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方言(也就是通常所指的陕西话,佟湘玉说的方言)为什么和普通话有那么强的对应关系?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匿名用户1024   2021-5-21 22:31   20347   5
将普通话的一声变轻声,三声变四声,四声变一声,二声、轻声不变,读出来便是西安话。当然有个别字例外,不遵循这个规则。为什么西安话和普通话有如此强的对应关系?这背后有没有什么原因?
还是说,我所说的这种西安话是在普通话的强烈影响下,由人们不自觉地按照这种规则变化而来的?

我可能没表达清楚,我想问的是,为什么两者音调上的差别具有如此强的规律性(一声变轻声,三声变四声,四声变一声,二声、轻声不变)?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21 22:31:33 发帖IP地址来自
佟湘玉的方言,那不是方言,完全是方言调的普通话而已
3#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21 22:31:34 发帖IP地址来自
请注意声调与调值的区别。官话有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方言中每个字所属的声调是基本一致的。但是每种方言对于具体声调的调值是不同的。普通话和陕西话声调的区别与对应正是因为这样。例如普通话阴平(一声)调值是55,陕西话是21;普通话阳平(二声)调值是35,陕西话是24;普通话上声(三声)调值是214,陕西话是53;普通话去声(四声)调值是51,陕西话是44。这就是你听上去好像,普通话与陕西话就是一声变轻声,三声变四声。实际上,声调并没有变。变的只是声调的调值而已。对于每个字所属的调类基本是一致的。可以参考: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5%B3%E4%B8%AD%E8%AF%9D
4#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21 22:31:35 发帖IP地址来自
因为现在很多人用了普通话里面的词,没有用陕西话的通用词,例如:
“聪明”陕西话常用“伶”。
“漂亮”陕西话用“倩”,当然替代词有“nou二声”、“xi四声”。
“累”陕西话用“乏”。
“逛街”用“浪”。
“玩”用“耍”。
“美”用“嘹”。
“休息”用“歇”。
“头”陕西话是说“sa二声”。
“脏”用“nou二声”。
“干净”用“净”。
“凶”用“歪”。
而有些词,用老陕西话发音根本不是现在这样,例如:
“这里、那里、你们、他们、他、咱们”的发音分别是“zhida、wuda、nii、nie、wo、ca”。
“下”的发音“ha一声”。“坏”的发音“ha重音”。
再加上,传统陕西话的语序语法和普通话也有所不同的,和粤语更相近一些,例如“先”用到一句话最后,“你先走”会说“你走先”,“去哪里”会说“哪里(ada)去(qi)”还喜欢用祈使句,喜欢名词动用。
不过现在这类用语慢慢的被普通话用词取代了,现在的西安话听起来感觉方言和普通话很接近,其实你去农村找五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讲话,外地人根本听不懂的。
取代的原因是,老陕说的话现在大家觉得太土气了,所以慢慢用普通话用词。
5#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21 22:31:36 发帖IP地址来自
大城市的半吊子方言,说是西安话,其实只不过是用关中话的调读普通话的字而已。
不过事实上的西安方言也基本上是这样子,普通话影响下,西安话的状况非常不容乐观。
6#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21 22:31:37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十八岁之前,是完全不会说陕西话的。
即使是听,也仅限于能听懂市区内常用的那种语调,稍微遇到周边比如周至,临潼的话,我就听不懂了。
以前在维基百科中「关中话」的词条解释,有一段是:
“正像中国的其他方言一样,西安市区的语言已经以普通话为主,陕西话也渐渐普通话化。尤其是年轻一代,虽能说能理解,但在日常交流中大多选择普通话。”
一位从初中开始就在国外上学的朋友,前段时间回到西安,向我倾诉着他的失落。刚进入熟悉的城墙内,第一想的是凉皮肉夹馍,第二想的就是乡党们的正宗陕西话。
然而令他失落的是,就连机场的黑车司机们,都开始操着一口半标准的普通话问他们“西安qi(、)不qi(、)?”,而不是“西安qi(-)不qi(-)?”
在“陕普”与“陕西话”穿插使用的这座城市中,到底撒才能称为“正宗的陕西话”?


(这里我们以中原官话为主要对象,暂且不论陕南、陕北等语言差异较大的地区。)
陕西话,讲究的就是个气场。
想讲出正宗陕西话,眼神一定得皮干,语气一定得干ba儿,神情一定得发狠。总之你平时用哪种气势干架的,就用哪种气势讲陕西话。
而每个区域的“陕西话”,在发音咬字上都有所差异。
宝鸡的就和渭南的不同,咸阳的就和西安的音调有些变化。外地朋友可能分辨不出,但“此地人”一听便知,你是西安市的、长安县的、临潼的,还是周至的、蓝田的,或者渭南的。


印象里,最有意思的要数“渭陕”(渭南话)。
渭卖,很多富有陕西话特色的作品,还有非常多致力于推动陕西话的艺术家,让陕西话逐渐活了起来。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一个地方独特的方言也代表了一个地方文明演进的过程。
此地话并不落后。
这是我们不可丢掉的根,也是我们在异乡听到的最美的声音。
陕西话它,真的很美。


个人公众号:一个小品
文:@大耳妹妹
图:@部分来自网络
转载需提前告知并注明来源及作者名
违规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136515
帖子:27303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