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李强:聚焦“四个重塑”推动信托业高质量发展

论坛 期权论坛 股票     
期权匿名问答   2024-6-3 18:09   2858   0
作者|李强「中国信托业协会会长、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董事长」
文章|《中国金融》2024年第11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事业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把我们党对金融工作本质规律和发展道路的认识提升到了新高度,也为不断推进金融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提供了根本保证。信托业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精神,牢牢围绕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根本宗旨,聚焦功能定位、经营模式、体制机制和行业形象“四个重塑”,进一步发挥好信托在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功能,奋力推动新时代信托业高质量发展。



回归制度本源,重塑功能定位
信托业与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相伴而生,在四十余年发展历程中以丰富多样的产品和灵活高效的服务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信托业自身定位一直不够清晰,更多是作为一种类银行的投融资工具发挥补充作用,其独有的制度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全面推动转型、回归制度本源,是信托业高质量发展当务之急。
从本质上讲,信托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特殊的法律制度安排,可为满足委托人资产配置、财富规划、代际传承、托管运营、破产隔离和风险处置等需求提供受托服务,其核心是信托财产独立性。所谓“信托回归本源”,就是让信托展业逻辑起点由“从融资人需求出发”回归到“从委托人需求出发”,由私募投行、“影子银行”角色回归到“受托人”定位。信托业应时刻坚守好这一根本定位,把履行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信义义务放在首位,围绕以下三方面发挥信托制度优势,真正做到“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一是发挥资产隔离优势,构建并维护好真实有效的信托法律关系,实现受益人合法利益最大化;二是发挥跨市场灵活性优势,高效衔接各类金融市场、组合运用各种资源要素,提高实体产业资产与社会资金对接效率;三是发挥多元价值优势,利用信托兼具金融服务与社会服务功能,在优化社会治理、促进共同富裕等方面践行金融工作的人民性。
在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新征程上,重新回归本源的信托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离不开包括信托在内的多样化、专业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信托以其不可替代的制度优势,为各种经济与社会活动场景下市场主体、自然人的痛点和难点问题提供了专属的高效解决方案,有效增强了金融体系完整性和适应性。另一方面,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的要求给信托业提供了广阔的创新发展空间。信托业应主动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创新、居民消费、乡村振兴、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瞄准传统金融机构的市场空白地带,挖掘新质生产力发展内在需求,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扮演好金融创新先锋角色,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转变经营观念,重塑经营模式
2023年出台的《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以下简称信托业务“三分类”政策),准确把握了信托制度本源及功能定位,厘清了各类信托业务内涵和边界,为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在信托业务“三分类”政策引导下,信托公司经营结构加快调整,资产规模稳步提升。截至2023年底,信托资产规模余额23.92万亿元,同比增长13%;“三分类”中占比最大的资产服务信托成为各家信托公司集中发力的重点,2023年下半年全行业新成立的4.33万亿元信托产品中,资产服务信托已达2.47万亿元,占比超过57%。尽管如此,随着传统非标融资类信托业务迅速压降,大部分信托公司收入和利润双降,特别是信托业务收入降幅显著,2023年行业排名前十位信托公司的信托收入同比下降22.39%。这说明信托业可持续发展的新经营模式仍在探索构建中,面临着转型阵痛期的严峻挑战。
信托业务回归本源不仅改变了信托公司的展业逻辑,也让行业告别了过去赚息差、挣快钱的“影子银行”时代,进入主要依靠专业化服务拓展市场、获取收入的新阶段。面对新的监管环境和市场环境,信托业迫切需要转变传统经营理念,重塑一整套符合信托功能定位特点的经营模式,把信托制度禀赋优势真正转化为信托产品与服务的市场竞争优势,加快形成增长新动能。
一是把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摆在更突出的位置。相较于银行、证券、基金、保险等金融同业,信托业务的跨市场特性和多元价值导致经营方式复杂多样,即使同类业务在不同信托公司也存在较大差异。要在信托业务“三分类”政策统一框架之下推动行业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不仅要让各类业务在“三分类”中对号入座、归类入列,而且要让同类信托业务的交易结构有明确规范、业务流程有清晰界定、实务操作有统一标准,更加适应监管要求和社会需求。
二是重点发展信托专属业务和特色业务。资产服务信托是最能体现信托本源属性、发挥信托制度优势的业务,已成为各信托公司“兵家必争之地”。在当前快速增长的业务规模基础上,应深入挖掘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丰富场景,重点提升服务内涵和价值,培育形成可复制的盈利模式,把规模增长转变为质效提升。在资产管理信托领域,需要与其他资管机构同台竞技、同场比拼,应着力打造信托资管产品有别于其他资管产品的特色优势,丰富和优化产品矩阵,满足特定客户群体偏好,获取稳定市场份额。
三是优化行业竞争秩序。长期以来,各家信托公司面对强烈的业绩增长压力,逐渐形成了“大而全”“小而全”的业务布局,以费率、收益率等价格手段为代表的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未来应引导和推动各信托公司结合自身内在基因和资源禀赋,在“三分类”项下25个业务品种中找到细分优势领域,围绕产品特色、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等开展差异化竞争,形成全行业“百花齐放”的良性发展格局。
四是强化专业能力建设。为适应新的经营模式,信托业必须迅速构建满足未来经营所需的专业能力。一方面,要针对资产服务信托和公益慈善信托提升场景挖掘、产品设计、资源嫁接、运营管理、信息处理等客户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提高信托财产管理和运用效率,满足委托人多样化诉求;另一方面,要针对资产管理信托提升“募投管退”全过程能力,尤其要大力弥补以投资研究为代表的标品固收、权益投资管理能力短板,为增强信托资管产品市场吸引力提供专业支撑。


全面深化改革,重塑体制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经济工作的主线,也是金融工作的主线。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各类金融企业必须健全法人治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制度。长期以来,信托公司主要以项目为中心驱动展业,管理架构、人员团队搭建存在一定随意性,整体管控能力相对薄弱。随着信托业务回归本源,新功能定位及经营模式对内部管理特别是中后台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信托业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系统重塑机制体制,建立一整套适配行业转型所需的经营管理体系。
一是以总体可控、系统前瞻为目标锻造风控核心能力。防控风险是金融工作永恒主题。面对房地产等领域的风险,信托业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要求,全力以赴、积极稳妥化解存量风险,千方百计维护投资人合法权益和市场稳定。同时,将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防控风险的根本举措,把金融资源真正集聚到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上来,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严防业务转型中的增量风险,确保创新业务依法合规、本质安全。不断提升风控工作系统性、前瞻性,集中力量强化中后台建设,形成覆盖业务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控能力。
二是以科学合理、稳定高效为目标构建战略管理、运营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聚焦差异化发展形成战略管理闭环,建立适应长远发展的组织形态,并结合业务创新进行动态调整。优化运营管理流程,通过数字化与信息化系统建设助力运营管理提质增效,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建立符合信托特点的从业人员能力素质模型,完善准入标准、强化优胜劣汰、提升胜任能力,为行业发展提供稳定、可持续的人力资源支持。
三是以权责清晰、运行顺畅为目标完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健全信托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提升董事会运作的独立性,确保各治理主体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监督制衡有效。构建贯穿各级组织、覆盖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内控体系,从岗位分工、业务流程等层面形成一整套严密机制,保障内部控制健全有效。完善兼顾收益与风险、统筹短期与长期的激励约束机制,体现转型创新导向和可持续发展原则,激发人才团队内在活力。


依法合规展业,重塑行业形象
信托业历史上屡屡因定位失焦而乱象频出、历经多次整顿,近两年风险事件的集中爆发进一步影响了行业整体形象。推进新时代信托业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各信托公司苦练内功、强身健体,也需要整个行业携起手来,为重树声誉、重塑形象、重获信赖共同努力。
一是坚定不移将党的领导贯穿于信托业发展始终。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最本质特征,新时代信托业发展必须把牢正确政治方向、树立正确价值导向,紧紧围绕党中央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战略部署,找准自身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的契合点、发力点,扛稳扛好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福祉的政治责任。
二是持之以恒把依法合规作为展业经营的基本原则。深刻吸取信托业过往发展历史教训,正确认识全面加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对做好金融工作的特殊重要意义,坚决树立不碰红线、不越底线的依法合规经营意识。加强信托理论与实践研究,积极推动《信托法》修订完善,配合监管部门加强相关配套制度建设及落地实施,为行业发展创造良好制度与法治环境。
三是坚持不懈以中国特色信托文化建设引领行业健康发展。在坚守“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基础上,从信托业制度本源出发,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围绕“受人之托”功能定位着力培育“忠人之事”职业精神,建立符合新时代特点的中国特色信托文化。
四是多管齐下增进社会各界对信托制度及产品的正确认知。有针对性地开展好信托投资者教育,加大对信托制度优势及特色功能宣传力度,正确引导、合理优化投资者预期,坚决避免误导投资或不当宣传引发社会不良影响。充分利用资产服务信托和公益慈善类信托兼具的经济与社会价值,积极拓展服务场景和服务对象,让信托走进各行各业、千家万户,推动信托制度普惠化。
(责任编辑贾瑛瑛)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400157
帖子:80032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