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部分观众当年骂 03 版张纪中《射雕英雄传》,现在夸 08 胡歌版,17 年郭靖宇版?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匿名用户   2018-9-23 04:11   1008125   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分享到 :
0 人收藏

8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小屋住不下  3级会员 | 2018-9-23 04:11:40 发帖IP地址来自

2002年热播电视剧:

《李卫当官》(徐峥、陈好)

《炊事班的故事》(范明、姜超)

《萧十一郎》(吴奇隆、朱茵)

《半生缘》(林心如)

《天下粮仓》(聂远)

2003年热播电视剧:

《走向共和》(王冰、吕中、马少骅、孙淳,后被删减封禁)

《天龙八部》(胡军、林志颖、刘亦菲,同样大胡子版本黑这个的就很少,也是心目中武侠剧巅峰)

《神医喜来乐》(李保田)

《金粉世家》(陈坤、董洁、刘亦菲)

《重案六组》

《隋唐英雄传》

《都市男女》(姚晨、喻恩泰、沙溢)

……

2016年收视率排名前十电视剧:

《亲爱的翻译官》(杨幂、黄轩)

《麻雀》(李易峰、周冬雨)

《解密》(陈学冬、颖儿)

《搭错车》(马少骅、关晓彤)

《锦绣未央》(唐嫣、罗晋)

《煮妇神探》(李小璐、贾乃亮)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震、陈紫函)

《女医明妃传》(刘诗诗、霍建华)

《少帅》(文章、李雪健)

《麻辣变形计》(马可、迪丽热巴)

数据来源:2016电视剧收视率TOP10,没想到第一名竟然是它!-搜狐

点开看播放量排行榜里面还有《花千骨》、《微微一笑很倾城》、《幻城》、《芈月传》等热门大烂片

屎吃多了,糠也是好菜了

3#
夏惟桐  3级会员 | 2018-9-23 04:11:41 发帖IP地址来自
2003年我去香港旅游,当时香港亚视在转播粤语配音的张纪中版《射雕英雄传》,并强调这是“良心出品、宏篇巨制”。亚视还在每集的片尾精心配了历史背景短片,比如放到段皇爷的时候,就有大理国介绍。
当时我们在香港的电视台看到这个很吃惊,因为当时大陆所有的媒体都在喷这版射雕,还都说和港版简直是天上地下。所以当时我们旅行团的都说,怎么香港人反而在看大陆版。
后来导游告诉我们说,香港人其实还蛮喜欢看大陆版的《射雕》的,觉得那种场景只有大陆版拍得出来,草原是真的草原而不是布。他还说,其实香港人对大陆的很多艺术家很尊敬,认为他们比香港的演艺明星和流行歌手好太多了(当时大陆人则普遍认为香港歌手才好,大陆歌手太土)。那时候大陆帮助香港度过金融危机刚没几年,陆港关系相对和睦,许多港人路过驻港部队都会自发敬礼。
后来我回学校和同学说了此事,他们都不信,觉得香港人拍的才是真正的武侠,又怎么会看大陆的糟粕,后来我也不再聊此事了。
4#
言少  3级会员 | 2018-9-23 04:11:42 发帖IP地址来自
谢谢邀请。
张纪中老师是有些可惜。
从水浒传到金庸系列到西游记,他一直走在被骂的路上,单论金庸作品,他的豆瓣评分,最多也就7.7(天龙八部),其实更早之前,这部作品一度只在7.1分左右。

我说可惜,并不是说,他的作品不能骂,而是:他的确承担了许多并不相称的非议

两年多以前我开始在知乎答题,最早拿到高票的,是这个答案:
如何评价张纪中拍的武侠剧? - 言少的回答 - 知乎

虽然在当时我也不吝调侃,但明确表态,我认为张纪中的金庸剧,水平排名如下:

天龙八部>碧血剑≥射雕≥笑傲江湖>神雕侠侣、鹿鼎记>倚天屠龙记。

其中,倚天屠龙记是超级大烂片,黄晓明毁了神雕和鹿鼎记。


而《射雕英雄传》,恕我直言,17版的是不错,但是要说制作水准,它完全无法跟03版相提并论

有些人觉得,时间久了,张纪中的观众长大了,开始有一定话语权,开始为大胡子洗白了。这么下去,以后替于正洗白也指日可待了。

并不是的。

因为,我曾经也是张纪中黑,我曾经也是港版武侠的忠实拥趸。一切都是因为《天龙八部》,我才开始对他改观。

我相信时间会说明一切。现在,潮水退了,观众平息了下来,他们逐渐会对张纪中的作品,作出一个个冷静的评判。

随手截天龙的最新评论
还有射雕的最新评论
笑傲江湖

再谈些别的。

金庸作品能风行那么多年,不是没有理由。
其一,当然是小说自身质量过硬,经得起考验;

此外,他是个商人,报人。
武侠小说在海峡两岸本是禁书,自从与邓小平、胡YB、蒋经国会面后,关系缓和,金庸全集便全面放开禁制。
八九十年代,乃至二十一世纪初,金庸的身影便频频在大陆出现,围绕在他身上的话题,始终不曾平息——

1、《明报》成为党中央与香港之间的重要媒介。金庸加入香港基本法草委会,状况频出。

2、90年代,北京师范大学的王一川博士评文学大师,金庸第一次被列入了大师的行列,并且名列于鲁迅、沈从文、巴金之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强烈反响。

3、北京大学授予金庸名誉教授的称号,在受聘典礼上,严家炎发表了以《一场静悄悄的文学革命》为题的演讲,对金庸的定位引起了学术界的争议。之后严家炎、冯其庸、陈墨组成金庸三吹,金学愈演愈烈。

4、90年代,tvb已接连推出新的射雕神雕(张智霖、古天乐版)、天龙八部(黄日华版)、笑傲江湖(吕颂贤版)、鹿鼎记(陈小春版)等大部头,红极一时。而当时金庸小说在大陆还饱受争议,迟迟未有影视制作。(94年,大陆第一部金庸武侠剧《书剑恩仇录》(黄海冰主演)诞生,却影响平平。)

5、紧接着,自北大以后,浙江大学、杭州大学等内地高校纷纷以名誉教授相赠。

90年代末,与金庸关系密切的张浚生任浙大党委书记,聘金庸为人文学院院长。

6、王朔为首的一干作家正式开火,与金庸论战。

7、21世纪初,金庸出现在大陆的身影愈加频繁。他开始新修自己的作品,与三联版出现版权之争,他开始频频出入各大讲坛、访谈(包括央视及地方台),为所持股杂志《金庸茶馆》赴杭演讲,与各武侠迷学者上华山论剑……
此外,师从严家炎的孔庆东先生也开始在百家讲坛评说金庸系列,韩云波等人发起的“大陆新武侠”也正式兴起。“金庸客栈”、“仗剑天涯”等网络bbs论坛涌现,刘国重、少林派、武五陵等评论写手成为个中代表。


以上,如大家所见,世纪之交,金庸人脉极广,精力极佳,或主动或被动,种种现象级事件屡见不鲜。可以说,那是“武侠”在大陆最如火如荼的时代。
却不是大陆版金庸武侠剧的最好时代。


我们看到金庸为打开大陆影视制作的市场,象征性收取一元钱,将《笑傲江湖》版权,卖给了央视(当时央视承诺不对原著剧情作出改动)。随后,张纪中制片,黄健中、元彬导演,这本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大制作。
但,珠玉在前。

那会,tvb 的几部作品刚刚在大陆热映完,而且没什么大毛病,古天乐李若彤的杨过小龙女、黄日华的乔峰陈浩民的段誉、陈小春的韦小宝、吕颂贤的令狐冲,大家更是交口称赞。

而在当时,金庸作品固然畅销,但未有百家讲坛未有各大媒体炒作加火添柴,还远没有现在这么普及。许多普通观众,的确,还把“港版”当作“原著”。

大陆版的确吃了先入为主的亏,大部分观众并不适应。相比于港版,他们宁可要一枝独秀,也不接受花开并蒂。
笑傲江湖出炉后,金庸很失望,因为央视版在最后,还是对剧情做了不小的改动,他在一些访谈中表示不快,再加上 @小钱分析的一系列原因,于是民众开始谩骂。

射雕英雄传出炉后,终于不再大改,大家却已经不买账了——包括我。
其实当时我也没怎么看过原著,就因为看到金庸骂笑傲,于是也跟着骂,射雕出来了,我看色调更晦暗,骂的更凶,还上网找存在感——看到不少人都在跟着骂,我就放心了。

可是当时我只看到杨康出场的几集。

我们最经常骂的,就是李亚鹏演得太蠢,周迅声音太粗,周杰太丑,别人如果说:一部电视剧,不止看这些吧?
我们还会掌握万能句式——跟港版相比,张纪中的武侠剧,太没有武侠味了
可是你若问我们:“那什么是武侠味呢?”其实我们根本回答不出。因为我们以为,港版的一切,才叫武侠味。

于是,我们就这样成为了肆意开炮的键盘侠,而我们的目标,是一个最尊重原著的人。
直到《天龙八部》,看过书的我才彻底恍过神来——
这种六脉神剑,才是真正的“无形剑气”吧?
这样的萧峰,才是真正的燕赵大汉吧?
这样的段延庆,这样的鸠摩智,这样的丁春秋,这样的天山童姥,这样的大场面,是不是才是我想要的?
(即便对张纪中改观,我也不会刻意排斥港版)

我开始注意射雕英雄传里一砖一瓦的细节,我看到一流的戏骨绿叶们,我看到编剧有兰晓龙,有史航,我看到这个团队,明明有最顶尖的人才,却被骂得体无完肤。

真是太遗憾了。

近几年,资本流入,影视制作成了赚钱的沃土,无数粗制滥造浮现,2017版射雕英雄传反倒成了清流,我们才意识到当年的张纪中,有多么难能可贵。

可是现在,窘境交迫的大胡子,却很难让我们看到当时的景象了。












----------------------------
过去种种江湖掌故,请在微信搜索公众号“言少的江湖”,或yanshaojianghu
5#
隆晓斐  3级会员 | 2018-9-23 04:11:43 发帖IP地址来自
03射雕是最经典的一个版本,没有之一。真正的用心之作。我就举个例子。


演蒙古族的,大部分是蒙古族演员,巴森还是成吉思汗特型演员。他们确实是把蒙古人的生活搬到了银幕上,其他版本的演的那叫蒙古人?你确定不是在逗我?

再举个例子,仔细看03射雕七怪发现郭靖那场戏,你会觉得刘立伟那演技简直神了。表情,摔马,疾跑,一气呵成,这戏骨也太牛逼了。看得出来很多细节处置都有很深的话剧底子在里面。不过对大陆老百姓来说,这不叫演技,精心磨出来的戏是拖沓情节,人物不该生活在银幕上,只有TVB那种脸谱化的小人书才好看。

以及,太喜欢主题歌了,马头琴悠扬,夹以蒙古长调。
6#
小钱  4级常客 | 2018-9-23 04:11:44 发帖IP地址来自
其实这个问题,与其说是03《射雕》自身的原因,不如说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的形成是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纸媒时代的舆论风向,有纸媒的衰落与互联网的兴起,还有张纪中版《笑傲江湖》的余波。

一、1996-2003,纸媒时代对大陆电视剧的批判潮

彩色电视机是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走进一般城镇家庭,但直到90年代中期才得到普及,可供观看的频道数和节目数也是从那时起变得相对丰富。晚饭过后,全家人坐在一起收看央视黄金时间的电视剧,是许多中国人家的日常。

而几乎与此同时,各类经营性的纸媒也迅速地发展起来。这些报纸一改过去党政机关报那种单一注重时政的做法,而是将娱乐性放在首位。于是,受众面极广的央视电视剧,就成了这些报纸讨论的中心。也正是从那时起,对于央视电视剧的批判,成了一股潮流。

很难说这股潮流当时是怎么产生的,也许是因为新兴的电视表现手法和撰写评论的传统文人之间的观念冲突,也许是因为这样争议性的文章容易引起读者兴趣,但不管怎么样,这股潮流最终形成了,并且持续了数年之久,直到后来互联网的兴起。

98年播出的《水浒传》是这股潮流的最早受害者之一。也许现在的人们很难想象,这部豆瓣评分达到8.2分的佳作,当年被各路纸媒骂得狗血喷头。央视每晚播完一集,第二天的报纸上就会涌现出大量批判性的文章,批评的理由各不相同,比如宋江演的不够豪杰,潘金莲裸戏太多,好汉歌文采不足,导演加戏删戏不尊重原著等等。这些在现在看来可能完全不能成立的“缺点”,是当年霸占纸媒的“主流”评论。

这种评论风向一直延续着,央视一套黄金时间的电视剧是重灾区,八套(电视剧频道)也偶被波及,电视剧越热,骂的就越厉害。后来的《雍正王朝》、《西游记(续集)》、《大明宫词》甚至《康熙王朝》,这些热剧都难逃此厄运。骂大陆电视剧,成了当年的一种“政治正确”。

二、被恶评淹没的笑傲江湖

在2001年的某段时间内,几乎所有纸媒的电视剧评论人,都把笔锋对准了一部电视剧,那就是张纪中版的《笑傲江湖》。这部《笑傲江湖》是在八套播出的,但它当时的关注度,甚至超过了大多数一套黄金时间的电视剧,这在相当程度上是因为,它是大陆第一次翻拍金庸先生的作品。

这样一部高关注的电视剧,当然难逃纸媒的毒手。最终的结果是,《笑傲江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抹黑。之前的各类历史剧评论里,尽管批评占主流,但还是有不少支持的观点;而对于《笑傲江湖》,则是清一色的负面评价。

根据当时的主流观点,《笑傲江湖》是这样一部电视剧:令狐冲“呆”,任盈盈“老”,东方不败“丑”,主题曲“怪”,剧情“拖沓”、“平淡”,余沧海的川音和川剧是“胡闹”。总而言之,这是一部一无是处的电视剧。

随着《笑傲江湖》的舆论上的失败,张纪中被打上了“不会拍金庸”的烙印,这个烙印和后来的互联网风潮一同作用了在《射雕英雄传》的身上,造成了03《射雕》的悲剧。

三、射雕英雄传,互联网与纸媒共生时代的最大牺牲者

2001年,中国互联网开始快速发展,在之后的短短一两年里,互联网已经进入了大多数家庭。网络评论开始成为一股新兴的力量。而与此同时,纸媒尚未进入衰落期。2003年出品的《射雕英雄传》正好处在这个互联网评论与纸媒评论共生的时期。

然而这种共生反而给《射雕》电视剧造成了更大的冲击。由于之前《笑傲江湖》的舆论失利,“张纪中不适合拍金庸”已经成了几乎所有人默认的真理,如果说当年《笑傲江湖》播出前,人们还带着几分憧憬的话,那么《射雕》在播出前,观众则几乎是抱着一种“看笑话”的心理,人人都在等着给它挑刺。而这次的“挑刺”,除了在纸媒上进行之外,互联网也成了主要阵地。“射雕烂在哪里”,成了当时刚刚兴起的各影视论坛、金庸论坛上人人讨论的话题。

更为悲剧的是,《射雕》刚刚播毕,苏有朋、贾静雯等主演的《倚天屠龙记》便开始上映。《倚天》明快色彩与《射雕》的冷色调,《倚天》的活泼与《射雕》的平稳形成了无比鲜明的对比。出于对以往港台金庸剧的喜爱,人们普遍认为金庸剧就应该是《倚天》那个样子,《射雕》与《倚天》风格几乎截然相反,那定然是《射雕》拍的不对。由于当年对《倚天》的讨论主要在互联网上进行,这种对比进一步拉低了互联网上对《射雕》的评价。就这样,互联网从一开始就给这版《射雕》打上了“烂片”的标签。

戏剧化的是,《射雕英雄传》的“差”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笑傲江湖》的口碑。纸媒和互联网上一面倒的批判,产生了某种“滑坡”效应,以至于让人们开始认为,《射雕英雄传》比当年的《笑傲江湖》还要差。这种观点产生了一种微妙的影响,人们开始寻找《笑傲江湖》的优点,以便说明《射雕》是更差的电视剧。就这样,《笑》剧的评价反而开始慢慢提高,而与此相对的,《射雕》被彻底压在了底层。

03版《天龙八部》的成功最终挽救了张纪中的声誉,这部《天龙》质量之高,使得人们终于打破了过往对张版金庸剧的偏见。同时,互联网愈发兴盛,纸媒愈发衰落,在各种媒体上,已经看不到过去那种一面倒的批判,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多元化的观点表达。在此之后,张版金庸剧的评价日趋客观。然而,早期互联网已经给03《射雕》定下了“烂片”的论调,这种论调直到今天也未能扭转。

如果说03《射雕 》自身有什么不足之处,那么最大的不足大概是它没有好到03《天龙》那个程度,不足以扭转当时人们已有的偏见。蒙古戏确实好,但是大多数金庸迷等着看的,是中土的戏份。周公子气质确实好,但大部分观众印象更深的,是她的嗓音。李亚鹏饰演的郭靖本身就算不得出彩,和之前令狐冲的表演对比后,“李亚鹏演的令狐冲差”、“郭靖比令狐冲更差”两者的结合瞬间把李版郭靖打进了深渊。配角有不少出彩的地方,但《笑傲》同样如此。现在《天龙》封神了,《笑傲》平反了,而夹在两者中间的《射雕》,比前不能明显压过《笑傲》,比后又比不上《天龙》,同时又有早期印象打底,它的评分高不起来,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吧。
7#
小玉  3级会员 | 2018-9-23 04:11:45 发帖IP地址来自
因为当年我们对国产电视剧充满希望,而现在对于失望已经习以为常。
8#
王最  3级会员 | 2018-9-23 04:11:47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们要看的,是一个历经沧桑精明世故的老男人笔下的江湖,不是一个没出过家门的小孩子臆想出的江湖。


一句 出现了几个新面孔 打发不了我们,我们刁着呢。
我记得几年前,杨幂和范冰冰都说过类似的话,大概就是 你可以说我演技欠缺,但没有一个人说我不敬业。当时我就想, 敬业 也能单拎出来当优点啊?



没想到的是,过了几年,原来 敬业 真的成了可以单独拎出来说的优点了。

我也确实是是真心受够了什么 孤芳不自赏 那一长串我都记不全的古装剧,一个个毫无逻辑性的情节,自相矛盾的角色和被角色框得平庸无奇的演员。可我想不到的是, 出现几张新面孔 居然成为了 17版射雕的优点-_-#

我打心眼儿里怀疑这都是水军说的。可看那些说好话的,似乎也不是啥大V-_-#

嗯,在03年的射雕,片头曲在我脑中回荡了十几年。那场面,从塞外草原,蒙古铁骑,到半壁江山,庙堂武林,整个时代的大背景就此展开。每个人的风骨,脾性,言行举止都带着一股文言的气息。还有几个特别出彩的配角,比如杨丽萍老师的梅超风,赞吖!
咳咳,我以为自打 甄嬛传 以后,大家都学会了 黑化的角色不要光靠大片大片的眼影来塑造呢。真是划了重点也挂科啊。

这是一个时代的剪影,每个角色都是江湖不可或缺的部分。

质感细腻,大气磅礴

这江湖,不是美瞳,韩式平眉和柔光灯的天下。

古风歌词,也不是弄几个不常用的字就OK

17射雕,当然有优点,比如尊重原著。但要想踩着03版本上位的话,真的就不自量力了。

千秋霸业 百战成功

边声四起唱大风

一马奔腾 射雕引弓

天地尽在我心中
9#
狐狸晨曦  4级常客 | 2018-9-23 04:11:48 发帖IP地址来自
03版《射雕》,是作者金庸本人最满意的射雕版本,03版黄蓉是作者金庸本人最满意的黄蓉,这就和03版《天龙》也是作者金庸本人最满意的天龙版本一样。
03版《射雕》其当时口碑,纯粹是被当时掌握话语权的83版港剧迷们,以空前的网络暴力毁掉的。
必须承认03版《射雕》确实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黄蓉的嗓音,杨康的造型,对完颜洪烈的美化,但这点瑕疵去和彻底篡改原著、丑化黄蓉的所谓“经典”83版比,根本不值一提;
在那个舆论和媒体,乃至影视界都普遍全无自信,盲目崇拜国外和港台的年代,除非是尽善尽美到03版《天龙》这样的程度,才能让港剧迷们泱泱然一句“没有武侠风”,做不了过大的恶意贬低。
03版《射雕》本身很优秀,但确实有一些明显短板,因此被83版港剧迷们抓住痛脚,穷追猛打和污名化了。
而17版《射雕》口碑之所以被普遍认可,则是因为当时那些盲目唯港台是从的人们,那些口味只适合看快餐口水剧的人们,要么逐渐成熟,告别昨日之旧我;要么早已放弃武侠改去跟风其他热门剧了。
在武侠被普遍认为过时,《古剑》《花千骨》这样的古偶和仙侠玄幻剧才是热门的时代,
还愿意关注17版《射雕》这款没有大牌明星、没有流量小鲜肉的非黄金时段周播剧的,除了初心不改的金庸迷,还能有谁?因此对这样愿意贴合原著、用心制作的改编剧,我们又怎么可能不给予好评呢?
可越是如此,才越是为03版《射雕》多年前的遭遇而无比痛心。那样的草原戏、那样的黄金配角团,那样对原著的忠实,历史感和传奇感的契合,恢弘大气的场景,在武侠热潮早已退去的时代,永不可再来了。
这是中国电视剧史的一大遗憾!

下面直接上实锤干货:
2003年,金庸参加“华山论剑”节目,和已经演过03版《天龙》王语嫣的刘亦菲见面。
金庸华山论剑_土豆_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6分钟,金庸一见刘亦菲就说:【我推荐她(刘亦菲),希望她演小龙女。】
9分钟,金庸对比83版翁美玲,94版朱茵,03版周迅这三版黄蓉的图像后,说自己只看过翁版和周迅版,不认识朱茵,认为翁版“俏皮”,朱版“乖巧”,周迅“聪慧”“娇媚”,并承认自己最偏爱、最喜欢03版周迅的黄蓉,【周迅演得很好】。
9分半钟,金庸先生对刘亦菲说:【如果不是你来演王语嫣,几千几万观众说金庸胡说八道,你演了之后,大家才知道世上真有这样美人】

2005年1月,金庸亲自探班张纪中版的《神雕侠侣》剧组,当时盛况空前,各大媒体云集采访,
内地《神雕》首度公开 金庸看片花打85分(图)
金庸看过有关片花后,有以下明确言论:
【看我作品的观众就像吃冰激凌,比如说《射雕英雄传》,很多观众说他们喜欢翁美玲版的黄蓉,但我想那是因为他们少年时代的印象太深刻了。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吃冰激凌,我总记得上海的冰激凌,之后我无论吃过美国、意大利的冰激凌,我都觉得没有小时候吃的上海冰激凌好吃。你能说以前上海冰激凌就真的比现在的好吃吗?观众对我作品的评价也是这个道理。”】
【当年刘德华版的杨过我还满意,古天乐也不错,但我觉得杨过身上一定不能缺少‘英气’,他的俊美不是‘小白脸’】(这也是金庸少有的公开评价古天乐版杨过,未评价过李若彤版龙女)

2006版《神雕侠侣》播出后,一直寄予其能超越港台版厚望的金庸先生,确实不甚满意,在2007年的某次访谈中,认为【还是刘德华和陈玉莲好】,批评刘亦菲“刘小姐很漂亮,可是她怕难看,哭戏不敢做表情”,黄晓明版杨过“很浮夸,像在勾引师父”,同时认为刘德华版杨过“很庄重”。
金庸批评06版《神雕侠侣》背离原著-在线播放-优酷网,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2007年6月18日,金庸先生到北大演讲,并回答北大学生相关问题,大赞03版《天龙》,大赞03版《射雕》和周迅的黄蓉,认为83版《射雕》的翁美玲“一点也不觉得好”,批评06版《神雕》的黄晓明版杨过“油头粉面”,“拍成一个浪子”。而对“很多观众说港版《神雕》好,内地版的《神雕》不好”的观点,认为这是类似每个人的个人口味,“从小习惯了,就觉得好”。
金庸与北大学子趣谈中国文化_光明日报_光明网

【北大学生:您认为香港版和内地版的《天龙八部》、《神雕侠侣》,哪个版本最好?
金庸:张纪中导演的《天龙八部》我很喜欢。他拍电视剧时征求我的意见,我就说,最好不要和小说相差太多,这并不是说我的小说更好,而是现在的一些编剧非常喜欢走一条容易的道路,不去花心思搞创作。其实,外国早有评论家指出,人的悲欢离合不过36种,只不过是看怎么搭配,但有的编剧就只喜欢走容易的那种搭配。比如对马夫人这个角色的处理,把她这么一个悲剧性的角色非要处理成潘金莲式的坏女人形象,就是编辑的懒惰了。小说剧本讲究的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观众是忽然间感受到了“哦,原来如此!”可是有些编剧想到的却是千千万万的观众也能想到的,让人看了头,就知道了尾,就不怎么样了。
几个版本中,拍的最好的是内地版的《天龙八部》,内地版的《神雕侠侣》中,杨过油头粉面,一副很爱追求女人的样子,其实杨过是一个非常老实的人,现在却把他拍成一个浪子,这个戏的本质就拍不出来了。
很多观众说香港版的《神雕侠侣》好,内地版的不好。我想说的是,我到现在也不喜欢吃广东的食物,为什么?因为我从小是吃上海菜、杭州菜长大的,你们当中很多人小时候吃的是山西刀削面、山东饺子,你们到现在还觉得它们好吃。从小习惯了,就觉得好。香港版《射雕英雄传》中的翁美玲现在看一点也不觉得好,我觉得周迅很好,但很多人先入为主,还是觉得翁美玲好,也是这个原因。】

综上所述,显而易见:
84版《神雕》、03版《天龙》、03版《射雕》就是金庸本人最满意的三个版本,
06版《神雕》就和01版《笑傲》一样,是他播出前寄予厚望,播出后比较失望的。
83版《射雕》是他一直不满意的,94版《射雕》和95版《神雕》是基本被他略过的。

刘德华版杨过、陈玉莲版小龙女、周迅版黄蓉、刘亦菲版王语嫣是金庸最满意的几个主角,
而所谓“经典“的”翁美玲版黄蓉,其实就和黄晓明版杨过一样,是作者金庸本人很不满意的,才会屡屡提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24326
精华:1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