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增长明显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期权世界   2018-9-5 12:55   2393   0
随着实体企业风险管理需求的增加,期货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发展增速明显。几家大型期货公司近日接受采访表示,今年上半年场外期权业务发展较快,交易规模及收入较去年同期均明显增长,且场外期权业务也间接推动了经纪业务的增长。
  
中国期货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期货风险管理公司金融类场外期权业务新增交易量累计约455亿元,同比增长1829% ,商品类场外期权业务新增交易额累计1614.79亿元,同比增长339%。

国泰君安期货介绍,风险子公司的业务目前主要分两类:一类是期现业务,即期现结合,例如仓单质押融资、基差交易即期现之间的套利机会;另一类是场外期权,是整个行业从去年年底以来发展最快的一块业务。
  
华泰期货副总裁王俊卿表示,今年上半年,华泰期货的场外期权业务的交易规模及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均出现明显增长。另外,场外期权业务对公司业绩还存在隐性的推动作用,场外期权规模的价值并不仅限于业务规模和财务指标,它能有效拉动传统经纪业务增长。就目前来看,传统经纪业务对产业客户的吸引力并不是非常有效,对于机构客户来说,各个期货公司提出的套保方案差别不大。但期货风险子公司的场外期权业务能够为客户量身定制,提供符合他们风险管理需求的个性化产品。因此,场外期权业务和传统经纪业务存在一种联动关系,客户参与场外衍生品业务的交易,同时期货公司进行期货交易,也间接带动了经纪业务收入的增加。近年来行业经纪业务收入不断下滑,华泰期货旗下的各家分公司均开展场外衍生品的咨询业务,有利于了解客户的需求,推进双方场外期权业务的合作。
  
谈及场外期权业务的竞争,王俊卿认为,价格优势是一方面,交易成本与交易能力有直接关系,报价高低实际是对冲团队能力的体现。承接客户规模能力是另一方面,反映了各公司整体风险管理能力和资金实力。
  
对于场外期权今后的发展,受访机构人士表示,国内市场对于期权产品的需求逐年增加,目前场内期权品种不多,场外业务处于初级阶段,未来均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而且,这种发展有助于优化投资者结构,提高机构投资者比重,有利于市场健康发展。市场各方需要在合规的前提下,严格按照投资者适当性等规定来开展场外衍生品相关业务。(上海证券报 丁晋灵)

境外交易所抢滩推出中国概念金融衍生品
期货和期权市场的交易行为不仅反映投资者的市场参与情绪,而且还可以充分揭示投资者对未来市场变化的信心与判断。正是由于期货和期权价格包含了投资者对未来市场波动的预期,因此基于期货和期权市场数据计算出来的各种指标具有很强的先导作用。

尽管近年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较为迅速,但是相比于发达市场经济体,仍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境外交易所陆续推出多种中国概念的金融衍生品。对此,不少市场人士担忧,境外交易所有关A股的期货和期权产品如果发展过快,国内资本市场将面临着金融资源流失、金融竞争力、金融定价权等多方面的冲击。

境外机构陆续推出中概衍生品

2004年10月18日,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推出了第一个中国概念衍生品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期货;2005年5月23日,香港交易所推出了新华富时中国25指数期货及期权;2006年9月5日,新加坡交易所(SGX)推出了新华富时中国A50股指期货;2013年11月27日,基于德银-嘉实沪深300ETF开发的ASHRETF期权在3家交易所上市(CBOE、NASDAQPHLX和CBOEC2),且成交活跃;2015年10月12日,芝加哥商品期货交易所推出可全天候交易的E迷你富时中国50指数期货,其样本涵盖在香港地区上市的50只中国概念蓝筹股。

随着A股正式纳入MSCI指数,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境外交易所也在进一步扩大了中国市场投资产品池。其中,新加坡交易所已经推出以美元计价的MSCI中国指数期货。

在诸多境外中概衍生品中,作为首只直接以A股股指为标的的境外衍生产品,新加坡A50指数期货最为国内投资者所熟悉。

资料显示,A50股指期货2006年9月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以美元标价进行交易结算,追踪的是新华富时中国A50指数,该指数是富时指数公司推出的实时可交易指数。

一期货公司分析师告诉记者,在国内股指期货交易受限,叠加国内外A股投资者对冲风险工具的强烈需求的情况下,新加坡A50指数期货作为国内股指期货的替代工具交易越发活跃。“目前境内已有多家公司通过香港子公司为内地客户开通A50股指期货交易。”据其透露,新加坡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是海外机构投资者,包括投资于中国内地市场的QFII投资者。

资料显示,A50股指期货自上市之初,交易并不活跃,但随着中国证券市场渐热,加之中国衍生品市场尚未完全开放,已有不少国内外的资金分流至境外交易所,这一情况在A股大幅波动的时候最为明显。

数据显示,2014年7月至2015年5月期间,A股连续上涨。与此同时,A50指数期货总成交量急剧放大到约6419万手,占到新加坡交易所股指期货总成交量的50.87%,占到新加坡交易所所有衍生产品总成交量的46.01%。自2015年6月下旬以来,A股市场的波动加剧,离岸投资者利用A50指数期货对其国内标的资产进行对冲更加频繁。A50指数期货成交量迅速放大,日成交量和持仓量基本都在50万手以上,甚至连续数天成交量突破100万手。

市场的忧虑

随着国内资本市场愈发成熟,相关资金管理者愈发体会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套保需求强烈,但国内股指期货的流动性和较为严格的套保审批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境外相关股指期权产品自然成了风险管理需求的替代品。

在A股概念、中国概念衍生品交易量方面,新交所上市的新华富时A50股指期货、中金所的沪深300股指期货、沪市的上证vix.shtml" target="_blank" class="relatedlink">50ETF期权和安硕中国大盘股ETF期权成交活跃,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安硕富时A50指数ETF期权和美国上市的德银-嘉实沪深300ETF期权较为活跃,其他境内外A股概念和中国概念衍生品成交较为清淡。

从目前境内外交易所开发的A股概念和中国概念的衍生产品成交情况来看,一向在产品创新方面最有“侵略性”的新加坡交易所或许是我国金融衍生品发展的最大威胁。

资料显示,新加坡交易所曾多次抢先推出以别国股票指数为标的的期货和期权产品,如:日经225股票指数期货和期权、MSCI香港股指期货、MSCI台证股指期货、印度S&PCNXNIFTY50股指期货。其中部分产品的交易量甚至超过了指数所在国的股指期货和期权交易量。

相对现货而言,衍生品市场开放性明显。有业内学者担忧,境外交易所有关A股的期货和期权产品如果发展过快,国内资本市场将面临着金融资源流失、金融竞争力、金融定价权等多方面的冲击,此外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带来资本外流。更需注意的是,由于我国监管部门对境外股指期货期权市场没有监管权,境外股指期货期权市场操纵行为的负面影响,将有可能波及到国内股市、期市。因此,有必要完善国内股指期货期权产品线,提升我国金融话语权。(证券时报 吴少龙)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14304
帖子:3032
精华:1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