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涵,宏观】对冲、平衡、波动 | 山西高峰论坛会议纪要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王涵论宏观   2018-5-23 23:04   6468   0

熟悉我们兴业证券宏观研究团队的朋友可能记得,在春季报告《波动放大》、以及年度报告《远方的风景,眼前的坎儿》中,我们都指出,随着过去两年政策托底效果的逐渐淡出,2018年初经济及金融市场要“先过一个坎儿”。而今天我演讲的题目叫《对冲、平衡、波动》。

“对冲”,指的是政策,即由于最近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内政策可能已开始进行调整,“攘外必先安内”,对冲经济的下行压力。

“平衡”,即上述的政策对冲,可能会使经济进入一个平稳期,或者说,经济的下行空间被压缩了。

而“波动”,则是说,尽管经济平稳,但在未来一阶段,地缘政治等因素,会不断给基本面、金融市场带来脉冲式的冲击,由此带来的波动,可能是一个常态。
正文
Evidence&Analysis
第一部分: 经济弱势下,
政策可能会有对冲

1)投资受到基建回落的拖累
今年一季度的数据看起来很平缓,GDP同比增速是6.8%。但如果看结构,会发现过去两年对经济增长有很大贡献的基建投资,增速放缓得非常快。2017年为什么经济很好?第三产业基建的增速长期保持在20%以上,大量的项目在推进和落地,这对需求产生了支撑。而2018年以来,统计局公布的第三产业基建投资增速累计同比,已经从2017年末的19%下降到了13% (4月份进一步下降到了12.4%),我们自己测算的包括公共事业的广义基建增速更是下滑到了10%以下。

未来一个阶段,这一情况恐难很快逆转。我们从2016年4月份开始对财政部的PPP项目进行了密切跟踪,形成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到,PPP项目的大量退库是从2017年7月份开始,并逐渐升高,2018年的前几个月的退库规模屡创新高,保持在5000亿/月以上。为什么在去年7月份的时候PPP项目退出开始加速?这可能与2017年中期地方政府财政终身追责制的推出有关。根据我们的测算, PPP项目从立项到落地平均需要14个月左右。这也就是说,2017年7月份开始,把已经在推进流程中的项目撤出来,再放一些好的项目进去,中间就会形成一个青黄不接的时期,对基建投资产生拖累,我们判断,这种情况可能会延续到2018年三季度。

2)外需可能也面临透支后的回落
2016年对外贸易拖累全国GDP增速0.6个百分点,而2017年变为拉动中国经济0.6个百分点,一来一去贡献了1.2个百分点增速的变化,所以外需在2017年经济反弹中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季度净出口对经济增速拖累0.6个百分点,而且3月底开始的中美贸易摩擦,其效果应该还没有在一季度的数据中体现出来。如果抛开贸易摩擦,单纯地去看海外的需求,无论是今年美国一季度GDP数据中消费贡献的下降,还是欧洲的经济数据放缓,都指向出口要有快速反弹的可能性不大。

3)企业部门:过高的预期与骨感的现实
在内外需整体放缓的情况下,企业的一季报似乎也有一些让人担忧的地方。

剔除金融及两桶油后,我们把A股的上市公司现金流情况进行了汇总,发现今年一季度,上市公司现金流情况恶化的比较快。虽然每年一季度企业因为工资和淡季等原因,非金融上市公司整体现金流都普遍为负,但今年变负的这个量明显更大。从结构来看,投资性的现金流支出大规模增加、经营性的现金流小幅恶化的同时,筹资性的现金流较去年同期大幅恶化,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这可能意味着,因为企业认为过去两年年初没有大规模扩张吃了亏,所以2018年初企业大规模地进行了资本开支和原材料储备—从而加大了经营性、投资性现金流的支出。但因为今年整体“紧信用”的格局下,企业融资难度上升,致使筹资性现金流增长不及预期。

结合我们刚才讲到的,如果在外需、基建投资需求走弱的背景下,终端需求最后不及预期的话,则未来一两个季度企业经营环境会有较大的压力。


4) 政策:央行态度出现“微调”前面讲的是基本面内生的运行情况,接下来我们讲讲政策的“对冲”。简单来说,近期政策层面出现了“微调”的信号,主要体现在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和政治局会议两个层面。

人民银行在上个周末公布了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里面有一些措辞上的变化值得重视。

首先是报告中那个“中国宏观杠杆率新变化”的专栏,其中认为“2017年宏观杠杆的趋稳”,且通过分析央行认为,在经济进入新时代之后,此前推升杠杆率上升的一些因素开始出现变化。

其次,在“下阶段主要政策思路”部分里,把上一期报告中“把握好稳增长、去杠杆、防风险之间的平衡”所说的三个目标,改成了“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剔除了“去杠杆”的说法。

从这些信号来看,我个人判断,人行认为前期的一些去杠杆举措,可能已经有所效果,未来杠杆率上升的压力减弱。如果这个判断成立,那么就不难理解央行近期定向降准的政策理由。

5) 央行政策框架在发生变化
央行近期的政策组合,是加息+降准。首先,降准的理由其实比较容易理解,如前所述,如果央行判断去杠杆以取得阶段性成果,且考虑到因为今年资产回表对银行负债端的冲击(大行在回表压力下都已变成同存发行的主力),则通过降准缓解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紧张问题,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选择。

但如何理解“加息+降准”这种看似矛盾的组合?央行难道不担心会给市场传递混乱信号吗?我个人的理解,这种组合,恰恰说明央行的政策框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我们知道, 2012-2017年期间,由于利率市场化背景下,资产大量出表,且跨部门监管机制不成熟,导致以前央行通过信贷额度管控信用乘数的手段失效。为了避免给市场传递错误信号,央行更是不会在那种情况下采用“加息+降准”这种看似有些自相矛盾的政策组合。

然而,今年金融监管格局出现了调整。银保监的合并,使得跨部门监管的协同机制更加顺畅。有了银保监会主管信用乘数,使得央行可以更加专注于其本职工作—管理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银行间市场资金紧张,所以降准,而为了解决资金定价的问题,则需要加息。央行不用担心释放错误信号而导致信用乘数大幅扩张。

具体的来说,四月份之前,央行主要负责“宽货币”,银保监则负责“紧信用”—这个组合也是我们在春季报告中的观点。而未来一阶段,随着前述政策侧重点的变化,可能紧信用的力度也会有所松动,这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6)政治局会议:政策重心有变化,且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其实,相比于央行来说,4月23日的政治局会议可能更加明确的释放了政策重心变化的信号。

首先,政治局对经济形势描述的措辞很耐人寻味。会议新闻稿里,对经济形势的判断是:“世界经济政治形势更加错综复杂,要增强忧患意识”。在讨论经济问题的政治局会议,对全球经济用“复苏基础不牢固、有很多下行风险”等等的表述是较为常见的,而“经济政治形势错综复杂”这样的表述,并不多见。

其次,政治局在经济领域提出的一系列举措,也很有针对性。对内需,会议提到了“要把加快调结构和持续扩大内需结合起来”,在我看来,这有对冲外需下滑风险的含义;对于房地产政策,提到了“消除隐患”,这有“攘外先安内”的意味;关于改革开放,明确提出了“释放深化改革开放强烈信号”;而产业政策,则尤其强调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如果将政治局会议上述这些信号,与4月中旬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大背景结合起来,则可以看出本次会议的主旨是非常有针对性的。如果这个判断成立,那么意味着至少政府开始更多关心扩大内需,政策会有“对冲”考量。当然,我不认为政府会走“大水漫灌”的老路,但至少这意味着,经济持续下行的空间会被压缩,经济失速的风险会进一步下降。

第二部分:波动的来源——
需要关注的两个不确定性

1) 不确定性 1:通胀 & 美元利率问题
近期一些新兴市场——如阿根廷等——的汇率和外债偿付压力不断增加其中美元走强是一个大背景。而美元的走势,可能会受到通胀、联储加息以及离岸美元阶段性短缺三方面的推动。

首先,基数和油价,可能会持续推升美国的通胀率。如果考虑基数效应,从今年2月份直到今年7月份,美国核心通胀率将升至2%,即美联储的通胀率目标。而同时,在特朗普去年5月份访问沙特、6月份沙特突然更换王储等事件之后,无论是美国的中东政策、还是油价,都出现了180的反转。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沙特新王储行事风格彪悍——这一点从去年其胁迫黎巴嫩总理辞职、召集海湾国家孤立卡塔尔就可窥见一斑。而其上任的时间点,与本轮油价反转的时间点完美重叠,不得不让我们担心过去10个月以来的油价反弹中,有美国、沙特中东政策变化的巨大影响。如果油价进一步推升美国的通胀压力,则市场对于联储加息的预期可能会进一步升温。

其次,美国市场利率上升速度开始超过基准利率。美国国内市场3个月美债收益率,在2018年年初之前,均低于美联储基准利率上限。但2018年年初以来,市场利率的上升速度开始快于美联储基准利率上限。这背后可能是减税和扩大军费开支等政策,使得美国需要财政扩张、增发国债,这直接推动了市场利率的上升。

第三,美元的离岸利率开始高于美国国内利率。如果用TED息差——即伦敦市场欧洲美元的利率(Libor)减去美国国债利率——作为观察指标,则可以看到,2018年年初以来,美国境外利率比境内利率上调更多,换句话说,今年出现了明显的“离岸美元荒”。这一现象背后,可能是减税落地后,美国跨国公司大量海外现金回流导致的离岸美元紧张问题。






警惕离岸美元市场压力对新兴市场,尤其香港市场的冲击。对于新兴市场,比如中国香港而言,离岸美元的流动性更为重要。如果说2017年港币的贬值,是因为美元走弱背景下,投资者对于“类美元港币资产的抛售。那么2018年美元整体走平而港币持续贬值的格局,则很有可能与前述的“离岸美元荒”有关。尽管减税完成后,一些美国企业可能会再次从美国境内将资金汇到离岸市场,从而缓解离岸市场美元紧张的状况,但资金一来一去过程中所带来的冲击,尤其是否会有更多类似阿根廷这样的国家出现阶段性的冲击,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2)不确定性2:中美博弈第二个不确定性就是中美博弈。短期来看,随着中兴问题得到阶段性的解决,市场恐慌情绪可能会有所回落。但是对于中美博弈,我们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这有可能会困扰市场相当长的时间。

美国对中国的发难,或有其国内的政治背景。首先,我们这里有一组数据,这是从1879年以来美国国会在投票上的分歧度指数。可以看到,当前美国参、众两院投票中的分歧,已达到了过去近140年以来的新高。贫富差距、种族/宗教问题等等,都是美国国内日益突出的矛盾。

然而,但在美国国内矛盾巨大的背景下,2018年1月,极其罕见地,美国的参、众两院全票通过了《台湾旅行法》。该法案允许美方所有层级的官员访问台湾,允许台湾高阶官员与包括美国国防部、国务院的高官会见,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全票通过是个什么概念呢?1940年代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关于美国向日本宣战的法案都未能全票通过。

我们在2016年底撰写的2017年全球宏观年报,标题是《祸水东引》。就是想说美国国内的矛盾可能难以解决,最终其选择很有可能是把矛盾引向外部。如果我们把美国国内的矛盾、分歧突出,与《台湾旅行法》全票通过这两件事情起来,可能说明我们当时的担忧,正在逐渐变为现实。

特朗普打破了美国1992年以来对华政策的基调。回顾美国对华政策,可以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1)1971年至1991年,冷战背景下美国试图跟中国达成战略伙伴关系,体现为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乒乓外交和中美建交。在这个阶段,出于政治上的诉求,美国在经济上选择与我们合作。
(2)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国开始对华实施“接触政策”。 克林顿认为,加强中美经贸往来,让中国经济融入全球,中国的政治体制也将美国化。因此虽然我们说经济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但背后仍然出于政治考量。这个基调从克林顿延续到了小布什又延续到了奥巴马。
(3)特朗普上台之后,这个基调发生了变化:2017年年底发布的美国《2018国家安全战略报告》首次将中国定义为“战略性竞争对手”。2018年3月,奥巴马的东亚首席顾问Kurt Campbell在美国的外交杂志上撰文,全盘反思过去几十年的对华政策。从这个角度来说,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问题,我们可能不能狭隘的只从经济、贸易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因此,不管短期内中美有多少缓和余地,中长期来看,美国政坛对中国态度的变化是需要非常关注的不确定因素。我今天演讲标题中的“波动”一词,指宏观大环境会受到不定期脉冲式的冲击,很可能一部分就是来自于美国的对华政策。

关注额外的政治冲击,美国的中期选举。除了美国政坛对中美关系长期观点的变化之外,对现任政府而言,短期政治诉求可能更为重要。我们在此前的报告中不断强调中期选举的重要性。从竞选流程看,关键摇摆州的初选时间点将是今年的5月中、6月中和8月中。从政治的角度来讲,为了摆姿态美国政客可能会做出各种各样的举措,包括国会的动议,或媒体上对华措辞可能都会比较偏鹰派,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短期风险。

如果中美贸易摩擦全面升级,美国并不能独善其身。自“301调查”结果以来,美国在中国收入占比高的企业股价下滑的更加明显。从这个角度而言,贸易战实际上会两败俱伤,甚至对美国很多企业影响更大,这将是美国不得不考虑的。但同时,中国处于苹果产业链和美国其他科技产业链的企业,在美国公司股价下跌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二次伤害,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第三部分: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总体而言,当前国内经济基本面和政治基础面中枢均相对平稳,但可能不断有事件性的波动率冲击,包括地缘政治、油价快速上涨、联储加息,美国对华的硬派的论调等,可能会致使新兴市场出现流动性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应该如何投资?

金融市场的波动率会上升是确定的。可以看到衡量标普500的波动率的指标——vix指数年初以来明显上升。虽然由于上交所技术原因,A股50波动率指标在今年2月停止公布了,但在此之前该指标也出现了爆发式上涨。还有一个指标可以让我们窥见端倪:A50期权每月认沽与认购的开仓比值在2016年下半年到2018年年初均处于低位,说明赌市场单边上涨的人较多,做对冲的比较少。但2018年年初开始,开空单的人数开始明显增加。

在此背景下,机构投资者有两个选择:第一是有风险,不做了;第二,如果政治问题是长期问题,不确定性持续存在,那么我们可以自下而上地选择公司基本面较为确定的股票,同时为了对冲风险去购买“保险”——比如看空的期权(如可转债和黄金)或做多波动率产品,使我在有风险的情况之下阶段性实现套保。

四、总结

第一,从传统的一些宏观经济的指标来看,未来一到两个季度之内,不管统计局报出来的GDP的数据如何,企业整体的感受不会很好。一方面是因为今年的一季度整个扩张有点用力过猛,另外一方面是供需的原因,价格整体上涨的速度比去年有明显的放缓,所以经济整体还是一个相对偏软状态。这是我们年报《远方的风景,眼前的坎儿》所指的“坎儿”。

第二,在基于对外部形势的判断下,政策会出现微调,这意味着央行监管框架出现变化:原来央行货币紧,同时把控货币和信用;现在央行货币有所放松,但通过信用窗口的调节来确保整个社会的信用扩张不会失控。

第三,地缘政治、美国流动性等外部因素可能会给市场带来不定期的脉冲式的冲击。在此背景下,我对资产配置的建议是寻找优质资产,同时关注波动率上升的影响,最好实现对冲。

对债市而言,短期内利率债最容易赚钱的一波行情可能已经过去。正如我在年报中提及,如果央行松货币、紧信用,钱只能在银行间市场,配置盘买债的空间就会打开。但如果接下来,对冲的基调下,去杠杆压力减小,信用稍微有所放松,利率债资金可能将有所分流,这是短期影响。但由于长期的不确定性仍然在,现在没有必要判断债市就进入熊市。

对股市而言,第一,基本面中枢较平的背景下,α比β可能更重要,即自下而上的逻辑可能在本阶段更为有效。第二,如果有条件的话,用期权对冲波动率是个不错的选择,不仅是50期权,也有转债这样带期权产品,还有黄金。最后,可以尝试反向交易。如果认为未来的冲击都是脉冲式的,那么当大家都特别悲观的时候,可以做交易性买入,这对交易者的要求非常高,但不失为一个好的策略。

谢谢大家!风险提示:地缘政治、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对全球经济及金融市场的冲击。相关报告
重磅会议纪要
2018/03/17:波动加大( 2018春季固收策略会议纪要)
2018/03/24:王涵:中美贸易战的成因、展望、及对中国的影响(电话会议纪要)
2018/03/10:退火(2018春季策略会议纪要)
2018/02/07:王涵:美股动荡的成因、展望、及对中国的影响(电话会议纪要)
2017/05/19:淡定!哪来那么多“新周期”和“硬着陆”?(会议纪要)
2017/04/14:忘记总量,聚焦结构!(昆明策略会纪要)
2017/01/04:潮水退去(固收年会会议纪要
2017/03/13:新周期?障目的一叶(2017春季策略电话会议纪要)

2016/12/04:2017年全球资产配置!(年度策略会圆桌论坛纪要

2016/12/01:当“前高后低”遇上“祸水东引”(年度策略会纪要)


大类资产配置系列报告
2017/04/08:地缘政治会影响市场吗?——宏观大类资产配置手册·第七期
2017/10/09:核心矛盾是波动率——宏观大类资产配置手册·第五期
2017/07/04:留一份清醒,留一份醉——兴业证券宏观大类资产配置手册·第四期
2017/03/23:当波动在靠近!——宏观大类资产配置手册系列·第三期

2017/01/17:盈利向上,估值向下——宏观大类资产配置手册系列·第二期
2016/10/10:防御!防御!——宏观大类资产配置手册系列·第一期


重磅报告
2018/01/02:远方的风景,眼前的坎儿——兴业证券2018年宏观经济报告

2018/01/03:重构全球新格局——兴业证券2018年全球宏观经济报告
2017/10/11:本轮全球复苏的真相——淡定系列报告之四
2017/09/05:下个主题:“新(心)周期”后看什么——从常识问题谈起
2017/08/23:地产:棚改的力量能延续多久?——淡定系列报告之三
2017/07/27:淡定!核心矛盾还是结构——“淡定”系列报告之二
2017/07/29:淡定!哪来那么多“新周期”和“硬着陆”?——“淡定”系列报告之一
2017/08/09: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1998年供给侧改革回顾
[h1]2017/04/18:消费:从量变到质变
[/h1]2016/12/17:祸水东引——兴业证券2017年全球宏观经济报告
扫下方二维码可以关注我们



自媒体信息披露及重要声明

文中报告依据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本文来自证券研究报告:《关键词:预期引导、防风险、开放——1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点评》
对外发布时间:2018年5月13日
证券研究报告:《贸易摩擦影响暂未现——4月进出口数据点评》
对外发布时间:2018年5月8日
证券研究报告:《中美贸易战后续走向的两个观察窗口》
对外发布时间:2018年4月24日

证券研究报告:《放松,还是结构性改革?——中央政治局会议解读》
对外发布时间:2018年4月23日
证券研究报告:《那些经济要趟过的坎儿——1季度经济数据点评》
对外发布时间:2018年4月17日
证券研究报告:《透视近期Libor-OIS息差的走扩》
对外发布时间:2018年3月31日
证券研究报告:《远方的风景,眼前的坎儿——兴业证券2018年宏观经济报告》
对外发布时间:2017年11月27日

报告发布机构: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分析师 :
王涵 执业证书编号:SACS0190512020001


【使用本研究报告的风险提示及法律声明】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仅供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等均仅供客户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邀请或要约。该等信息、意见并未考虑到获取本报告人员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客户应当对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独立评估,并应同时考量各自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必要时就法律、商业、财务、税收等方面咨询专家的意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本公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公司并不对使用本报告所包含的材料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相关的其他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升可跌,过往表现不应作为日后的表现依据;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同时,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除非另行说明,本报告中所引用的关于业绩的数据代表过往表现。过往的业绩表现亦不应作为日后回报的预示。我们不承诺也不保证,任何所预示的回报会得以实现。分析中所做的回报预测可能是基于相应的假设。任何假设的变化可能会显著地影响所预测的回报。
本公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及建议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交易观点。本公司没有将此意见及建议向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的义务。本公司的资产管理部门、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部门可能独立做出与本报告中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
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除非另有书面显示,否则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的版权均属本公司。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未经授权的转载,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转载责任。
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提及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报告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投资者请勿将本报告视为投资或其他决定的唯一信赖依据。

【投资评级说明】
报告中投资建议所涉及的评级分为股票评级和行业评级(另有说明的除外)。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12个月内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的涨跌幅,A股市场以上证综指或深圳成指为基准。
行业评级:推荐-相对表现优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中性-相对表现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持平;回避-相对表现弱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
股票评级:买入-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大于15%;审慎增持-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在5%~15%之间;中性-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在-5%~5%之间;减持-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小于-5%;无评级-由于我们无法获取必要的资料,或者公司面临无法预见结果的重大不确定性事件,或者其他原因,致使我们无法给出明确的投资评级。

【免责声明】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平台所载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专家、嘉宾或其他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人士的演讲、交流或会议纪要等仅代表其本人或其所在机构之观点),亦不构成任何保证,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平台内容仅供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使用,若您并非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或转载本平台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在任何情况下,作者及作者所在团队、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平台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平台旨在沟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经验,不是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发布观点不代表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观点。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应以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的报告为准。本平台所载内容仅反映作者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或发布本平台内容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平台所载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4
帖子:24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