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凯恩》是于1940年拍摄的纪实体影片。其以“rosebud”为线索记录了报业大亨凯恩的一生。我们看到了1890年至1940年的美国,这正是美国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阶段,而新闻业在这部电影中既是背景板,又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见新闻,亦可以窥见其变革与发展。
电影开头的几条新闻短讯以广播电视播报的形式呈现,与后面的纸媒传播的报刊形成对比,暗示1890年至1940年间新闻传播方式的变革。
影片最重要的故事情节是从凯恩收购行将倒闭的《纽约问讯者报》并带着自己的亲信进驻报社开始的。若干镜头展现了凯恩对旧新闻业的整顿,包括:1,自己吃住全在办公室,确保只要醒着就处于工作状态2,即使在吃饭的时间也不停止手中的工作;3,对“旧新闻业”嗤之以鼻的社会新闻予以高度重视,派记者现场采访.4,不断网罗专业新闻人才,用6年时间将竞争对手的骨干人员全部挖来。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凯恩在一期报纸头版上公开为《问讯者报》确定的报道基调:每一天,我的报纸都会为纽约人民提供真实可信的新闻。此外,我还将誓死捍卫人民作为公民和作为人类的种种权利。
凯恩将旧新闻业中的新闻为政党服务、只集中于晨报等弊端革除,创办了新的无政府主义的客观性报刊。这种报刊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满足大众的阅报需求。将关注点落在广大的工人与无产阶级,反映民情,提倡改革。电影中凯恩坚持把“布鲁克林区有一名西佛尔斯东的妇女失踪了”这样的没有准确结果事实的社会新闻取标题为“布鲁克林妇女消失之谜”登在头版。使用漫画,采用大量的煽情主义与耸人听闻的手法,大量刊登社会与警示新闻。其具有改革后向现代报刊靠拢的进步性,也是黄色新闻的特征。
报刊的发展没有止步,在时代影响下,社会新闻并不能够满足阶级利益。凯恩最终投身于政治新闻,把对手《纪实报》的全班人马拉进了自己的报社,甚至制造舆论鼓动美国卷入1897年的美西战争。在电影极具戏剧冲突的一段,格蒂斯与凯恩第一任妻子撞破凯恩与苏珊绯闻,并把其作为要挟妨碍凯恩竞选,格蒂斯当头呵斥凯恩把自己画成囚徒漫画的行径。报刊必不可免的为政治服务,这也是这个时期报刊发展的一个特征。
在电影高潮,凯恩将报社的范围扩大,迅速成为一种垄断性集团,并与其对头竞争。报团就这样出现了,这是私有垄断在新闻业上的映射。满足个人欲望也是在这美国梦背景下的一个重要体现,报刊上的歌剧头版、对于歌女与绯闻的报道,新闻逐渐娱乐化发展。
随着凯恩报社产业的没落,新闻发展在电影中无迹可寻,这并不意味这美国新闻业就此没落,更多的报业集团垄断式发展,到后来战时报业......
电影取材于真实的美国社会,凯恩虽是电影中的虚构人物,但他有报业大亨赫斯特的影子。从电影的虚幻中窥见真实,研究新闻发展,这也是它给予我们的价值。
参 考 文 献
[1]常江.个人主义与商业主义的交缠:经典好莱坞叙事中的新闻业和新闻记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