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统主窗口布局
在系统安装后第一次进入时,主窗口的顶端为菜单条,菜单条的下面为标准工具条,左边为工作夹,下边为状态夹,中间为“_启动窗口”的窗口设计界面,右边为窗口单元工具箱。另外,系统状态行默认是不显示的,使用组合夹可以将工作夹与输出夹组合到一起,编写程序时将使用程序编辑窗口。
在主窗口或其各类工具条上单击鼠标右键可以弹出用作设置各种工具条、工具夹显示状态的菜单。
二、工作夹
在工作夹中包括三个子夹,名为:“支持库”、“程序”、“属性”。
1、支持库夹:
在支持库夹中可以查看到当前所有被引入的支持库及其中的所有内容和信息。每选中一条项目,在提示夹或状态行上均可以看到有关此项目的详细帮助文本。在某项目上单击鼠标右键可以弹出一个菜单,在此菜单中可以进行譬如输出此项目及其所有子项目的帮助文本、将现行项目所对应的命令输入到程序中等等操作。双击某项目可以将此项目所对应的命令输入到程序中;
2、程序夹:
在程序夹中可以查看到当前程序的所有组成部分。譬如:程序中的所有程序集、所有全局变量、窗口等等。双击某项目可以跳转到该项目所对应的程序部分。在某项目上单击鼠标右键可以弹出一个跳转、插入或删除对应程序项目的菜单;
3、属性夹:
属性夹用作显示当前被选中窗口单元的属性表。各组属性之间用粗线条隔开。某属性的子属性将比其父属性缩进一格。灰色文本标题的属性表示此属性需要在其父属性被设置为某值后才有效,但仍然可以进行设置。选中某属性后按下 Delete 键可以删除此属性中的内容(譬如图片、声音等等),按下空格可以进行编辑或修改。
在属性夹的顶部有一个组合框,用作选择当前设计窗口中的某窗口单元。在属性夹的底部也有一个组合框,用作自动加入或跳转到当前被选择窗口单元的某事件处理子程序。
三、状态夹
在状态夹中包括三个子夹,名为:“提示”、“输出”、“调用表”。
1、提示夹:
提示夹中始终具有针对于当前用户操作的提示,此为用户获取帮助信息的最有效、最直接的地方;
2、输出夹:
输出夹中提供当前系统输出给用户的信息。譬如:编译易程序的全过程;易程序在调试运行方式下使用“输出调试文本”命令所输出的文本;易程序的编译及运行错误等等;
3、调用表夹:
调用表夹中提供调试时当前被中断运行的易程序的子程序调用过程记录。用户可以双击某项目或者选中某项目后按回车以直接跳转到该调用位置。
4、查改变量夹:
查改变量夹中提供调试时当前被中断运行易程序的所有变量内容,用户可以对变量值进行查看或者修改。
四、状态行
状态行中的内容等同于提示夹中的内容,如信息有多行或超出行外,在任何时候(包括正在显示对话框时)均可使用 Ctrl + / 键浏览其全部。
五、设计窗口界面
1、绘制新的窗口单元:
在窗口单元工具箱中选取所欲绘制入的窗口单元(窗口单元工具箱的第一个按钮为返回选择方式,不是窗口单元),然后使用鼠标拖动绘制在窗口上。在绘制过程中如果想中途放弃,可以按 Esc 键或者单击鼠标右键。
2、选择窗口单元:
- 使用鼠标直接单击欲选择的窗口单元;
- 使用鼠标拖动选择在一个指定矩形区域内的所有窗口单元;
- 使用 Shift + 鼠标左键选择或者取消选择指定的窗口单元而不影响其它窗口单元的选择状态;
- 使用 Shift + 鼠标拖动选择或者取消选择指定矩形区域内的窗口单元而不影响其它窗口单元的选择状态;
- 在属性夹顶部的组合框中直接选择某窗口单元。
3、使用鼠标改变窗口单元的位置:
拖动已经被选择的窗口单元即可。
4、使用鼠标改变窗口单元的尺寸:
拖动已经被选择的单个窗口单元四周的对应调节器即可。
5、编辑窗口菜单:
使用 Ctrl + E 即可调入窗口菜单编辑器。
6、预览:
使用 Ctrl + Enter 即可预览窗口在运行时的实际情况,在预览时不会去调用事件的处理子程序。
7、其它可以进行的操作请参见主菜单及设计窗口其关联对象,现在用户如果修改“子程序1”的名称,“子程序2”中的相应调用名称不会被自动更改。如果“标记程序中失去关联的名称”系统选项被置位(系统安装后默认不置位。修改设置的方法:使用“程序 -> 系统配置 -> 程序显示夹 - 标记程序中失去关联的名称”菜单功能),“子程序2”中的调用名称前将会被显示一个五角星号。
将两者重新关联起来的方法是在具有失去关联名称的语句行上按下 Shift + Enter 键重新处理。
在编译或者运行程序时,系统将会自动寻找与失去关联的名称相匹配的对象名称。
八、其它
有关所有菜单功能的介绍,请参见易系统中对应菜单项目的提示信息。
总结
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谢谢大家对社区的支持。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查看下面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