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雪糕越来越不平民化?

论坛 期权论坛 金融     
dc0y   2022-6-29 19:04   4951   5
为什么现在的雪糕越来越不平民化?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jmypt  1级新秀 | 2022-6-29 19:04:47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钟薛高算是在加速道路上推了一把。
雪糕这种线下零售商品,销售方式很少有普通人仔细考虑。雪糕是从工厂里生产出来的,工厂没办法直接把雪糕卖给具体的消费者,只能卖给经销商,比如你家楼下的小超市,当然,中间应该也有几手中间商,但这不重要。你其实是从经销商手里把雪糕买过来的。
一般来说,雪糕的批发价、零售价都是在出厂的时候规定好的,拿货的小超市,必须按照约定好的价钱卖,卖贵一点没什么,卖便宜了的话,会影响到其他超市的销量。如果允许小超市们自由竞争,那么整个雪糕销售链路上的利润就会被压榨得比较干净,这样一个「批发价」、「零售价」的销售模式,一般能缓解商家的竞争,留出足够的利润空间。同时,因为这些零售商品价格不高,到底是 8 毛还是一块,消费者往往也没那么在意,利润就出来了。
钟薛高走了什么路子呢,其实和之前的实体家电/oppo vivo 华为手机差不多,疯狂提高零售价和陈列价,把经销商的利润留的足足的,即使其他商品价格更低、品质更高,但因为没有给经销商留利润,导致中间销售链路断掉了,卖不出去。
一根雪糕,里面能放什么东西,卖 60 块钱。都是流水线生产的,成本超过一块钱都是抬举他,剩下的钱,砸一大半到经销商手里,砸一小半到宣传上。虽然大火炬两块钱一个,便宜又好吃,但冰柜里只有钟薛高,你买不到大火炬。大火炬雪糕工厂生产了大批好吃又便宜的大火炬,但都被堆在冰库里,放不进小超市的冰柜,就这样被劣币驱逐良币了。要想放进冰柜,必须提高经销商的利润,那钟薛高卖一根经销商能拿 30 块钱,大火炬总共卖两块,又能分多少给经销商呢?大火炬想要提高经销商的利润,就必须也提价,起码别有那么大的差距,然后通过走销量的方式在钟薛高的挤压下求得一丝生存空间。
这样,大伙能看到的雪糕,就都是比较贵的雪糕了。
但是,大伙又不傻,我不喝水会渴死,不吃雪糕又不会热死,60 块钱一根,我是有多大病才非要去吃?雪糕贵起来也就是这两三年的事,大伙买雪糕一般也不太看价钱,第一次很有可能直呼上当,但一两次之后,怎么也长记性了,我不吃还不行么?
况且,哪怕你留给经销商的利润再多,没有量也是白扯,钟薛高现在就是靠烧钱+连哄带骗,能让这些经销商进他钟薛高的货,等到 2025 年,你家楼下小超市看着三年前进货的钟薛高,会陷入深深的沉思,我当时脑袋里是进钟薛高了么。
实体家电、电子城也都是这么把自己玩完的,大批垃圾垄断了销售途径,直到电商把销售路径打通,这些实体店才显出原形。去年我打车碰到了个司机,说以前他在中关村干电脑零件销售多赚钱多风光,后来京东起来之后他们就没有客源了。他还一个劲儿唉声叹气,这都是市场做的选择,中关村当年卖电脑坑了多少大学生,现在萧条凄惨的电脑实体店是他们的报应。
当然,线上只是缓解,也不能避免。京东、阿里这种电商,都是有广告竞价的,这一单能给平台带来多少价值,这个商家又出了多少额外的钱来买这个广告位,说到底还是销售渠道吃掉了部分利润,我记得 2020 年,阿里的电商广告收入超两千亿,后面只会更多。而且像雪糕这种,在路上运一个小时就会化掉不能吃了,线上无法完全取代线下,就会有现在钟薛高的现象。
不过不管怎么说,线上再怎么垄断,大伙儿起码还是买得到,商品自身不行那肯定就是不行,线下垄断,那真是喂你吃屎你就得大口吃。被恶心十几二十来年了,感谢电商拯救。
另外补充一点,世间万物都是有规律的,不论是自然界的物体运动,还是社会上的人与事。当你看不懂某个事情,觉得超乎常理的时候,多半是有你看不到的地方在默默受益。
这么大流量,在尽量不影响大伙观感的情况下带个货,夏天了,吃根雪糕吧~我把我现在常吃的,或者小时候贼喜欢吃的放过来了,价格过于离谱的哪怕佣金很高我也不放了(下面好几种一单我只赚一毛钱,同样的 50 支老冰棍,69 的我赚几毛,99 的我赚三块,我放了 69 的,良心带货。。。)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mcn-link-card" data-mcn-id="1525529097124290560">
3#
l5s  1级新秀 | 2022-6-29 19:05:19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因为你呆的城市不够穷。

我家楼下有两家雪糕批发,便宜的7毛一根,贵的9毛一根,还有15块钱一根的,不过没人买。
多去小超市,少去大超市,啥便宜货都有。
4#
yahooi  1级新秀 | 2022-6-29 19:05:34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讲真,这个锅还真的是网民自己弄出来的。
两个字总结一下罪魁祸首:网红。
很多网红冷饮卖的死贵死贵,但你拦不住就有大量的小妹妹们争抢着买啊。
十几块几十块一支的雪糕,造型可爱,口感好不好先不说,拍个照片还能发个朋友圈。
还有大网红推荐同款,网红嘛。
老实说,我但凡看到这种玩意儿,我的反应直接就是:网红食品,我红NMGB。
啥叫网红,就是在营销上支付不起正规商业渠道,然后找一群网红发发营销或者上上直播。
成本其实比正规品牌要小。
但问题是,偏偏很多无脑年轻人买账呗。
说好吃,一块钱的光明冰棒不好吃,还是三块钱的三色杯不香?
你非要花几十块吃钟薛高,你开心就好呗。
说什么多纯多好的巧克力原材料……
有这个钱我直接买个70%纯的黑巧了。吃什么雪糕啊。
没办法啊。
吃冷饮的主力群体是年轻女生。
而年轻女生们大多接受营销的渠道就是小红书啊,抖音啊,这些网络平台。
她们是最吃”网红“概念的群体。
随便一个不知名的品牌,随便炒炒,就网红了。
然后偏偏还有一群人无脑买账。
别嫌贵。
这种表脸的坑钱手段,都是你们自己惯出来的啊!
·
我一直是对所谓的网红食品卖那么贵是觉得很荒诞的。
一件商品的价值总体来说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实际价值。
第二部分是品牌价值。
网红食品有个毛线的品牌价值?
·
当你们自己多次无脑追捧那些所谓的高价网红食品,那么当然就有更多人来搞这套坑你们的钱。
你选的嘛,偶像!
·
作为正常的消费者,如何反抗这种现象?
很简单。
对那些你搞不清楚的所谓的价格离谱的网红食品,就摆出一副坚决的态度:去特么的,老子不买
一个不买,十个不买,百个千个万个。
时间久了,商家自然不敢再怎么玩了。
网红高价雪糕?
还不都是某些消费者自己惯出来的。
·
5#
0e1pc  1级新秀 | 2022-6-29 19:05:58 发帖IP地址来自 河北石家庄
至少有一个原因是街边小卖店在消失,连锁便利店越来越多……
现在连锁的便利店越来越多了,很多大城市只能看到连锁的便利蜂之类的。
这些地方,就不会进单品销售性价比不高的便宜雪糕……
我很喜欢一种叫东北大板的草莓口味雪糕,草莓果肉蛮多,但最近已经越来越难买到了,十家店不见得有一两家有,这款还算是当红的产品……
6#
bmmqa  1级新秀 | 2022-6-29 19:06:18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现在有个剧情很火。
大意是在超市,随意拿了两支冰淇淋,结果被老板告知要三十多元。 震惊之余,在同伴眼神的示意下,赶紧换了两支。
当新的冰淇淋拿来,再一次问老板要多少钱时,这一次答案成了五十多。
这个剧情还有另一个变种。
就是去超市后,没问价格,直接撕开一个冰淇淋边吃边买单,最后含泪掏出二十多元买下这支雪糕。  




这两种搞笑剧情能火起来,反映出公众在某种共识上,达成了一个集体吐槽——
现在的冰淇淋,真的是太贵了。
明明以前的冰淇淋五毛一块,几块钱就能吃到有巧克力的高端产品,现在价格几乎是翻了十倍。
视频的评论下,有很多网友把涨价缘由归咎于冰淇淋的“网红化”。  



但那些以往冰淇淋老厂都哪去了呢?   
2018年7月21日,光明乳业旗下的上海益民食品一厂有限公司发了封致消费者信。  




信上主要回应了两件事。
一是,我们实在顶不住了,要涨价。
盐水棒冰从原来的0.7元涨到1元,绿豆棒冰从1元涨到1.5元。
二是,对消费者问到的,为什么在周边买不到光明冰淇淋做出了回应。
并表示会努力拓展新的销售渠道。
关于涨价这件事,信上给出了解释:原材料、包装、人工上涨了,产品不涨不行。
光明这两款产品原材料主要是白沙糖、绿豆、红豆。
在食品商务网上可以找到了这三种原材料价格的涨幅趋势,基本都上涨了不止一倍。
人工这一块,工资现在较十年前,也明显翻了一倍不止。
如果细算的话,还应当加上十几年的通货膨胀率。
这种经营压力,更明显体现在财报上。
益民一厂2018年被光明乳业收购后,数据显示,在18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1亿元,而净利润只有59万元。相当于净利润率仅有0.53%。
这还是从18年开始,益民一厂将盐水棒冰和绿豆棒冰涨到了1元和1.5元后的结果。
冰淇淋没有想象得那么赚钱。
即使以国内冰淇淋龙头伊利为例,我翻了它2018年至2021年的财报,冷饮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没有一年超过10%,远不及牛奶,甚至打不过奶粉。
冰淇淋没有那么赚钱的原因,在于它的消费频次。
一个反直觉的事实是:冰淇淋属于低频消费品。
根据GlobalData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年人均消费冰淇淋才刚刚接近3公斤,而年人均鸡蛋占有量约为22公斤,年人均消费大米约为110公斤,年人均酱油消费量也高于6升。
也就是说,大部分中国人每年喝下的酱油,都要比冰淇淋吃得多。
季节的属性决定了它的低频消费特征。
而且还存在一些其他产品没有隐性成本,如冷链运输成本,相对普通物流成本要高出40%到60%。 这是冰淇淋会要涨价的另一重原因。
薄利不一定多销,但多销一定是薄利的前提条件。
  我国雪糕价格上涨分为三个阶段:2007年到2013年,随着奶、糖、巧克力等原料,以及人工、运输、冷藏等成本上升。
雪糕告别“一元以下”时代;2016年开始,搭上消费升级浪潮,国产品牌开始走高端路线,10元以内产品,成为了冰淇淋的主力军;
2018年开始,网红雪糕入局,雪糕步入10元以上的时代。 现在我国冰淇淋每年都会跑出很多新品牌,因为大家都看好我国冷饮市场的未来。
2014年时,中国冰淇淋市场规模才708亿元,到了2019年,这个数字直接翻了近1倍,达到了1380亿元。
且还有很大的上涨空间。
目前中国年人均消费冰淇淋还不到3公斤,这个数据不到美国年人均的八分之一,比隔壁的日本也还只到他们的四分之一。
而且现在尽管大家都吐槽冰淇淋太贵了。
可资本看数据说话,觉得高端冰淇淋市场依旧大有可为。
钟薛高在2018年双十一推出了打破当时市场定价天花板的“厄瓜多尔粉钻”,一只冰淇淋售价66元。上线仅15小时便售罄。钟薛高在2018年双十一推出了打破当时市场定价天花板的“厄瓜多尔粉钻”,一只冰淇淋售价66元。上线仅15小时便售罄。
原通用磨坊(哈根达斯母公司)大中华区总裁朱玺曾提到过,波士顿咨询2015年调研时发现,哈根达斯赚走了行业70%的利润,且有一半的销售额都由中国市场贡献。
考虑到中国人均冰激凌消耗远不如美国日本,哈根达斯能赚钱全因卖得贵。
因此,我前面在翻伊利财报时。关于冷饮项目,他们每年基本都在忙着推陈出新,这些新品口味、设计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贵。
美其名曰,产品升级。
便利店很难再有便宜的冰淇淋了。
就像光明冷饮回应消费者买不到问题时说的一样,我们只能竭力想办法多拓展新的渠道。
之所以要想办法拓展,是因为拓展困难。
一家零售商大约可拿冰淇淋售价30%~50%的利润。
同样的分成,一个能赚几块,甚至十几块,一个只能赚几毛。
冰柜里应该放哪个,还用说吗?


类似的问题我还回答过:
用最科学的方式算出,一瓶六个核桃里有几个核桃;
为什么情色灰产都瞄上了闲鱼?
散户做影视投资为什么一定赚不到钱?
我有个公众号:韭黄阿rich。套路灰产/商业骗局,可以关注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