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a远程实习)“金融圈VS学术圈,哪个更卷?”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期权匿名问答   2022-9-29 03:58   5684   0
01
“非升即走”,学术圈的内卷现状?

昨天复旦发生了一起青年教师杀人案件。

且不具体评判这件事情的恶劣性质,至少可以从这件事情看出,高校青年教师的压力有多大。

(pta远程实习)“金融圈VS学术圈,哪个更卷?”

当你读本科时,你发现本校硕士就能留校任教当讲师,优秀硕士还可能有编制,发几篇SCI就能乘胜冲击副教授,你信心满怀。

当你拿到硕士学位后,发现时光不再,这时候要当上讲师必须要有个博士学位才行了,虽然被泼了一大盆冷水,但也是不甘心的,于是继续攻博。

而当你肝完博士论文,头发掉的差不多了,黑眼圈也挂的活脱一只国宝的时候,你又发现了招聘要求上赫然写着要“海外或博士后经历”。你叹了一口气,事已至此,也只有继续了......

而立之年,你终于实现了当年的理想,却发现,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喜悦。

你可能会发现你领导的领导竟然是本科时高几届的学长,本科毕业就去工业界的室友已经在一线城市买了房,而你,终于在30岁这年找到了一份外人看上去还算“稳定”的工作——非升即走的青年教师。

随着国内高校“双一流”建设加快推进,高校对高水平专业人才的需求愈加迫切,“非升即走”的人事制度改革趋势日渐成形。

所谓“非升即走”,较为常见的做法是,新聘任的教师进校时以“预聘或准聘”制的形式签订劳动合同,在约定聘期内(一般为两个聘期,每个聘期为三年),完成规定的考核指标(晋升到高级职称的考核标准)达到要求且通过考核者可获得长期聘用或者转为事业编制,未达到要求者不再续聘或者转岗至非教研岗位。

“非升即走”(up-or-out)源起美国高校的终身教职制度,是美国高校普遍采用的“预聘-长聘”(tenure-track)制度的一部分。

终身教职制度是美国大学教授协会(AAUP)和美国高校协会(AAC)经过长期劳工斗争的产物,制度实行的初衷是使学者们免受市场规律的挤压,一方面保障学术生产,另一方面保护学术自由。

终身教职制在欧美高校已拥有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这种人事制度的核心理念就是“分级流动、末位淘汰”,通过引入竞争淘汰机制,鼓励竞争、促进流动。

高校依靠该制度,是想要遴选具有学术潜力的教师,教师通过终身教职制获得优厚待遇、维护自身权益。

但放到国内高校里来看,我们推行的“非升即走”制度虽然在理念上借鉴自欧美高校,但在实施过程中却有很大差异。

与欧美高校终身教职制度相比,国内高校“非升即走”制度尚未能够达到高校和教师双方权益的平衡,从清华大学试点“非升即走”人事制度改革开始,这二十年来,一直争议不断:

2004年,清华大学教师刘求生在经管学院任教六年后因考核不合格,学校不再与其续约,随后其将学校告上法庭。

2014年,清华大学外文系老师方艳华转为职员和微积分老师闫浩离开教学岗位引起热议,此次“辞方事件”也引发了高校关于“教学与科研孰重孰轻”的争论。

2016年,中山大学教师李思涯因为错过了“升”的机会,对学院院长甘阳暴力相向,一场争论在中山大学礼堂里演变为暴力事件。

2018年,武汉大学因预聘制首个聘期晋升副教授的通过率不高,再次引发网络热议。

面对高校人事制度改革,高校青年教师可谓是走在了“风口浪尖”上,一不小心就会剑走偏锋。

直到现在,复旦数学科学学院的官网仍然无法正常登陆,显示“网络维护中”,而学校官网主页仍然是一片风平浪静。

行凶者姜文华于2000年通过高考进入了复旦大学数学系读本科,本科期间成绩斐然,曾获得复旦大学首届校长奖(这是复旦大学设立的最高奖项)。

本科毕业后,进入了专业排名22名的Rutgers(New Brunswick)数学系攻读博士学位,2009年毕业。

毕业后,姜在各大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先在苏州大学任教,后又回到了复旦大学数学系任教。再然后,由于非升即走制度,被复旦大学解聘,随后酿成了昨天的这桩惨案......

复旦的本科,全美排名第22的博士毕业,还有在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大概有7篇),这样的硬实力,在青椒(青年教师)里也还算不错的了。要是放到其他行业,基本会是“吊打别人”的程度。

但即便是这样的背景,也不能给姜带来一份稳定的教职,酿成悲剧的,除了个人性格这一因素外,更多的,还是国内非升即走的制度,搞得太狠太绝了。

国内的非升即走制度,只签6年的临时工合同,第5年的时候只要高校觉得你不行,就可以“无条件让你走人”。

而这个“不行”,可以是论文没发够、课没交够、系内教师选举团投票不通过等等。

很多学校正是利用了这样的临时工制度,要求青椒们比拼论文,我了解到最夸张的,几十个人中选一个的情况都有。

与此同时,青椒作为学院教师队伍里的最底层,往往是没有什么发言权的,只能拼命发论文。

一个一路名校过来的“天之骄子”,进入高校之后承担着繁重的论文篇数、教学量,还整天和这么多人拼来拼去,忍受学校和院系领导的任意摆布,心理素质但凡差一点,都有可能会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这里一点也没有帮行凶者说话的意思,只是阐述一个学术圈内卷的事实。

所以说,这种在国内变了味的“非升即走”制度,最终的结果就是让青椒们陷入无止境的、无意义的学术圈内卷。

而学术圈内卷,卷进去的不光有青年教师,还有学生。

02
想要混好学术圈,究竟有多难?

之前网传张启发院士给他的博士生写了一封信,要求学生每天至少工作12小时,每周至少六天半。

这个事情在网上发酵之后引起了很多人的讨论。

有人说张启发这个文章发到网上后,被很多导师当做“范本”转发到了群里,借此教育学生要怎么做科研,让众多学生“苦不堪言”。

也有同学说如果是名校、方向热门、在企业界有声望、毕业出路好的实验室,让我每天工作24小时,每周7天我都可以!

这个事情广为传播的一个结果就是让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内心戏码愈演愈烈,大概是这样的一个情况:

导师:你看看人家院士组的学生,一周工作六天半,一句怨言都没有,你们呢?

学生:你也不看看人家院士组的导师,能提供多少资源,你呢?

从某种角度来看,厉害点的组大家就拼命工作,普通组的学生们就躺平一下,好像也没什么毛病。

但很遗憾,学术圈躺平?

别想了。

这个圈子的内卷可不是一般行业能比的。

拿金融行业来举例子,金融行业一直以来都被大家戏称是特别“卷”的一个行业。的确,它跟某些行业相比较来说,是比较卷,无论是学历啊资源啊这些都比较看重,但你要拿来跟学术圈相比,那就有点小巫见大巫了。

什么,金融圈的你不服?

那接着看吧。

金融圈内卷VS学术圈内卷

先讲讲金融圈的“卷法”。

从事金融行业,卷资源,卷名校,卷实习,卷证书。

金融机构就像是一辆车,资源、名校就像是车轮和汽油,两者里面总要有一个。如果两个都没有,那么车很难开起来。学历差点,那身边资源就要丰富,能为公司提供稳定的客户;资源差点,那毕业院校就要够有名气,才能成为金融机构想要的人。

一般来讲,金融行业不欢迎本科生,当然,如果你把在银行支行卖理财、在券商营业部做经纪业务、在保险公司做业务员也定义为从事金融工作,那现在,本科生还是有机会的。

但如果你把目标锚定在金融核心岗位的核心工作,比如投研、投行、公募基金,PEVC、资管、量化、固收、风控、银行总行、一行两会等,这些头部金融机构的正规业务岗、利润中心,那你现在就可以去各大招聘网站扒出他们的JD,对学历的基本要求——只面向海内外研究生。

像在中信证券、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光大证券、申万宏源这些大型券商,硕士率更是超过了35%。

这么说吧,金融业几乎是所有行业中平均学历最高、名校学生最多的行业。因为金融业是典型的服务业,所以越是高素质的人才,服务成本越大,回报也就越多。

而有些投行和大型公募基金的招募条件就是清北复交四个学校(只是不放在明面上说)。针对这四个学校的实习内推也比较多,那么相对而言,留给其他学校的名额就很少了。

对比其他专业的大学生,是个一本就差不多了。只有金融类大学生,敢宣称清北复交以下无金融,985硕士是起步价。

实习也是,其他专业大学生,大四准备找实习就可以了,一天一两百块钱。而金融类大学生呢,最晚大二就要开始找实习,还要倒贴钱买实习。

除此之外,还要卷考证,其他专业的大学生,可能都对专业证没什么要求。金融类大学生,CPA、ACCA、CFA各种证书多多益善,为什么?因为优秀的人太多,要不断给自己“加码”,提升竞争力啊。

这洋洋洒洒的一顿下来,看起来金融圈够卷了吧,但其实学术圈更卷。

再来说说学术圈的“卷法”。

很多人都说,如果你在这个时代,卷累了,不想“卷”了,现在大概还有两条路可供你选择:

1.靠技术去积累一些壁垒。

2.换赛道,去一个不那么卷的领域。

但这两条完全不适用于学术圈。

一方面,学术圈的迭代速度之快,信息传播之广泛,头部效应之严重,让绝大多数组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去积累技术壁垒,眼睛一闭一睁就是paper,稍微放松一下,就有可能错失良机。

比如你自己组有个很好的点子发的Nature,本来还打算继续往后做,结果手速慢点被别人抢先一步,只能追悔莫及......

另一方面,换个不那么热门的领域?这条走不通,我换条赛道总走总行了吧。

不,别想了,学术狗,路都给你堵死了。

院士做冷门领域那叫什么?

叫甘愿做冷板凳,人家是满满的舍身为国的“家国情怀”。

你做冷门领域那叫什么?

那叫瞎搞。(既不突出原创,又不聚焦前沿,既没有需求牵引,又没有共性导向。)

我认识一个同学,去国外读的博,刚开始读博的时候,他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只要能在TS,TRB,TRE,EJOR或者COR中的一个发一篇文章就行(他们毕业没有文章要求)。

毕业之后,他超额完成了任务,只剩TS就把期刊全部集齐了,还挺沾沾自喜,直到想往国内找教职的时候才发现:

“什么?国内工资怎么这么低?!”

好一点的工作

别人劝他:“没有UTD,是很难的啊。”

“你看别人这简历,虽然没有UTD,但好歹有十几篇文章啊”。

“他虽然好文章不多,但是他水文多啊。而且他导师是....,他也认识.....”

瞬间恍惚。

于是乎,现在的他每天熬夜看文献、赶工作,深陷学术圈内卷之后成天累的跟条狗一样,就只为了一个目标——发文章。

他有多少次想要逃离内卷去到业界,

就有多少次的拿起打折的咖啡开启一天的工作。

03
未来的学术圈,内卷仍然是大势所趋?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的一位教授曾匿名发表过关于“学术圈内卷”的看法。

跟我们的观点一样,他也觉得学术圈存在比较严重的内卷化现象。

其主要观点如下:
一、在学术圈寻求教职岗位的门槛越来越高,不仅博士学位是基本线,而且“名校光环”的加持效果也逐渐减弱;

二、在学术圈进行科学产出的难度也逐步提高,日益增多的众多学者(又以生存压力巨大的青年学者为主)涌向为数不多且数量相对固定的科研基金和学术刊物,这无疑推高了学术产出的门槛。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就拿很多求职者吐槽的 “学历查三代” 来说,大家心里都清楚科研实力和本科哪所学校毕业其实没有必然联系,但由于竞争人数过多,这样的筛选条件便成了再“正常不过”的手段之一。

另外还有一个很残酷的事实是,在名校云集的学术圈里,假如你是一个三本出身,辛辛苦苦考上末流211院校的博士,导师水平不高,也没啥资源的青年学者,要如何跟那些名校顶尖组内的学生站在一起呢?

当你历经千山万水,以为到达了一个胜利彼岸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只不过是加入了另外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场无止境的内卷斗争。

“卷完过后”,我们剩下什么,又得到什么了呢?

你咬着牙努力007,也比不过人家955的产出高。

最后的话

“如果‘内卷化’指的是是低水平重复、边际效应递减,那么内卷化就太严重了。”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的教授曾这样说。

有人说,有内卷,才有竞争,有了竞争,我们的学术水平才会提高,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这样的说法,只存在于“公平竞争”。

而内卷,是恶性竞争。

导致学术圈那么难混的一个首要原因就是因为门槛太高了,这个社会里最优秀最牛逼的人,都是学术圈的科学家们。

科学家们才是推动社会的人,金融只是做1到1.5。

要跟学术圈比,金融对学历的要求,简直都是渣渣。

干金融都喜欢名校硕士,学术圈博士就是最底限的要求,很多人还要读博后。

干金融清北复交够牛了,学术圈人家都是哈佛斯坦福海外最顶尖的院校师从诺贝尔得奖主才叫牛。

所以,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学术圈内卷的趋势可能都不会改变。而对于想要在学术圈有所建树的青年学者来说,“努力立足,才是唯一的解决之道。”

“起风了,唯有努力生存。”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400157
帖子:80032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