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心理学效应可以运用在生活中?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匿名用户   2018-9-23 01:27   504105   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分享到 :
0 人收藏

8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提琴向海  3级会员 | 2018-9-23 01:27:01 发帖IP地址来自

长文预警

1.黑暗效应

在光线比较暗的场所,约会双方彼此看不清对方表情,就很容易减少戒备感而产生安全感。在这种情况下,彼此产生亲近的可能性就会远远高于光线比较亮的场所。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之为“黑暗效应”。在正常情况下,一般的人都能根据对方和外界条件来决定自己应该掏出多少心里话,特别是对还不十分了解但又愿意继续交往的人,既有一种戒备感,又会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好的方面尽量展示出来,把自己弱点和缺点尽量隐藏起来。



2.理由法则

提出请求时给予理由就能增加一半成功率,题主提到了《影响力》,里面最常用的一个就是这个也许你会觉得这有点夸张,但是给出理由能让对方知道为你所做事情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而且,理由前一定要加因为两字。如果实在想不到理由也是没关系的。举个例子,打印室里想插队,就告诉对方:“能让我先复印一下这两张纸吗?因为我必须要复印这几张纸。”也比直接提出插队要好些。(我真的很想让你们关注我,因为我想涨粉。)



3.巴纳姆效应

巴纳姆效应在生活中十分普遍。拿算命来说,很多人请教过算命先生后都认为算命先生说的”很准”。其实,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点。当人的情绪处于低落、失意的时候,对生活失去控制感,于是,安全感也受到影响。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赖性也大大增强,受暗示性就比平时更强了。加上算命先生善于揣摩人的内心感受,稍微能够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会感到一种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来再说一段一般的、无关痛痒的话便会使求助者深信不疑。(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这种人。举个例子:你可以用“你经常把一件简单的事情想复杂。 ”去描述任何人的性格,他们都会认为你说的是对的。)



4.贝勃规律

第一次刺激能缓解第二次的小刺激即“贝勃规律”。实验表明,人们对报纸售价涨了50元或汽车票由200元涨到250元会十分敏感,但如果房价涨了100甚至200万元,人们都不会觉得涨幅很大。人们一开始受到的刺激越强,对以后的刺激也就越迟钝。“贝勃规律”经常应用于经营中的人事变动或机构改组等。一家公司要想赶走被视为眼中钉的人,应该先对与这些人无关的部门进行大规模的人事变动或裁员,使其他职员习惯于这种冲击。然后在第三或第四次的人事变动和裁员时再把矛头指向原定目标。很多人受到第一次冲击后,对后来的冲击已经麻木了。



5.破屋效应

先提出很大的要求,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拆屋效应”。虽然这一效应在生活中多见,但也有不少学生学会了这些。如有的学生犯了错误后离家出走,班主任很着急,过了几天学生安全回来后,班主任反倒不再过多地去追究学生的错误了。(妹子,我可以淦你吗?不行?好吧,那我们加个微信吧。。。)



6.从众效应

从众效应是指在群体活动中,当个人与多数人的意见和行为不一致时,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和行为,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相一致的意见和行为方式的现象。从众也就是我们日常俗语中所说的“随大流”。 (比如一个带头跳河的猎空可以把整队人坑死,不要问我怎么知道的。)



7.富兰克林效应

相比那些被你帮助过的人,那些曾经帮助过你的人会更愿意再帮你一次。换句话说,让别人喜欢你的最好方法不是去帮助他们,而是让他们来帮助你。如果想得到别人的好感,主动开口是没坏处的。(妹子,可以帮我把拉链拉一下吗?)



~~~10赞更新QAQ(我居然沦落至此!)



8.杯子效应

和对方关系处于暧昧不清的阶段,正确掌握和对方的距离时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可怕的是你以为你们可以进行下一个阶段而对方不这么认为,这个时候可以找个和对方对坐的机会,聊一段时间后,假装不经意把自己的杯子移近对方的杯子,对方没有移动杯子的话,就可说明两人可以开始下一阶段了,如果对方默默吧杯子移开的话,就表示她认为两人还是维持现状比较好,没有进一步的打算。(这个就算了吧,你连对坐的机会都没有)



9.戒指效应

刺激自己的手指可以操控自己的心理,如果感到不安,按摩大拇指就能平静下来。感到害怕就握住食指,感到愤怒,拉拉中指就能抑制怒气,感到紧张摸摸小指就能安定下来。或者刻意把戒指戴在对应的手指上,也是个办法。对各个手指多刺激变成暗示,进而影响心理,再怎么高喊“冷静下来!冷静下来!”反而会更加不安,但是借这个,可以有效平衡心理。




10.导向效应

“我认为价钱便宜一点好。”“是的。但是安全性也很重要。”这样是不对的,请不要以“但是”为连接词,对方会认为你在全面否定他。因为但是这个词有否定前面强调后面的意思,所以改为如下就好了:“还是价钱便宜比较好。”“是的,而且安全性也很重要。“也就是说不要用但是,而改用而且。即使听起来比较别扭没有关系,因为生活中的谈话,印象就比语法重要。

百赞更新~~~


11.登门槛效应

在向别人提出一个大请求之前先抛出一个对方可以接受的小请求,他完成后等你抛出一个更大的请求时他很可能会为了避免认知不协调而接受你的请求。这就是传说中的“蹬鼻子上脸”哈哈。



12.不记得叫什么效应


你做错了事情造成了损失,如果你设法推脱责任,别人会认为这就是你的错误,如果你主动站出来承担责任,别人反倒会觉得没那么严重。以及衍生出来的分支现象是:面试时最好先说自己的缺点,再说自己的优点。这都是“降低预期”的作用。


13.鸟笼效应


如果你送给别人一个鸟笼,过一段时间,那个人就会为了避免空鸟笼而买一只鸟儿。应用在生活中就是:你不想练字,就买一支昂贵的钢笔,总有一天你会为了不浪费钢笔而开始练字。爸妈不想吃保健品,你买给他们,他们总有一天会吃。把视线放宽一点,把自己的生活环境打理好,自己便会慢慢过得精致起来。


400赞更新~~~


14.贝尔效应


想着成功,成功的场景就会在内心形成;有了成功的信心,成功就胸有成竹了。所以说成功其实并没有想象得那么难。(所以每天睡前我都会想象自己迎娶女神,然后,……诶……就做了个春梦~)


15.不记得叫啥效应


不要问是否,请抛出选择,比如邀请妹子去吃饭,不要说:“我能请你吃饭吗?”请这么问:“我想请你去吃饭,我们是吃中餐呢?还是西餐呢?”(当然,她大概率会说:“都不去!”)


600赞更新~~~


16.镜子效应

初次见面想取得对方的信任或者给对方舒适感,我这里有一个小技巧:镜像地模仿对面的一举一动。举个例子,假设你们面对面,她用右手端起杯子,你也若无其事地用你的左手端起杯子,因为她右手的镜像在你就是左手,不要100%模仿,做到80%就ok了,一并模仿的话会给人不自在的感觉。


17.手心效应

由上面那个效应联想到的一个小技巧,同样是运用在给对方制造舒适感。动物示弱都会将自己的手心展示给对方,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也是如此。道歉时,此次见面时将自己的手心不经意地展示给对方,会让对方放下警惕对你产生信任,不信你让你朋友把他的手心给你看看,会不会感到一丝安心呢?(前提是......)



先写这些吧,人多再补充~

如果这些有帮到你的话请点个赞,谢谢啦!

3#
孙立夏  3级会员 | 2018-9-23 01:27:02 发帖IP地址来自

1 借钱:
“哥们,借我一万,我急用”
你哥们露难色
“要么先借我500吧”
对方如释重负的果断借你500

2 紧急求助
你摔到了,众人围观
你指着一个人说“这位穿Prada的大姐能不能帮我喊救护车”
Prada大姐拿出镶钻IPhone帮你打了120

3 让人帮你
“叶小姐, 你能帮我付款买本书吗”
“嗯,好吧”
“叶小姐,你能帮我付款买套书吗”
“嗯”
“叶小姐,你能帮我付款买个书店吗”
“必须买!”
(通过答应一个小要求开始,进而得寸进尺)

4 写标语
【严禁酒后驾车】——大家视而不见
【酒后开车真扫兴 老婆改嫁儿改姓】——大家放慢了车速


5 卖高价
你开个煎饼摊,卖五块一个,让你媳妇在你旁边来开了一个煎饼摊,一模一样的煎饼,卖十块一个。不过后来你把钱都给了你媳妇
(价格敏感顾客和质量敏感顾客一网打尽)

6 已删


7 调教下属
“小李,下周一我有件事要和你好好谈谈”
小李心神不安的熬过了周末,以为要开除他。
周一到了
“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把方案改个标题”
小李以后对你更尊重了

8 教婴儿吃饭
方案一 告诉一岁的他吃饭对身体的种种好处(然后失败了)
方案二 在孩子面前表演吃饭,自己夸张的大吃一口,然后流露出开心喜悦的表情。
(模仿是人类天性)

9 插队
方法一 直接插到队伍最前面,被众人打死或眼神杀死
方法二 和大家说,我要插队,原因是我要买票呢 ,从而顺利插队。

10 调戏妇女
方法一 “美女,留个电话吧”
“呵呵”

方法二 “很多女孩子都问我要过电话,你却是我第一次主动去要电话的,你知道为什么吗?”
“不知道”
“我发微信告诉你,你微信多少?”

(即使被人讨厌,也是把你记住后再去讨厌你)


11 借钱给别人

你朋友找你接2000块,你面露难色。你朋友悻悻而去。

直到第二天,你打电话给你朋友,并借给他5000块,你朋友握着你的手,感慨万千。

你们的友情从此升华。


**************************************

目前专注区块链知识入门及投资

欢迎我的微信公共号:比特妖 BiteYao

4#
牛顿师兄  3级会员 | 2018-9-23 01:27:03 发帖IP地址来自

1、阿基米德与酝酿效应

在古希腊,国王让人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但他又怀疑工匠在王冠中掺了银子。可问题是这顶王冠与当初交给金匠的一样重,谁也不知道金匠到底有没有捣鬼。国王把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冥思苦想,他起初尝试了很多想法,但都失败了。有一天他去洗澡,一边他一边坐进澡盆,以便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觉身体被轻轻地托起,他突然恍然大悟,运用浮力原理解决了问题。

不管是科学家还是一般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都可以发现“把难题放在一边,放上一段时间,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这一现象。心理学家将其称为“酝酿效应”。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就是酝酿效应的经典故事。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一个难题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入手,这时思维就进入了“酝酿阶段”。直到有一天,当我们抛开面前的问题去做其他的事情时,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却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忍不住发出类似阿基米德的惊叹,这时,“酝酿效应”就绽开了“思维之花”,结出了“答案之果”。

古代诗词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这一心理的写照。 心理学家认为,酝酿过程中,存在潜在的意识层面推理,储存在记忆里的相关信息在潜意识里组合,人们之所以在休息的时候突然找到答案,是因为个体消除了前期的心理紧张,忘记了个体前面不正确的、导致僵局的思路,具有了创造性的思维状态。

因此,如果你面临一个难题,不妨先把它放在一边,去和朋友散步、喝茶,或许答案真的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

2、阿伦森效应

是指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①有效利用

在宿舍楼的后面,停放着一部烂汽车,大院里的孩子们每当晚上7点时,便攀上车厢蹦跳,嘭嘭之声震耳欲聋,大人们越管,这些小孩蹦得越欢,大人们见到都很无奈。

这天,一个人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比赛,蹦得最响的奖玩具手枪一支。”小孩们一听高兴极了,争相蹦跳,蹦的最响的果然得奖。

第二天,这位朋友又来到车前,说:“今天继续比赛,奖品为两粒奶糖。”小孩们见奖品直线下跌,都很不高兴,没人卖力蹦跳,声音小了很多。第三天,朋友又对孩子们言:“今日奖品为花生米二粒。”

小孩们纷纷跳下汽车,都说:“不蹦了,不蹦了,真没意思,回家看电视了。”

分析:“正面难攻”的情况下,采用“奖励递减法”可起到奇妙心理效应。

②反面案例

小刚大学毕业后分到一个单位工作,刚一进单位,他决心好好地积极表现一番,以给领导和同事们留下非常好的第一印象。于是,他每天提前到单位打水扫地,节假日主动要求加班,领导布置的任务有些他明明有很大的困难,也硬着头皮一概承揽下来。

本来,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人积极表现一下自我是无可厚议的。但问题是小刚的此时表现与其真正的思想觉悟、为人处世的一贯态度和行为模式相差甚远,夹杂着“过分表演”的成分。因而就难以有长久的坚持性。

没过多久,小刚水也不打了,地也不拖了,还经常迟到,对领导布置的任务更是挑肥拣瘦。结果,领导和同事们对他的印象由好转坏,甚至比那些刚开始来的时候表现不佳的青年所持的印象还不好。

因为大家对他已有了一个“高期待、高标准”,另外,大家认为他刚开始的积极表现是“装假”,而“诚实”是我们社会评定一个人所运用的“核心品质”。


3、拆屋效应

鲁迅先生曾于1927年在《无声的中国》一文中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

这种先提出很大的要求,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拆屋效应"。

这一效应很多机灵的孩子也都学会了。有的孩子犯了错误后离家出走,家长们很着急,过了几天学生安全回来后,家长们反倒不再过多地去追究学生的错误了。

实际上在这里,离家出走相当于"拆屋",犯了错误相当于"开天窗",用的就是拆屋效应。

因此,家长们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教育方法一定要恰当,能被子女所接受,同时,对子女的不合理要求或不良的行为绝不能迁就,特别要注意不能让子女在这些方面养成与家长讨价还价的习惯。

其实,跟人借钱的时候,很多人也会玩这样的套路,故意跟你借一笔很大的金额,比如一下借10万,你没法接受,只能告诉他没这么多现钱呐,钱被家里人管着啊,然后对方话锋一转,转而向你借1万,甚至五千八千的。

人家一说这话,你当然知道这就是套路了,有些人甚至套路到先请你出来吃饭,一吃完饭就跟你摊牌,说他仅剩的钱都花在吃饭上面了,只能你江湖救急了。

所以避免被套路的方法,其实就是不给他套路你的机会,一般微信上好久没联系的人上来不直接说事儿,发“在麽?”之类的。

我的习惯是先冷却,假装没看见,真有事儿他会说明白的,说不明白的就不理。

我为人处世向来是有事直说,不直说的多半不是什么好事。

这里记得收藏一下咪蒙的《致low逼》、《致贱人》,然后情况不妙,分组可见你懂的!

最怕的就是那些多年不联系的突然发信息说,我结婚了。。。这种凑份子钱的情况,一般不来往的我基本不理,千万记住死要面子活受罪,还有就是这些人压根不是你的人脉,比谁都鸡贼。

当然有人打电话来说的,估计也就不是几百上千的小钱,一般情况我都说钱都投股市里了,炒黄金亏死了,大盘横了,我没钱了,干净利落,反正就是在乎你编呗,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最后只有一句话,死要面子活受罪!切记切记!

感谢阅读!

5#
高太爷  4级常客 | 2018-9-23 01:27:04 发帖IP地址来自

谢邀。

心理学效应实在太多了,随随便便列了一堆:

框架效应:同样一件事,叙述角度不同,会左右听众的决策。
互惠效应:我们喜欢帮我们的人,我们愿意帮曾办过我们的人。
光环效应:通俗讲就是一白遮百丑。
皮格马利翁效应:期望会重新塑造一个人。现实版的“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齐加尼克效应:一旦开始一件事情,除非完成,否则心理上会始终存在一种紧张感,所以拖延是最傻的行为。
瞄定效应:如果你将目标锁定100万,虽然不一定达成,但90万是可期的。
。。。

不过我觉得,一次性说这么多,只是泛泛而谈罢了,看着挺新鲜,但没什么用,这里就深入讲一对:首因效应,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也叫作第一印象效应,指第一印象对后来的认识起到先入为主的作用。这个道理非常简单,看似都懂,但很多职场新人在这个问题上吃过亏。

职场新人刚开始都会非常勤奋,但职场老司机们对此其实有心理预期,很多人只是例行坚持一段时间就恢复常态,别人只会觉得,你看,终于暴露本性了,给人留下懒惰的印象,即使以后变得勤快了,别人也会不屑一顾地说,懒虫一个,还装什么装。

但如果你刚开始能坚持的更久一点,或者说,比大多数人都要久一点,你就能享受首因效应的红利了,以后你偷懒时,别人只会想,谁都有休息的时候啊。

很多人没有拿到第一印象红利,就是因为对第一印象有所误解,对于较少接触的陌生人,第一印象会很快就形成,但对于长期相处的,第一印象真正固定需要一段时间。

近因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中,新近获得信息比原先的信息影响更大。

这个效应在晚会中经常用到,一场晚会不管之前的节目多无聊,如果临近结尾或压轴戏非常精彩,那么整场晚会的效果就不错,当然前提是你能坚持看完,春晚除外。

但这个效应的强大之处远不止于此,哪怕是一句话,这个效应也非常好用。

比如,我们在批评或指责别人时,如果用:

。。。不要再犯了,知道吗?

。。。我不想再说第二遍,OK?

这种凶神恶煞的结束语,不管前面说的多有道理,都是白费了,只会激发逆反心理。如果清楚近因效应,可以在前面严厉批评,但结尾柔和处理:

。。。我话说的重了点,相信你能理解我的一番苦心;

。。。很抱歉,刚才我太激动了,希望你能好好加油。

这样的结束语,对方会怎么想?

这就是骂人的艺术,开始可以破口大骂,但最后收尾的时候,一定要给个甜枣,让他忘了前面的那一巴掌,这个套路当领导都懂的,你可以回想下,身边肯定有这样的高人,把你痛骂无数次,你还心存感激,这就是本事。

首因效应VS近因效应。

这两个效应都非常好用,但其实两者是相互矛盾的,到底什么时候用首因效应,什么时候用近因效应?

一般来讲,对于陌生人,或不经常接触的人,首因效应比较大,一旦形成就很难修正,对于熟悉的人,或经常接触的人,近因效应影响比较大。

首因效应其实我们都非常重视,比如与陌生人交往,第一次见客户,我们都会非常重视塑造自己的形象,反而是对于熟悉的朋友,我们的近因效应用的不够。

试着回想一个你多年未见的好朋友,你脑海中浮现的场景,是不是你们最后一次互动,如果这个互动中,有让你感动的东西,你的回忆将极其甜蜜,友情甚至会有一点提升。

所以,对于熟悉的老朋友,即使不能见面,偶尔也可以通过礼物等形式互动,比如逢年过节,寄一点家乡特产,这就是真正的礼轻情意重。

首因效应+近因效应

首因和近因,本质上都是对信息的敏感程度,任何一件事情,我们一般都比较容易记住开头和结尾,所以二者可以组合成“系列位置效应”,即学习时,开头和结尾部分的记忆效果最好,中间部分较差,所以,复习时,要重点加强中间部分。

其实,还可以进一步拓展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如果以一天算,早上是开头,晚上是结尾,这两个时间段的记忆效果最好,所以对于爱学习的人,早上时间不能浪费,晚上睡觉前,也可以翻阅或反思白天所学的内容,第二天早上,你会发现,知识就像印刻在脑子中一样。

心理学的效应有很多,每个看似简单,但要想真正用到生活中,需要掌握一定的背景知识。先写完这个,有时间再更~


PS: 推荐下个人公众号“高太爷”,致力于心理、学习,感兴趣的朋友可关注。

6#
宏桑  4级常客 | 2018-9-23 01:27:05 发帖IP地址来自

1.短缺原则销售最常用的技巧,机会越少,价值就越高。或者说,害怕失去的危机感,要远强于想要获取的欲望。截止日期,剩余名额,限时抢购,限量秒杀,这些词汇都可以极大加强人们的消费欲望。


2.承诺一致原则借钱的时候可以用的技巧,人们在行为中,倾向于保持言论一致性。比如你想要跟小王借钱,不要直接提需求,先诱导出他财富充裕的前提"哎呀小王,听说你们今年的项目很成功,怎么样,公司有没有多发几个月年终奖""也还好啦,比去年多发了三个月而已"这个时候你再提出借钱诉求,鉴于小王在之前的言论中已经表达了自己现在财富状况良好,就比较低概率拒绝你借钱的行为了。

3.晕轮效应一个人的某一个正面特征会主导后续别人对他的整体看法。也就是所谓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如果你在第一次会面当中就通过一些细节展现了认真靠谱的形象,合作伙伴会更倾向与你长期合作。另一个残忍的现实是:调查显示,颜值高的,在职场里更容易获得升职。所以,做重要汇报的时候,打扮整齐一些吧


4.退让法则一个常见于各种谈判里的心理学效应:如果你想让对方答应你的某个需求,不妨先提出一个更难办到的请求,等到被拒绝的时候,再把难度较低的需求提出来,更容易被答应。比如,我做pm给程序员同事提需求的时候就经常利用这个方法,假定我的需求是一个功能一周内上线"感觉这个需求不是很复杂,小明你可以3天搞么""没你想的那么简单,3天不够呀""那我跟teamleader多申请点时间,一周吧""好,多谢!"


5.幸存者偏差看到知名游戏主播在镜头前谈笑风生间月入10万,便觉得做游戏主播非常赚钱,于是抛弃学业进入了直播行业,结果学业事业两空。看到知乎大v告诉你有品质的生活来源于自律,同时还分享了自己坚持健身的过程和最终抱得美人归的happy ending。你恍然大悟开始健身,却怎么也想不明白健身这么久为啥还是单身狗。

幸存者偏差的关键在于,每一个光鲜亮丽成就的背后,都有无数的炮灰。职业游戏主播大多数收入徘徊在2000左右,健身成功的人大多数也没改变生活质量,你只看到了站在台上领奖的人,但忽略了还有一大批连比赛都没资格参加的人。更何况,人们分享的,也大多是自己光鲜的一面,努力奋斗结果毫无卵用的经历,很少有人愿意分享。


6.肢体接触效应心理学调查中,让试验者去大街上寻求陌生人的协助,当发生短暂肢体接触时(去肩膀触碰,握手),陌生人的信任程度更高,更倾向于提供帮助。尤其适合运用在恋爱场景,撩妹或者撩汉的时候,不经意制造身体接触,更容易触碰火花。顺便打个广告,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为伊恋爱学",每天都推送情感攻略。

先总结这些,想到再更新,深夜码字不易,觉得有用的点个赞吧。

谢谢大家


其他高赞的回答

哪些道理是你踏入社会才明白的? - 红酒雪梨的回答 - 知乎

约会除了吃饭看电影还有其他项目吗? - 红酒雪梨的回答 - 知乎

单身的人如何脱单? - 红酒雪梨的回答 - 知乎

男朋友非常穷是怎样一种体验? - 红酒雪梨的回答 - 知乎

撩妹技能收集!请问各路英雄是如何撩妹? - 红酒雪梨的回答 - 知乎

追妹子时有哪些一踩就爆的雷区? - 红酒雪梨的回答 - 知乎

7#
郁一  2级吧友 | 2018-9-23 01:27:06 发帖IP地址来自

1.不管学什么,当你想放弃的时候,你可以这样欺骗一下自己,对自己说“我就学五分钟。但只要你一开始,往往你会坚持更长时间,或许你最终只坚持了五分钟,但和放弃比起来,也已经好太多了。


2.学会利用沉默来得到你想要的结果。当别人给你一个,不让你满意的答复。别着急,你可以就静静地看着他眼睛(必要时,直接盯着他),通常情况下他就会感受到压力,多说一些话。最后你可能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3.一群人在开玩笑,在这笑的过程中,你会发现那些人会往往看一眼自己所关心的人,看看自己关心的人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个就像同事在聚餐时,开了一个不得体的玩笑,你会看一眼领导,有什么反应一样。


4.如果你要安慰一个人,先要让他知道,你理解他的烦扰,为这些烦扰而感到伤心痛苦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哪怕你遇到了,你也会不开心,痛苦。千万不要开始就瞎给建议,说,这有什么了,上次我也怎么怎么,都没有像你这样。每个人对痛苦的感受能力都不一样,请不要火上浇油。


5.给客户发邮件的时候,避免用“你”字,这样可以防止客户发火到你身上。举个例子,附件没有收到,不要说“你没有发附件过来”,而要说”我没有看到附件,你能不能重新发一下?“和老外发邮件更要注意这一点,老外发邮件表面上都是很礼貌的,别把表面的礼貌都搞没了。


6.期待更多,请关注公众号‘郁一’,ID:yuyi-one

8#
zync  2级吧友 | 2018-9-23 01:27:07 发帖IP地址来自

已删。

9#
Olivia  1级新秀 | 2018-9-23 01:27:10 发帖IP地址来自
【过度理由效应】
用自己的话简单的说,就是用一些外部刺激或者条件,来取代当事人做某件事的内部动机。当这些外部刺激或条件被撤销了之后,当事人往往会失去做某件事的动机。下面是经典的例子:


  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但附近却住着一些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报酬就越多,他每次都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奖励的时候,老人开始逐渐减少所给的奖励,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吵,老人一分钱也不给。

  结果,孩子们认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认为“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

这个例子同样也提醒广大老师家长,在孩子学习时不要给过度的奖励,这样容易吧孩子学习的内部东西变成外部动机,认为自己是为了得到奖励才学。从而不利于孩子的学习。


更新一些实用的
………………………………………………………………………………………………………………………………………………
刚刚和男朋友打电话说到一个有意思的

【留面子效应】
用来请求别人给予帮助的一个小技巧。感觉很管用。也就是在向别人提出一个小要求前,先提一个更大的别人可能不会满足的要求,在对方拒绝了之后,提出自己原本要提的那个小要求,此时别人往往会答应……

下面是真实栗子:

之前有个追我的男生,一直约我看电影吃饭我都没答应。在拒绝了他之后,说好可以以朋友身份相处。他还是坚持不懈地约我看电影…我屡屡拒绝之后,他就很可怜的说要不就吃个饭吧,然后我居然答应了…………

然后是我男朋友说他高中的时候想要买个itouch…就和他妈妈讲,他要换个新手机…熬了他妈妈一个星期之后,他就和他妈妈说放弃了,就要个itouch听听歌算了…然后…当然是也成功了

想到了再来补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24326
精华:1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