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Sci-Hub: removing barriers in the way of science 使用方法: 第一种,打开网页Sci-Hub,将想要论文的URL地址,或DOI,或Pubmed ID复制到搜索框中,按下搜索键,原来需要付费的英文论文可以直接免费下载了。 第二种,在想要下载的论文页面中,地址栏的“.com”或“.org”后添加“.sci-hub.cc”。例如“ww w.http://nature.com/neuro/journal/v19/n2/full/nn.4205.html”改为“ww w.http://nature.com.sci-hub.cc/neuro/journal/v19/n2/full/nn.4205.html”,回车。 此时进入新的页面,输入验证码。 然后就看到全文的PDF了。 顺便放上怎么获取一篇文献全文的流程。如果是国内的话,twitter那个地方可以改成论坛之类的: ---------------------------------------------精确定位想看的文章------------------------------------------ Google scholar固然好,却也经常搜索出来好多结果,需要手动去寻找需要的结果。保罗艾伦投资的人工智能研究所The Allen Institute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2)发布一款新的学术搜索引擎Semantic Scholar,结合了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以追求更精确和简单的匹配。虽然现在数据库里只有计算机科学的文章,其他领域用不到,但相信会有更多领域的加入。
- 语料可以单独选择”学术类“(ACADEMIC) - 点查询框 word(s) 右边的小问号,会在右下角显示查询语法(search syntax) - 查询soft后面跟的名词:soft [nn*] 虽然语料应该没有Linggle大,但是牛掰的点在于可以点进去看具体的用了这个词的句子是啥(右下角红框标出来的地方) - play a|an * role 的搭配 - 比较to some/certain extent 从结果就可以看到to certain extent只有很少的在口语里才会出现 根据评论里的提醒,和to some extent应该比较的是to a certain extent,后面这个用法也很常见,语料库里出现了900+次,如下:
"We need to put our papers on arXiv because this is the way the field progresses most quickly." ----Yann LeCun “We need to put our papers on arXiv and code/data on Github because this is the way the field progresses most quickly”----GitXiv
用这一套网站,可以随时随地画图写论文,云端 LaTeX 环境 + 云端 visio 替代品 + 云端参考文献管理。 Overleaf 和 Sharelatex 是云端 LaTeX,可以不用配置本地 LaTeX 环境了。用云端的好处是,省了配置,容易开始写,实时编译,实时显示编译后的文档。换一台电脑,用自己的笔记本,用图书馆的公用电脑,或者偶然自己的电脑硬盘烧了都不影响,都可以继续写。写作完成之后,可以直接下载 zip 文档包,也可以导出 pdf 文档,还支持一键发布到文档共享网站,例如 arXiv。在线 LaTeX 更支持在线协作进行写作。例如,论文发给导师,可以直接发一个链接过去,让导师与你在同一份文档上同时修改,而不用担心文档在导师的电脑上没法编译。你可以实时看到老板对你的论文做出的修改,还可以加注释沟通。参考文献的索引和生成也可以自动化。可以直接上传 bib 文档,也可以从参考文献管理软件中导入 bib 文件,我这里使用的是 mendeley。Mendeley 有桌面应用软件,也支持浏览器,可以导入bib文件,也可以直接在论文检索网站(IEEE, ScienceDirect, Springer, Google Scholar)导入论文参考文献和 PDF 文件。同时 mendeley 也有网站,可以直接在网站上查看所有参考文献,包括 pdf 和相关参考文献信息,也可以小组共享。例如:导师可以给学生推荐有价值的论文,或者是同组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有价值的文献。当然,也可以用 LaTeX 编程干些出格的事,只要你会。例如,合并 PDF 啦,打印个日历琴谱棋谱字帖考试卷纸啦。Lucidchart 和 Gliffy 是画图软件,类似 visio,画流程图当然是最基础的,适当的技巧配合一点细心的工作,也可以画光路图、电路图、组织结构图等等。如果觉得速度慢,可以换成百度的 http://ProcessOn.com。服务器在内地,速度快,是一个不错的替代,具体使用体验我写在另外一个回答里面:ProcessOn 一款HTML5在线作图工具怎么样? - 曲晓峰的回答。云端的优点还是那两点,在线备份,随时工作。个人倾向 Lucidchart,因为它导出的 PDF 是矢量图而且支持透明。导出 PNG 的话,也可以选高分辨率版本,也有透明背景。矢量图用在论文里面,在剧烈缩放的情况下,也能保持图像的清晰锐利。透明背景图像主要常用于网页,突出主题,也不影响与其它内容的搭配。
PS. 我如此执着于云平台/在线平台,是因为我不幸的遇到过多次硬盘意外。最惊险的一次,是硕士毕业前一个月,是笔记本硬盘烧了。当时在床上用电脑,弄着弄着就睡着了,笔记本没关,在被里过热把硬盘烧了,不可恢复的。实验数据和绝大多数文档、图片与资料都消失了。幸好一周前把大论文给老板发了一封 email,然后又从一周前的进度继续写,而且没有之前的所有资料,凭记忆完成了。从此所有资料都要有备份。代码 github、bitbucket;数据和文档:微云、云盘、快盘;文献:mendeley、evernote。
Overleaf 撰写文章示例如下。LaTeX 的公式/图片/高亮都可以用;参考文献库(bib 文件)可以自己上传,也可以直接从 mendeley 账号导入;写好的文章可以生成 pdf 下载,可以源代码 zip 打包下载,也可以一键发布到 http://arXiv.org。分享特别容易,直接把链接发过去就可以修改,都不需要注册。比较 geek 的是,可以直接用 git 访问,同步或者更新都可以。可以选择使用 PDFLaTeX,XeLaTeX 和 LuaLaTeX 引擎编译(手动选择,或者主 TEX 文件第一行写“%!TEX engine=xelatex”)。实时编译的时候显示可以选 jpg/png/pdf,暂时只有 PDF 显示质量较好,清晰锐利。免费版直接有个链接就可以分享。收费版额外有版本管理,和共享权限管理。 如果 overleaf 出现无法访问,或者访问速度慢,可以换用 http://ShareLaTeX.com。 ShareLaTeX 甚至有中文界面,ShareLaTeX, the Online LaTeX Editor。中英文界面的登陆账户和账户内的项目都是一模一样的,只是界面语言不同,在中英文版中创建的文件都可以在不同界面下编辑。sharelatex 不像 overleaf,不能实时编译,需要手动点按钮编译。免费版也有共享权限管理,但只能与一个人分享,例如导师。有点很好的是,不管 overleaf 还是 sharelatex,都支持 zip 下载和 zip 上传,所以两者之间很容易转换。我更喜欢用 overleaf,因为实时编译可以马上看到结果。但 sharelatex 显示质量好,界面也美观,如果更注重软件的颜值的话,可以试试 sharelatex。尤其是中文版也适合初学者适应 latex 环境。
Lucidchart 绘图示例如下。点击大图可以看到,背景是透明的。lucidchart 可以导出 png、pdf ,其中 pdf 是真矢量图。也支持各种颜色,组合和图层等,能画出什么图就看作者的想象力和努力。当然,如果出版社一定要求 eps 的话,可以使用 Inkscape 转换。Inkscape 可以把矢量 PDF 存成矢量 eps(Visio 画的图也可以存成矢量 PDF 也可以用这个工具)。 LaTeX Slides 示例 LaTeX 的 Beamer 包是做 slides 和 poster 的杰出宏包。使用我自己制作的理大模板(quxiaofeng/PolyU_beamer_theme · GitHub)作报告 presentation 如下。这个包没有进入 CTAN,需要手动配置,需要手动 copy 到 latex 本地 local 配置目录,或者 slides 所在的当前目录下。poster 也是可以使用 Beamer 制作的,所以同样可以在 Overleaf 上实现。 LaTeX 填表 即使是填写表格等文档处理,也是可以使用 LaTeX 完成的。例如,需要填写一个如下图所示的研究计划表格。原表格为 word 文档,要求需要打印稿,打印出来后签字上交。 使用 LaTeX,可以完美仿制该表格,打印后提交。用 LaTeX 自己画的对号,比 word 内置的几个字体对号好看多了。示例代码见 Overleaf 模板(A Proposal Form with Tick, Block Square, Paragraphs, and Underli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