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环境太干净,会更容易过敏吗?

论坛 期权论坛 股票     
期权匿名问答   2023-2-13 06:39   2342   1
过敏性疾病是21世纪重点防治的3大疾病之一,据2008年新版ARIA“变应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指南文件统计,在全世界范围内约有6亿人患有变应性鼻炎,3亿人患有过敏性哮喘。并且这些疾病的患病率还在逐年持续升高。
在中国,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据调查,中国成人过敏性鼻炎发病率在17.6%,且发病率逐年上升,最近10年,中国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为3.02%。相比2000年,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翻了一番。临床上至少70%以上的哮喘患者属于过敏性哮喘。而在儿童和青少年患者中,估计占80%以上。


过敏一词由来已久,但是过敏究竟是什么意思,可能很多饱受过敏折磨的人也无法准确描述出来。
直到20世纪初,奥地利儿科医师皮尔凯(Clemensvon Pirquet)才将这些形形色色的毛病联系到一起,并归结于一个共同的病因。1906年,他首次用了“过敏(allergy)”这个词,来描述自己临床观察所得的一系列均由免疫反应造成组织损害而引发的症状。
所谓过敏,其实就是免疫系统把某些本来无害的异物认作严重威胁,方寸大乱之下大动干戈,结果反而对自身造成伤害。
在当时,医学界与研究界并未立刻就认可了皮尔凯的“过敏”概念——这并不奇怪,免疫系统一向被认为是我们最忠实可靠的守护者,认同过敏意味着要全然颠覆传统观念,等于接受我们的身体卫士正对我们的身体倒戈相向,这叫人情何以堪。


然而,事实就是事实。再怎么不情愿,人们也不得不慢慢开始承认免疫系统可以被“策反”。一顿海鲜大餐,或是空气中飘来的一阵花香,都可能让我们的身体异常不适。
随着身边的过敏案例越来越多,公众也越来越关注。究竟是什么引发了过敏?为什么我们的免疫系统在攻击自己的身体,是什么原因让最忠实的保镖叛变成我们的敌人?
我们不禁还要问,随着日子越来越好,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科技越来越发达,社会越来越进步,为什么过敏反倒越来越多呢?
对此的解释有很多个版本:
其中一部分矛头首先指向过敏原,毕竟,不接触那些东西便可天下太平。有人归咎于全球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流动性。我们与数百年前绝无可能相逢的人毗邻而居,开始食入一些漂洋过海而来的从未吃过的东西,那我们的身体不能适应也是自然。20世纪60年代,猕猴桃被引入英美超级市场,而后的几十年内,这种售价高昂长满绒毛的果子造成了一系列的严重过敏。


有人则认为是环境污染。这种思路很好理解。工业化社会带来了许多农业社会前所未有的“非天然”化合物。污染地区的过敏率变化似乎也印证了这点。
1991 年,美国生化学家普罗费(Margie Profet)则提出过敏是身体对抗有毒物质的一种方式。她认为,过敏率升高是工业化社会里避无可避的结果。为了适应日益增多的环境毒素,身体不得不借着咳嗽、打喷嚏那些反应,将具有潜在危害的异物统统逐出体外。
过敏反应虽不好受,但免疫系统自损八百,是为了杀敌一千。总体来看,仍是利大于弊。
另一些研究者则把焦点专注于内:我们自身。事实上,现代我们的生活方式确实有了巨大变化:我们的饮食结构变得高脂高热,锻炼机会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大大缩短,精神压力变大,烟草酒精使用变多,母乳喂养却缩短。不止如此,对微生物更深入了解的我们开始对各种病原全面宣战。需求带来广阔的市场,逐利而来的厂商杀入这片蓝海,各种清洁杀菌的产品应运而生:肥皂、洗洁精、洗衣粉、洗手液、漂白水——挥舞着这些武器,我们将身边的微生物们清剿杀灭,除恶务尽。


一切看来十分美妙,以天花为代表的一些传染性疾病开始绝迹人间。我们居住环境愈发纤尘不染,然而住在洁净玻璃屋中的人健康水平却开始遭受过敏症的打击。
直到1989 年,英国花粉症发生率持续攀升,伦敦卫生和热带医学学院的流行病学家斯特拉坎(DavidStrachan)在《英国医学期刊》上发表《花粉症、卫生与家庭规模》一文。他一共分析了十六种可能与过敏有关的环境与社会因素,最后结论是有两个与过敏的相关性最强:家庭大小与孩子在家中的长幼排序。一个家庭里人口数越多,长兄大姐越多,一般而言,孩子小时候被交叉感染的机会就越高,而成人后过敏的几率就越低。斯特拉坎的猜想被称为“卫生假说”。
免疫系统并非从我们一生下来就十项全能,而是需要训练与学习。过程就像军队练兵。比起没有经受过感染考验的免疫新兵,身经百战的老兵才是保家卫国的中流砥柱。
一味远离那些共生已久的“老朋友”,结果就是免疫系统自我平衡与调节失控,对外来刺激过度敏感,成天高射炮打蚊子,不得安宁。对我们并无裨益。鲁克的猜想就是所谓“老友机制”,也有人称之为“微生物接触理论”。
一般而言,出生一岁内正是免疫系统受训阶段,也是变应性致敏(allergicsensitization)发生阶段。有证据显示接触低剂量抗原可以促进婴儿变应性致敏。而高剂量抗原则会让免疫系统习惯忍耐,不至于过敏。


比起每日住在雪洞似公寓中的独生子,长兄长姐多的孩子更可能在与一双双黑乎乎的小泥手嬉戏间,多多接触到这些免疫训练的“老友”。居住在草长马鸣的乡间孩子、或者家中养了数只宠物每天和猫狗滚做一团的孩子情况也类似。慕尼黑大学哮喘与过敏系主任穆蒂乌斯以系列实验证实,农场孩子确实比城市孩子过敏几率小得多。
对治疗过敏的研究突破不知何时能出现,在此之前,鲁克教授认为,也许是改改我们那矫枉过正的卫生观念的时候了。下回看到一只浑身沾满尘土雀跃回家的“小泥猴”时,先别急着勃然大怒,也许长大后,那“泥猴”会比许多一尘不染的“洋娃娃”更健康些。

参考自《过日子要有技术含量》, 内容仅供交流学习,具体专业诊断和用药问题还需谨遵医嘱。

如果你喜欢我的内容,别忘了点赞+关注@小武哥 ,我会不断分享有价值的内容给大家的~
分享到 :
0 人收藏

1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期权匿名回答  16级独孤 | 2023-2-13 06:39:24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很有道理,这就去给免疫细胞健全档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400157
帖子:80032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