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无用论」有道理吗?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匿名用户   2018-9-20 02:07   1196649   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分享到 :
0 人收藏

8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Azul  4级常客 | 2018-9-20 02:07:22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山大学党委书记、历史系教授陈春声:对于人文学科的“有用性”,我想打一个比方:一个家里最有用的地方是厕所,其次是厨房。家里最没用的东西,数来数去可以说是墙上挂着的那幅齐白石画的虾。但是家里有客人来了,你会带他去参观厨房和厕所吗?我想,大家坐在客厅评头论足讨论得最起劲的,恐怕还是齐白石画的虾。这就是人文学科。

人文学科跟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最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人类还没有进入文明时期的时候,文史哲这些学科的萌芽就差不多存在了。我们的祖先在没有文字的时候,已经开始懂得跟女孩子说一些逻辑不连贯但是真情实感的话,这样的表达方式后来被称为“诗歌”,那就是文学的起点;一个亲密的人过世了,大家觉得很舍不得,一定会举行适当的仪式。根据考古发掘,从很早起的墓葬中,一个家庭男女老幼会葬在一起,他们的头颅边上会摆放一些彩色的石子。这些表明,我们远古的祖先已经在考虑灵魂的问题,考虑人类从哪里来、死后又去哪里,这是哲学的起点;又比如,人们记性有限,时常忘记,所以,我们的祖先先会“刻木记事”和“结绳记事”,这是史学的起点。这些都说明了人文学科的存在是因为人性的需求,它跟物理、化学、政治学、经济学这些学科不同。这些学科是在文艺复兴之后逐渐分立出来的,它们能带来一些实际的、非常具体的好处。比如,物理学可以给我们带来各种新的动力来源,经济学可以告诉我们怎么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多的回报,甚至政治学、经济学都有这类功能。但是,文史哲,包括宗教、艺术,就是源自人性,在人还没有很理性地知道要干什么的时候,他就有这种发自内心的本能需求。所以,人文学科是与人的本能联系在一起的。它的思维方式,包括人才培养的方式,其实是与有着很强理性目的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不同的。
现在,我们终于逐渐地明白这一道理了,二三十年前,我刚出道的时候,大家都在讲历史学有危机,人文学科有危机。大家都说历史学没有用,但是它真的没有用吗?历史学、文学还有哲学都是一样的,千百年来,他存在的理由恰恰是因为它没有任何必须存在的理性道理,只是因为人类发自本性需要它,它是发自内心的。这些学科的存在不是源于社会进步、经济扩展、政治争斗等功利性的需要,不是因为这些现实生活中赤裸裸的理由。所以每一代都会有人自然而然地从事人文研究,也自然会有一部分很好的学生跟着做下来。这是人文学科得以存在的理由,也是我们保持学科自信的基本理由。

人文学科根源于人的本性,这是它的第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对于人文学者来说,思想的发明要比知识的创造重要得多。思想的发明是人文学科的根本追求。人文学科不会给你很多实用性的知识,但是它提出的思想可能会改变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因为人们对世界看法的不同,他们面对和改造世界的方法也就有所不同,结果,世界也随着改变了。

由此带来人文学科的第三个特点:人文学科中,重要的思想的发明其实都是孤独的思考者独立思考的结果。到现在为止,人文学科还没有发展出以大团队做大规模研究的成功模式。纵观20世纪的历史,真正改变了人类思想方式的思想家不会超过20个,其实他们都是天才。
第四个重要的特点是,人文学科的思想之所以被社会或同行接受,依靠的是思想的批判,而不是实践或逻辑的检验。它靠的是共鸣,而不是理性的说服。大思想家就是那些能说出别人心里想说却说不出的话的人。因为思想批判的需要,人文学科要求让很多思想共存,提供很多选择,然后在学术的论辩中,学术从业者和普通民众自觉不自觉地与某一种思想产生共鸣,接受这种思想,这种思想就传布了开来。

由此又带出第五个重要的区别,就是人文学科的进步与艺术家的创造一样,是一种艺术史意义上的超越,而不是在逻辑或实证意义上被取代。举个例子,不会有谁说因为徐悲鸿的马画的很好,所以齐白石的虾就不行。这就是艺术,艺术是树立一个又一个的高峰,有某种很有意义的超越,这个超越是说,下一代人再也不会完全像上一代人那样画画、唱曲、跳舞、演电影,但反而证明上一代人的艺术成就值得珍惜。所以,从事人文研究的杰出学者可能越老越吃香,他的思想可能已经过时,下一辈学子也不是跟着他的模式做,但是他的贡献还是弥足珍贵。

人文学科第六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这句话,实际上只对人文学科才适用。在人文学科里面,所有世界性的伟大发明都是有很强民族性的。这一点只适用于人文学科,法学不行,经济学更不行,只有在人文学科才会有明显的体现。这就是我在大学里做人文教育的思考。
3#
飞奔的马达  3级会员 | 2018-9-20 02:07:23 发帖IP地址来自
虽然自高中以来我一直都是纯粹的文科生,但是对于“文科无用论”,特别是中国语境内的“文科无用论”,我依然能表示充分的理解。因为虽然作为一个价值判断它的确是错的,但是作为一个社会现象或者说社会意识的存在,它是有原因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回顾历史,“文科无用论”的呼声不止局限在如今的中国,在18世纪的英国,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美国,都有类似“文科无用”的社会价值导向,而在我的专业范围内,这种价值趋向的学名叫“industrialism”(个人倾向翻译为“工业决定论”),简单来说,这种价值判断主张工业和生产部门是一个社会的基础与核心,其他社会部门或者学术部门的重要性与它们和工业部门的相关性直接挂钩。因此,在学术领域,工科赛高,自然科学也很重要,文史哲?能吃么?(PS:顺便提一句,按照这种设定,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也具有广义上的工业决定论倾向)

然而,现如今的欧美发达国家,“工业决定论”作为一种价值理论已经几乎无人问津,而与之相应的,发达国家的人文社科则以以前没有的姿态蓬勃发展着,反而在自然科学和工科领域,其学术领先地位正在被中国等后发国家追赶并超越着。

好的,现象介绍完了,那么,18世纪的英国,19-20世纪初的美国和如今的中国与那些相似点使得“文科无用论”一时声嚣尘上呢?关键词就是产业革命。18世纪的英国和19-20世纪初的美国发生了什么自然不必我多说,初高中的历史课里都讲过。而如今的中国也正在经历这么一次产业革命。试想一下,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老百姓,看到身边高楼大厦一天天盖起来,高铁,大桥一天天通起来,航天事业蓬勃发展,海军空军装备惊喜频出,IT业中国更是能够站在全球发展的最前沿,而伴随着这些,钱包里的小钱钱也一天天多了起来。处在这样一个因工业化带来无限财富的社会中,不相信“工业决定论”,“文科无用论”才是异类。所以,上至明文指定国家战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下至民间自发的爱国主义宣传(星辰大海党,那年那兔那些事等),满满的都是“工业决定论”的味道。所以我说,“文科无用论”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意识,它的存在是有道理的

那我为什么说作为一个价值判断,它依然是错的呢?现在我们假设,你生活的是这么一个国家,在这里,社会福利从摇篮到坟墓,衣食无忧且也有很多闲钱能让你节假日就出个国度假。但是,在这个国家,高楼大厦已经建无可建,高速铁路也已经能完全满足国家的需要。各个产业部门也已经定型不会改变,相应的,你工作的工资只会按照工龄的增长而增长,不会因为经济发展而增长,且增长幅度也已经封顶时,你还会觉得工业的地位有那么重要吗?当然不太会。但是这时,你的身边充满了各个不同民族和文化的人群,让你开始费解“我和他们真的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吗?如果是的,可我们的文化却如此不同,那我究竟是谁?公民又该如何定义?”,同时,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你发现你们国家的富豪们满世界的吃香喝辣,然而你的工资已经十年甚至二十年没长了。你又开始费解“这样的社会根本不公平啊,可怎样的才算公平呢?都说全球化是好事,可真的是这样吗?”。这个时候,文史哲,政治,社会,人类学等人文社科的实用价值就体现出来了。当整个社会都对这类问题充满好奇且认为是十分有价值的时候,这个社会还会认同“文科无用论”吗?

因此,任何一个价值判断,特别是在一定时间段在一个社会里流行的价值判断,背后都是和社会的实际情况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当一个社会正在通过产业的升级和革命把蛋糕越做越大时,“工业决定论”必然火爆。而当一个社会的蛋糕已经大到极限,不能做得更大,而如何分蛋糕成为人们的头号关心的点时,“文科无用论”必然会不攻自破。


因此,一句话总结,“文科无用论”有道理吗?有,因为它是如今中国社会现实的最好写照,但它正确吗?不正确,因为当社会现实产生变化时,它就自然会消失。不过鉴于中国庞大的体量和发展潜力,我个人觉得这个时间不会太短。也许等到五十年后,中国真的成为中等发达国家时,文科生和人文社科的好日子就要来了。
4#
殷守甫  3级会员 | 2018-9-20 02:07:25 发帖IP地址来自
文科首先是一个很奇怪的范畴,以下我们主要讨论一般意义上的文学、历史与哲学,我称她们为人文。我说她们是有用的。因为,在黑暗的时代,她们注定是有用的;在不那么黑暗的时代,她们还是有用的。而这一切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人文是有用的,因为权力会把她纳入一个“坏”的秩序,让她们来起坏的作用;而只有人文本身,才可以对抗这种“坏”,战胜这种“坏”,并防范这种“坏”重现。

1

借用一个概念,在“意识形态”的社会中,人文学科是有着非常直接的用处的。我是在非常宽泛、也非常不规范的意义上使用意识形态这个词的,这样的社会大致包含以下特点:普通人参与政治的机会很有限,有非常明确的价值导向——超出这个范围的言论是被禁止的,信息、书记、文化的传播受到许多限制——或者来自政府,或者来自通讯技术本身。

在这样的社会中,人文学科对于统治是极其重要的,统治阶层需要一批专门的学者,来建立一个文化的秩序。这其中有许多庆典与仪式,来增强普通人对于政权的认同;这其中也包含一种正确的哲学、历史乃至文学书写的观念,引导民众在各个层面与统治阶层保持一致。

当御用文人对政权是有用的时候,真正的人文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就具有了一种空前的意义,我们称之为启蒙。

我们读马克思,也读黑格尔,是因为我们需要冲破官方编织的意识形态;我们读卢梭,也读尼采,是因为我们希望找回作为人之为人所不可失去的东西;我们读拜伦,也读普希金,是因为我们希望表达那些已经被压抑了很久的东西。回到经典本身,也就意味着对于现有政权的追问。于是,人文也就成了“冬末的萌芽,林中的响箭,”“进军的第一步。”

2

于是,我们可以问一个问题:如果,意识形态的社会全部消失了,这个世界是自由而开放的,那么,人文究竟是否还有用处?

我们说,文学必须干预政治,直到政治不再干预文学。是的,那么,如果政治不再干预文学的那一天终究到来了,文学是否还具有现实的用处呢?

历史也是这样的。福山有一本并没有许多价值的书,它叫《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他说,当柏林墙倒塌以后,历史的书写只是有趣而已,不再有真正的意义了。因为意识形态的敌人已经被打倒了,我们再也不需要历史书写来证明自由民主的重要。他的观点是偏颇的,但却指出了一些重要的问题:在意识形态的时代,人文有别一种意义;随着这种时代的过去(当然他不了中国),这种意义也随之瓦解了。

换而言之,在一个开放的社会中,人文是否仅仅是个人的趣味呢?

3

不是这样的。其实有许多学者尝试过对这个问题进行回答。

首先,在一个开放的社会中,人们需要自己做出判断,判断什么是好的,什么是美的。人,尤其是公民,不能仅仅掌握知识与获得可观知识的方法,还要能够进行评价。这种训练是综合的,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也应该包括人文。哲学可以告诉我们基本的思维方式,以及常见的思考误区;思想史可以帮我们厘清不同价值的脉络。前者帮我们意识到,我们的许多观念是毫无依据的——那些是偏见;后者帮助我们体会或不相同的传统,让我们对不同意见有同情的理解。对于自己的偏见的管理,和对于不同意见的包容或至少容忍,是一个人公共生活的开始——在这之前是没有的。

同时,我们需要文学与艺术。不再因为他们是权力的展现,而是因为她们激发我们的想象,以及,对于旁的人的同情。罗蒂有一个观点,他觉得我们终于迎来了一个理性的时代,不再需要上帝的时代,这个时代中我们终究会发现许多事情,理性的讨论也未必能有最终的结果。我们无法再回到上帝,但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诉诸人的感情与想象。比如,许多人在争论税收以及福利政策是否有道德基础,这样的争论对罗蒂而言永远不会有结果。我们只需要把穷人的疾病、对学习的渴望展现出来,展现在富人面前,他们就会同意出资了。罗蒂的哲学在很大意义上是幼稚的,但有一点是对的:如果说想象力是天生的,对于他人处境的想象未必是。这需要学习。而这个过程中,对人文学科的学习是重要的。

至少在这些意义上,人文对于公共生活是有用的,也是必须的,因为正是人文,可以防止我们回到意识形态的社会,或者,包含各种狭隘的社会。这是人文对于社会的许诺。

4

我努力给这个问题一个正式的回答。然而,我是在非常悲观的情绪下写下这些文字的。

事实上,我们已经有了足够的经验研究,来证明道德哲学的学习者在生活中并不表现出更好的道德水准——如果不是更糟的话。这背后的原因我们还不清楚。

但有许多事情我们是知道的。读书人的恶劣行为,我们已经不再陌生了。他们不再是书本上的“负心”人,他们就在我们的周围。对于书籍的兴趣并没有激发他们对于人的理解,反而丰富了他们施展暴力的手段。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已经有理由相信,至少在一些情况下,人文是有“用”的,因为他们在起坏的作用。

或许,也正因为此,对于我们当下的生活世界而言,好的人文是有用的,因为只有好的人文才可以对抗偏狭的知识以及由之而来的暴力。


Cf.
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
Leo Strauss,《What is Liberal Education?》。
Richard Rorty,《Contingency, Irony and Solidarity》。
Martha Nussbaum, 《Not For Profit: Why Democracy Needs the Humanities》。
Eric Schwitzgebel,《The Moral Behavior of Ethics Professors and the Role of the Philosopher》。
5#
褚自航  4级常客 | 2018-9-20 02:07:26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本科拿到的学位是文学学士,研究生拿到的学位是理学硕士。

文学学士的翻译叫做Bachelor of Arts,理学硕士的翻译叫做Master of Science

按照英译的话,文科为艺术,而理科为科学~

我一向认为艺术和科学是不分家的认为文科无用的朋友,可能是书读的太少的缘故~~~

下面这一篇是诺贝尔物理学奖李政道的文章《科学与艺术》,与诸君共赏

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音乐等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地情感。如李白(公元701-762年)在《把酒问月》中写道:

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

公看明月皆如此。

而三百年后,苏轼(公元1037-1101年)作了《水调歌头》,他写道: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在咏诵这些诗的时候,它们的相似之点和不同之处同样感动着读者。尽管李白、苏轼生活的时代和今天的社会已经完全不同了,但这些几百年乃至一千年前的诗在今天人们的心中仍然能够引发强烈的感情共鸣。

同样,我们现在阅读莎士比亚的著作,或者观赏莎士比亚的戏剧,不论是原文或译文,也有着和几百年前英国的读者和观众相似的情感共鸣。

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

科学,例如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等,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这种抽象通常被称为自然定律。定律的阐述越简单、应用越广泛,科学就越深刻。尽管自然现象不依赖于科学家而存在,但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实一种人为的,并属于人类智慧的结晶,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

在科学中,人们研究物质的结构,知道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原子又都由原子核合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中子组成,质子、中子又由夸克组成等等。人们认识了物质的基本结构,进而去认识世界和宇宙。

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这就是科学的普遍性。

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科学上有两个关键性的发现,它们看上去似乎有些神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无关。一个时迈克耳孙和莫雷在1887年做的光速实验,另一个时普朗克在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前者是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实验依据,后者为量子力学奠定了基矗正是有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20世纪的科技发展,如核能、原子物理、分子束、激光、X射线技术、半导体、超导体、超级计算机等等,才得以存在。因此,科学原理应用越广泛,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也越多样化。

科学家追求的普遍性不同于自然现象的普遍性,是人类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适用于所有的自然现象。它的真理性植根于科学家以外的外部世界,科学家和整个人类只是这个外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艺术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也是外在的,植根于整个人类,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尽管科学的普遍性和艺术的普遍性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之间有着很强的关联。

因此,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是同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相联的。对艺术的美学鉴赏和对科学观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随后的感受升华语情感又是分不开的。没有情感的因素和促进,我们的智慧能够开创新的道路吗?而没有智慧的情感能够达到完美的意境吗?所以,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的,两者都在寻求真理的普遍性。普遍性一定植根于自然,而对自然的探索则是人类创造性的最崇高的表现。事实上如一个硬币的两面,科学和艺术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河富有意义。


以上

6#
匿名用户   | 2018-9-20 02:07:27 发帖IP地址来自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7#
acel rovsion  5级知名 | 2018-9-20 02:07:28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们就单纯来谈“用”。。。。
社会科学都占据了政治机器的决策权以及政治模式,可以追溯到斯特劳斯规定的马基雅维利时代。当时的市民阶级还处于意大利"发现的世纪"中,普遍组织成社团和商团的形式。

而附近卡佩王朝的菲力四世也在使用财政大臣加顾问团的模式来进行法国的各项税制改革以及南方马赛,蒙彼利埃的商贸改革,包括专卖权,税收优惠和特许侨居还有特许经营制度。这些是现代诸如70年代德国,90年代我朝所使用的"产业政策"理念得雏形。

而法国从卡佩王朝初期到波旁王朝著名的柯尔倍尔都是马基雅维利那样的早期学者的角色。

19世纪社会学三大家的作品几乎影响了现代公共政策分析和社会认知的基本模式。单就马克思早期到摩尔传承的阶级分析法这类相对简单的方法论,就足够变革大多数人粗陋的日常思维能力。。而这些只不过是马克思等三大家中最简单的工具。20世纪的社会学家更是细化和承续了这些框架。

20世纪社会科学界中经济学的崛起伴随着后工业时代,并且经济学的分析模式完全成为可衡量现代国家实力,社会生态的基本框架。也指导国家战略的发展。即时现在平民,在描述中国经济现状的时候也是使用普及化的经济学概念和数据,而不会如70年代用八卦和菜市场来衡量经济状况。


甚至于军事指挥学和地缘政治学现在也开始广受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影响。比如,美军就实行过“效费比”化的经济学思路来变革战场即时指挥系统,美国中东军事部队广泛采用的由直升机空降部队对战区进行分割的群岛战术,也是效费比思路的衍生。而其国防部和军方在进行军事装备采购时,也利用战场分析报告传回到决策方,进行整合。比如有不短的时间并不重视轮式的美军,开始上马Strykervehicle轮式装甲车。而国防预算制度以及采购制度也是按照社会科学中公共政策学的部分。

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社会科学革新,自然科学发展,人文变革,以及工业和技术规模化的历史。。


强行把发展至现在的秩序所依托的元素中,两个重要的部分摘除(而且还是直接应用在现代政治体系中的学科大类)

然后诉诸"没用"?这实在是不值得反驳。以上都是“用”的部分。。

什么?你说你认同我的论述,但还是想吐槽人文学科?

我以上论述难道不是基于人文学科?


另外,完全不能理解知乎这个自称"专业"的平台还主流上保留着文理科这种高中时代极为粗陋的二分法。这平台最近是被萌萌哒们占领了?还是集体在这表演冷笑话?
8#
张思健  4级常客 | 2018-9-20 02:07:29 发帖IP地址来自
更新:
真是奇哉怪哉,理科知友有说我抬文科的,居然还有说我这回答是自打脸鼓吹文科无用论的。真是累啊。像我这种文科渣,旁的本事不大,整两个酸词整点弦外之音还是会的。
看明白我正文【无用】二字的,点赞感谢,觉得我吃饭砸锅,说我鼓吹无用论的,反对没有帮助,不要再左一句偏激右一句无知,夹枪带棒糟践人了。
没想到我粗枝大叶的一个吐槽,居然承受了这么多赞同,实在惶恐,惭愧无极!所以说,一个答案的命运……
1.关于开头的【没用】。
我不喜欢挂人,就约略转述一下。某知友说,题主问的是这句话有没有道理,你回答一个“无用”真是牛头不对马嘴,这个我认了。但是该朋友又说想见该答主文科水平一般。这个我就不作辩解了,大家开开心心最重要咯!
这里我想表达的是,这句话,文科无用论,在一些情况下,的确是成立的,而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它又是有用的。给这句话下结论并不容易,道理说了一车,现实状况只有一个,答这道题之前我想了很大一会,开始行文的时候,顺手打上了以世俗而言的那个不得不正视的现实——无用。
2.关于我列举的第一个方面,自嘲文科的那些“无用之处”
有几个朋友说我片面且偏激,的确是这样,这种观点是畸形的,然而,这种畸形恰恰就来自于现实、这也正是文科无用论产生的根源。因为人们对有用无用最直观的体验就是物质回报率。就像现在喊破天的素质教育,但最后社会衡量你教育成败的根子上还是应试教育那一套。
3.人类文明的进步究竟靠谁多一点
人类文明的演进是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不是说靠蒸汽机、电能就进步了,也不是说卢梭伏尔泰他们写几本书、念两句诗这个社会哗啦就自由解放了。这就跟生孩子一样,离了男人女人任何一方,孩子也生不出啊!
4.文科的出路在哪里
有知友指出,我后边扯的那个例子是鸵鸟式文科,不要也罢。也许是我功夫未济,词不达意,在这里解释一下,文史哲这种东西可能真的是虚头巴脑,但是在精神和文化层面却有着深刻影响。再举个例子,理工科决定我们靠什么去和敌人拼命,文科决定了我们为什么去和敌人拼命。
文科如果要发展必须要与时俱进,不能固步自封,因为文科内容都是经世之学,时世有变,学问也要变,今天的文史哲工作者的理念肯定和孔子、苏格拉底不一样,我们也一直在进步,我们也有属于自己的发展脉络和学科建构。文科理科都是科学,那些说只有用理科改造文科才有出路的,这跟说中国只有加入美利坚合众国才有出路相差无几啊。
本人是文科学渣,除了对文科有近乎脑残的吹捧,百无一用,一些观点难免偏激错漏,请诸位多多海涵。再次明申:理工科技诸法以强国、文史经籍以保种,二者一体,方能兴隆,偏废其一,国族危矣!
没用。
1.经济、物质转化率太差。你研究农业育种、工业流水线、生物医药、材料工程、信息科技,可以给国家给社会给个人带来丰厚回报。我考证了夏代的存在,我发现了诗经中的讹误,我弄明白了烛影斧声的历史真相,我研究出来某小说的人物原型,我考证出来了历史上某名将在这里以少胜多,这些东西,有用吗?除了部分可以带动旅游文化消费,其余的,呵呵。
2.高层次人才输出太难。培养一个文史哲方面的大师级人物的条件是很苛刻的,家学、师承、禀赋、恒心。你守着一个干巴巴的课题,不动如山的职称,清汤寡水的生活水平,一心治学,皓首穷经。突然某天的实物资料彻底推翻了你的研究结论、有关部门告诉你这是不要公开讨论的敏感内容……
谁愿意把从20岁开始的一生抛到一个【无用】的事业?
3.安全系数
你开发药物、改革技术、服务航天那是没有任何政治风险的,你造出来的机械、实验报告不存在姓社姓资的问题。我随便巴拉几个文学历史方面的课题,稍一不慎就有蛊惑人心、立场问题。
---------------------------------------------------------------------------------------------------------------------------
然而,我要说的是,她虽然没用,但于国家民族、社会、个人却有益处。
钱学森先生的爱国情怀不是研究弹道导弹研究出来的。
今上的一带一路大手笔,也是借历史传统顺势而为。
外交辞令上,一本《浮生六记》就能拿来说钓鱼岛的事情。
我们没听过谁要复兴罗马、复兴埃及、复兴希腊、复兴巴比伦,而我们可以面无愧色地说,复兴大中华!
文科除了像我这样滥抒情、卖情怀的确没什么用。
但你享受着科技带来的精致物质生活的时候,精神生活也需要有提升啊。假如没有文科生、没有这方面的从业者,文化、精神服务,从何谈起?
其实褒贬任何一种学科门类才是真正无用之说。
我不希望,有这么一天,敌人的长枪短炮都捅过来的的时候,我们只能打嘴炮:“我中华礼仪之邦,我本无罪,汝何要兴无名之师来犯我疆界?”
我希望:我们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御敌于国门之外。
我也不希望,有一天民族辉煌或者沦丧之时,有人问:你们中国而今礼崩乐坏、典籍俱无、家国丧乱有何脸面自称中华
我希望,这时候有人不卑不亢地说“处中原,抚绥四方谓之中,有章服之美谓之华。”
理工科技诸法以强国、文史经籍以保种,二者一体,方能兴隆,偏废其一,国族危矣!
9#
凯常  5级知名 | 2018-9-20 02:07:31 发帖IP地址来自

有用或者没用,这种说法其实暗含了对象的存在。没有对象的功用,这是无意义的表述。所以讨论文科有没有用,肯定得先追究一下对象、就是说谁在用了。


举个例子,微积分有用吗?对寝管大妈而言,应该说是没什么用的。至少我们以“履行寝室管理职能的人”的标准看待寝管大妈的时候,微积分确实没啥用。就算她会了微积分,恐怕也不会对这个职能添加多少光彩,而当她拿着微积分去干别的事情的时候,那她也就不再是我们说的寝管大妈了。所以我们可以说,对寝管大妈而言,微积分没用。


那么显而易见,微积分没有用,不是微积分的问题,而是使用主体“寝管大妈”的问题。是她无所用于微积分,所以微积分才没用了。那么“微积分无用论”有道理吗?当然有道理,有一定道理,因为至少在这个场景里微积分确实没什么用。


文科有没有用也是一个道理。如果你觉得“文科无用”,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就是:文科对你没用,或者说你使用不了文科,或者说你驾驭不了这个和世界发生关系的工具,或者说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你的无能。


啥时候无能也值得炫耀了?


用庄子的话说,这叫拙于用大。


那么除了你之外,文科对其他人有没有用呢?


我们不妨假设对其他人也没有用。那么 一种对任何人毫无用处的大领域,打人类识文断字开始,甚至打这之前开始,一直延续到了现在,而且分出了那么多学科。无数人不求经济回报地投入精力,甚至为其中的某一学科付出终生,并且这里头群星璀璨的思想家人数之多,丝毫不亚于、甚至只会更大于那些“有用领域”的思想家人数。


所谓的“文科”,得是个多么大而精妙的幌子,才能装下这么多人类最优秀的头脑?并且在今后还要继续下去!


再举一个更具体的例子。现代汉语,属于文科的一个细分领域,你觉得有用吗?不去学习现代汉语,用一种非常原始的口语未尝不能完成交流。但你指望靠这个去搞研究(也就是一切需要用现代汉语表述的研究)吗?如何确保别人知道你在说什么?如何避免歧义的出现?如何表述的更有逻辑性、提高交流的效率?如何增进文本的可译性,以确保它翻成洋文也能尽量不曲解你的原意?你如果对现代汉语没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你写出来的东西可能就是个渣渣,就是大炼钢时代炼出来的那玩意儿,即便里面有钢,谁耐烦去用啊,又该怎么用啊?再说一个细分领域,古代汉语,你觉得有用吗?不掌握古代汉语。意味着即便一个留下这么多典籍资料的文明,对于本属于这个文明一员的你来说也是陌生的,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什么意思?甚矣汝之不惠是表达什么观点?古人把毕生智慧挑出他们认为有必要流传下去的储存到了书籍里,谁知道碰见这么一个睁眼瞎的后代。


语言和文学,算是题主所谓“文科”里最狭义的学科构成了,不学好这些东西,照样能影响到你的生活——换句话说,就是把你推进一个无法更专业更熟练运用语言、文学通道的低维世界里。一定程度上类似于没有掌握微积分的寝管大妈的处境。


既然有这么多人觉得文科有用,那为什么不把这个消息传递给更多人,甚至传递给那些认为文科无用的人呢?这样他们不也就能够修正偏见,乃至于主动想办法运用了吗?


一个原因是,非常显然,任何手艺都是需要入门、逐渐深入的。你学微积分,就要找到懂这个的老师,然后花钱请他教你。掌握文科里任意一门手艺需要付出的精力、经济成本,并不会亚于你学微积分。如果你能够理解自己不花钱、不耗神就学不了微积分,那么自然也可以理解自己为啥没有掌握文科里的任意一门手艺吧。


当然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真懂的人懒得搭理你。毕竟现在高中生都会唠叨什么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什么夏虫不可语冰了。你大概也应该能理解这种意境,对吧。


人总要在某个时刻意识到自己对某学科的无知、愚蠢,并非常遗憾地接受这个现实。但无知愚蠢不自知、还以为贬低一个学科就可以证明自己的高明,那就没有意思了。


如果题主诚心对文科感兴趣,想了解更多,我明确告诉你文科值得深入学习,其存在价值远大于“有用”(自然学科对于一部分人来说,也是一样),关键看你个人造化了。如果你只是单纯觉得文科无用,那上面这个帖子可以说正好适合你了。


公众号:凯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24326
精华:1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