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期货市场口述史——【探索篇】王化栋:期货市场正迎来最好的时代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衍生50人论坛   2020-5-9 13:12   2705   0
作者:王化栋
李强
李强




王化栋,1966年3月生,南开大学经济学硕士,复旦大学 EMBA,中共党员。现任宏源期货董事长、中国期货业协会副会长、北京期货商会会长、上海期货交易所理事、中国农业大学MBA导师。 从事期货行业二十余年,期货公司高管任职二十年,曾参与早期国内期货交易所筹建,主持多项期货研究课题。曾获“突出贡献人才——金融英才”、“期货二十年杰出贡献奖”、“十大期货杰出掌门人”等多项荣誉。






1998年第二次清理整顿后,15家试点期货交易所仅余3家,其余12家交易所因清理整顿被关闭,证监会给这些关闭的交易所颁发了证券牌照。这些“被转业”的期货行业开创者中,一部分人离开了期货行业,而另一部分人转入期货公司,继续为期货行业发展作贡献,原天津联合期货交易所的王化栋就是后者中的一员。由交易所转至期货公司,王化栋经历了期货公司从规范到创新、业务模式由单一经纪业务到今天多种业务综合的曲折历程,这段历程恰好是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的一个缩影。


1999年11月,我从刚撤销的天津联合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天津联交所)来到北京京物期货有限公司(现一德期货)担任总经理。刚到任不久,《期货日报》的记者余晓丽来看我,我们简单地聊了一些对期货市场的看法和刚到期货公司的感受。没想到第二天我就看见《期货日报》头版有一篇关于我的专访文章《期货,让我永远保持激情》。这是我刚刚开始期货公司事业时的心情,直到今天,尽管我在期货公司担任了20个年头的高管,但这份激情依旧没有退去。










从大学任教到筹建期货交易所
1990年,作为大学老师,我在国家教委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助教进修班学习,进修班的学术导师是杨玉川教授。他是当时我国积极主张市场化改革的学者之一,在计划和市场的关系、价格改革等前沿问题上有着深入的研究。在那个时代,一谈到商品经济和市场,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批发市场,当时各部委、各地方政府都在筹建批发市场。我第一次听杨玉川教授讲课时,他讲的内容正是关于市场的。他说,国外的大宗商品生产资料的定价中心并不是批发市场,而是期货市场,期货市场采取标准化合约、集中竞价的交易机制。第一次听到期货市场这种特别的交易机制,我就被深深吸引了。1992年,我正式考入南开大学,在杨玉川教授门下攻读研究生。入学的时候导师就告诉我,邓小平南方谈话已经讲清楚了中国要搞市场经济,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就必须研究怎样建立一个有效的市场。杨玉川导师上课的方式是由他指定书目和问题,我们几个学生自己先行阅读和研究,然后课上导师、学生一起讨论。当时期货市场是我们讨论的主要题目,也是师兄弟们最感兴趣的题目。当时市面上可供阅读的材料很少,大概就几本小册子。我们去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找英文资料,还好图书馆里有一本关于美国期货市场的书,这本书此前唯一的借阅者是一位庚子赔款留学回来的老先生。


就在我们开始研究期货市场不久,天津市政府在我导师杨玉川教授的建议下开始计划在原有的批发市场基础上建设期货市场。当时天津已经陆陆续续建起多个批发市场,有北洋(天津)钢材批发市场、中国(天津)钢铁炉料交易市场、中国北方食糖批发市场、天津纺织原材料交易市场等,这些批发市场大多是国家部委与天津市政府合办的。运行一段时间以后,批发市场暴露出了交易流动性不足、价格连续性不好的问题,他们想了很多办法包括采取远期合同、计算机撮合交易、计算机点买点卖交易等,却没有多少起色。 这时,几个主要批发市场就请我的导师作为顾问,研究市场机制的改进。于是,我们几个师兄弟在导师的带领下,开始研究如何在批发市场中引入期货交易机制。当时引入期货机制的批发市场主要有3家,由天津市政府颁发期货交易所的牌子,这就是当时天津的主要期货交易所:北洋(天津)商品交易所、天津金属交易所、天津商品交易所。1994年,我正式被“红头文件”任命为天津金属交易所交易部负责人。说实话,在当时,社会上的研究生还非常少, 凤毛麟角,所以批发市场的人相信我们,让我这个研究生参与了交易所合约设计、制度建设,并委以职务。就这样,我被市场化改革的浪潮“裹挟”到了当时最前沿的期货市场。



1993年我国期货市场开始第一轮清理整顿。这里有一个小故事,当时天津3家交易所都是由不同部委和市政府不同部门筹建的,3家交易所各自都想保留自身的牌照。当时,证监会监管会议在天津大礼堂召开,时任证监会主席刘鸿儒在大会上表示,如果天津走“联合之路”,将批准天津联合后的交易所为我国第一个试点的期货交易所。于是,天津3家期货交易所提交了合并方案,命名为天津联合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天津联交所)。1994年12月28日,天津联交所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试点期货交易所。但是,天津联交所合并之路并不顺利,3家交易所继续以3个交易厅的方式各自经营。这时候,我的职务是天津联交所信息中心主任,负责统一信息。


1995年5月,3个交易厅中的“天龙厅”红小豆被操纵,出现了风险事件,也就是“天津红5-07事件”。这件事情之后,证监会就要求天津联交所必须实质合并。1995年,天津联交所正式合并运营直至1998年。这4年间,我先后在交易部、稽查部担任负责人。1998年,国务院发文进行期货市场第二次清理整顿,天津联交所被关闭改制成天津一德投资集团,证监会给每一个被关闭的交易所一个证券牌照,我们又成立了一德证券。此外,由于交易所的人对期货比较熟悉,所以我们决定成立一个期货公司。但是当时期货公司也在清理整顿,注册期货公司不容易,所以1999年11月,一德投资集团投资控股了北京物资局旗下的“京物期货” (2001年1月更名为一德期货),并任命我为公司总经理,自此开启了我的期货公司高管职业生涯。

访问美国商品期货委员会







冬天里卖雪糕
1999年11月,我正式入职期货公司。入职的第一周北京下了大雪,我从天津开来的轿车第二天就打不着火了,车在雪地里停了一个礼拜。那一年寒冬的天气与当时的期货市场状态可以说是如出一辙。


此前我在交易所也接触过一些期货公司的高管,在我印象中,期货公司应该是比较高大上的。但到北京之后,我去期货公司拜访一圈才发现期货市场有多“冷”。记得去百福期货拜访,百福期货在当时来说业务量是比较大的,我想它应该是在比较高档的写字楼里办公,结果我过去一看,它就在亚运村的一个公寓里面,只有几间办公室。我到了总经理办公室,没见到总经理王志彬,却看见一个南开大学数学系校友正坐在总经理办公室做交易。我问他,你怎么坐在总经理办公室,总经理不是王志彬吗?他说,总经理办公室给我了,因为我是他们公司最大的客户。我问,你有多少资金?他说,我有800多万元。原来800多万元已经是期货公司的最大客户了,我当时就感觉,期货公司处境真的很艰难。我还走了好几个公司,都是类似的情况,在公寓楼里办公,几十个人的规模,一两千万元的保证金。期货公司靠自有资金打新股炒股票维持运营。


一德期货的前身“京物期货”是一个老国企,如何在这样冷清的期货市场生存和发展是当时摆在我面前的大难题。为此,我对企业机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第一是打破平均主义,建立市场化选人用人和薪酬激励机制,采取公开竞聘的方式上岗,裁除冗员,引进年轻骨干,调动员工积极性。向中国国际期货、金鹏期货等专业期货公司学习,打破国有企业的固薪模式,业务人员采用提成工资制度。这在当时是一个比较大的改革,在原有国企员工看来,拿业务提成是不合规的。第二是加大公司投入,搭建计算机交易系统,提升公司运营和服务质量。我一到任,就去大连商品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拿了交易席位,之前京物期货只有郑州商品交易所的席位,此外,我还清理掉全部二级代理。我们还搭建了计算机交易信息系统,当时我们是北京第一家采用客户电脑自助报单交易的期货公司,利用IT技术大大提高了公司运营和服务质量。


除了公司自身提升,我们在当时做的最多的事情是开发市场。那时我国市场经济还处在发展初期,市场主体对期货市场风险管理的需求比较少,整顿后的期货市场品种也很少。我就跟公司的员工说,我们要发挥“冬天里卖雪糕”的精神,主动开拓市场,构建营销网络。当时全国交易活跃的品种只有铜、大豆和小麦,但小麦交易量不大。而且,期货公司只有一个单一的经纪业务。在需求量小而且产品单一的情况下,我们要找到“在冬天里吃雪糕”的特殊人 群。首先,我们围绕着铜、大豆产业链去寻找套保、套利的企业,在上海、大连、郑州、天津等地设立营业部,每个营业部配备了汽车,要做行商,要跑企业,蹲仓库。另外,寻找将期货作为投资渠道的客户,开展与证券公司营业部合作,互做介绍业务。当时我们跟联合证券的一个营业部合作,互相介绍客户。我每周都去那个营业部讲期货,坚持了1年。此外,还与银河证券等公司的营业部合作,互相介绍客户,扩大公司客户来源。在开发市场的同时,我们还坚持用专业提升客户增值保值的能力。当时,公司提出了 “羊毛理论”。经纪业务如同养羊收获羊毛,羊养大了,才能产生羊毛。我们必须帮助客户成长,客户成长了我们才有可能从客户身上获取收入,要让公司价值和客户价值共成长。要落实这一理念,我们必须培养专业化人才,提升专业化的服务,加大对客户的研究咨询支持和综合服务。公司高度重视员工的专业化培训和职业素养,其中有很多课都是我亲自去讲,一德期货的培训当时在业内很有名,很多其他期货公司的员工也慕名来听。


公司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到2000年底,我们实现了盈亏平衡,同时保证金规模大幅提高,达到1亿元,这在期货市场低迷的年代是挺了不起的。我记得证监会期货部公司处的朋友给我打电话,祝贺一德期货的保证金规模进入全国期货公司前十。伴随着期货市场的稳步发展,期货公司也取得了稳健发展。但期货公司发展真正取得重大突破,我认为是2006年股指期货筹备之后。







从开发客户到开发股东
2006年,时任证监会副主席范福春等领导考察了美国期货市场,提出筹建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这时候一位期货部的领导跟我说,“化栋,你不要天天把精力放在开发客户上了,而是应该去开发股东。” 一语惊醒梦中人,此前期货市场两次清理整顿后,金融期货产品退市,金融机构退出期货市场,这是对期货市场打击最大的政策。此次筹备股指期货,意味着未来金融机构会重新成为期货市场最重要的力量。这时,我开始为公司寻找金融领域的战略合作 伙伴。几番交流下来,中建投证券(原南方证券)确定了投资意向。但是,一德期货股东上级单位是地方政府部门,它们对此有不同意见,希望由天津的企业来入股。后来,一德期货由天津财政投资中心出资入股,公司注册地由北京迁至天津。


为准备迎接金融期货的春天,此时大量券商开始收购控股期货公司。2007年9月,我接受了宏源证券领导的邀请,加盟宏源证券,开始了宏源期货的筹建工作。2007年11月,宏源证券获批收购华煜期货,并决定改名为“宏源期货”,公司董事会聘我为宏源期货总经理。2008年1月,宏源期货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揭牌仪式,宏源期货正式成立。不过此前已经有一大批券商完成了对期货公司的控股,我们大概晚了一年。但是通过努力,我们后来迎头赶上了。

在200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上
宏源期货成立后,我们开始筹备股指期货业务,同时我们也没有放弃传统的商品期货。券商资本进入提升了期货公司的资本实力,也加速了期货市场与证券市场的融合。2010年4月16日,股指期货上市,期货市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期货公司业务创新也开始提速,投资咨询、资产管理、风险管理子公司等业务模式不断丰富,期货公司发展活力大增。


宏源期货从零开始,由小到大,现在已成长为行业内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期货及衍生品服务商,其中的关键不仅在于我们的团队保持着创业奋斗的激情,专业卓越的坚守,更在于我们有开拓创新的追求,并始终保持对市场和客户需求的敏锐嗅觉。


前几年期货公司业务单一,很多公司就开始降低手续费的恶性竞争,但是我们没有那样去做,我们更多的是考虑怎么去保持创新领先,用专业服务赢得客户。当然现在回过头来看,站到公司经营的角度,通过降低手续费来赢得市场占有率也并不是完全不可取,毕竟赢得客户资源是最重要的。当时我们提前做好了很多创新业务准备,一旦监管“开闸”,我们便要争取成为第一批起跑的人。2012年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业务试点推出,我们是第一批通过试点答辩的;2013年资产管理业务创新试点推出,我们也是第一批;还有2011年我们也是第一批拿到期货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的。记得中国期货业协会第一批投资咨询业务考试,我是公司带头第一个去考的。当时考这个资格的时候,我旁边坐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他还惊讶地看着我说:“您这么大年纪还来考从业资格啊?”当时期货从业资格和投资咨询考试都在一个考场里。


发展至今,宏源期货资产规模达66亿元。从业务发展看,我们的风险管理子公司业务是近几年比较有潜力的,今年我们的全资子公司宏源恒利预计有2000多万元利润。资管业务目前虽然没有很大的盈利,但会是我们一直坚持的一个方向。因为现在全球金融资产都不太景气,预期不稳定,这时候大宗商品衍生品变成了一个很好的资产。

当选西城百名英才







坚守信念,共创未来
记得一次在宏源期货年终高管述职的时候,我很激动,掉了眼泪。我在述职时说,我特别幸运、特别感谢,特别幸运加入期货市场,特别感谢期货市场,它一直在向上走、在发展。我对期货行业的信心,从来没有改变过。当年我刚到期货公司的时候,我就制定了一条公司的文化,就是“要对期货行业有信心”。事实证明,期货行业的确有前景。从21世纪初的“冬天里卖雪糕”发展到今天保证金规模5000亿元、几百万客户、市场需求日益扩大、国际化进程加速的局面。遥想当年清理整顿之后,大家都觉得这个行业是非法的,是不能存在的。我出去讲期货,他们都问我,期货不是被关掉了吗?你怎么还在这讲。所以,现在就是期货市场发展最好的时候, 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期货行业会有美好的未来。

在原油期货上市仪式上
对于接下来期货公司的发展趋势,我有几点看法。


第一个大趋势是期货公司平台化、经营综合化。我认为未来期货公司的经纪业务佣金会逐渐趋近于零,经纪业务会转变为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附着大量的客户和资源。就像现在的互联网平台,平台都是免费的。在平台的基础上,期货公司要创新更多的业务模式,为客户提供更加专业的产品和服务。要把金融和科技手段结合好,我们一定不能保守、不能封闭,要多从外界汲取知识和能量。


第二个大趋势是场外市场会是未来发展的一个大方向。期货公司经营要将期货与现货、场内与场外相结合,扩大期货公司的经营价值链。场外市场特别考验专业能力和资本实力。专业能力不用多说,资本实力是因为在场外业务中你要跟别人做交易对手,需要占用大量的资金。我们的风险管理子公司宏源恒利在2018年刚刚增资至4亿元,近期我们还在争取多渠道补充资金,我们的目标是把子公司做到20亿元的规模,因为场外业务需要足够的资本。


第三个趋势是期货公司与实体行业的深度融合。未来5~10年,中国期货行业又会发生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2018年原油期货推出来了,铁矿石期货也国际化了。开放的环境会带来国外的冲击、 跨行业的冲击,倒逼我们提升自己。期货本来就是衍生品,从属于实体行业,从这个意义来讲,我们不应该独立于实体行业。我经常说,当大家都不知道有“期货行业”时,期货就真的做大了。就像在纽约这样一个开放包容的国际化都市,没有人会问你是中国人还是印度人,大家都是在纽约工作的人。未来,现货行业必须了解期货,从事期货业务的人更应该懂现货。可能交易所还会独立存在, 但是期货公司可能只是某个集团下面的一个期货牌照或者一个部 门,期货公司也可能会以某一个品种、某一项业务为主展开业务,也可能形成以期货为主导的金融集团。因此,期货公司差异化、综合化特征将更加明显。





编辑 李周睿琪
来源 《当代中国期货市场口述史》
审校 徐媛
监制 魏唯









      “衍生金融50人论坛”(英文名称Financial Derivatives 50 Forum,以下简称:FDF50)是国内首个专注于衍生金融研究的非官方、非赢利性学术研究的民间高端智库组织。遵循自愿、平等、互助原则,FDF50专注于衍生金融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期望通过凝聚内外衍生金融领域高端、资深专业人士群体智慧, 为相关市场和监管部门提供有益参考,为相关企业提供有效帮助,为该领域学者、专家提供便利交流平台。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Tel: 18911054023
Mail: fdf_50@163.com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50
帖子:15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