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 | “原油宝”让本就不富裕的我,更是雪上加霜。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鲸济圈   2020-4-27 04:00   3795   0







从网上一位投资者的结算单中,可以看到:“人民币美国原油2005合约”,15000手的交易,以本金225万元投资了中国银行“原油宝”产品,平仓价格为 -266元(约 -37美元),最后显示亏损约624万。也就是说投资者本着投资态度,谁知最后倒贴银行390多万元

(图片为投资者交易截图)
这次事件下,中国投资者被美国期货交易市场割走了300亿人民币。大家都以为金融投资的最差情况,不就把本金亏掉吗?怎么还会出现倒贴呢?



1

什么是原油期货?
期货(Futures)不是货,而是合约。它的标的物可以是大豆、苹果、棉花、石油等及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等。期货是未来的交易,交易者们在现在先交定金,和签署期货合约,到了合同约定的那一天,我们到约定的地点,去进行一笔交易,进行钱货两清。原油期货的特殊性在于,原油需要经过炼油厂,才能得到汽油、柴油和沥青等产物。换句话说,原油是需要通过管道运输和存储的。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和美国,作为三个原油的主产国,在疫情的这段时间打价格战,导致原油价格下跌,当时网上也疯传原油价格比水都便宜,使得各国都因此购入并囤积了一大批原油。

(图片示意:油比水便宜)
而远在芝加哥的原油期货,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想要买卖是比较难的。中国银行等银行机构的角色,等于是中介,他作为中间商帮助大家买卖,赚取中间差价。而“原油宝”这一金融衍生产品,作为原油期货买卖的工具,由此产生。


2

中国银行“原油宝”事件
“原油宝”是指中国银行面向个人客户发行的挂钩境内外原油期货合约的交易产品,按照报价参考对象不同,包括美国原油产品和英国原油产品。其中美国原油对应的基准标的为“WTI原油期货合约”,并以美元和人民币计价。

(图片来源:中国银行)
事件中投资者们购买的“人民币美国原油2005合约”指的是,交易时间为2020年5月的油票,交割的最后交易日在4月21日,钱货两清日期在4月25日。等于说如果在4月21日,你手上还持有这张石油期货合约,那么在4月25日,你必须到交易地点去提取实物(石油)。而这个合约的交易地点是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的库欣市。库欣市本地油库容量上限为7600万桶,而在4月21日的合约持仓还有一亿桶的原油。油库满了,再多的油也存不了了,只能出现油价下跌,出现期货市场中的“逼仓”境地。这也是为什么美国WTI原油期货五月合约跌至负37美元的原因。

(图片为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的库欣市油库)
我们知道,只有炼油厂才会去交割实物,对于散户投资者来说,都会把油票在到期前兑换新的合约。可惜中国银行却反常于市场,继续供给投资者进行买入交易。中行合同中所定的最后交割交易日的前一周——4月14日至4月15日的平仓价格,在20至21美元左右每桶。但是可以观测到有一个多头在这一情况下仍然坚决不卖,越跌越买,还在继续抄底。全市场的人都看蒙了,都知道等到最后交割日才移仓就来不及了,结果才知道这个抄底的是投资中行“原油宝”背后的散户们。“原油宝”挂钩的是美国原油期货,其交易时间为北京时间早8点到晚10点,由于时差的存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期货市场正是活跃的时候,而负油价也是在北京时间晚10点后的非交易时段才发生的。在20日十点之前,原油价格还是正数,并没有触发强制平仓机制。21日凌晨两点半的夜里,原油价格跌破负值至 -37.63美元每桶,“原油宝”的交易功能是关闭状态。

21日,中国的投资者们一觉醒来后,均收到来自中行的短信和电话提示,其所投资“原油宝”的本金已经赔光,并且还倒欠中行两倍本金的钱


3

事件发生的前兆和合同漏洞
其实早在4月3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通知允许以“负油价”申报和成交,并从4月5日开始正式生效。
中国银行对于这一通知没有引起重视,反倒其他银行机构,包括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他们早在4月14日至4月15日就换到下一期合约了。许多金融投资老手嗅觉灵敏,也提前换了新的合约。如果投资者在此刻有留意到美国原油市场即将跌穿的苗头,在0元前平仓卖出,也能及时自救。另一方面,中行“原油宝”合同规则里写道,保证金低于20%就会自动强制平仓”,但在晚10点发生的问题,又怎么执行呢?无从所知

(图片为中国银行“原油宝”合约内容)
中行“原油宝”的移仓时间在合同中约定了,只有到原油交割的倒数第二天才能更换合约,即4月18日,明显晚一周于别的银行,要实际操作也怕是来不及了。合同中的警告线和平仓线都因上述交割日的规定而失效,没有可执行性。可见,这是合同规则里一个很大的漏洞,都属于系统性风险。宣传中也点名,“对于没有专业金融知识的投资小白”也可以进行投资。打着平民的标签,却进行高风险的交易,银行却没有对投资者进行风险提示。

(图片为中国银行“原油宝”宣传内容)
对于新手小白,以及想靠抄底期货发家致富的投资者来说,一直下行的原油价格,被误认为是到底了的假象,并继续买进对赌。也不难看出,金融机构对于自家产品的疏于监管,没有尽到义务,更是存在一定的误导行径


4

谁买了这类产品?
媒体记者通过问卷的形式,于4月23日至24日,回收了120份网络问卷。
问卷显示:在120人中,在过往真正接触过期货投资的人仅有6位,比例在5%。而今年刚接触期货投资的人在110人,占92%。


(图片来源:腾讯问卷)
虽然我们不可知真正买了“原油宝”的具体人数,但可预见的是,大部分的投资者均为入门小白明显佐证了合同内“小白也适宜投资”的措辞,误导了不少投资者。40岁以下的投资者占比高达84%;带着抄底心态并在三月后入场的人占92%;有65%的投资者不知道原油宝与期货合约挂钩;77%的投资者表示此前知道“移仓”一词,还有23%的投资者表示不知道。

(图片来源:腾讯问卷)
大部分投资者会认为国有银行的理财产品都是“保本保息”的,不会亏损,秉持着投资的心态,也没想过有一日要倒贴几倍资金来补仓。其实早在2018年颁布的《资管新规》明确要求,“资产管理业务是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金融机构在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出现兑付困难时,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垫资兑付。”


投资者认为中国银行应该负责,反观其他银行机构提早移仓避免了暴跌的行为,中国银行的反应确实不够充分。警告线和平仓线的约定在合同中都会有对应的规定,由于交割日和交易日在合同中的规定,导致“双线”失效。综上,反映了多数投资者对于期货的认知仅限一知半解,也没有仔细阅读合同的具体细节

5

消费者的诉求?
4月24日晚,中国银行表示,针对“原油宝”产品挂钩WTI五月合约负值价格事宜,要求“多头持仓客户平仓损益及时补足交割款”,也说明了,逾期未补交欠款的投资者,将上报征信系统



面对穿仓事件,投资者控诉中国银行期货产品的合同设计存在漏洞风险管控环节和流程监管不足,在出现重大失误时,把责任抛开,并且把责任推到投资者身上。一番金融掠夺后,最终风险转嫁给了散户。通过问卷调查可知,投资者们对于亏损的巨款存在不同的态度:1、认同亏损额,但不认同欠款;
2、希望按照20%的强制平仓线退还;
3、希望按照4月20日晚十点的交易价格结算;
4、要求退还本金或赔偿全部损失。
类似这样的事件,我们可以回顾2018年招商银行的“钱端”事件。同样是银行理财产品,到最后无法对投资者履约对付的行为,导致9611人被骗14亿,血本无归。

(图片为招商银行“钱端”事件时间链)


6

钱去哪了?
有媒体揣测,“原油宝”只是一个理财产品的幌子,是银行发展新利润增长点而设计的产品,以代客理财的名义进行原油交易



不禁让人发出灵魂三拷问
1、这个账户的实质会不会仅限于银行内部,而根本没有到境外去交易原油期货?2、真正到境外市场进行交易的原油期货的数量,跟中国投资者投资的数量对等吗?3、会不会存在,仅到境外投资了少量的原油期货,更多的交易只不过是银行内部建立的虚拟交易场景下进行的呢?毕竟在期货实盘交易中,行情瞬息万变。期货交易需要对手盘,缺少对手盘,整条交易线也是不完整的。这一切都只是猜想,或许有点阴谋论,但是现实中不乏冒牌的期货公司,也是为客户提供模拟的期货交易平台,在既定的规则下,进行套利,割用户韭菜


写在最后

对投资者来说,人只能赚到自己认知范围内的钱,如果盲目跟风,很大程度就被自己未知的领域而“割韭菜”。不懂不投,谨慎投资,是我们最起码的底线。
当原油跌到三十多美金时,我们以为到底了。跌到零元,以为也就亏掉本金。最终,负值的交割价,也让无数投资者刷新对金融的认知,猝不及防。你以为的抄底抄到了半山腰,殊不知还有一个地下室。必须清楚和了解任何一种金融产品背后的合同和机制,高收益必定伴随着高风险。这种“巨婴式投资”——盲目跟风和不深究的惰性,一味依靠国家出面买单的行为非常不可取。对“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的期货管制势在必行,金融机构及政府要对高风险金融衍生产品的加强监管,落实对金融机构客户的投资者适当性要求。注释:建仓:买入合约;
平仓:卖出合约;
交割:钱货两清;
移仓:补差价变更合约日期(不要这批货,要下一批)。






延伸阅读
01   三分钟看懂央行数字货币
02   “瑞幸”暴雷,“董责险”买单?
03   听说我的房贷会越交越少,连国家都要帮我省钱?
04   想了解“GDP与利率”之间的关系,看这一篇就够了
05   每个月都困扰几万深圳人的问题,原因竟然是...












·END·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