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百只基金迎来“新舵手” 增聘、减负成新趋势

论坛 期权论坛 股票     
期权匿名问答   2023-2-13 16:59   2406   0


中国基金报记者 陆慧婧

调整投研队伍是不少基金公司开年后的一项重要工作。春节后,基金经理人事变动越发频繁,今年以来已有102只基金发生基金经理变更,涉及100位基金经理,变动人数相比去年同期上升了5%。

部分管理规模较大的基金经理或增聘人员共同管理、或主动卸任“减负”成为今年变更潮的两个新趋势。

基金经理变更人数已过百

最近几年基金经理变动一直处于高位,开年以来2个多月时间,基金经理变更人数已经超过100位。

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11日,今年以来已有102只基金更换基金经理,涉及100位基金经理,相比去年同期上升5.15%,为最近5年的第二峰(同期基金经理离职变动人数仅次于2021年)。2018年至2022年同期,每年的数字分别为71位、67位、58位、107位和97位。

近期公告离职的基金经理中不乏知名度较高的“明星”,包括长城基金何以广、恒越基金高楠等人。

有业内人士透露,部分出现知名基金经理离职的基金公司已开始招募人才,补充投研团队,未来基金经理或仍将维持较高的变动频率。

私募排排网财富管理合伙人荣浩认为,去年落地的《基金管理公司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指引》以及离职静默期新规或起到了短期内加速基金经理变动的作用。

业绩考核、人才竞争等因素

致基金从业人员高速流动

在受访人士看来,基金经理变动频繁与业绩考核、人才竞争、寻找新的平台机会等原因有关。整体而言,目前的基金经理变动仍处于良性状态。

盈米基金研究院权益专家王赵欣总结了人员变动较多的原因:一方面,新年通常是人员变动的高峰期。在一个考核周期结束后,有意变动工作的基金经理会在一季度完成职业调整。另一方面,A股市场具有比较明显的周期性,在市场相对低谷阶段开始一段新的职业生涯是比较有利的选择,也可以视作对自己的一种“择时”。

“一般来说,金融行业普遍会在年末进行招聘,因此年初、年末是行业人员变动最为频繁的时期。”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池云飞也认为岁末年初是一个较为特殊的时点。

在池云飞看来,基金经理变动大致出于以下几种原因:一是业绩考核,业绩明显弱于同行,迫于公司考核机制而不得不离职;二是人才竞争,业绩好的基金经理,自然会有同行来挖角;三是基金公司的战略变化,例如基金公司发展方向或管理团队变化,导致基金经理离职;四是平台发展前景,基金经理可能因寻求更适合自身职业发展需求的平台或更能满足自身价值需要的机会,而跳槽到其他公司;五是个人原因,如退休、家庭承诺、人生规划等。

谈及目前行业人员高速流动的现象,好买基金研究总监曾令华认为,从同比数据来看,目前基金经理变动仍处于正常范围。“现在基金公司有142家,基金经理超过3000人,基金数量超过1万只。对照来看,基金经理变动处于合理范围内。

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直言,基金经理离任与新聘是公募基金生态发展的正常代谢,是市场活力的体现。在他看来,基金经理作为市场生态的有机组成部分,整体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成长期,距成熟期还有相当距离。这个时期的特点就是更新换代频次高。客户需求、公司治理、能力边界等种种要素决定了行业的这一特征,2022年市场波动对基金经理业绩的扰动又强化了这一特征。

增聘新人共同管理

通过“以老带新”培养人才

从基金经理变动方向上看,明星基金经理所管基金开始增聘新人共同管理是今年一个突出的特征。

1月4日,兴证全球基金发布兴全合润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增聘叶峰为基金经理,与公司副总经理兼基金管理部投资总监谢治宇共同管理该基金。这也是谢治宇独立管理该基金9年多首次增聘基金经理。

1月7日,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告,交银精选混合增聘张雪蓉为基金经理,与知名基金经理王崇共同管理。

1月15日,由李晓星、张萍共同管理的银华心诚基金增聘王璐为基金经理。1月26日,李晓星、倪明管理的银华丰享一年持有增聘杜宇为基金经理。

荣浩称,增聘主要的目的是“以老带新”,让年轻基金经理有机会管理较大规模的资金。投资人要特别关注这些调整后的变化。

魏凤春认为,明星基金经理的成长更多是农业时代个人英雄主义的体现。资产管理模式需要调整,无论是主动调整还是被动调整都是时代变迁之际的应对之策。

寻找规模与能力边界的平衡

多位知名基金经理主动“减负”

除了增聘基金经理共同管理之外,不少百亿规模的明星基金经理更是通过卸任部分产品的方式主动为自己“减负”。

信达澳亚基金经理冯明远过去几年抓住了科技股的大行情,突出的投资业绩受到投资者和渠道的认可。过去4年冯明远发行了8只基金,个人管理数量达到10只,管理规模超过300亿元。

为了避免严重的“一拖多”现象,相关法规规定,主动权益基金基金经理一人最多管理10只基金。冯明远在触及10只基金管理上限后,主动为自己“减负”。去年7月他卸任了信澳精华基金的基金经理,今年开始也不再担任信澳匠心臻选、信澳先进智造两只基金的基金经理职务,管理基金数降至7只,管理规模约257亿元。

前海开源明星基金经理曲扬也有“减负”之举,他在今年2月3日卸任前海开源医疗健康基金经理,将该基金交由范洁独自管理。

鹏华基金王宗合开年以来的“减负”动作颇受关注,已陆续卸任了鹏华成长价值、鹏华优质回报两年定开、鹏华精选回报三年定开、鹏华中国50等4只基金的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数量从10只降至6只,管理规模从2022年四季度末的199.95亿元降至168.78亿元。

荣浩表示,基金公司主动调整明星基金经理所管产品,主要是考虑到基金经理自身管理规模边界的问题。

魏凤春也认为,“减负”的直接原因或是明星经理肩负的责任过大,影响到了产品战略的实施,弱化了持有者的体验感和满足感。此外,基金经理能力提升更多是循序渐进的,所以存在有限的能力提升和业务边界的冲突。在他看来,“减负”一定程度上是主动承认二者的不匹配,进行调整是正常的市场行为,特别是在投资管理模式发生变迁的大趋势下,越是提前调整越会占据主动优势。

王赵欣强调,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和能力圈都不是无限的,尤其是股票型基金经理,一旦超过了某个临界值,其投资收益可能会快速衰减,风险迅速上升。

池云飞认为主动“减负”显示出管理人积极的态度,说明基金公司更充分地考虑到了基金经理的精力、基金规模和基金业绩之间的平衡关系,而不再过分关注基金经理的流量作用。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400157
帖子:80032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