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背后的疯狂套利,以铜贸易商为例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CTA基金网   2019-2-22 08:08   4243   0
上周,央行公布1月份社融数据,票据果然成了热议的对象。

1月社融信贷数据超预期,社融、M2和信贷数据触底反弹;

从结构来看,人民币贷款仍为支撑社融增速的主力,此外,票据行情火爆,叠加监管政策边际放松致使委托贷款、信托 贷款边际好转,非标融资由负转正。

表内融资方面,季节性因素主导下,新增人民币贷款3.23万亿元,同比多增3300亿元,支撑社融反弹;

表外融资方面,1月表内外票据融资创新高,票据融资以及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合计8946亿元,占社融比重达19.3%,较 同期上升13.5个百分点。

1月票据激增是真实需求么?

从历史规律来看,一月份往往是信贷投放最为集中的时间段。银行信贷额度和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有着季节性的放贷 冲动。由于票据具有信贷属性,在贴现时占用了银行的信贷额度,计入当期新增贷款,而未贴现票据则是表外融资,但 计入社融总额中。

所以,商业票据的激增被认为是1月份信贷规模将创新高的重要依据,并且觉得这是实体经济需求回升的表现。可是,如果真的深入一线后,市场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一月份,市场出现了一个极佳的套利窗口期。企业可以通过开票、贴现和结构性存款之间进行一场无风险的套利交易。

从去年开始,通过降准等一系列货币政策后,银行不缺资金,但信贷额度和资产荒的问题下,放贷谨慎。如今,新年伊始,银行有了新的额度,并且央行增加了再贴现额度,这就让贴现利率在1月份持续下行,甚至比结构性存款的利率还低 ,套利空间就此打开。

敏锐的企业早已捕捉到这个套利窗口,开始蜂拥至银行开票套利。

现在的行情下,铜贸易商为例,A企业向B企业买铜。

那么,A企业可以率先将资金存至某商业银行做一笔一年期的结构性存款,收益率为3.6%左右。因为结构性存款也算是银行表内存款,所以企业可以通过这笔结构性存款抵押给银行,银行根据企业的信用等级和授信额度来开具银票。

以1个亿的资金量来计算,企业将1个亿的资金作为结构性存款,年化收益为360万元。银行开具一张1个亿的承兑汇票, 收款人为B企业,贴现利率为3.1%,所以,贴现成本为310万元。因此,A企业净赚50万纯利差(360万-310万=50万)。A 企业收到铜之后,再以1亿元的价格平出,回收了现金流。如果,去掉仓单成本(约为0.1%)和开票成本(0.05%),收 益为35万左右。对于A企业来说,现金流并未减少,反倒还增加了35万的收益。

如果,A企业的资质足够优良,授信额度足够高,银行甚至可以不需要存款抵押,相当于A企业一分钱没抵押,就申请了1 个亿的银票,经过一轮套利后,现金流非但一分钱没少,还多出了1个亿。

一般情况下,完成这样一笔的套利交易,从寻找交易伙伴和一系列仓单转让,到银行放款和贴现,需要2天左右的事件, 也就是说一周可以做两笔半,但贸易商一般不会将付款拖过周末,所以一周两笔套利是较为合理的。

同时,在一月份的时候,结构性存款和贴现利率的利差有100BP,也就是1%的利润空间(每家银行报价不同)。以一个亿 的资金体量来计算的话,每笔套利可以赚近70-80万元,一周就是150万元左右,一个月就是近600万的收益。

传统意义上 ,银行产品的收益都是后置的,也就是说要一年后才能拿到收益。不过,不少银行为了揽储,可以收益前置,企业可以当场取得这笔收益。

上个月,100BP利差的窗口期持续时间了几周,这就吸引了大量资金进场。而去年,贴现和结构性存款利差较小,不少贸 易商和企业如果算上自身的资金成本,并没有多大的盈利空间,所以做的不多。

对于银行来说看似亏损,但却也在赚钱。因为,银行可以将收到的银票再贴现给央行,赚取盈利。

再贴现是指持有票据的金融机构在票据到期日前,将票据权利背书转让给中国人民银行,由其扣除一定利息后,将约定 金额支付给持票人的票据行为。

据天风证券的报道,再贴现利率为2.25%。银行可以把收到的银票再贴现给央行,央行收取2.25%的利息,但银行从客户 身上收取的则是3.1%利息,银行赚取85个BP即0.85%,但当前银行的结构性存款和贴现利差仅为50BP,相当于银行亏给了 客户50BP。但实际赚了85BP-50BP=35BP。

所以,在这种行情下,票据激增的背后是企业在进行疯狂的套利,而银行端则也很喜爱这种业务,本质上则是资金在企业和银行之间的空转。(小管)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10500
帖子:2106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