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力的期权工作室
又一个“十一长假”快到了!每次长假前夕,总有很多人在纠结是持股过节,还是持币过节?而对于期权人来说,他们在纠结的事儿却是义务仓要不要过夜?……
回首过去五年的长假,有的朋友可能因为一次巨幅升波而赚的“盆满钵满”,有的则因为一次大幅跳空而“遍体鳞伤”,经历过去年春节长假的朋友至少都深刻地认识到了一点,那就是宁可空仓,也不要重仓双卖头寸过节。可以这么说,有了这个认识,其实已经是期权交易中一个重大的进步!如果您尚未经历过过去的那些事,如果您还在纠结要不要持有义务仓赚时间,那么我相信下面的四大“灵魂追问”一定会给您带来帮助!
每一本期权教科书都会写着这样一个公式:期权价格=内在价值+时间价值。这个公式看上去很漂亮,但却特别容易引起误解,让人误以为赚“时间价值”的钱就是在赚时间流逝的钱。事实上,时间价值就像一个大杂烩,影响期权价格最重要的三个变量(方向、波动率、时间)都被包含在了里面。
对于一份虚值期权,其时间价值的变化量等于“delta*标的价格的变化量+0.5*gamma*标的价格变化量的平方+vega*隐波的变化量+theta*时间流逝量+剩余残差”。从这个公式里,我们一般把“delta*标的价格的变化量+0.5*gamma*标的价格变化量的平方”称为方向维度的损益,把“vega*隐波的变化量”称为波动率维度的损益,把“theta*时间流逝量”才是时间维度的损益。
事实上,我们平时所谓在赚“时间价值”,很多时候赚的都是降波的钱。就以今天的收盘 行情为例,卖出一份P3000当月期权,它的vega在0.16左右,theta绝对值在0.19左右,这意味着如果50指数一天横盘不动,那么降波1%,就可以在vega维度上赚取0.16*10000*1%=16元,而在theta的维度上仅仅赚取了0.19*10000/365=5元, 降波一个点赚的钱几乎要靠消耗3-4天的时间才能换来,所以,如果节后的波动率开始上升,双卖期权里的时间流逝几乎抵不过一个大幅的低开或是高开。
所谓买方就怕行情不来,而卖方就怕行情乱来,在我的印象当中,长假节前双卖最惨的近三次遭遇就是2020.2、2019.5和2018.10。
先来看看2020.2。去年春节长假前一天,武汉宣布封城,三大指数时隔一个月跌破MA20,节前若是仍然持有一部分裸卖认沽的头寸,节后则会直接遭遇“重创”,当天,最虚值的认沽期权“50ETF沽2月2750”四个小时里上涨1751.85%,“沪300ETF沽2月3600”上涨2848.09%,仅仅持有30%仓位的双卖过节就会在当日开盘后不久面临爆仓。
再来看看2019.5。当年五一假期的尾声,某普的两条推特如“灭霸响指”一般,把五一期间发生的任何事件都给冲淡,节后首日开盘前,美国标普500期货、美元指数、油价大跌,金价和避险货币大涨,外盘的A50股指期货瞬间下跌了4%以上,2019/5/6开盘后,一张“50ETF沽5月2700”合约大涨250%以上,当日升波5个点左右。
然后是2018.10。那一年长假期间,美联储年内第三次加息伴随着美债收益率的飙升(当时已经超过3.2%,目前只有1.6%),纳斯达克在节间累计下跌3.21%,恒生指数对应累计下跌4.38%,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节后第一天的A股大幅低开2%,并最终低开低走,收跌4%以上。
统计一下过去13年十一长假的前后,我们可以发现,对于沪深300这个指数,从节前收盘到节后第一天的开盘,13年内一共出现过5次跳空幅度超过1%,最大向上跳空发生在2015年,节后开盘高开3.81%,最大向下跳空发生在2018年,节后开盘低开2.25%;而从节前收盘到节后第一天的收盘,13年里一共有11年的涨跌幅在正负1%以上,最大跌幅发生在2018年,当年节后首日下跌4.30%,最大涨幅发生在2010年,当年节后首日上涨3.70%。
图:过去13年节前到节后,沪深300指数涨跌幅表现 数据来源:Wind,力的期权工作室整理
还记得2015年的十一长假,市场存在着美联储当年Q4启动加息的预期,2018年的十一长假,又存在着中美经贸谈判前景预期,美联储加息路径加快的预期,美债收益率倒挂的影响等等,而如今,最新的Taper节奏预期,又让10年美债收益率悄悄地爬上了1.45的水平…… 我觉得值得参考的方式可以有这样三种: 第一种就是“先平为敬”。在节前把双卖持仓先干干脆脆地清空,彻底消除跳空或者升波带来的风险,等过了长假以后,再结合长假期间的消息面偏多还是偏空,再结合短期与长期均线的位置关系,视情况重新卖开回去。从时间流逝的角度说,十一长假处于10月份的开头,即便是10月合约,它们的theta值也不算太大,这部分时间流逝的收入完全可以在节后通过卖出远月更虚值的期权,在后续降波的波段里去弥补。 第二种就是“买近移远”。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在节前持有的双卖组合是“卖出P3000@10+卖出C3400@10”,那么所谓“买近移远”,就是把P3000@10义务仓移仓到12月更虚值认沽,比如P2950@12,把C3400@10义务仓移仓到12月更虚值认购,比如C3500@12,然后买入等张数10月虚值认沽与虚值认购(比如P3000@10与C3400@10)。注意,对于这里的两份权利仓,我们的目的不是靠它带来多少收益,而是仅仅为了防止或有“黑天鹅”的发生,所以为了控制总的成本,并不需要选择太靠近平值的合约。 第三种是“由卖转买”。换而言之,就是平仓双卖换成双买,这种选择适合于相对激进一些,强烈预期会有意外事件发生的朋友。当然,每一个策略都有它值得注意的地方,由于双买组合本身指望的是“波动”跑赢“时间”,所以仓位控制就是每次双买的重中之重,比如,拿出前几个月盈利的一部分,或是仅仅使用账户资产的千分之几,纯粹作为长假期间意外事件的一种博弈。 试想一下,到了节后第一天,会发生什么情况?比较大的概率是会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假如节后开盘跳空幅度比较大且伴随明显升波,那么我们就完全可以以快进快出的方式把所有的双买持仓都平掉,兑现收益; 第二种情况,如果节后开盘的跳空幅度仅仅在正负1%以内,那么我们就需要对当天日内四小时的降波有所防范。这个时候,假如你还想继续保留正gamma的仓位,那么一种相对“变通”的处理方式就是在开盘通过加仓相等数量的次月双卖,把持仓的希腊值调整成“正gamma同时负vega”的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继续保留着标的在未来进一步走高或是走低的潜在收益,同时降低了日内潜在的降波风险,属于一种攻中带防的手法。 去年的十一长假前夕,或许是大家都联想到了2月春节前后的惨案,预先把隐波的预期打的很足,“波”在节前一周先升了5个点以上。不过随着节间消息面的平息,节后首日开盘的时候,波动率开盘即向下发生了跳空。 就在节后波指向下跳空以后,为了防止日内四小时的继续降波(我联想到了2017年10月9日的情景),我在开盘后15分钟内,在原来双买持仓的基础上,加入了相等数量的11月轻度虚值双卖头寸——“卖出沪深300ETF的P4600@11+卖出沪深300ETF的C4800@11”,于是在开盘15分钟以内,就大致把持仓转化成了如下的结构:
图:开盘前到开盘后的持仓结构变化示意图 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当天日内4个小时一路降波,开盘新添加的“双卖11月组合”已经获得了明显的浮盈,记得在当天收盘前,双卖的浮盈已经降低了1/3的双买成本,于是乎,懂得有舍有得,既然双卖暂时完成了当天的任务,我们就可以考虑先平双卖,继续保留原来的那对双买,看看此后的一周内还会不会有大的变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