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历史背景?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匿名用户1024   2021-5-25 05:45   7412   5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25 05:45:41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看的原著,原著里面没有关于服饰的描写,所以谈谈官制吧

1、三省六部制,且中书令实授——隋唐
2、异性王藩镇——史无记载
3、凤阁阁老——武周
4、科举取士——隋唐之后
5、云南穆(沐)王府—明
6、有独立审判权的特务机关——明
7、皇子可以参与朝政——魏晋、隋唐、唐,清
8、皇后出自朝中大臣家——除了明朝,明朝皇后出于寒门
9、朝中大将可以独立领军超过5万——魏晋
10、国名大梁,国主萧氏,国都金陵——南朝梁
11、大梁南境的云南以南是南楚,南楚以南是缅夷——这又是把大梁视为中原王朝了
12、巡防营管理京城治安——清
13、武将地位崇高——排除宋明、宋明武将地位极低
13、皇子以靖、誉 、纪 等等勋字为号——清,清代以前王爵以地名为号————然而又有淮王、豫王

诺,其实就是架空了,海晏又不是历史专业出身,又不是写穿越历史小说,事先不会去了解太多历史典籍资料。
里面自相矛盾的地方多了去了,比如云南以南是南楚,那南楚只能是越南了,可是南楚以南又有缅夷...   比如既有豫王淮王这种以地名为爵号,又有誉王靖王这种以雅字为号,,,,,再比如公主里面,既有晋阳溧阳这种地名,又有明珠明珏这种....再比如隽娘其实进过琅琊美人榜前五的你敢信?
种种不一而论

仔细看看琅琊榜,其实真的可以划为言情权谋类小说,琅琊榜又不是宰执天下新宋这种历史类,全书不过1个MB,算是中篇小说了。这一类的小说,如果刻意套一个背景,比如康熙九龙夺嫡,比如成祖靖难之役,那么作者就必须去查阅大量的史料,故事情节也会受到束缚,倒不如干脆弄一个架空的背景,作者写起来也方便。
琅琊榜就是一个什锦大杂烩,不信你看,什么皇子复仇啦,什么大元帅了,什么女将军了,什么锦衣卫了,把普通人印象中历史最好玩的部分摘出来凑在一起。
至于有神文分析的头头是道把原型人物都找出来硬套什么昭明太子的==...只能说想太多阅读理解满分。
讲真,海晏之所以选萧梁皇族,纯粹只是因为“萧”姓和“苏”姓文艺好听罢了。

要我说,琅琊榜还是着相了,凭什么只有将军的儿子才有机会复仇?因为大家都喜欢王子复仇拜,
就应该最后靖王质问梅长苏的时候,梅长苏来一句难道在你们心里只有林少帅才有资格复仇么?其实我是将军家门房的儿子......(这个梗懂得人都懂23333)
3#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25 05:45:42 发帖IP地址来自
首先是架空,肯定的,然后是各种结合

琅琊榜的朝代到底是哪个?开头说的大梁王萧选是隋唐时期的萧选吗? - 历史

这里有说明,你可以看看

故事的小背景就是十二年前【书里15年前】赤焰军一案发生,当时威名赫赫的赤焰军被绞杀在梅陵,之后以宁国候和悬镜司夏江为首告发赤焰军有违逆犯上之举,还有书信,并且说这一切都是当时的太子祁王萧景禹所谓,粱帝本来就对祁王这个逆天存在有所忌惮,便信了,然后抄斩东宫,太子之母自缢,之后平反的官员一律杀死,靖王为此争辩,受到冷落。然后粱帝扶持太子,之后又怕故事重现,又扶植了誉王
4#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25 05:45:43 发帖IP地址来自
近来,一部琅琊榜的电视剧火得如日中天,朋友圈里的小伙伴们也都在纷纷刷剧情,这是一个发生在南梁时期,南梁赤焰军少帅林殊,因为被奸贼陷害全军覆没背上了叛军的罪名,忍受脱皮挫骨的痛苦绸缪十三年复仇昭雪的故事。由于广电总局规定不允许架空,电视剧强行将时间定在了南梁大通年间,那么我们来看看电视剧里的琅琊榜与历史上的南梁时期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强行杜撰的。
时代:南梁中后期。
南梁,南北朝中南朝的第三个朝代,创立者萧衍,即《琅琊榜》中的皇帝陛下,南北朝来来往往几十个皇帝,此人乃是最有盛名的皇帝了。前期英武果敢,以宗室之身,获开国之尊。南梁疆域大致为今天我国的南方,包括四川、陕西的南部、云南、重庆、贵州、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缅甸的北部、越南的北部、福建、江西、江苏、山东的南部、浙江、河南的南部等地区。
北燕:历史上的北燕早于南梁近70年,亡于北魏,与大梁对立的是北魏,小说中架空历史,张飞打岳飞,打得满天飞。
南楚:历史上的南楚晚于南梁四百年,亡于南唐,为五代十国一割据政权。南梁时期南方还算平定,虽有小叛乱,但绝无大的割据国家出现。
大渝:历史上并无此国,渝乃是今日重庆一代,古称渝州,史上并无强大割据实力,最初为巴国,后来一直是郡城,知道元代才有一割据势力大夏国建都称帝。

小说中的门阀世家基本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势力格局。

皇族是萧氏,现在写作肖氏,现在看起来没什么了不起的,可在南齐南梁时代,萧氏可是天下第一望族,整个南朝位居第四,千年世家,大汉贵族,两代皇族,大隋外戚,大唐相门。乃是大汉开国功臣萧何的后代,后定居山东兰陵,世称兰陵萧氏,后五胡乱华,举族搬迁至常州,人称南兰陵,然后人才辈出,显赫数百年。
萧氏一族文武兼备,武有南迁第五世的萧道成,开创南齐,使萧氏一族一跃成为皇族,往后有萧衍,也就是故事里的皇帝陛下自襄阳起兵东下,拿下了同族的江山,开创大梁基业(电视剧里在晋王谋反的时候,长苏说过,陛下经历过两次,一次是他自己谋反,一次是晋王谋他的反。)文有竟陵八友的萧子良,萧子云,萧子闲,以及将整个文坛推向顶峰的昭明太子萧统(此人为故事里祁王的一部分原型)。
萧氏一族,南朝时期,出了三十几个宰相,二十一位皇帝,南朝结束之后,也是隋朝外戚,大唐有十余位宰相出自兰陵萧氏,直至唐末五代十国,世家门阀时代结束,萧氏才走向没落。

谢氏,南朝顶级门阀之一,小说、电视中谢玉侯爷一门,“旧时王谢堂前燕”、“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起于东晋由谢氏首领谢安领导的“淝水之战”奠定的至大至伟的功劳,纵然萧氏有皇族之尊位,依然无法压制住谢家的风华。与琅琊王氏并称为“王谢”,排天下世家之二,衰落于梁朝末期,小说里谢玉输掉谢家门楣的时候,小说以谢玉的卑劣勾当结束了谢家的篇幅,历史上则是人才凋敝,远离了权利中枢。可谢家在历史上是浓墨重彩地书写过璀璨华章,谢安、谢灵运、谢眺,“北府兵”至今威名尚存。

王氏,南朝第一门阀,号称“王与马,共天下”,可惜小说里并没有着太多笔墨,与袁氏一样,闭口不谈。

人物

皇帝陛下:原型为大梁开国皇帝萧衍,前期精明睿智,夺取天下,数伐北魏(小说里提到的北燕,可惜北燕在萧衍登基的七十年前便灭国了),后期与小说描写一般无二,猜忌多疑,昏庸无道却又寿元充足,活了足足八十六岁,还是被叛军幽禁饿死的,不然此人必定是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他排第二,第一是乾隆,比他多活几个月,可惜此君死前精神饱满,被活活饿死)。
祁王:原型杂糅,有大梁昭明太子的风范与年岁,却又有惨痛的结局,历史上并不多见,为小说编造的人物。
废太子献王:此人与剧终所有皇子一样,均非历史真人,历朝历代废太子几乎都与之相同,无太多特色。根据剧情,祁王若是昭明太子,此人应以萧纲的部分性格塑造,萧纲最后继承了大统,而献王则是被废。
誉王:原型应结合了当时南朝内斗的时代背景,阴险毒辣对皇权不择手段,可惜下场太惨,南梁几个皇子都各自为政,坐山观虎斗,以致萧衍死于幽禁而不加援手,此人性格与之实在太像。
靖王:历史上只有南宋第二个皇帝的六弟与之相符,同样偏安一隅,同样雄心壮志,同样的义薄云天,同样的有一个更加光明伟岸的哥哥,甚至同样的封号——靖王。只可惜祁王在小说中死于非命,而历史上那位南宋靖王的哥哥却是南宋中兴之主,撑住了半壁江山,并徐徐图之。
赤焰军:南梁并无此军队,为小说构造,可原型与岳家军何其之像,同样为国征战,北上杀敌,却落得个被自己人杀死,主帅身亡,还搭上一位皇子的性命,以及国力的衰颓。
梅长苏:小说、电视剧的核心人物,历史上复仇主角众多,可真正做得梅长苏这般玩耍朝政于股掌之中的却并无一人。
穆王府:原型为大梁南境将军。
言豫津:若为女孩,许给了林殊,言林二家关系非比寻常,此人历史上并无原型。
悬镜司:这个部门是小说里合理存在,却是电视剧里最大的bug,电视剧里说这是太祖建立的,到萧衍手上因为祁王想撤掉悬镜司然后才有了夏江的一番阴谋。可是萧衍是开国皇帝哪来的太祖。历史上没有这个机构,类似的有明朝的锦衣卫。
三省六部:好了,这是隋朝的东西,梁朝是九品中正取官。
大规模的佩剑:军队拼杀呢,披坚执锐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那个锐可不是宝剑。虽然宝剑历史悠久,可是大规模战场拼杀还是用的戈矛。

历史节点:赤焰军一案,与历史上的北魏分裂对南梁的影响如出一辙,时间也甚是吻合,即公元534年。北魏分裂,南梁改元,萧衍由锐意进取,到看见强敌自顾不暇,转而自己偏向权术。电视剧里前期祁王的英明德政,到后面梁帝猜疑,官员弄权与之一一对应。
  电视剧《琅琊榜》的故事在12年后的又两年(541年)以林殊战死沙场作为结局。当然,南梁、东魏、西魏三国的历史并不会就此完结。
  543年,邙山之战,西魏大败。
  547年,东魏高欢病死于晋阳(今山西太原)家中。
  547年,梁武帝萧衍第三次舍身出家。
  548年,侯景之乱。
  549年,梁武帝萧衍饿死于建康台城深宫。
  550年,东魏灭亡,北齐建立。
  556年,西魏宇文泰病死于云阳(今陕西泾阳西北)。
  557年,西魏灭亡,北周建立。
  557年,南梁灭亡,陈霸先建立陈朝。
  581年,杨坚代周建隋。
  589年,陈朝灭亡,南北朝结束,中国再次进入大一统时代……
5#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25 05:45:44 发帖IP地址来自
虚构的故事,有一点相似的是汉武帝和戾太子刘据(嫡长子,母亲就是卫子夫,舅舅是卫青)。
汉武帝晚年常年外出游行天下,每每出宫便将诸事交付给刘据,初期武帝很信任太子,的确是当成继承人培养。
但是在施政方面,汉武帝用法严厉,任用酷吏,但太子性格宽厚,却也有固执己见的一面,经常将一些他认为处罚过重的事进行平反,因此得罪了一些大臣。卫青去世后,有些大臣认为太子不再有外家的靠山,因害怕太子即位后对自己不利,于是开始竞相陷害太子,最后导致在巫蛊之祸被江充等人陷害,因不能自明而起兵反抗诛杀江充等人,汉武帝误信谎情,以为太子刘据谋反,遂发兵镇压,刘据兵败逃亡,最终因拒绝被捕受辱而自杀,妻儿均被杀,唯有一个襁褓中的孙子(刘病已)被大臣偷偷救了下来,在民间成长学习。
后来武帝老年后悔,所以下诏恢复刘病已宗室身份。再后来汉昭帝死后无子,霍光立昌邑王刘贺为皇帝(就是近年被发现的海昏侯墓的主人),但是其为人淫乱,霍光将其废黜,立刘病已为帝,是为汉宣帝,一代明君,成就不在文景之下,可谓中兴。
6#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25 05:45:45 发帖IP地址来自
琅琊榜的具体故事背景基本上虚构的,人物也全是虚构的,套用南朝梁作为大背景,但又不能完全对应.从细节上来说一说吧,总的来说是一锅大杂烩(当然,这不影响它作为现象级电视剧的优秀.)
1.官职制度.
1>后宫妃嫔位次.
皇后以下,贵妃为尊,而后又有惠妃贤妃静妃等名号妃子,其下又有嫔.其中贵妃始置于南朝宋武帝时,贤妃始置于唐武德、贞观年间,惠妃设置于唐开元年间(第一名惠妃就是著名的唐玄宗武惠妃),静妃始于何时我暂时没有考证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并没有皇贵妃.皇贵妃是著名恋母控、明宪宗朱见深同志专为万氏设立的名号,位于贵妃之上,相当于副皇后.

剧中静妃和越妃最高都只到贵妃而未到皇贵妃,以越氏之专宠可以判断,皇贵妃是未曾设置,而非设而未授.那么剧中的一套后宫嫔妃制度大体可以对应于唐开元到明成化的700多年时间里.
2>选拔人才制度.
显而易见,设置中正官品评人才,对应的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但历史上只有大小中正官,而没有正负中正官.
3>文官.
(1)掌握实权的中书令,而且地位非常尊贵,等同朝廷首相:可对应的历史时期是唐高宗、武则天之后到中晚唐之前的这一段时间.在此之前,中书令虽然权高位重,但有尚书令和左右仆射位于其上,不能算朝廷首相.唐太宗以后尚书令设而不授,高宗以后左右仆射渐失实权,而到中晚唐以后中书令的实权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完全侵夺,只剩虚伪.故而在此之间,中书令的权力和地位综合来说是最高的.
(2)凤阁阁老:武则天曾改中书省为凤阁,中书令为内史,那么凤阁阁老就是中书令.历史上狄仁杰曾任内史,这也是神探系列里狄胖子被尊称为狄阁老的缘故.不过本剧中既有中书令,又有凤阁阁老,实在冲突啊.
(3)正二品六部尚书:隋至元的尚书皆为正三品,清代尚书为从一品,只有明朝尚书是正二品.
(4)左都御史:朱元璋改御史大夫为左右都御史,作用文官监察系统的首脑,沿袭至清末.
(5)巡抚:作为地方常设的高级军政长官始于明宣宗、英宗时期.
(6)京兆尹:不包括北洋时期,京兆尹是汉唐之间用于都城(与陪都)设于关中平原长安一带的王朝首都最高行政长官的专用名称,金陵就算作为首都,长官也不可能叫京兆尹,而应该叫丹阳尹.
4>爵位与武官:
(1)皇子爵位有亲王郡王之别:见于唐代以后,沿袭到清朝(明清又分别有更细的宗师爵位体系,在此不详述).再往细了说,单字郡王仅见于清朝(比如果郡王),其他时间都是双字的郡王(如范阳郡王李霭).那么靖郡王应该是一位清朝的王爷(这有点违和).
(2)军侯:这是一个作者虚设的爵位.中国古代设爵位,要么以地名加于爵位之前,如武平县侯曹操、宜城亭侯刘备,要么以美名加于爵位之前,常见于清代,如庆亲王、果亲王等.军侯之号,闻所未闻.据我猜想,这应该是指"既有爵位、又有领兵权力的皇亲贵戚",其中谢玉即符合此例另外这种掌兵的勋略武人地位很高,甚至高于尚书,那么首先可以排除宋朝和土木堡事变之后的明朝.其他的朝代,从秦到清多少都符合一些.
此外,谢玉的封爵是宁国侯.可作两种解释,一是"安定国家"的侯,二是宁国县侯(今天安徽宣城下辖有宁国县).对比来看,三国时魏国司徒高柔封爵为安国县侯,说明第二种比较有历史依据,不过作者的设定貌似最不讲历史依据.
(3)兵符调兵制度和以驻地、美名并行命名的军队名称制度:这一点我了解的比较少,还请方家考证.
(4)领兵镇守云南的异姓王---云南王穆氏:明代世镇云南的黔国公沐氏.
2.地理:
1>大梁:京都金陵即南京,对于的无疑是南朝两代.但彼时金陵应该叫建康.
历史上梁朝版图是这样的:

根据此图,梁朝疆域包括今江苏省、浙江省、胡建省、广东省、广西自治区、海南省、江西省、弗兰省、湖北省、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全部,四川省东部,陕西省、河南省、山东省南部,安徽省大部,越南北部.
但是,在本剧中,有:
2>南楚占据弗兰湖北;
3>足以调动20万大军的大渝:只占重庆一地绝对没这么多兵力,应该是占据了四川东部、重庆全部和贵州的一部分.
4>藩属大梁的夜秦:对应的应该是秦汉时的夜郎国,在贵州.
那么总的来说,剧中的大梁在南边完全失去了湘鄂川黔等地,霓凰想从金陵回到云南,得绕道在中古之前来说算人烟稀少、蛮荒偏远的两广.基本上算孤悬一隅,也是十分不容易.
5>降叛不定的滑族:历史上没这个族.梅长苏曾提到过滑族与大梁同出一脉,这条线也考证不到.
特点比较符合的是十六国时期迁入中原的翟氏丁零人,对慕容垂的后燕忽叛忽降,最后惨遭灭族.
6.大梁北方的敌人北燕:历史上的北燕是后燕分裂以后慕容氏残存宗师所建立的割据辽东的政权,地小国弱.但是剧中的北燕似乎有现代化的飞行部队啊,因为他们可以在攻破河套阴山以后直接威胁大梁的潭州(长沙).(咦,这长沙不应该是南楚的么).
总而言之,本剧的地理设置上和现实不是一个次元的.
时间有限先写到这里,其它的日后再说.
-------------------------------------------------------------
对了,你们想看剧情背景的话,可以参考 @玄不救非氪不改命《琅琊榜》里梅长苏为什么一定要在梁王帝在位时给赤炎谋逆案平反? - 琅琊榜(电视剧)里的答案,评论有高能.
最后我再次强调,背景设定的混乱不影响本剧背景和人物刻画的精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莫笑风尘满病颜,此生原在有无间。卷舒莲叶终难湿,去住云心一种闲。

积分:136515
帖子:27303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