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一个问题,有定性、定量两种方式。大家应该还记得这一点吧?就是我们之前讨论过的「数量观」——大家当时觉得「有道理、有收获」,现在到了用的时候,不应该忘记。
「4象限」模型,居高临下的告诉你:来,看一看,一共分4类啊。
这里的潜台词是:少年,你之前只明白2类吧——「知道自己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我现在给你展现了另外一个「没有意识到的」世界,那还有另外2类呢,甚至这2类比你原有的2类……
听到这里,你甚至会自动脑补,联想到:意识 vs 潜意识;冰山水上部分 vs 水下部分;可观测宇宙 vs 暗宇宙…… 这一切都会促使你相信——哇,这新的2类,可能比原有2类更庞大,甚至高几个数量级呢。
于是,你非常满意,因为「有收获,有巨大认知提升」;另一方面——甚至意识不到——自己更加「谦卑/不自信」起来。
回顾一下,就是:定个性,分为4类,用模型者的新2类,碾压你原有的旧2类。
但实际上呢,要定量、定向,更精细看这4类分布,才能真正理解这个模型背后的道理。我随手画一个模型——不准确,但足以纠正上面纯定性模型的偏颇。
随手一画,原创图片,放弃版权
小的绿色区域,是「知道自己知道」;大的红色区域,是「知道自己不知道」。在数量上看,后者比前者多几个量级;但也不要忘记,从「价值度、关注度」来看,前者如果是 95%,后者可能只有 0.01%。数量 x 关注度,得到加权之后的价值,它们的价值比例是多少呢?这正是关键。
这个价值比例,在我看来,大约是95:5量级。原因很简单,我的存在、我对社会的贡献、社会给我的回报,95%源于我「已知」的知识,「已有」的技能;另外5%,是基于我的潜能——将来从「未知」向「已知」可转化的预期。你看,这5%,根本上是「未来的已知」,但既然现在仍属「未知」,就姑且归于「未知」领域吧。
而很多爱学习者,被知识贩卖者的焦虑所控制,目光都聚焦在浩瀚的未知上,总感觉自己「已知」的价值,不过1%,要从「未知」找回99%,才能「完善自己」。知识收费者向你贩卖预期,但你的公司要现实得多,他们只为你的现在而付费!
那么,「不知道自己知道」「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区域,量化后是多少呢?抱歉,既然不知道,当然不能量化,并且也不必量化。不纠结的人,不应因此而烦恼。还沉迷于学习的乌托邦?想象如下场景,足以破除学习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