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0代或将成 「65 岁男女同龄退休」第一批实践者,将对 ...

论坛 期权论坛 股票     
期权匿名问答   2023-2-17 20:57   2689   5
对于养老金不足的危机,在中年人和年轻人以“延迟退休”作出牺牲的同时,拿退休金的老人、体制内退休人员和政府这三大主体也应该站出来“共赴危机”“共襄盛举”。延迟退休精准打击的是中年人和年轻人。尤其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他们注定是“65岁男女同龄退休”的第一批实践者。这几天,你只要打开社交媒体,都可以看到年轻人的各种抱怨与口诛笔伐:“80后90后到底得罪谁啊,要被这么整?”“35岁就找不到工作了,要喝30年西北风么?”……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7 20:57:52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感觉90后这一代人确实是默默的承受了太多,年轻的时候就要背负高额的房贷车贷,现在又整了个延迟退休。
从灵活就业到灵活退休,这是要薅干90后的羊毛不?然后在岗的都是老头子老奶奶,在家待业的都是年轻人呗?
这个政策的出台,最终的结果导向是年轻人生育率会越来越低。因为就算是年轻人晚婚晚育,双方的父母都还没退休的情况下,谁来带孩子呢?
默默上班交了那么多年的社保,说延迟退休就延迟退休,动动嘴皮子的政策立马就得执行,伤害的只能是80和90后。
关键问题还是男女同龄退休,怎么看都感觉自己是韭菜的一生。
所以,当打工人看到一只65岁的码农还在加班干活的时候,不知道心里的滋味是怎样的……
3#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7 20:58:31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荒诞且真实

未来的某一天小明过六十大寿还得向三十岁的主管老张请假过生日。
4#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7 20:58:38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以前看过一则笑话:
今天做早操的时候,校长拿着话筒大声向全校师生宣布:
为了公平期间,去年的大扫除是由初一的同学负责的,今年由初二的同学来负责,
明年则由初三的同学负责!
话音未落,全场鸦雀无声,初一和初三的同学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我觉得90后的处境和初二的同学差不多吧!
5#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7 20:59:31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本狐为知友们带来更多消息:
【延迟退休来了,凭什么只让年轻人“做牺牲”】
对于养老金不足的危机,在中年人和年轻人以 " 延迟退休 " 作出牺牲的同时,拿退休金的老人、体制内退休人员和政府这三大主体也应该站出来 " 共赴危机 "" 共襄盛举 "。
冰川思想库研究员丨张明扬
最近,中信证券一份关于 " 延迟退休 " 的研报令举国沸反盈天。
研报声称,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或于 2023 年公布,并于 2025 年正式实施,到 2055 年前后实现 65 岁男女同龄退休。
这份研报唯一的信息增量在于 "2023 年 "。延迟退休被作为 " 狼来了 " 传了好几年,按说公众和市场应该早已有了心理准备,但一旦 " 终于来了 ",哪怕说法未必靠谱,还是一夕举国震惊。
延迟退休精准打击的是中年人和年轻人。尤其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他们注定是 "65 岁男女同龄退休 " 的第一批实践者。
这几天,你只要打开社交媒体,都可以看到年轻人的各种抱怨与口诛笔伐:"80 后 90 后到底得罪谁啊,要被这么整?""35 岁就找不到工作了,要喝 30 年西北风么?"……




图 / 微博用户 @SONG 富贵儿

说得都很有道理,所以呢?
在延迟退休这个问题上,尽管 " 代际 "" 性别 "" 地域 ",尤其是 " 编制 " 这些方面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公,但一个最核心的问题是:养老金正面临着见底的危机。有一种存在争议的说法是,中国养老金结余在 2035 年将耗尽。
" 养老金即将耗尽 " 是一个硬约束,讨论延迟退休,必须在这个前提下进行才有实际意义。
如何对养老金开源节流,无非就如下五个主要选项:
a、全面降低养老金现行发放水平,多拿多降,少拿少降
b、鼓励生育,增多未来养老金的缴纳人口
c、公共财政和国企利润加大向养老金输血
d、大幅通胀
e、延迟退休
选项 a,你觉得有现实操作性么,多拿多降只有理论探讨价值,多拿的人是规则制定者,而少拿的人也都盼着每年那几个点的增幅。
选项 b,你愿意生么,都愿意生那还讨论个啥?
选项 c,财政也不富裕啊,谁救谁啊,而国企那点利润我看你还是别当真了。
选项 d,没办法的时候当然也只有这么干,但这个可比延迟退休引发的民怨就更大了。
看起来,也就是 " 延迟退休 " 最有可操作性了。
不然呢?年轻就是你的软肋啊。
延迟退休势所难免,但也会引发很多事与愿违的 " 次生损害 "。
延迟退休的一大背景是:没人生娃了。
从某种冰冷的经济理性逻辑出发:既然年轻人不愿意生娃,那就延迟退休呗。年轻人的自由选择在于:你可以在两杯 " 毒药 " 中,自由地选择一杯。
但对于社会和政府而言,同样存在一个冰冷的逻辑:延迟退休很可能进一步下压生育率。甚至逐渐形成某种负面循环:生育率越低,退休越晚;退休越晚,生育率更低 ……
就中国现实语境而言,这一点都没有夸张。




图 / 微博用户 @有限次重复博弈

举个例子。按照现行政策,女性是 55 岁退休,在中国普遍双职工的状况下,55 岁退休的奶奶和外婆实际上是年轻人生娃的最强有力保障,当然,60 岁的退休的爷爷和外公虽然大多 " 废柴 ",但多少也能帮点忙。
如果男女 65 岁同龄退休,特别是潜在的奶奶和外婆迟退休了整整十年,那谁给想生娃的年轻人带娃?就说 65 岁退休了,这多上十年班带来的体力衰减,还带得动娃么;当然,她们仍然可以提前退休,但在尚拿不到退休金的情况下,在经济上如何帮助儿女分担育儿压力?
这对已经走低的生育率而言,是某种意义上的毁灭性打击吧?
当然,有人会说,反正年轻人无论如何也不想生娃了,何必操心这事?
但总有些人还想生娃,延迟退休对这批 " 响应国家鼓励生育政策 " 的人而言,不是一种真正的劝退么?给人家一月 500 元的生育补助金,然后让本可以带娃的爹妈继续上班,这种鼓励生育你觉得可笑么?




图 / 网络

对国外而言,因为老人参与带娃的比率远没有中国高,所以没有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但在中国的语境下,这件事对生育率有多大冲击力,不需要专家帮你想也可以想明白吧。
除此之外,延迟退休,还有可能进一步降低年轻人的 " 未来经济展望 ",这对生育率而言同样是负面的。
更不公平的是那些已经生娃或刚刚生娃的年轻人。人家也生了,该尽的 " 所谓社会责任 " 也尽了,最后,不也还是要延迟退休。
延迟退休是一个难以逆转的大趋势,但为了减轻民怨,为了社会公平,一些配套的措施也应该跟上。
比如刚才说的 " 老人带娃 ",不能假装这个问题不存在。只要正视了,自然就可以有办法。
是否要对有第三辈的老人进行一些诸如提前退休的特别 " 优待 ",这在中国当下整体 " 反感生育 " 的社会舆论中,可能比较敏感,可能会引发 " 不公平 " 的争议,但该正视的该讨论的总不能回避。
不过,就延迟退休而言,我觉得更重要的问题是 " 全民共担 "。
所谓 " 全民共担 ",第一当然是代际。延迟退休的代价不能仅仅由年轻人承担,而应该由各个年龄层的共担。
前一段,社交媒体上曾有一个热搜:年轻人工资不如退休金高。这种说法固然有偏颇之处,我等会还会谈到,但这背后的社会现实是,在延迟退休对年轻人造成极大心理压力的同时,中国的养老金却还在持续上涨。




图 / 微博用户 @价值投资日志

既然养老金不够用了,中年人年轻人必须以延迟退休来填补缺口,那么,至少作为一个姿态,国内的养老金上涨也应当进入 " 冻结 " 状态。等延迟退休尘埃落定了,再经过广泛的社会讨论,看养老金何时恢复上涨。
毕竟,如果养老金停止上涨,也可以缓解 " 延迟退休 " 的经济压力,至少让延迟退休的增长曲线更平缓点。
所谓 " 全民共担 ",第二是 " 编制 "。" 年轻人工资不如退休金高 " 的讨论,更真切的对象其实是 " 体制内退休金 ",也就是充满争议的养老金双轨制。
从某种程度上,我们应当尊重既成事实。相比所谓的降低,更妥善的办法是,长期冻结体制内养老金的上涨:一方面降低双轨制的民怨,为延迟退休争取舆论空间;一方面也可以降低养老金的支付压力,这也是全国的大局。
事实上,体制内的同志们也无需过多担心。从长远而言,养老金还是应该 " 多缴多拿 ",体制内的收入相对高,缴纳的养老保险也相对多,那么未来拿到的养老金当然也应该更高。
问题的核心是,这种以 " 多缴少缴 " 而不是 " 体制内外 " 的养老金发放标准,更符合市场化,更公平,更能激发养老金参保的热情。
所谓 " 全民共担 ",第三是 " 政府—社会 "。
长久以来,中国的公共财政高度倾斜于 " 养人 " 和 " 基建 ",忽视了福利支出。
前不久,殷剑峰先生在《居民消费率为何这么低?》一文中指出:
在国民收入的部门分配中,政府部门占有了过高比重的收入。
在 2012~2020 年间,中国福利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只有 32%,在 15 个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一 …… 低于发展水平相近的金砖国家、尤其是发展水平比中国差很多的印度,就实在是不好意思了。
也就是说,对于养老金不足的危机,在中年人和年轻人以 " 延迟退休 " 作出牺牲的同时,拿退休金的老人、体制内退休人员和政府这三大主体也应该站出来 " 共赴危机 "" 共襄盛举 "。
这不仅会在公平层面上缓解年轻人的怨言,也会在事实层面上更大力度的减轻养老金的压力。
来源:冰川思想库
6#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7 20:59:41 发帖IP地址来自 上海
说个笑话,35岁年龄太大不适合工作了,60-65岁你还太小不适合退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400157
帖子:80032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