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期货市场与现货接轨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凡春视点   2020-4-11 02:40   1396   0
与现货接轨是中国期货市场的一个专属概念,它特指期货市场跨越式发展的国家,所存在并需要加以解决的问题。



期货市场源于现货市场,它是在现货市场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即便如此,期货市场也不能独立于现货市场而存在。

期货市场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为现货市场提供一了条好的场内风险对冲渠道。即便风险在场外市场也能对冲,但相对于场内市场而言,其在流动性与公信力等方面还是不能与场内市场相提并论。

期货市场诞生于西方。公认的,具有现代意义的第一家期货市场是美国的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其成立于1840年,但CBOT真正上标准化交易还是在1865年。这更说明基础条件决定商品交易,基础市场决定期货交易。

以物易物、简单交易、即期交易、远期交易、期货交易和期权交易,这是人类商品交易发展的轨迹,其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我们注意到,每一阶段的交易升级都离不开前一阶段的发展基础。

没有货币产生,就没有简单交易;没有一定规模的交易需求,就没有即期交易;没有更大规模的交易需求,就没有远期交易;没有对冲远期合约的需求,就没有期货交易;没有降低交易成本的需求,就没有期权交易。

但是,上述发展轨迹仅仅体现的是交易形式的改变,导致其改变的背后因素才是关键的也是根本的。

商品、市场和服务条件共同构成了商品交易的三大条件,其无不制约着商品交易的发展。

仅以期货交易为例:

1、商品条件的重要性在于,它会制约期货价格的代表性。期货交易是标准化的远期交易,它是一个价格代表全部价格(现货价格)的交易形式。标准化不好,代表性就低,反之就高。

由于种种原因,中国交易商品的标准化普遍较低。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中国期货市场往往采取了顾标准化而舍大宗性的做法。但它会带来另一个问题,也就是价格代表性会出现下降。这就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

当然,在商品标准化方面,中国还受到政策性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

我们发现,中国农产品标准化之所以不好,其与中国农业生产分散有很大关系,这更大地属于政策范畴。

人为因素主要体现在商品标准的制定方面,比如:利益相关者主导着商品标准的制定等等。

2、市场条件的重要性在于,期货交易是一种近乎于完全自由竞争的交易形式。没有这个前提条件,期货市场也不会存在。

中国的期货品种中,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非市场因素干扰,这使得期货市场的价格形成无法按照市场方式进行,比如:个别品种的收、抛储行为。其实并不在于其本身,而在于此行是否是依照市场准则来操作。毕竟在市场失灵时,适当的干预也是正当的。

3、服务条件的重要性在于,它会制约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连接

其中:实物交割是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连接最紧的形式,如果缺乏相应的资金、物流和信息服务,这个联系度会大打折扣,从而影响到期货交易。

现货月交易是衡量期货市场与现货接轨的重要标志,它的重要性甚至要大于远期交易。成熟市场的现货月交易非常的活跃。我们发现,中国金融期货的现货月也异常的活跃。为什么?一定不是投机者多的缘故,而是避险者多的原因。

与成熟期货市场相比,中国期货市场的差距就差在现货月交易。远期交易甚至我们比他们还要活跃。如果不改变这一现状,中国期货市场功能的发挥将大大地受到限制。

现货月交易之所以重要,在于它是衡量实体经济是否参与的重要指标,因为一切的风险对冲交易它们的头寸了结都须在现货月进行。没有现货交易,也就没有套期保值交易。没有套期保值交易,期货市场存在的理由也会受到质疑。

中国期货市场发展为什么会发生上述问题?

与成熟国家渐进式发展和市场制度诱致性变迁相比,中国采取的跨越式发展和强制性制度变迁,这非常容易让我们忽略基础条件和基础市场的作用。

昨天获悉,国务院已正式批准上海期货交易所与浙江相关单位,共同建立原油现货市场。这是一条非常正确之路!基础条件决定,我们不能照搬西方模式。

当明白了上述道理之后,中国应该怎么去发展期货市场呢?

且看下文:论中间市场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