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混乱,条理性差应该怎么提高?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李小兔   2018-9-23 01:25   273793   9
分享到 :
0 人收藏

9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刘飞  5级知名 | 2018-9-23 01:25:32 发帖IP地址来自
基本上同意 @俊生 的回答。我再补充一下。

纯理论的东西是很难掌握的,有些回答虽然写得认真,但你确定别人能看下去?况且看得下去就能用了吗?而且就跟一门语言,只会了语法等于什么都没学。一句话用语法拼出来,和一想到就脱口而出,中间差着一个天文单位。

那怎么办?练啊!

我随便举几个例子。

1. 对信息多做独立思考和判断

早上被鞭炮吵醒,哦,想起今天是元宵节。打开手机,知乎收到 69 个赞,微信有 15 个妹子的好友申请。为什么这么多?哦,看到知乎推送了自己的回答,肯定是因为这个。

出门吃早饭,楼下全家的豆浆居然卖完了,哦,今天是很多公司上班第一天。全家隔壁的烧烤店关门了。年前就发现这家店门可罗雀,大概主要是因为这边是东行单行道交通不算便利,从东边白领居多的公司聚集区过来都要绕远路;另外这边停车位实在太少。人行道前等绿灯时,英语培训的小妹又来给我推销,我说大姐你找过我五次了,其中第二次我都去你们那领过书填过表了,她才讪讪走开。这家培训为什么都在这么远的路口做推广呢?哦,原来这边路口南北绿灯时间长,而红灯时间长的东西方向正好是白领们的上班路,等灯的时间大概 80 秒,正是最好的时机。

到了公司,先刷 10 分钟知乎进入状态。网上大 V 们又在对柴静的事儿说个没完。这是个有意思的主题,先看看他们怎么说的。当然对人身攻击的都可以直接跳过,傻逼也知道这跟演讲没鸡毛关系。硬说有关系的自然是要摆好自己站的队的姿势。

最感兴趣的当然是比较硬的部分,有人说数据有问题:
《穹顶之下》引用的NASA数据有问题吗?来自NASA中文

知乎上有反驳:
打假者自己的科学素养,《穹顶之下》数据造假汇总中的数据造假? - 环境保护

看这些你来我往的反驳,最有意思了。

嗯,10 分钟过去了。开始工作,工作内容比较繁杂,也不好描述。我们直接到下班时间,出门发现公司楼下的餐馆搞促销。他们家的饭菜难以下咽,开业两个月没多少客人,果然快撑不下去了。看促销程度,估计这个月再不翻身就得黄。

今天出门路灯已经亮了,想想好像以前没这么早。是不是每天路灯开关时间都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的?开百度搜下,果然如此。很满足。路上又遇见英语培训的小妹,看她用的是 iPhone 6,心里快速计算了下按普遍发传单的时薪算,她每天能赚多少钱,结论是手机要不是别人送的,要不是她之前还有别的工作。我比较倾向后者,跟她聊了两句,果然她是在 gap 期间,后续的工作还没入职,每天宅着也没事,所以出来赚点零花钱,顺便晒晒太阳也挺好。

... ...

观察到一件事,不要止步在哦我知道了,要多问一句,为什么是这样?看到别人做出的结论,不要止步在哦原来是这样,要多想一遍,还有没有可能有其他解释?有众多观点对立的争论,不要止步在反正我就是右派这边肯定说得对,要多看一下,是不是大家都有道理只不过角度不同?

现在 Wifi 遍地是、流量白菜价,真的是获取信息最好的时代。求知欲是会不断膨胀的,随之还会膨胀的就是思考的乐趣。

2. 观看、参加辩论(不是吵架)

柴静这事儿炒得火热的时候,我的男神、华人辩论天王黄执中在微博发了这么一条:

辩论赛是最正儿八经也是最能获得逻辑训练的辩论活动。可惜一方面大家觉得为一个本就没有定论的话题吵来吵去,这是小孩子玩的事情,另一方面大家对辩论赛不了解,觉得就是撕逼,只有爱吵架、爱闹、aggressive 的人才会感兴趣。其实,我加入辩论队之前也是这么觉得的 ╮(╯▽╰)╭ 。

后来我发现,辩论给我开启了一个新的世界,说实话,在当时已度过的 20 年人生里,我从没有接受过那么具体和系统的逻辑训练。辩论中的立论、攻击、防守、总结,跟平时的“争论”、“吵架”都不是一个范畴的东西,我就不具体描述了。

感兴趣的可以看看正规华语辩论赛的视频,从蒋昌建(现最强大脑主持人,辩论界最早成名大神)开山立派,到“宝岛辩魂”黄执中(台湾国民党最年轻中常委,辩论界之神)横空出世,再到“温柔一刀”马薇薇(新东方教师,华语最佳女辩手)03 年大战黄辩神,这么多年辩论界风起云涌,卧槽现在想想都热血沸腾,手脚冒汗。
有哪些经典的辩论赛视频可以推荐? - 华语辩论

如果实在对正规辩论赛不感兴趣,到网上看看别人吵架倒也是一种办法,虽然很多逻辑线都不清晰,需要自己去发掘。去年最火的大概是老罗和王自如的视频辩论:罗永浩在和王自如对质时的逻辑是否有问题? - 辩论

暂且不提场面上好不好看的问题,这里面的各处对辩的方法方式,都很值得玩味。

如果连这个也看不下去,《奇葩说》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奇葩说-综艺频道
虽然作为娱乐节目,有点低龄化,但有黄执中、胡建彪、马薇薇这几个早年成名的大神护航,有高晓松、蔡康永这两个“特别会说话”的嘉宾插科打诨,也是可以学到一些东西的。

在看这些东西的同时,心里要不断地想:他为什么这么说?如果是我我要怎么说?这两个问题想清楚了,你的逻辑训练也就有意义了。

关于逻辑思维培养的理论性知识,推荐这个回答:如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 逻辑

不过我还是不推荐看太多理论的东西。你完全搞清楚“过度概括”、“不完全归纳”和“循环论证”这些词的意思,可能就是每次翻出小本本来对照着,哦,他这里好像犯了这个错误,过了十分钟:哈哈,你这是熏青鱼谬误 !

当你每次发现逻辑上的错误,能想到“卧槽这不是马薇薇惯用的那个方法吗”,就够了。

3. 生活工作中有条有理

条理是最简单不过的了,只要严格按三条来就行:
A. 内容分条
B. 分清主次
C. 简明扼要

这是我很久之前考研的时候惯用的手法,可以参考这个回答:考研政治怎么复习? - 刘飞的回答

我当时是这么写的:
简答题的回答,首先当然要分条,不分条就已经是半只脚在棺材里了。然后,第一条一定要点明题意,就跟作文的题目一样。比如有个题问,这段材料说明了实践论的哪些原理,你就必须在第一条里完整地写下这段材料说明了实践论的哪些原理。后面第二条表述材料表明了什么什么样的状况,最后解释为什么跟实践论的这些原理是一致的。三段论的写法百试不爽。再提醒一下,最重要的句子写在每条的前面,最好能跟后面的阐述区分开来,这样判卷老师看到你三条的第一句话,分数就拿到手了,而那些写得再正确但是没有分段没有条理的答案,老师愿意自己在密密麻麻的段落里找到一句可以给分的地方就不错了。分条不仅仅用在三段式的这种答题方式上,也可以用在很多分时间的、分类别的题目中。比如2011年真题,36题第二问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社会变革的历程,什么什么,就要分成几个阶段来阐述。分条永远是王道,也是政治主观题的绝招。

平时跟人传递任何信息都可以试着用这种方式,聊天、开会、发邮件、写报告等等。

比如,你是领导,要安排一个项目给大家,就不要笼统地只说项目本身做成什么样子,可以按时间划分、任务负责人划分,每项再写清楚要求是什么。

原来的项目内容可能是:
下个月要开年会,各部门都要参与,大家出些节目,道具可以买,场地提前约定下,大家估算出要花多少钱、要准备什么,然后尽快开工。对了,记得发邀请函。

细化下可能是:
截止到本月底:请 HR 和财务部门协同计划年会详细内容,估计预算
4.1-4.15 :请各部门准备节目,由 HR 总监负责监督
4.15 - 4.18 : HR 配合各部门进行节目彩排、道具购置、布置场地,市场部门负责邀请函发放
4.20 :年会
其实就是几分钟的工作量。

比如,你要汇报工作,就尽量别用流水账。

原本可能打算说:
报告老板:今天我去找了那家合作单位 A,他们老板态度很不好,也不想继续跟我们合作的样子。好像听说有另外一家公司 B,价格优势明显,提供的服务也差不多。我还问了问小李的意思,他建议还是选原来的 A。我问为什么,他说 A 已经合作过了,很多对接的工作大家熟悉,换来换去会有工作量。我又问财务的意思,他们说,如果 B 价格那么低,后续长期合作能给公司省很多钱的。我也不知道现在该怎么办,就等老板您拍板了!对了,A 的老板态度不好可能是他家里出了些事情,倒也不能全怪他。

显然需要梳理。对于老板来说,他需要知道的是:情况如何,怎样解决。所以你应该提供的是:
报告老板:
关于XXX的服务我们平时一直与 A 合作,今天我调研了一下另一家公司 B 的情况,发现他们提供的价格更实惠,两个方案请您定夺:
方案1 继续跟 A 合作,价格偏高,但有合作经验,开发没有工作量
方案2 转而跟 B 合作,价格低(一年可节约 5 万),但开发有对接的工作量(估计在 10 - 15 人日)

大致就是这样。

——————————

最后我可以简单分享下我是怎么从思维混乱、条理性差的二逼少年变成相对还算靠谱的公司合伙人的。

刚到大学就进了辩论队,每天三观都被刷新,但渐渐发现并不是因为“他是长辈他是学长”就觉得对,而开始认为“他说的真有道理”。我没参加过一次重要比赛,但这段经历特别宝贵。

后来考研也是一次洗礼。考研的知识点繁多、结构庞大,如果没有条理,倒也能学得下去,但会特别吃力。尤其高数,理清框架和知识点,做题真是下笔如有神,不然就每次都得瞎想卧槽这个题目是考察什么东西。有机会去完整学习一些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同样是特别宝贵的训练。

读研时候的论文和报告就更要讲究逻辑和条理。别错过任何写长文章的机会,不仅报告、论文、邮件,即使是散文小说,也都是要结构缜密、顺序合理的。

毕业做产品经理,这是一个要对世间万物都问为什么的职业。“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是烂了大街,不过他想表达的意思是正面的,都对身边的产品感兴趣,人生确实会更有乐趣。你见过的最糟糕的产品设计有哪些? - 调查类问题

那时候压力很大,老板是个脑力特好的人,说话如果没有逻辑、讲不出道理,会被喷死(参见他跟王自如的辩论 Orz);同事尤其工程师也是狠角色,你要说服不了他们,下场一样很惨。

嗯,我的逻辑思维和条理就是在这么多年愈发惨烈的环境中,锻炼出来的。希望你也能抓住每一次机会,享受每一次锻炼的过程。


注:
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来源链接
3#
俊生  4级常客 | 2018-9-23 01:25:33 发帖IP地址来自
自己也有这种困惑,我只说我尝试了并且觉得有效的几个吧。

1.了解什么是逻辑并且建立逻辑基础。建议看看《十五分钟逻辑学》视频教学,内容简单入门,而且视频教学门槛低。

2.自己多思考,最好的办法是自己琢磨一件事情,然后书写下来理清自己的逻辑思路。
书写基本有以下几个好处:
1)书写是对你思维的缓存,让你可以一步步推理,锻炼自己。
2)可以强化你的思路记忆。
3)书写可以让你心思镇定下来,更加集中注意力。
4)坚持书写会促进你更多的去学习新的知识并思考。
推荐阅读《暗时间》,作者说的比我好,而且刚好是简单易读的思维类书籍。

3.运用到生活中。运用自己的逻辑和思辨去对待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和问题,你会不断进步的。

例如表达任何事情之前,先想好大概的123,比如我这样回答问题,哈哈哈~

欢迎交流,共同进步!
4#
贺嘉  4级常客 | 2018-9-23 01:25:34 发帖IP地址来自

【你两个小时都说不清的事情, 有人2分钟就能说清 】

最近听朋友讲了一个有趣的真事:一个上市公司老总,常做些投资方面的业务。

公司在当地相当有名气,因此引得不少拉投资者趋之若鹜。

然而该老总有个奇怪的规矩:每个洽谈合作的人,讲述自己项目的时间不能超过两分钟。

如果两分钟之后,老总还是没听懂项目的运作内容,那就不好意思,合作就此终止。

很多人听到这个故事,都会很惊奇兼不理解地说:

“我去,两分钟做个自我介绍都不一定够,想把一个项目讲清楚不是开玩笑嘛?

这摆明是不想投资吧!”

其实还真不是,老总的做法只是表达一个理念:如果两分钟的时间你都讲不清楚一个事项的梗概,再给你两个小时你同样讲不清楚!

在当前这个快节奏的社会,用最短的时间表达清楚一件事情,是一项极为重要的能力!


01

表达的误区之一,是不分主次

在面试的时候,经常有这样的现象:应聘者洋洋洒洒,将自己的履历长处讲了一堆,面试官听得也看似兴趣盎然,结束时却以一句“回去等通知”收尾,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就是典型的盲目表达,恨不得将自己所有的优点都展示出来,结果过犹不及,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反而被淹没其中。

作为听者要么觉得索然无味;要么觉得听着有趣,但听完没感觉。

我见过不少工作三四年甚至五六年的面试者,应聘时大谈自己在大学时表现多么优秀,获得过多少荣誉,结果可想而知。

即便你的讲述再动人,事情再真实,面试官会感觉像被塞了一堆玉石水晶和玛瑙在跟前,看不到他们真正需求的东西。


02

表达的误区之二,是语气僵硬

台湾演员彭于晏,是一个妖异的存在。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今年频频在大陆拍片。

因为片量大,所以接到烂片在所难免。

然而在他接演的一些水准不高的电影里,常能看到这样的评价:

“演员们的台词都说得好尬,彭于晏是唯一一个正常讲话的人!”

看到没,一口台湾腔混迹在一群大陆演员里,不但不违和,反而被人称赞为台词说得出彩。

其实这就是很多表达者容易踩的坑:过于关注口音的标准、辞藻的华丽,却忽略了最关键的地方——讲话时的语气和情感。

一个人即便口齿不够清晰,词汇不够丰富,只要有着充沛的情感,和抑扬顿挫的节奏语气,照样是一个优秀的演讲者!

那么,如何有效的提高表达能力呢?其实关键处只有三点。


03

表达的提升途径之一,是长话短说

曾经有记者问美国总统威尔逊:

“准备一份10分钟的演讲需要多久?”

他说:

“这个要两周。”

记者讶于时间太长,又问:

“那准备一个小时的演讲呢?”

威尔逊说:

“一个星期。”

“如果是两个小时的讲稿呢?”

他笑了笑:

“不用准备,马上就可以讲。”

这个故事很形象地说明了,长话短说是一项要求极高的能力。

“30秒电梯法则”的说法大家都听滥了,其实现实中很难遇到在电梯内向老总讲述工作的情况。

但毋庸置疑的是,领导们都很忙,他们确实没时间或者不愿花时间,听你用一个小时讲一件事情,尤其这个事情原本两分钟就能讲清!

学会简洁地讲话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

有个很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自己的框架!

当你想向领导提一个建议,你讲话的框架应该是:阐述自己的目的——这样做的原因与利好——想得到领导什么样的支持;

如果你想当众表达一个观点,框架则调整为:讲述事实——抒发情绪——表明态度——引申观点;

以此类推,任何话题与场景都能找到自己的语言架构。


04

表达的提升途径之二,是会讲故事

一个高明的讲话者,必然是个会讲故事的人。

因为从人的生理来讲,浅层的感官刺激永远是最有效、最能产生吸引的方式。

一个新奇有趣或耸人听闻的故事,远远比有深度的价值阐述更能激发人的兴趣。

因此三国志的受众不如三国演义,三国演义的原著受众又远远不如三国的电视剧。

文学思想价值的高低,与能否更打动人心并无必然关系。

反而是把它故事化、有趣化之后,更能引来听众的耳朵。

如何提高讲故事的能力,有一个小技巧:

每天看一则新闻,最好政治、国际、民生与八卦交替,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则新闻讲述出来。

讲的过程中,可以加一些描述的点缀,细节的夸张,甚至自己的见解。当你能越来越熟练地讲述各种新闻故事的时候,你的表达能力便在在不知不觉中快速地提高了。

练习时注意几个点:有一个有趣的开头,代入自己的情绪,模拟一点和听众的互动,同时尽量减少说教。


05

表达的提升途径之三,是掌控自己的语气

我有一个朋友,外号叫“好人”。

他是一个挺优秀的青年,外形不错,性格沉稳,工作于金融行业,收入在中原一带也是偏上的水平。

然而他的外号与以上无关。

因为他与女孩交往的时候,但凡冲着那种想法去的,在表露好感后,往往会收获女孩发来的“好人卡”——你很优秀,但是……,你人挺好的,可是……

可能你以为他是一个嘴笨的人,又错了。

他口才相当不错,无论工作时还是饭桌上讲起什么东西常常滔滔不绝。

真正的原因在于,可能是工作接触多了数据的缘故,他讲话总是一板一眼,严谨到呆板,和谁讲话都像在汇报工作。

与女孩子约会,初见时对方会被他的条件吸引,印象良好。

然而数次之后,作为感性动物的女孩往往会被他刻板的讲话模式吓跑。


如何变成一个语气活泼,讲话有趣的人呢?

网上有个流行的说法:和有趣的人在一起。

然而很不幸,现在社会的年轻人压力都很大,节奏紧张。

平时最常接触的人,基本都是家人和同事,而这些人你往往没得选。

至于朋友,有趣的人未必能成为你的朋友,你志趣相投的朋友又未必一定有趣。

想改变这一点,不妨从以下做起:

第一,和人聊天尽量找一些有趣的话题,如喜剧电影,怪诞的新闻,好玩的游戏等等,谈论这些话题会自然而然让你的语气变得生动;

第二,练习用多重语气讲同样一句话。譬如“是吗”这个短语,试着用质疑、惊讶、欢喜、沉痛、愤怒等多种语气讲出来。

熟练后再找些更长的句子练习。时间长了你自然能熟练掌控自己讲话的语气。


06

无论在职场工作,还是在生活中交友,“话多而无趣”和“言不及重点”都是很大的忌讳。

印象中很深刻的有一个互联网公司调薪失败的案例,公司在一年的时间内将近10%的员工选择跳槽,其中不乏技术与管理骨干。

董事长召集各位总监开会讨论,人力总监的发言是重点,他列举了当前行业龙头企业的薪资水平,与自家公司实力相等的企业平均待遇,以及实力更小的公司工资水准。

结论是第一类明显比自家高,第二类相对高,但差别没有第一类大,第三类比我们公司还要低。

而员工跳槽,选择去大公司的比较多,去其他规模相当公司的也有不少,当然为了职位提升去小公司的也有。

董事长听了半天,最后未下结论,调薪的事在会后不了了之。

其实董事长在等他说一句话:

我们该涨工资了!涨幅最好是多少为宜!

而人力总监在说了一堆之后,最核心的话却没讲出来。

每次想到这个故事,我都会想,简洁地表达,是一项多么重要的能力!

幸而这种能力不是天生。


你能一句话把事说明白,钱才是你的。

你一段话都说不明白,钱就是别人的。


PS:辛苦写的2500字,觉得有点用的同学,欢迎给个赞支持...

送你一本99页的《贺嘉演讲指南》电子书PDF。

关注公众号: 贺嘉老师 ( ID:kuajie123)后,回复关键字“演讲”领取。

5#
万方中  4级常客 | 2018-9-23 01:25:36 发帖IP地址来自
思维混乱,条理性差,我以前就是这样,所有的能力都是后天锻炼的,天生不具备。
一个人倘若发现自己天生不具备某种能力,并且这种能力是必要技能,一定想方设法锻炼他,千万不要自怨自艾,因为你不具备天赋而放弃,人生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久而久之你就会发现,事实上很多人的天赋也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后天发掘和发现的。
我以前回答过一个问题:有哪些能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书或者资料值得推荐? - 万方中的回答
这是理论基础,然而我觉得,很多东西你光是看书是没用的,你最要紧的要应用起来。有了思想,你不去应用,和没有差不多。
怎样应用和锻炼?
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平时每一个小事都讲逻辑和理性,而不是你到要用的时候才想起来:哦,我要逻辑思维,逻辑思维在哪里?至少我就是这样一点点锻炼的。
关于回答问题,我个人不太倾向于“推荐你几本书,你去看吧”,“我告诉你这几个注意点,你去做吧”这样的泛泛而谈,更愿意谈一些可操作性强的案例,即便他们可能看起来很LOW:
以前别人跟我讲话,我经常被碰得一鼻子灰,到最后被别人憋得面红耳赤,忍不住来一句”CNM“,这样既得罪了人,又显得自己很LOW。现在不会了,有理有据有逻辑,淡定自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当然,我这么说并不是说要去与人争论什么,我自己有错也会改正)。请看以下情景:
比如一个很常见的例子,父母催我结婚:
我妈:“你要抓紧时间考虑结婚的事情了。”
思考:她这句话有什么逻辑漏洞?
回答:“我只想告诉你,不是每个人生下来就一定要结婚的。”
“但我身边的小孩都结婚了。”
思考:拿普世价值观来约束个人行为。
回答:“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价值观,文革的时候别人都去搞运动,你觉得是对还是错?”
“等你到我这种年纪,你就会知道我的感受了。”
思考:不要被她带进感性的圈子,继续理性讨论。
“请你在考虑问题时,也考虑下我的感受。我从小到大,你总是在不断地强调你自己的感受:要望子成龙,要子孙满堂,你要当公务员,要出人头地,你几时在乎过我的感受?你有没有想过,很多时候你爱的只是你自己,你所想要的,是将我改造成为你想象中的那个人。你有没有想过,这样做我快乐不快乐?我是否有能力?嗯?”
比如另一个,父母老爱在一件事情上重复唠叨:
“你要总结下你过去的人生。”
“你这句话说了十几遍了。”
“你还觉得烦啊?我这是教育你,为了你好。要不是没我的教育,你今天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
思考:注意他过来找你重复话的目的,动机,以及他的结果。
“你要么就提供一个方法论给我,让我有法可依,你如果自己没能力提供给我方法,只是一味的重复,除开让人心生厌烦,还能起到什么作用呢?你确定你这是在教育我?”
“我说你这个人啊,最大的缺点就是不听老人言,所以总是吃亏。”
“你讲的很多东西和很多人一样,缺乏的不是经验,缺乏的是逻辑。经验人人都有,一个人就算再差劲,他至少活着,他活着就有经验,所以他也能侃侃而谈,因为经验与生俱来。但是逻辑却要靠阅读,靠锻炼,并不是每个人都有。“
”你要是信了我的经验之谈,你怎么会变成今天这样?怎么会当初高中只考到一间普通中学?没考到重点高中?”
“我只问你一句话,我高中是不是很努力地在读书?我整个高中期间,没看过一部完整的电视剧,基本上每天都是早上6点半起,晚上12点睡?”
“有过程有什么用?我只看结果。”
“这本来就是应试教育的硬伤,这个世界上有的人有写作才能,有的人有运动天赋,一个宽容的社会,应该给每个拥有才能的人有施展才华的道路。但是我们的应试教育不是这样的,无论你有艺术才能还是运动天赋,你都要懂数理化,都要考试成绩优异,你才能被社会所承认,这是一种悲哀。但是呢,你没有这种制度又不行,因为你一旦放开,这个世界又将变成走后门的世界,这是应试教育的通病。”
……
手打了好多,大致如此。
总而言之,无论你在做事,还是在跟人说话的时候,注意别人(以及自己)的逻辑漏洞,问题的主次,解决问题的根本,注意反复训练,久而久之,便能形成完整的条理和严密的逻辑思维。
------------------------------------------------
补充:下面有朋友说:“你这样不对,你之所以能这样答,是因为你的逻辑思维很好了。对于逻辑思维不好的人来说,他们一句都答不上来。”
是这样的,首先有些话,特别是别人经常拿来塞你,你可以上网去查查,或者自己首先想好怎么应对,特别看看,那些能言善辩的人,他们在遇到同样困境时,是如何应付的,他的逻辑点在哪里?事实上,以上的这些问题我都有深思熟虑过的,所以当别人一问起我来,我能出口成章。
比如,别人经常这样塞你:
有时候你好心告诉别人,你这样做不对,别人一句话就塞过来:“你上次呢?说什么XXXXX,比我更厉害,就你这样,还有什么资格来说我?”
怎样答?
这个在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很常见,我称之为”转移注意力“。也就是放着当前的问题不讨论,先挑起新的矛盾。你要做的就是将你们的侧重点继续拉回来,别被他拽着跑,更不要一怒而起,对事不对人。
“你就说你做得对不对就行了,别又扯到以前,咱们有事说事,不是来翻黄历的。我以前有道歉,你有道歉吗?“
一句话就递回去了。
总之,平时没事的时候多思考,这样在用的时候就游刃有余。
6#
雾都胖熊猫  2级吧友 | 2018-9-23 01:25:37 发帖IP地址来自
看到楼主的困惑,估计是在工作或者职场里面受到一点点小小的刺激,所以希望改变和进步,小弟献策上中下三策,供兄选择,因为我也是一个条例不清晰的人,所以亲们轻轻喷。
上策:
君子不居于危墙之下,如果条理性差,但是自己的发散性思维好,那就换个环境发挥长处,现在社会分工如此细密,成功不一定是补齐短板,更应该是发挥常出;
中策:
补齐短板要技巧,建议题主在行事之前养成一个习惯,把事情按照“我们在哪里?我们要去哪里?我们怎么去?”这个经典的逻辑三板块进行思考,然后每个板块下面写出“1、2、3”点,长此以往可以帮你理清事物逻辑,提升逻辑思考能力;
下策:
准备一个随身笔记本,遇到要处理事情的时候,不停地请教别人,收集信息,将信息记录在本上,然后每夜回家后重新按照“事前、事中、事后”进行信息筛选分类,长此以往,也能很好的提升你的条理性
7#
叶知秋  4级常客 | 2018-9-23 01:25:38 发帖IP地址来自

不谢邀。前一段心情不太好,几天前去深圳谈事情顺便放松了一下。终于可以整理好心情思路给大家发一些东西了。


好了,先上几张深圳high的图,玩的挺爽。

不打码也没事,无所谓。左一大巍哥,传媒出身。中间是贝勒,深圳经常去酒吧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十亩地吧,这位就是十亩地的老板,右边搞金融的老鱼。


这种生活呢,真心不太喜欢·····coco park


恩,就是站在电梯间随手一拍......


深圳潮汕商会成员,某上市公司股东。


搞珠宝的可可,女朋友像不像郑爽!


上周天大梅沙,下饺子······


恩,台风来了之后,出门就这个鸟样了


意外谈成了一笔合作~开心,深圳竟然没有做A股日内交易的


谈事的期间,不停看这位女士,实在太迷人了,如果不是年龄问题和语言问题···我一定上前和她交流····


晚上来了···继续断片酒·····


好了,回到正题。

问题很多,但咱们只挑重点说,大家问的最多的问题是关于思路思维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个人其实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你们,因为我并没有特别训练过。如果让我总结成教科书式的文章,我恐怕搞不来,但我可以给大家写一下我的一些经历以及做事情的大致的思路,大家可以据此讨论思考一下,但要辩证的看待我的回答,因为有些方法和思路我不能保证都对你们有帮助,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所擅长的领域。


谈到思维,那我们必然先要理解什么才是思维。思维方式是人们理性认知方式,是人的各种思维要素及其综合,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定型化的思维样式,即认识的发动、运行和转换的内在机制与过程。通俗的讲,就是人们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模式化、程式化的“心理结构”。恩,以上摘选自百度百科,我可以打脸的承认我并没有看太懂。但如果说到思路,按我自己最简单的理解来讲(也方便咱们大家都理解),思路就是人们思考问题时思维活动进展的线路或轨迹(再说直接一点就是遇到问题时,你是怎样思考的)。



遇到问题时,你是怎样思考的?


先插个题外话吧,前天在深圳和朋友去拜访了一位老爷子,朋友公司很多,在资本市场也有过一系列动作,自己以前所掌控的公司是行业领头羊,和腾讯有过合作。去拜访老爷子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两年市场环境不好,家里的企业欠了很多钱,也被一些资本家收购。所以个人比较迷茫,请老爷子出来的原因也就是想让老爷子指点一下方向性的问题。再介绍一下老爷子,目前是国内某A股上市公司大股东,最有名的一次经历是94年国泰君安(当时叫君安证券)“收购”万科一事,总经理张国庆及现在这位老爷子都曾参与其中。朋友说了很多的事情,老爷子一一点破,具体内容我确实不能说出来。但在这两个多小时的聊天对话中,老爷子的思路清晰,抓问题都能抓到核心,这确实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聊到最后的结果老爷子只说了两点:一、迅速和家里撇清事业上的关系,这是重中之重。二、想办法把原公司股份变现,目前手头上一定要有现金。这样才能稳扎稳打的继续走下去。三、背后自立门户,这是为了给自己留一个后路和支撑。三个建议,把大方向完全敲定,朋友的情况我很清楚,如果按照这个路子去走,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上面这件事只是个插曲,具体情况因为是真事,所以我不便透露。如果说我做事的时候,是怎样思考的,我仔细想了一下,可以给到大家几点实用性的建议。


①首先这件事,现在到底值不值得我去做?想好了再进行后续,不然方向错了,做什么都没用。

②这件事,我到底真正清楚了没有。如果没有,一定先要把这件事情搞清楚。

③如果我清楚了,那这件事,我做成了,会给我带来什么?如果我做不成,我会失去什么?给我带来的和我会失去的,对于我来说哪个更重要?我做成的概率大还是做不成的概率大?(玩过德州的朋友应该都很清楚,这其实就是在计算赔率。)

④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我现有什么资源?是否可以利用上?如果我没有资源,那我该怎样找到有利于做这件事情的资源?

⑤把上面的所有问题都思考清楚,一定是思考清楚,再来进行行动,做事情,最重要的是知行合一,但前提是先知后行,如果并不是真“知”,那“行”必然会给自己带来比以前更多的困扰。


大致就这么多吧,可能很多朋友还会说,自己的行动力不行,自己知道很多,什么都规划的很好,可就是行动力太差。这样的选手,我只能告诉你,你只是幻想的很好,而且幻想的不切实际。大家试想一下,如果你现在渴了,你会想,我要拿着杯子去接杯水喝,而且你几乎就立刻行动了。如果你现在没钱,你会想,我要挣到100万,然后幻想自己该怎么一步步挣到,然后继续幻想自己有了100万之后要干什么,可是你为什么迟迟不行动呢?很简单,就像上面说的,因为你并不是真“知”。如果你是真“知”,能把所有想到的事情都具体落实到拿着杯子去接一杯水这么实际,那你就离你的目标不远了。


还有一件庆贺的事情就是我的微信公众号就随手写了几篇关于自己的事情,竟然被邀请开通原创和评论功能了,开心!

8#
卡夫卡的笑  3级会员 | 2018-9-23 01:25:39 发帖IP地址来自
楼主,我跟你一样逻辑很混乱,但是经过毕业以来的工作磨练,应该说相对提高了很多,多看一些报告或者书,就目录看看作者内在的逻辑,其实道理一般都是朴素的,你看看那些富有逻辑的文章,怎么转化的!!!找到承上启下的那个关键段!!!!!!
多训练,还有要说的,找准问题,发现问题的根本!!也是必要的事情。
9#
袁辉  2级吧友 | 2018-9-23 01:25:40 发帖IP地址来自
个人认为,思维混乱无非就是对信息的有效整理不佳。
要改变,首先 在遇到问题时,要做到稳,不乱,找到问题的中心点在哪和事务之间的关联性,然后寻找最佳方案。
其实,这是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因为失败的经验和体会是成功的基础。
10#
雨夜下江陵  1级新秀 | 2018-9-23 01:25:41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正在想,我就是太多时候还没弄明白就开始做了。为什么这么急?因为我怕别人发现我反应慢。结果就是做的东西这错,那错,还要返工,越做越慢,别人越发的觉得你笨。倒不如一开始慢一些,想明白了再动手,虽然开始慢,但是渐渐熟悉工作后就会快起来,而且锻炼了思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