主席一样,无形中主导了“拜票”等各类潜规则。
在预公示的机构名单中,私募占比数量最大,有许多机构并不一定具有权威性,市场认可度也不是很高。不引入类似人大代表的机制,新财富排名的含金量也就这点了。
新财富排名历经十多年发展,感觉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为券商服务。殊不知大资管时代,市场形势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近几年公募与券商的资管业绩数据,就能看出目前券商投研的真正价值。
让真正的用户——市场来投票 这才是最有权威的!
新财富排名,是否还有必要?
而各自对应的身价真的合理吗?
如果真的合理,那么券商应该是最牛的私募。 因为它们有着国内最牛的投研团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