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读的书太多,但是总是看不完,怎么办?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匿名用户1024   2021-5-15 09:18   5327   5
我以前是不爱读书的,所以我读书少……上了大学才体会到阅读的魅力!经常会发现好书,不是那些烂俗的书、低俗小说、畅销书之流,是真的各方面的人类精神文明遗产,书本让我感受到人类、世界上的一切都那么美丽,伟大,我都好想知道。
可是我阅读速度有限,常常是一本书还没读完,又发现了另外好几本好书。不知道有没有和我有同样感受的小伙伴,被一堆要看的书追着跑的感觉,并不紧迫,反而是很幸福的事呢。
但是我也不想这些书越积越多。所以有同样体会的朋友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5 09:18:35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看你大可不必担心,金克木先生有一本文集,叫做《书读完了》。

书的第一篇,就讲了这么一则轶事:
陈寅恪幼年时去见历史学家夏曾佑,那位老人对他说:“你能读外国书,很好;我只能读中国书,都读完了,没得读了。”他当时很惊讶,以为那位老学者糊涂了。等到自己也老了时,他才觉得那话有点道理:中国古书不过是那几十种,是读得完的。
[h1]书是读得完的![/h1]即使加上所谓的“外国书”,也是如此。
金克木先生总结说:他们是看出了古书间的关系,发现了其中的头绪、结构、系统,可以说是找到了读书的“密码本”
就现在来看,除非你读的是前沿科学领域,比如计算机、生物。
在人文领域,没有那么多“新知识”。因为“人”这个对象,复杂归复杂,但是几千年来没有变过。
你别看现在每年出版那么多新书,书的腰封上密密麻麻地写满“***倾情推荐”、“一生必读”、“畅销n个国家”等等之类的文字,好像不读一读就跟不上这个这个时代一日千里的速度了。
其实,它们有相当一部分是“老书”。有些作者和书商比较诚实,给书取了个《**新解》、《再探**》之类的名字,但更多的对自己的思想源泉则是讳莫如深,极力宣扬旷古烁今的“新发现”、“新成果”,比如近年大行其道的《**简史》等等,其实既无新材料,也无新方法,发挥脑洞,“借鉴”概念,“重构”历史而已。
不要流连于这些枝杈,去找主干和源泉,去找读书的“密码本”。
书是读得完的。
虽然我还没完成这个事业,但是我相信会有那么一天。
3#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5 09:18:36 发帖IP地址来自
你这种情况我以前也有过,说一说我是如何解决的吧。
[h1]一.首先读书是有方法的,下面依次说一下。[/h1]
  • 精读         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对本专业的书籍及名篇佳作应该采取这种方法。只有精心研究,细细咀嚼,文章的“微言精义”,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可以说,精读是最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
  • 通读          即对书报杂志从头到尾阅读,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对比较重要的书报杂志可采取这种方法。
  • 跳读          这是一种跳跃式的读书方法。可以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边,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重点掌握各个段落的观点。有时读书遇到疑问处,反复思考不得其解时,也可以跳过去,向后继续读,就可前后贯通了。
  • 速读          这是一种快速读书的方法,即陶渊明提倡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可以采取"扫描法”,一目十行,对文章迅速浏览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这种方法可以加快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适用于阅读同类的书籍或参考书等。  
[h1]二、要为自己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                                                                                  [/h1]        这一点很重要,如果你要我一天读两本书,也可以做到,但是会很累,然后效果也不是很好 。 所以我们要给自己制定一个读书计划,比如说我一个月要精读五本书,是不是觉得顿时轻松了不少,但是不要小看这两本书,一年算下来你就可以精读60本书。当然这要看上文中提到的方法,如果有些书不需要精读,只是通览,那你就把一个月要读的书做好分类,然后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定量。
[h1] 三.合理利用自己的时间,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阅读。[/h1]        碎片化的时间是很宝贵的,我曾经一个月只利用早上起床后的一个小时的时间就读了16本书,相当于不到1.9个小时就读一本书。当然这些时间更适合那些只需要通读一遍的书,如果遇到你想要精读的书,要做笔记什么的,不建议用这些时间。

       以上,其实是很简单的小方法,关键在于执行,当一个人拥有执行力,那么什么问题都会解决的。如果你成长过程中遇到了问题,欢迎来我的公众号《罗北的世界》 骚扰, 里边会定期分享给你一些学习方法,成长干货。
4#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5 09:18:37 发帖IP地址来自
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其实就是「少」读书,当然,这个「少」不是让你真的减少时间,而是用看两本书的时间去精读一本书。
我曾经的职业是为用户做读书的增值服务,我在平时做课程中接触最多的问题就是:我需要读的书太多,越积累越多,最后书读不完,可怎么办?
其实大家面临的问题,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
让自己适应时代所需要的知识越来越多与个人学习时间越来越少之间的矛盾。
要解决这个矛盾,我们首先来思考两个问题。
世界上的好书的确很多,但是,我们真的需要读那么多的书吗?即使这些书都需要读,那我们真的需要读「完」这些书吗?
要回答这两个问题,还得先讲一讲乔布斯的故事。
纷乱的本质是不懂得精简
(一)选择太多,如同没有选择
当年,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在被董事会排挤之后,再回到苹果的时候,就遇到过这个问题。他的前任们,追赶当时的浪潮,电子产品一般都会设计出上百种产品给用户;当时的家用电器喜欢把遥控器设计出好几十个键盘,目的都是为了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
但其实我们都拿到过这样的遥控器,绝大部分按键我们既不知道是做什么的,也从来没有用过。
我们在网上购物的时候,如果发现一个品牌产品种类特别多,我们就不知所措了,最后干脆放弃。
如果大家都去过实体超市,你就会发现超市里同一类商品都不会超过 7 种,否则消费者就会「大脑宕机」,陷入重重的「选择困难症」里。
(二)乔布斯破局理念:极简法
乔布斯回归之后,用到了一个办法,就是砍掉所有复杂的产品线,把所有的电脑按照办法最终定位成四种:专业台式机、专业便携机、普通台式机、普通便携机。

image大幅精简了产品线之后,苹果公司之前的萧条很快就得到了缓解,第二年就实现了业绩大幅增长。直到今天,乔布斯已经去世了,但他的极简理念至今没有后继者敢于颠覆。
乔布斯之所以能想到「极简」的方法,是因为他早年间从禅修中汲取了很多智慧,他的理念是「至繁归于至简」:先要理解本质,然后只从本质出发,只做和本质有关的事情。
极简浪潮在最近十年间越来越流行,无论是家居还是职场,越来越多的精英人群开始采用极简主义来规划自己的生活。
所以,在生活与工作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我们也很需要一种极简主义的阅读与学习方式,这就是我这个回答希望传递给大家的理念与实操办法。
我们这个时代的读书与学习,应该采用「极简精读法」。
极简精读法理念一:「消灭冗余」,「至繁归于至简」
今天,我们看到的关于阅读的最常见的方法是教你快速阅读。比如怎样在一年时间里快速读完 200 本书。 这种方法就和极简精读的思路刚好相反。
如果你不是专业研究员、职业咨询师,其实每年读 100 本书很容易让自己的知识系统出现紊乱。这和我前面举的遥控器的例子如出一辙。
(一)真正会读书的人,会精选精读
真正会读书的人,其实读的书并不多,他们最擅长的是筛选书。只要留心观察,我们便可以发现,很多成功人士,总是在推荐那几本改变了他们一生的书,并不会把时间都用在读其他不知所云的书上。
有一本超级畅销书,叫做《断·舍·离》。断,就是控制增量;舍,是让我们抛弃存量;离,就是用这种方式让自己的心灵减负,不再被多余的物品扰乱心境。
《断·舍·离》这本书告诉我们,我们之所以对物质有那么强的占有欲,和我们的焦虑感有关。囤积了很多衣服,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社交环境不够满意,最后用买衣服来幻想自己参加了很多聚会,满足自己内心的渴望,却从来不会穿。
买大量的书也是如此。我们总是希望能够通过买书读书,幻想着自己有一天能够升职加薪,开豪车,环游全世界。但其实读书并不能让我们迅速发财致富,否则你去大学里面看看,多少皓首穷经的教授,生活不一定很富裕。
(二)读书的三重境界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5#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5 09:18:38 发帖IP地址来自
坚持只看一本书!

我从小就非常喜欢阅读,经常捧起书来的时候,家里叫吃饭我都听不到。
不过小时候身边的图书资源有限,我自己的理解能力也有限,所以从不存在书太多看也看不完的困扰。
直到……
前年我买了个书柜,然后把之前惦记了很久的好书买了个几十本塞进去。
但是纸质书很重,不仅拿久了很累,而且出门非常不方便携带。
于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去年我又买了个kindle 。买了kindle 之后,我很快就搜罗了各种有趣好玩的书单,并且一一对应找到电子版扔进我的kindle 里,开启了电子书的世界。


但没过多久,我就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我手里虽然有了各种各样的书,但是我却一个月内一本也没看完。
要知道我之前的看书速度是——薄的书一天能看个两三本,厚的书顶多也就一周左右就看完。
我开始思考这是为什么?
后来发现,因为我的书太多了,我总是看着这本,想着那本。这本看个开头,那本看个序言,以至于最后看的乱七八糟,毫无章法。看似很用功,其实什么都没记住。


然后我做了一件很疯狂的事情。
我把kindle 里所有的书都删掉了,一本都没留。
然后我打开之前整理的书单,找到书单上的第一本书,把它下载到了kindle 里。
结果,2天后,这本书就被我看完了。
做好了读书笔记之后,我删除了这本书,并下载了我书单上的第二本书。
结果,仍旧很顺利地,用了两三天的时间就看完了。


当然在看书的途中也会遇到作者在书中推荐的其他书,我的做法是——把作者推荐的书的书名加到我自己的日常书单里,留待以后看。


天下武功千百,唯有专攻一样方能有所大成。
东学两招,西学两招。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注定只能学艺不精。
读书也是一样的道理。
当你手里只有这一本书了,你看书的心才能沉下来。心沉下来了,书才能看的进去,也才能看的懂,看的完。
6#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5 09:18:39 发帖IP地址来自
想读的书都看完了不是更恐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人当静养身体,素位而行,随遇而安,则心性和平,神气冲淡。 —水石闲谈·张三丰

积分:136515
帖子:27303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