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13 日美股大跌遭遇黑色星期一,道指盘中跌超千点,原因 ...

论坛 期权论坛 金融     
ghwl2e   2022-6-15 00:28   6957   5
当地时间13日,美股大跌,三大股指创本轮调整新低。其中,道指盘中跌超千点,纳指重挫近5%,标普500指数下跌3.88%,进入熊市。
市场普遍预期,美国通胀数据可能会促使美联储周三加息75个基点。美国白宫发言人Karine Jean-Pierre表示,白宫正密切关注股市。
美股集体大幅低开:纳指跌破11000点,为2020年11月以来首次
美股集体大幅低开,道指开跌约644点,标普500指数开跌2.55%,纳指跌3%,跌破11000点,为2020年11月以来首次。科技巨头大跌,亚马逊跌约5%,苹果跌约3%,特斯拉跌约3%,公司寻求拆股,拟将一股拆三股。
美股跌幅扩大,纳指跌近4%,中概普跌阿里跌超10%
腾讯证券6月13日讯,美股开盘,三大股指低开。道琼斯指数跌2.1%,报30727点;纳斯达克指数跌2.99%,报11002点;标普500指数跌2.44%,报3804点。
随后,三大股指进一步走低,截至发稿,纳指跌3.7%,道指跌2.4%,标普500跌超3%。
明星科技股集体大跌,亚马逊跌4%,特斯拉跌5%,谷歌A、苹果、微软跌近3%。比特币跌破24000美元/枚,区块链概念股大幅下挫,MicroStrategy跌27%,Riot Blockchain跌15%,Marathon Digital跌18%
热门中概股多数下跌,新东方逆市大涨超11%。随后,新东方涨幅收窄,截至发稿涨1.6%。
其它中概股,阿里巴巴、蔚来、哔哩哔哩跌超10%,爱奇艺跌近9%,京东跌超5%,百度跌超7%%。
机构判断
大摩和高盛策略师称美股尚未完全反映风险
摩根士丹利策略师Michael Wilson等表示,信心下降不仅从需求角度对经济和市场构成风险,而且在上周五通胀数字爆表的背景下,还将使美联储继续停留在抗击通胀的鹰派道路上。Wilson认为,虽然市场走势已经反映了利润率压力及消费者需求下滑这一动态,但库存过剩的风险才刚刚开始体现在股价中。他们重申低配消费必需品类股。
高盛策略师David J. Kostin表示,美国企业盈利预测仍旧太高,预计将进一步下修。Kostin在一份报告中写道,尽管今年标普500指数遭抛售,但“股市估值远未到低迷的程度”。
热点公司
马斯克:特斯拉柏林超级工厂周产量已接近1000辆
6月13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最近发给公司员工的一封邮件中表示,特斯拉柏林超级工厂的周产量已接近1000辆。此前,特斯拉表示,希望在2022年底之前将柏林超级工厂的产量提升至每周5000至10000辆。
趣店一季度净亏损1.4亿元 去年同期净利润4.8亿元
6月13日,趣店第一季度营收2.02亿元,同比下滑60.9%;归属于趣店股东的净亏损为1.428亿元, 上年同期净利润4.784亿元。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归属于趣店股东的第一季度净亏损为1.445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4.883亿元。
雾芯科技盘前涨近4%,电子烟生产企业许可证发放在即
港股电子烟概念股逆势上涨,带动美股雾芯科技(http://RLX.US)$盘前涨超3.9%。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电子烟行政许可和产品技术审评有关问题的解答》,透露近期将审批发放一批符合行政许可条件的电子烟相关生产企业的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浙商证券表示,在更严格的标准和规范下,技术实力强的品牌龙头仍然值得关注。
直播带货意外走红,新东方(http://EDU.US)盘前涨超11%。
近日,新东方旗下的直播带货平台“东方甄选”因主播双语直播带货人气大涨,3天涨粉超过130万,多次登上热搜榜。
根据数据显示,6月9日至11日,东方甄选直播间粉丝单日增长分别为44万、77万、30万,合计交易额增长量分别为262万元、1123万元、522万元。从近一个月的时间来看,东方甄选累计开播34场,粉丝增加102.1万,累计销售额4558.8万。截至发稿,新东方涨11.10%,报18.01美元。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2thfxw  1级新秀 | 2022-6-15 00:28:31 发帖IP地址来自 甘肃
这波大跌就是因为加息预期没有被消化导致的。
具体来说,这个加息预期向美股的传导有这么几步:
第一步:5月份通胀超预期。

上周五美国劳工部公布了5月份CPI同比上升8.6%,不但高于市场预计的8.3%(与4月份持平),而且突破了前期高点,甚至创下1981年12月以来的最快升速。
这直接浇灭了4月份CPI回落带来的通胀受到控制的希望。
注:4月份CPI为8.3%,3月份CPI为8.5%。


受此影响,市场情绪极度悲观,部分经济学家开始叫喊破9。


第二步:通胀超预期导致市场判断美联储加息幅度会超预期。

市场原本预计美联储6月议息会议(本周三)上会加息50个基点。
这可不是市场瞎猜,这是有依据的。
鲍威尔此前在5月美联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
未来两次会议可能加息50个基点,暂排除75个基点加息,加到中性利率后再定加息终点。


但5月通胀出来之后,市场立马意识到这个目标保守了,美联储很可能会加息75个基点。
这也不是瞎猜,这也是有依据的。
一是鲍威尔判断错误又不是第一次。
当初漠视通胀,把人家当做临时走过场的,不就是他么。
再说了,形势比人强。鲍威尔再爷们,但通胀真搂不住的话,他也不能故步自封。
二是有“美联储喉舌”的华尔街日报已经放出风来,本周即将举行的FOMC会议上,美联储或将考虑提高75基点的可能性!
三是巴克莱高盛等一票重量级机构也纷纷加息75个基点,甚至更高!




加息预期被瞬间打破重置。
受此影响,市场避险情绪迅速升温,美元指数拿下近20年来的高点。


第三步衰退预期提高。

受加息预期影响,美国国债收益率近期不断走高,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5个基点至3.21%,创下近三年的新高。
而2年期国债收益率升幅更快,甚至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曲线形成倒挂。
历史经验表面,长短期国债收益率的倒挂往往意味着衰退的到来。
这一现象加重了市场的恐慌情绪。
总的来看,通胀超预期带动加息超预期,加息超预期又带动风险偏好、经济衰退等利空因素的放大,导致美股出现暴跌。
这就是美股暴跌的原因。
那么美股暴跌会带动全球股市同步下跌吗?
其实全球股市分两类,一类是日欧股市,一类是A股。
日欧资本市场不用问,肯定是同步美股。
因为西方资本市场都是开放互联的,美股是头,其他人是身子,日欧股市只能跟随美股下跌。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大A股。
这倒不是说我们的资本市场不开放,而是说A股在前期暴跌之后,走出了一波独立行情。
这让投资者难免有一些想法。
但我觉得,这些想法都是幻想。
首先,我们年初判断的三重压力(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一个都没解决。
需求收缩:

内需啥样子大家都知道,我这里就不提了。
外需方面,虽然5月份进出口表现超预期,但是随着欧美躺平式防疫,复产复工会逐渐替代进口。
当然,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欧美也有可能会因为治理通胀而迎来一波衰退。
但如果衰退的话,那不就更没有外需了么。
更何况,GDP拼的是增幅,而不是规模。
2021年,我们以世界第一贸易大国的规模同比高速增长21.4%,并创下历史规模的新高。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也达到了20.9%。
但这完全是全球疫情肆虐的窗(良)口(机)期,才实现的。
今年也许还有高速增长的机会。
但从理性判断的角度来说,从制定计划的角度来说,我们无论如何是不能,也不敢奢望外贸对GDP的贡献能有这么大了。
供给冲击:

供给冲击既有欧美进口替代的结果,也有这两年我们在美元流动性泛滥下,重启产能的结果。
尤其是后者。
2020年以来,欧美生产因为疫情趴窝,中国则因为安全孤岛得以马力全开,一度烦恼的产能过剩竟然得到了宣泄的渠道。
这事往好了说,是中国以世界工厂之力,为世界生产生活物资供应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按往坏了说,就是齐纨鲁缟!
在海量美元的支撑下,原有的生产结构和产能过剩问题被掩盖起来。
甚至由于结构调整被迫中止,原本的产能过剩问题不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得到继续放大。
预期转弱:

预期软弱的亏在一季度我们已经吃到了。
原本只是一个担心,但在A股类似股灾的宣泄下和人民币汇率的快速贬值过程中,预期转弱被陆续兑现和加强。
直到4月底5月初,A股和人民币汇率才逐渐缓过神来。
但这个底是否扎实,要画一个大大的问号。
因为这个时候是外部环境相对平静的时候,市场已经消化了美联储6月1日缩表的事实,消化了50个基点的加息预期,美股也相对平静。
但现在预期平衡被再次打破。
你说A股会突然之前走出独立行情吗?
不可能啊。
因为没有独立的原因和作用的机制。
之前一个月是政策和市场博弈的相持阶段。政策告诉你底在这里,市场告诉你底在下面。
现在美联储过来踹了一脚。
后面,要么是政策加大力度,把底做扎实,把生米做成熟饭;要么就是市场释放情绪。
总之,平衡既然打破,就得选择一个方向。
从风险最小化的角度来说,我建议大家要等市场和政策同向发力,而不是赌其中的某一个。
当然,风险偏好者可以忽略,算我没说。
最后,还需要提一句的是,现在这个加息超预期迟早会被消化,就像之前市场表现的那样,那么后面还会好吗?
美股其实还好。
因为伴随着美联储的加息周期,全球资金都会向美国资本市场集中。
至于是集中到债市还是股市,这是后话,但至少人家有这个机会。
但其他资本市场就不一样了,因为大家都是资金流出方。
因此,从宏观分析的角度来判断,我建议大家在通胀见顶之前尽量多看少动。
现在的美国就是进一步退两步:加息加猛了,美联储出来给大家摸摸头;等市场习惯了,美联储撸起袖子加油干。
所以在加息过程中,你总能看见有一些“好心人”站出来给大家灭火。
就比如伯南克。


周日,美联储前主席本·伯南克在CNN的“Fareed Zakaria GPS”节目中说:
“目前的美国经济好坏参半,经济衰退是可能发生的。尽管经济学家在预测经济衰退方面非常糟糕,但我认为,美联储有一个不错的机会,即美联储现任主席鲍威尔所言实现“软着陆”的合理机会。
伯南克乐观地表示: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经济可能“不会衰退”或者只会出现“非常温和的衰退”,从而有效打压美国40年来最严重的通胀。
还有这位耶伦。


这都是放P。
因为,美联储的目标是把通胀控制下来,但背后的逻辑是扭转实际利率为负的局面。

而扭转实际利率,要求美联储必须把名义利率提高到通胀率以上。

至于这个数字会不会是8.6%或者以上,这很难讲,因为它取决于通胀的水平。
但从现在原油和供应链的情况来看,通胀持续高位是存在很大可能性的。
一旦如此,全球市场会面对一个40年来的空前挑战——上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的沃尔克时代。
假设通胀保持现状不变,那么利率就会站在8.6%以上。
这么高的利率意味着什么,大家心知肚明。
所以,不要相信伯南克耶伦等人所谓美国可以软着陆的发言,美国需要的是一场衰退。
而美国显然不会独自承受衰退,它势必会拉全世界下水,来跟它一起分担衰退成本。
所以,未来两年——在通胀见顶之前,建议投资者不要以收益最大化来做决策,建议大家要以风险最小化为决策原则。
谨慎些,即使吃亏也不过是少赚点钱。
犯不着为了收益,而去做逆着大逻辑的事情。
这样的投资性价比不划算。
塔哥FRM的公众号
3#
npur  1级新秀 | 2022-6-15 00:29:04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恐怕这不仅仅会成为美国的难题,而是会成为世界的难题!先是金融危机,然后是全球经济衰退。
昨天晚上,美股突然大跌,纳斯达克跌超4.7%,创2020年6月11日来最大单日跌幅;标普500指数收跌165.17点,跌幅3.88%,最奇葩的还是纳斯达100指数,跌5.06%,上一次大跌,好像就在一周前,现在美股动不动大跌,当真是跌麻了。
都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美股大跌很明显预示着美国经济出了重大问题,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在接受美媒采访时说:“鲍威尔领导下的美联储等了太久才扭转其超宽松的货币政策——美联储行动太晚,美国经济衰退已成定局。”


现在的局面就很离谱,种种迹象表明,曾经yyds美股仍未企稳,下跌还在持续,并且深不见底,而A股居然颇有跌不动的韵味,这是什么情况?美股为何大跌?本文我们就来聊聊这些问题。
01美股为何大跌?

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在接受美媒采访时说:“鲍威尔领导下的美联储等了太久才扭转其超宽松的货币政策——美联储行动太晚,美国经济衰退已成定局。”
而现任美联储主席在连任之前说:“通胀是暂时性的,为了提振经济,短期我们没必要加息”,在这种宽货币政策下,美股在疫情后快速反弹,大家都知道美国股市就跟中国楼市一样重要,跌不得,鲍威尔因此政绩斐然;
而他前段时间成功连任之后,立马开始后悔,说“通胀太高,我们应该早一点加息就好了”,好家伙,电视剧果然来源于现实,现实却更加离谱。


相较于去年Q4,美国经济确实在衰退,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一季度GDP按年率计算为-1.4%,远低于市场预测的1.1%的扩张和2021年第四季度6.9%的增长,这是美国经济自2020年年中以来首次负增长。
摩根大通也下调了对美国2022年下半年和2023年实质国内生产总值(GDP)成长预期,将美国今年下半年GDP增幅预估从3%下调至2.4%,并将2023年上半年的预估从2.1%下调至1.5%,经济预期全面下调。
正是因为这些令人失望的经济数据,才导致美股持续大跌,本来通胀已经很高了,没想到经济还这么拉跨,这些经济数据在我们看来就非常奇怪,因为根据当前的种种传闻,美国疫情之后采用了完全躺平政策,市场中流通的货币量高,娱乐业全面恢复,NBA或者各大联赛人次场场爆满,景气度爆棚,经济应当完全恢复,甚至应当过热才对,为什么会出现收缩的局面呢?这不是对共存派的打脸吗,究竟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02
美国经济为什么下滑?
我先说一季度经济下滑的直接原因,一共有三个
第一个是私人库存投资减少,因为过高的通胀,市场预期变得悲观,商家们不愿意大幅进货,担心库存烂在手里,表面上美国经济景气,实际预期却很悲观。
第二个原因是出口额大幅度下滑,大家都知道美国是进出口大国,玩转全球进出口贸易,成为全球最大净进口国,外贸逆差也长期拖累美国的GDP,但美国凭借美元体系和科技实力,非但没有因为外债越来越多而破产。
美国还在进行一场豪赌,他正用自己的货币体系和国际地位挑战债务上限,目前美国未偿还的债务余额已经高达30万亿美元,这是任何经济学都不曾模拟过的数据,未来会如何?我们无从知晓。
第三个原因是政府开支减少,这个很好理解,当前美国通胀过高,不敢再进行任何经济刺激,拜登空有经济刺激信念,民众和国会却不愿意松口,美联储甚至开始加息,不允许经济过热。
但是这三个原因都是统计局给的数据,永远只是表象,真实的原因还是疫情,万万没想到,对于躺平的美国,疫情影响依然巨大,其中影响最明显的,还是劳动力。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估计,截至2021年10月,有1亿年龄在18至64岁之间的美国人感染了新冠。研究表明,27%至33%的COVID-19患者在感染后数月仍会出现症状。这意味着3100万工作年龄的美国人(超过工作年龄美国人的七分之一)无法正常投入到工作状态。
5月3日,美国劳工部公布了最新数据,3月份美国劳动力市场再次遭到重创,450万人主动离职,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3%。加上180万被辞退的,3月约630万人失业。这是去年12月辞职大潮以来,创下的新记录,其中专业人员、服务业、建筑业人员的离职人数增幅最大。美国劳工部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美国就业市场共有1150万个空缺职位,但相对应的可用劳动力仅为590万人。

03A股会跟随大跌吗?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美股持续下跌已成必然,问题是会影响A股吗?
我认为不会,分别从盘面和经济基本面两个维度来回答。
先说盘面,但是你如果盯盘的话,会发现近期A股越来越强势。你查看最近十几天的状况,基本上美股大跌的时候,A股都是低开高走,跌不动了,是当前A股的主旋律。
再说经济基本面,如果从经济基本面来看,当前中美处于两个交叉线,美国经历了去年的复苏,现在复苏乏力,开始掉头向下;中国经历了上海、深圳的疫情,目前明显开始好转,Q2一定是中国经济的低谷,Q3就会反弹,至少近期投资者信心已经触底。
中美两国的经济变化取决于防疫政策,美国的问题是劳动力不足;而中国的问题是疫情失控导致封城,相比而言,美国的影响更持久,更不易反转;中国的负面影响是周期性的,随着疫情的拐点能看到曙光。
在出口方面更能体现两种的差距,疫情之后,只有中国的供应链能保证企业正常生产,只有中国的出口贸易额在大幅度增长,也正是因为中国产品稳定出口,才导致美国出口商品无法大规模提价,所以现在市场很多共存派,实际上一旦放开就要看到美国出口量原地起飞,是一个坑。
整体来看,无论是动态清零还是完全躺平,都会受到疫情的影响,绝对没有恢复如初这一说,GDP下滑是全球都将面临的巨大难题,而美股下跌,只是提前反映了这一即将到来的危机。
站在这个节点,美国的通胀和就业人数不足成为两个死问题,二者注定只能保一个,无论保哪一个都会引发经济衰退,这是美国几十年放水带来的隐患,而这个隐患必将影响全球,把每一个使用美元的国家带进坑了。
最后,更多干货内容欢迎关注公众号:原来是凌乐
4#
gy0yk  1级新秀 | 2022-6-15 00:29:28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一觉醒来,一场新的金融风暴要来了。
惨烈,相当的惨烈!
股市血流成河,美国投资者的心都在滴血。
我们又见证了一个黑色星期一。道琼斯指数,开盘就是跌,盘中一度暴跌超过1000点。最近三个交易日,连续跌了638点、880点、876点。
美国三大股指,都是同命相怜,周一跌幅都至少是2%起步。
道琼斯,跌2.79%
纳斯达克,跌4.68%
标普500,暴跌3.88%
美股正全面进入熊市。
以标普500为例,经历了这个黑色星期一后,股指已距今年1月3日的高点,低了近22%。超过20%,即被认为进入了熊市。
纳斯达克指数,则先行一步进入了熊市,目前点位距去年11月19日的峰值,跌了有32.7%。
道琼斯指数,比最近的高点低了17%,熊市也是指日可待。
曾经,美股一枝独秀,涨涨涨,涨得让全世界都羡慕不已。但现在,一切现出原形,你看他起高楼,你看他宴宾客,你看他楼塌了。
很有意思的是,以前美国股市暴跌,国际油价跟着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但这次,恰恰相反,油价偏偏就是不跌。
星期一,国际油价微涨,收于每桶120美元上方。
唉,股市疲软,油价坚挺。


这到底怎么了?
因为美国经济出大问题了,最大的问题,就是通胀。美国现在几乎所有东西,从衣服到食物,从住所到油价,价格都在飙升。
按照美国劳工部10日公布的数据,5月份美国的CPI(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了8.6%,甚至大大超过了8.3%的预期。
上一次通胀这么高,美国还是1981年前。
最大的上涨,就是能源价格。大家都知道,美国是车轮上的国家,油价上涨,严重影响美国人的福祉。习惯了低物价的美国人,现在是怨声载道。
美国政客关心乌克兰,紧盯着中国,但美国人最关心的就是物价。民生是最大政治,拜登支持率一路走低,甚至被《华盛顿邮报》批评为“不受欢迎的总统”。气得拜登向西方石油公司撒气,痛批他们“赚得比上帝还多”。
美联储也有些傻眼,要知道,美联储一般能容忍的通胀,就是2%,但现在是2的很多倍。至少也说明一个问题,美联储此前调控经济完全失败了。
美国前财长萨默斯就批评,“美联储从3月开始预测,到今年底,通胀率将降至2%区间,坦率地说,当时的预测是痴心妄想,今天看来更加荒谬。”
怎么办?
那就只能加息,加息,加息。
按照外界预期,在这个月和下个月的美联储会议上,加息50个基点很正常,加息75基点也不稀奇,这也将是美联储1994年以来最大的加息幅度。
美联储大战40年来最严重通胀,后果呢?
加息的后果,资金变得更贵,华尔街马上倒霉,如果有泡沫,那意味着可能的股市泡沫破灭。也就是说,美国的熊市可能刚刚开始。
即便如此,激进的加息,高涨的物价,美国经济正风雨飘摇。英国《金融时报》一项调查,近70%的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经济明年将陷入衰退。
不要低估美国的负面影响力,毕竟,美国仍旧是世界最大经济体,尤其是美元是世界主要储备货币。


这种美元霸权,也难怪尼克松时代的美国财长康纳利曾这样说:“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麻烦。”
得意之情,不加掩饰!
对美国来说,美元的最大红利,就是可以对世界“割韭菜”。
金融危机期间,通过降息等量化宽松手段,开动印钞机,美元流向海外,实质上是强行借钱,这是第一轮“割韭菜”;此后,美联储会加息,巨大虹吸效应让美元回流,其他国家失血乃至金融危机,这是第二轮“割韭菜”。
对不少国家而言,美联储降息,苦;美联储加息,苦!
但美国正在拼命拯救自己,哪管洪水滔天。
最后,几点感慨吧:
1,我们正在见证历史。就在过去几个月,我们见证了欧洲大陆二战后最惨烈的战争,见证了40年来美国最严重的通胀,还有一波接一波的世纪疫情。真不知道我们到底是有幸还是不幸,但这就是事实,残酷的事实。
2,这应该还只是开始。毕竟,美国标普刚刚跌入熊市,唉,2022流年不利,地板下面,还有地下室,地下室下面,还有十八层地狱……还是那句话,你看他起高楼,你看他宴宾客,你看他楼塌了


3,为什么会这样?俄乌冲突是最大的黑天鹅,西方的制裁是火上浇油,世纪疫情又猛添了一把大火,更别提,还有美国对华贸易战的反噬后果,归根到底,还是人祸!美国,出来混,也总是要还的。
4,我们要未雨绸缪。如果你看到一只蟑螂,可能就有1500只蟑螂在活动。拜登急得一筹莫展,美联储只能猛药救命,一场新的危机正在来临。准备好吧,我们肯定还会看到更多的黑天鹅和灰犀牛。
5,我们不能跟美国比烂。美国黑色星期一,但在全球股市中,很难得的,一直很疲软的我A股,虽然仍旧偏软,居然这一天走出了某种独立行情。关键时刻,A股,要红还是要绿,就看你的了!如果A股都能坚挺起来,我们还有什么做不到?
5#
七宝  2级吧友 | 2022-6-15 00:29:37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京
各个大类资产都表现为悲观。
美股就不说了,一直在反应,很多人在交易滞涨,体现就是股债都跌。
制约美国的因素就是经济到底能不能抗住如此猛烈的加息,2018年的时候加息缩表半途而废,就是经济没抗住。
很多人提到1970年代的滞涨,现在美联储对滞涨的理解比上次强多了,工具箱也更多。只不过纯粹地货币政策,确实看不到压通胀的同时保证经济不出大问题。

  • 要么,像1970年代一样和海湾地区形成石油美元的机制,但这次是俄罗斯。。。。。。
  • 要么,像1970年代一样走全球化的路径,降低成本,但这次卡我们脖子是美国人自己选的,东南亚一时间还形成不了足够的产能。
这已经不是经济政策的范畴了。
今年美股普通人最好不要参与。
因为不确定戴维斯双杀会不会来,那是主跌浪问题。
南欧国家对德国的国债利差在扩大。
欧洲央行跟随美国,那南欧这些国家的负债成本还会继续提高,那很有可能重演欧债危机。
欧洲的加息天花板并不高。
日元兑美元利率跌破了135:1,这也是个大问题。
日本央行并没有追随美国,而是保证充足的流动,保持低融资成本。
这样很多人借入日元,换美元,做货币套利。
日元这样的贬值上一次是1996年底,随后东南亚国家竞相贬值,直接把韩国、东南亚国家给带废了。
总之看下来,应该考虑的问题是谁在这种宏观环境下,比烂获胜。
在比烂环境中投资,是非常难的。
年初说2022年投资相当不好做,还是尽量少配置风险类资产。
哦,对了,还有个无国界资产——加密货币,这两天跌得也很猛。
加密货币很多人说具有黄金属性,但是这段跌下来,还是体现为高风险类资产的特征。
到底是黄金替代品,还是类似早期高风险公司的股票,未来几个月是能看出来的。
(我现在仍然认为加密货币只有比特币和ETH有风险资产属性,没有黄金属性。其他的现在都没什么价值。)
以上,供参考
6#
7_zr  1级新秀 | 2022-6-15 00:30:35 发帖IP地址来自 中国
股市影响因素很多,但要说政策利空,很大可能和滞胀趋势有关,过去应对滞胀可是出现过沃尔克时刻。


更详细的讨论参考:
王克丹:滞胀-鱼与熊掌不可得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