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宝迷雾:中行是谁的做市商?由谁来监管?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华夏时报   2020-4-25 01:48   1852   0

华夏时报记者 冯樱子 北京报道



“我妈妈68岁了,昨天打电话跟我道歉,说她买银行理财亏损了。我去她账户才发现是中行的原油宝,她现在只知道9万的本金没有了,还不知道要倒赔银行20多万呢!”


4月23日,家住北京的李女士表述,自己母亲所在的社区老年群中,还有不少大爷、大妈购买了该款产品,银行网点此前也有推荐过。母亲退休金每月3000多,后续的欠款要自己替她偿还。


“为什么这种本金亏光,还要倒赔三倍的产品能放理财频道?让这些平衡性投资者购买高危险的期货产品恰当吗?”李女士提出质疑。


美原油05合约4月21日是最后一个交易日,而中国银行原油宝4月20日展期,正巧碰到了历史上最低结算价-37.63。4月22日,中国银行发布公告,-37.63元/桶的结算价格被确认有效。


一石激起千层浪。曾经扬言集体抄底原油的投资者们遭遇巨额亏损,不仅本金亏完了,还可能倒欠银行200%的本金。有网友评论说:简直就是韭菜连根拔起了。


目前,多位投资者向媒体反映,4月23日凌晨,中国银行从相关投资者“原油宝”账户里划转了全部本金和保证金,但未划转关联账户资金。


而与李女士有同样困惑的投资人不在少数:为什么理财产品会亏到负数?如果是期货交易,为什么开单门槛这么低?一时间,纸原油产品陷入属性疑云。此类产品到底该由证监会监管还是银保监会监管,也成为争论焦点。








原油宝暴跌穿仓



中国银行原油宝巨亏事件持续发酵。


4月22日早上,中国银行一则公告彻底引爆了舆论。公告表示,经该行审慎确认,20日WTI原油5月期货合约CME(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官方结算价-37.63美元/桶(人民币价格为-266.12元/桶)为有效价格。


同时中国银行方面称,自4月22日起暂停客户原油宝新开仓交易。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批原油宝客户将承担油价跌成“负值”的全部损失。做多客户已全部爆仓,还倒欠银行本金。


对此,多头投资者质疑如潮,认为产品设计有缺陷、中行风险管理不当等。投资人质疑,中行原油宝协议中规定跌20%保证金时强制平仓,为何在跌至20%时,中行没有进行强制平仓操作?


一位北京地区投资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中国银行此次操作存在漏洞。4月20日22点,中国银行并没有启动移仓,当22点后,账户保证金等于20%时没有提醒客户补足保证金,当低于20%之后没有强制平仓。


该投资人认为,4月21日的结算价-37.63元,由于多头的保证金不足,应该属于“无法正常买卖交易”,交易应该延期。在延期后4月22日的凌晨进行平仓交易,但中国银行并没有按22日的结算价进行结算,而是按照21日凌晨的最低价平仓。


此前,中国银行客服回应称“原油宝”若为合约最后交易日,交易时间超过晚上10时银行不会进行强平操作,而保证金是在10点后跌至20%以下。


4月22日晚,中国银行又发布说明表示,对于原油宝产品,市场价格不为负值时,多头头寸不会触发强制平仓。对于已确定进入移仓或到期轧差处理的,将按结算价为客户完成到期处理,不再盯市、强平。


还有市场人士猜测,没有证据表明中行没有采取强平措施。更大可能是,由于市场流动性丧失,强平失败。


实际上,“负油价”这种交易场景在现实中是存在的,只是从来没有出现在期货金融交易上。但《华夏时报》记者发现,芝商所早在3月份就不停发布公告,为“负油价”做准备。


4月3日,芝商所通知,修改了IT系统的代码,允许“负油价”申报和成交,从4月5日开始生效。4月15日,芝商所又发布测试公告称,如果出现零或者负价格,CME的所有交易和清算系统将继续正常运行,所有常规交易和寸头处理都可以在清算中执行,即已完成了测试准备。


因此,投资人质疑,“负油价”早有迹象,为什么在中国银行此次操作反应迟钝,要拖到最后交易日前一天才进行展期。


一名投资人对《华夏时报》记者说,此前一周,全球最大的石油ETF基金、美国的USO基金进行了移仓,工行,建行等国内银行机构的纸原油也进行了移仓,唯独中行无动于衷。


其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的纸原油业务,在4月14日至15日已基本完成换月工作,当时平仓价格在21美元-20美元/桶之间。


“中国银行最后砸盘时全部在最低价成交,显然是被人割了韭菜。如果人工干涉哪怕挂个相对高的价格比如-10美元也能吸引到一些平空单子,甚至启动应急预案去美国把油运回来,也不会损失这么大。”有市场人士分析。


每一个期货品种临近交割日,都会面临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选择提早结束交易,也许是因为认识到了合约末期的不可预见性,为了避免临近交割所面临的流动性不足选择提前交割。


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从说明书上可以看出,在产品设计上,工行的展期就默认比中行早一些,这是产品合同里写好的,以前也都是这么做的。不到最后交易日,中行恐怕没有权利操作客户账户。


上述分析人士认为,中行的产品设计上,完全对接了NYMEX(纽约商品交易所)对于美国原油各个月份的最后交易日的规定。从逻辑上,这种设计实际上更能与国际油价市场无缝对接,使得投资者在美国原油到期前,可以充分自主地选择何时移仓。逻辑上其实更科学,给了投资者更大的自主选择权。但中行的确存在未考虑极端的黑天鹅情况。


“成熟的海外ETF产品,如美国原油基金(USO)对展期都有明确规定,因为其挂钩的原油期货在合约到期前成交量会急剧萎缩,为了防范特殊风险,USO5月的展期还特意提前了。在当前极端市场结构下,选择到了WTI原油期货最后交易日前一天才进行展期,虽然本身并不违规,但中行显然没有做到很好的尽责义务。” 东证衍生品研究院能源化工首席分析师金晓向表示。


一名分析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说:“类似于中国银行的机构在全球还有很多个,大概占市场份额10%左右。”




纸原油处在监管空白?



目前,对于原油宝产品属性问题存在较大争议。一名投资人对《华夏时报》记者说:“你说它是期货吧,其实更像理财产品,基本没有门槛,谁都可以买。你说它是理财吧,它居然可以输完本金还要倒赔银行损失。”


《华夏时报》记者查到,2013年,工商银行最早推出纸原油,主要挂钩国际原油价格。当年,证监会管理层曾提出,要把大力推进期货市场发展作为当年的重点工作之一,中国会继美国、英国后推出第三个全球性原油期货市场,以争夺原油定价权等。


此后5年,在2018年1月,中国银行推出“原油宝”产品。另外,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等均开展了类似业务。


银行的纸原油产品为一种个人凭证式原油,投资者按银行报价在账面上买卖“虚拟”原油,通过把握国际油价走势进行操作,赚取原油价格的波动差价。


纸原油产品属于账户交易类产品,账户中的原油份额不能提取实物,可同时实现做多与做空双向选择,且交易起点数量较低,多为1桶起,T+0交易。个人客户办理该类产品需提交100%保证金,不允许杠杆交易。


可以看到,原油宝等纸原油是挂钩境外原油期货的交易产品,采取类似期货交易的操作,但原油宝是否属于期货,是否需要经过期货监管机构审批,银行开办此类产品又是否需要经过银行监管机构审批或备案,中国银行并未给出答案,相关监管机构也尚未发声。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接近央行的某监管人士直言,银行发布的类似产品均属于期货,属于证监会监管范畴。


某资深期货法律人士提出,原油宝业务挂钩的是CME上市交易的期货合约,投资者买入原油宝,中国银行在CME购入相应的期货合约。虽然投资者是不带杠杆的保证金交易形式,但事实上买入的则是CME期货合约。


同时,中国银行称,自己作为做市商提供报价并进行风险管理。那么,中国银行是哪个市场的做市商?是它自己组织的原油宝业务的做市商还是CME的做市商?上述人士认为,如果中国银行是它自己组织的原油宝业务的做市商,那么它显然是通过原油宝业务把CME原油期货合约进行拆解后卖给大量的个人客户,中国银行有可能会涉嫌组织非法期货交易平台。


此外,如果原油宝被定义为期货,市场的疑惑是,银行不属于证监会管辖,银行系统提供的期货交易业务应该对标什么法律法规进行监管?该类产品是否会处于监管空白。


但另一方面,很多市场人士及银行工作人员则更倾向把原油宝归类为“理财产品”,认为应属于银保监会管理范畴。


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某北京地区银行从业人士提到,出于投资风险把控考虑,商业银行参与期货业务有限,目前主要包括黄金、白银期货,纸原油及最近批准的金融衍生品国债期货业务。


商业银行的纸原油较为特殊,纸原油业务既是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一种,又涉及期货交易业务。“个人认为,商业银行开展纸原业务尽管是挂钩国际期货原油并涉及期货交易,但该产品是作为银行的理财产品,且为风险偏高的理财产品,与客户发生联系,应该主要是银保监会监管。”上述银行从业人士表示。


目前,《华夏时报》记者并未找到原油宝相关产品的监管批文。但记者发现,监管部门最早批准商业银行作期货交易是在2008年。当年3月24日,此时的银监会发布了《关于商业银行从事境内黄金期货交易有关问题的通知》,获准了商业银行从事黄金期货交易。


这给商业银行进入期货业市场打开了大门,也是中国银行业首次从事境内期货业务,此时,银行为国内首个进入期货市场的金融机构投资者。此后,多家商业银行成为上海期货交易所会员。


因此,也有律师认为,中行系中国期货业协会会员,应该具备原油期货相关交易资格。


4月23日,有最新消息表示,各大行已在监管的要求下进行自查,并要求递交自查报告。


与此同时,鉴于油价近几个月的高波动,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多家银行机构已暂停“纸原油”产品的新开仓交易。




产品设计惹争议



多名投资人质疑,原油宝金融工具已经超越银行对客户的风险等级要求,中国银行涉及向不符合风险等级要求的客户开放买卖金融产品。


“中行在原油宝产品宣传中,明确写着是:对于没有专业金融知识的投资小白也可以交易的平衡型产品。”一名北京地区投资人说,该产品投资门槛很低,1桶便可开单。


对此,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陈雷博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判定银行是否担责,首先要明确中国银行是否真正进行了合格投资者认定。就目前原油宝存在大量小额投资者的情况来看,存在认定不够准确的问题。


同时,陈雷博对记者说,期货交易对投资人的专业水平、风险承受能力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如果原油宝是期货产品,那这些投资人是否属于合格投资人存在不确定性。


同样,一名能源领域业内人士也对记者提出,上海能源交易中心的原油期货开户需要单独考试,除了对资金的评估,还会测试投资者的原油期货基础知识水平。银行把对专业要求很高的产品,推荐给普通投资人,显然不够严谨。


国际原油市场受影响因素多,例如经济波动、地缘政治、国际争端、突发事件与美元等外汇市场等,市场波动大,属于高风险品种,而且国内投资者参与这项品种,还存在跨时区问题。因此,业内认为,银行在该类产品设计方面,需要对风险保持足够警惕。


根据投资人提供的中行个人账户商品业务交易协议(下称:《交易协议》)第十四条,中行有追索权。具体而言,在《交易协议》履行和协议项下交易过程中,因各类原因产生客户交易专户透支、资金不足的事实时,客户负有及时补足资金的义务,应在银行通知的时间内补足交易专户内的资金。客户逾期未补足资金的,银行有权采取追索措施。


目前,多位投资者向媒体反映,23日凌晨,中国银行从相关投资者“原油宝”账户里划转了全部本金和保证金,但未划转关联账户资金。同时,还有投资人表示,受到中行发函,要求补足相应的资金。


而除了银行对风控、投资者适当性把握等方面的问题外,也有交易员表示,“这种投资很不适合个人投资人,原油交易都在北京时间的半夜,价格在走但自己不能盯着交易,那无异于是把钱拿给别人决定自己会不会亏钱。”




盲目抄底原油风险大



实际上,3月下旬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一度快速走低。对于新手投资者而言,银行的账户原油产品似乎成了“抄底”的最佳选择。


自2013年工行首次推出账户原油后,多家银行跟进布局,目前以工行和中行的业务量最大。


但从3月中旬开始,工行部分人民币账户原油产品已经无法买入开仓。4月初,该行全部人民币账户原油产品多单开仓甚至都无法成交。工行App对此解释为“达到总交易额上限”,意思是做多的账户原油投资者过多,导致工行外汇额度达到上限。


因此,不少投资者涌入中行原油。有业内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近期中国银行的原油宝产品规模快速扩大。对此,中国银行还连续多次升级服务器以便吸纳投资。


很多投资者也承认,会在这一看似谨慎的操作上亏损如此之大,与自己风险意识淡薄也有关系。“当时很多人抱着“抄底”的心态,蜂拥抢购银行推出的原油产品。工行产品不能做多时,还被很多人吐槽。“某投资人对记者表示。


但同时,上述投资人也提出,中国银行过度扩张却没有建立起相应的风险体系,操作显得不够专业。


财经博主吴旺鑫分析,其实银行会欢迎大家对冲,因为对冲之后,客户自己就是自己的对手,银行只收取手续费,没有任何敞口风险。中行作为做市商是将内部多和空撮合成交之后,剩余多出的单子对冲到国际市场。但是当前进场抄底纸原油的投资者,多数是看多的,风险敞口就很大。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对本报记者表示,个人投资者投资石油期货,基本的前提是要对期货市场、交易规则、风险敞口等有所了解。投资者不仅要熟悉期货合约的特点,交易规模,掌握期货交易规则,熟悉影响期货价格的因素,还要对石油的政策属性、投机属性等方面有较多的认识和理解。


“期货是双向交易,不仅可以做多也可以做空。部分银行原油期货投资,采用保证金模式,但原始资金的波动风险较大,甚至可能出现交易亏损大于保证金等情况,更适合具有相关交易经验、具备较强风险承受能力的专业人士。投资者应该充分认识其中的风险,在相关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谨慎参与。”董希淼提醒道。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150
帖子:37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