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金融航母:四个关键词解码工行中报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期权匿名问答   2022-6-22 10:13   5529   0
在这份中报里,我们看到了工行的稳健、担当、突破与布局。这四个看似平淡的关键词,也为我们理解这艘超级金融航母提供了一把钥匙。

作者:董云峰
编辑:叶冬

“2020年至2024年,在不同情景下,银行业累计收入可能减少1.5万亿至4.7万亿美元。”

这是麦肯锡在今年3月发表的《全球银行业年度报告(2020)》中给出的预测。麦肯锡认为,伴随全球经济复苏乏力,银行业将面临严峻的经营性挑战,这种局面可能持续到2024年以后。在基准情景中,全球银行业收入将蒸发3.7万亿美元,相当于整个行业逾半年的收入。

逆境之下,中国银行业依然坚挺。据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的2021年1000家世界银行排行榜,中国共有144家银行上榜,合计持有一级资本高达2.96万亿美元,接近美国上榜银行的两倍。

在前20榜单中,中资银行从2020年的7家增加到9家;四大行巩固了全球银行业的领先地位,连续第四年包揽前四名;而工商银行自2013年《银行家》发布该榜单以来,一直稳居第一。

究其原因,首先要归功于卓有成效的疫情防控,促使中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运行质量不断提升,奠定了银行业平稳健康的基础。

除此之外,中国银行业还做对了什么?透过刚刚出炉的工商银行2021半年度报告,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此次工行交出了一份好于预期、优于同期的年中答卷:经营基本盘保持平稳,高质量发展成效持续显现;加大对“六稳”“六保”支持力度,以高质量金融服务促进经济稳定恢复;持续推进转型创新,各类发展新动能加快形成;以高质量管控防范化解风险,让风险应对走在市场曲线前面。

在这份中报里,我们看到了工行的稳健、担当、突破与布局。这四个看似平淡的关键词,也为我们理解这艘超级金融航母提供了一把钥匙。

关键词:稳健


工行究竟有多大?

截至6月末,工行资产总额超过35万亿元,员工总数43万人,向全球超920万公司客户和6.9亿个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从国际排名来看,工行连续九年位列英国《银行家》全球银行1000强和美国《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榜单榜首、位列美国《财富》500强榜单全球商业银行首位。

多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内外部形势以及经济周期的波动,工行始终坚持稳健发展,一步步迈入世界领先大银行之列。在史无前例的疫情面前,工行稳如磐石,尽显大行风范。

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工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264亿元,同比增长6%;拨备前利润3326亿元,同比增长5.7%;净利润1645亿元,同比增长9.8%。

客观上,此次业绩增长有上年基数效应的影响,不过平均总资产回报率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也在同步增长,表明工行的盈利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在稳步回升,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成效持续显现。

从资产质量来看,各项指标全面向好。截至6月末,工行不良贷款率1.54%,比上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91.97%,比上年末提高11.29个百分点。

不仅如此,今年上半年,工行的逾期贷款、逾期率、关注贷款、关注率均比年初下降;同时,逾期贷款与不良贷款的剪刀差创历史新低,连续五个季度保持为负,有效遏制住了去年疫情发生以来不良率反弹的势头。

工行在财报中提到,该行构建了“全面、全球、全员、全程、全额、全新”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按照“主动防、智能控、全面管”的风险治理路径,深入实施资产“入口、闸口、出口”全流程防控,调结构、促化解、优处置多管齐下,有效管控各类风险,实现资产质量指标企稳改善。

稳健,堪称“宇宙行”最厚重的底色,也是该行得以穿越周期的最朴实的真谛。

关键词:担当


上半年工行仅手续费就减免了200多亿元。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基本接近于中信、民生、光大等股份行上半年的全部盈利。

作为全球第一大银行,工行有着极其知名的品牌和强大的实力,本可以凭借种种竞争优势获取更大的利差、更丰厚的利润,却始终立足长远,与实体经济风雨同舟、守望相助。

从投融资总量来看,上半年工行新增贷款和债券投资增量均保持金融机构前列。6月末,境内人民币公司贷款余额10.3万亿元,在同业中率先突破10万亿元大关,比上年末增加8,901亿元,增量创历史新高。

从资金流向来看,坚持精准直达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上半年项目贷款增长9%,重点支持了“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等补短板项目;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贷款余额突破1万亿元;落地首单“碳中和”债券、首笔碳排放权抵押贷款,绿色贷款余额超过2万亿元,保持同业领先;投向制造业的贷款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比持续提高,且贷款规模均居同业首位;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较年初增长超过40%,超额完成监管要求。

在疫情对经济造成冲击、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的情况下,工行继续采取“降、免、延”等方式向企业减费让利:上半年,新发放贷款利率比2020年下降13BP,其中新发放普惠贷款利率进一步下降18BP,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进一步下降56BP;认真落实各类费用减免政策,累计减免手续费200多亿元;疫情发生以来,已累计为16.3万户公司及个人客户办理贷款延本延息,涉及贷款2万亿元。

为了加强服务乡村振兴,工行设立“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与“乡村振兴办公室”,制定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行动方案,并发布了工银“兴农通”乡村金融服务品牌。工行还与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签署了合作协议,“十四五”期间,该行每年投向乡村振兴领域的融资将不低于1万亿元,今年上半年,投向乡村振兴领域的贷款已经超过8000亿元。

面对河南等地汛情,工行第一时间安排部署支持企业防洪抗灾和灾后复工复产,已向河南投放防汛救灾贷款130多亿元,累计为当地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抗洪救灾专项贷”30多亿元。

可以看到的是,以工行为代表的国有大行,不仅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中流砥柱,也是普惠金融的主力军,“头雁效应”显著。

作为典型的周期性行业,金融与经济共生共荣。长期来看,加大对“六稳”“六保”支持力度,以高质量金融服务促进经济稳定恢复,既是帮扶客户,也是成就自己。

担当,是国之重器的本色,也是大智慧的体现。

关键词:突破


工行已经连续三年位列英国Brand Finance“全球银行零售品牌价值榜”榜首。

在去年正式提出“第一个人金融银行”战略之后,工行的零售业务发展再次提速,正在形成全方位的竞争优势。

上半年,工行持续推进“第一个人金融银行”战略,以客户为中心,优化客户生态系统,强化金融科技赋能支撑,同步优化体制机制,激发经营活力,战略深化实施取得新成效、新突破。

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工行个人金融资产规模16.6万亿元,总量再创历史新高,继续保持市场领先地位。其中,个人存款124,871.60亿元, 比上年末增长7.1%;个人非保本理财产品1.88万亿元,保持市场绝对领先;个人贷款75,758.0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5%,位列行业第一。

在客户基础方面,工行的个人客户总量已经达到6.9亿户,服务全国近半人口;其中,私人银行客户19.8万户,总量保持市场领先地位。个人手机银行客户4.43亿户,个人手机银行当月活跃客户超1亿户,均保持同业领先。

从效益质量来看,工行的个人金融业务板块营业贡献成为全行营业收入增长的主要支撑。个人贷款、信用卡透支的不良额、不良率指标实现“双降”, 其中,个人贷款不良率0.48%,信用卡透支不良率1.81%,均比上年末下降8个基点,体现了个人金融业务板块对全行经营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

按照“线上化、开放化、直营化、智慧化”发展方向,工行发布“工银 e 钱包”开放银行品牌,累计服务个人客户3,500万户,与合作方共同服务好个人客户金融需求,推动个人金融业务经营转型升级。

此外,通过GBC(政务、 产业、消费)三端协同联动,工行发挥“大资金流量”的优势,变流量为存量,不断提高资金留存率,同时发挥G端、B端源头客户合作优势,辐射带动下游资金留存及C端代发业务,上半年C端重点场景获客活客约1,800万人。

突破,不只是规模上的再接再厉,更是经营理念与发展方式的跃迁。

关键词:布局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作为国内银行业数字化的先行者、推动者,工行始终坚持以技术变革引领银行再造,研发了五代核心业务系统,从电子化到移动化,从信息化到智能化,从国际化到综合化,跨境、跨业、跨界,打造了一系列全球一体化平台,奠定了在同业中的科技领先优势,也成为工行登顶全球的坚实后盾。

近年来,工行加快数字化发展,全面建成开放、合作、共赢的金融场景生态布局,从“云工行”到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从“1+N”智慧政务新模式到链式产业金融生态,持续赋能数字业态转型升级。

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的新起点上,工行精准对标“十四五”规划,研究制定了《中国工商银行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1-2023年)》。

根据上述规划,工行将显著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金融创新能力,以科技自立自强和数字化重构双轮驱动,引领具有时代标志的银行数字基因变革,打造“敏捷、智慧、生态、数字、安全”五位一体的“科技强行”,建设机制变革激发内生源动力的“敏捷”银行、科技技术贯穿前中后台的“智慧”银行、开放互联拓展无界融合的“生态”银行、数据资产释放新要素活力的“数字”银行、稳定可控支撑可持续发展的“安全”银行。

值得注意的是,工行将“敏捷”放在了第一位,其所对应的是“机制变革激发内生源动力”。这意味着,工行正在迈进数字化转型的深水区。

正如毕马威在《2021年中国银行业调查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商业银行应意识到数字化不是简单地开发线上产品,而是对金融机构战略管理、经营文化的全面革新,以及对内部治理、组织架构、人力能力的再造。

据财报介绍,上半年,工行深化“一部、三中心、一公司、一研究院”金融科技组织布局,深耕机制创新:推进金融科技人才兴业工程,加大各个层级的金融和科技人员的交流任职力度;探索建立入行员工“科技培养—业务使用”的“蓄水池”机制,业务和科技融合持续深化;同围绕“解决技术难题、填补市场空白”的项目加快推进“揭榜挂帅”机制,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创新动能。

金融科技成果亦硕果累累。上半年,工行建成了金融业规模最大、同业首家技术自主可控的云平台;打造集团数据中台,构建起规模领先的知识图谱;率先建成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唯一信号源的智能终端监控体系;实现量子技术在重要金融加密场景中的可行性验证及试点应用突破,等等。

在银保监会银行科技监管评级中,工商银行连续八年保持第一;截至6月末,工商银行累计获得专利授权数量继续保持国内银行业第一。

布局,不只是着眼于前沿技术,更有伤筋动骨的机制变革。

麦肯锡认为,回溯历史,每次重大危机也是行业审视自身、涅槃重生的契机。经过2008年金融危机的洗礼,全球银行业在本次疫情中展现出更强韧性,也成为了社会的中流砥柱。后疫情时代数字化趋势加速到来,中国银行业已经迈出转型步伐,从规模型银行向价值银行、数字银行转型。

在这场历史转折中,一个极稳健、有担当、能突破、善布局的工行,昂首向前,未来可期。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400157
帖子:80032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