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病毒的不易防控,看社会网络的去中心化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法律读库   2020-3-28 02:15   886   0
战疫!能者无畏 法者竭力
法律读库征稿启事
(点击下图查看)







作者:刘哲,原题:社会网络。


人与人交织的网,才构成了社会。
因此,社会终归就是人的网络,而这种网络的结构、紧密度、交互频率决定了社会的基本格局。
黑死病每天只能推进两公里,因为那时候社会的平均流动速度也大抵如此。
疫情之所以在现代社会能够迅速传播,那是因为社会的流动速度也极大的加快了,高铁、飞机构成了社会网络的基本流通渠道。
虽然西双版纳植物园的研究显示,疫情的发源地可能不是海鲜市场,事实上人与野生动物接触第一次接触的场所也本应该是野外和乡村,但是疫情往往还是会从城市中爆发。目前各国报道的超级传播事件也是从城市的集会和公共场所爆发。这是因为由城市在社会网络的中心地位决定的。作为中心节点的社会网络核心人员也主要生活在城市。
这些作为中心节点的人无论在传播病毒还是在传播信息都是十分重要的。
社会网络从来不是均质化的,中心节点的链接度最紧密。但只有中心节点也无法构成一张网络,事实上每个人都被这张社会网络所链接。每个人都可以间接和每个人发生联系,这就是所谓的六度分割理论,即只要通过六次传递,你就可以与世界任何一个人发生联系。
因此,在疫情防控的时候,我们要重视超级传播者。
在社会平时运行的中心节点也非常重要。他可以发挥统筹协调、信息发布等重要作用。这是由于他在社会网络中的固定位置决定的。这个位置与其他重要节点高度相关,其他高度节点又进一步向公众传播。由于这个岗位的中心作用和不可替代性,因此人们才对他们格外的期待。如果他们高效运转就可以带动整个社会网络有效运转。如果他运转失灵,并不是他一个人没有做好工作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网络跟着遭殃。所以公众才会这么关注他的工作表现,因为这也直接攸关每一个人。


所以说地位越高,责任越大,说的就是社会网络的关联性问题。
而对节点人员的选择,也体现了社会网络运行规则的质量。选择好的节点人员,会促进整个社会运行能力的提升,从而促进更好的人员替代,使系统进入良性循环。相反则可能引发恶性循环。
中心度的提升会使风险汇聚,这在经济领域也是一样的。
比如金融压力的风险,不断累加导致过于集中就可能引发金融危机,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这么引发的。目前贷款风险过于集中在大型金融机构,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也必然形成压力的过分集中。
为什么我们会反对垄断?一方面是会遏制竞争,一方面也会存在风险过于集中的问题。
比如一个地区过于依赖某一个行业,而这个行业枯竭或衰退的时候也就没有其他退路。
互联网也一样,如果过于依赖寡头,那么对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也会降低,创新能力会下降,容易产生系统性风险。
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要保护适应自然能力的多种可能性,否则生态圈适应自然的能力就会降低。
社会网络的中心点越集中,随之风险也会越集中。
海星的逻辑是,每一块被切断的组织,都可以长成完整的个体。因此,其生命力也就及其完成。
为什么病毒不容易防控?
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去中心化的结构。我们所谓的超级传播者,其实并不是由病毒之王完成的,每一个病毒碰到合适的机会都可以成为超级传播者。所以病毒可以抓到社会网络每一次漏洞进行一次偷袭。
它体现了一种对环境的超强适应能力。
这是网络结构的力量,事实上很多企业也形成了这种去中心化的组织结构,从而可以更迅捷的对市场环境作出反应。比如健康码项目,其实就是一个从一个项目经理的动议开始。
他只是社会经济网络的普通一员,但由于由于有一个好的点子,就可以集结大量的资源,实现一次有效研发和爆款产品,并能将社会利益和商业利益进行很好的结合,这就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反应。
我们在应对疫情初期的时候,普通的医生是否由于这样的能力进行资源的调度,这取决的不仅是这个医生的能力,而是有社会网络的结构和运行规则决定的。
我们以往过于强调等机制,强调中心节点的集中度,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风险都潜藏在社会网络的细枝末节之间,但它们的扩展速度非常惊人,使完全去中心化的传播方式。它们以去中心化换来了极高的传播速度和无孔不入的传播能力,以及不容易打击的组织结构。
某种˙意义上,我们的社会网络经受了一次降维打击,我们根本不在一个维度上。
对于这种降维攻击,最好的方式我们也要进行组织结构的降维。以去中心化对抗去中心化,以扁平化对抗扁平化,以不确定性应对抗不确定性,这就叫以彼之道还之彼身。
对一线医生授权,甚至激励措施,以便其及时发现不明疫情,并允许其调集相关资源进行早期防控。整个社会资源对这种早期发生都要给“流量”,给资源。使每一个医生都可以成为中心节点,在源头将病毒抓住。也就是要建立医生“吹哨”,部门就要报到的制度,并将该制度纳入政府的考核体系。当然这要对医院内部、医疗系统、政府部门进行扁平化的改造。不再是仅仅根据权力结构和隶属关系,以及纵向和横向的链接、单位对单位的链接,也允许斜向的交叉,个人对单位的联系,这样才是一个交互性的网络,实现扁平化。
就像一个检察官给一个单位发出的检察建议,甚至是跨地域、跨行业、跨层级的,其实也是一种斜向链接。
这些生发的斜向链接越多,社会应对不确定风险能力才会更强。
病毒传播的速度其实与社会运转的速度向一致的。
为了阻断病毒社会的运转速度也只好要降下来,这个代价是很大,所幸我们还有很多工作在线上能够完成。而且自从次疫之后,我们会将更多的工作搬到线上来完成。
事实上,我们的社会早已形成线上和线下两个世界,而且线上的社会网络交互速度会越来越快。
随着5G的到来,更是具备了基础条件。
线上社会网络逐渐从线下社会网络的投影,走向更加具有独立性的存在,并进而对真实的社会网络进行改造。事实上,我们现在的社会网络不正是互联网改造的结果么?
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一点,虽然互联网可以突破不受物理空间的局限,但是其规则仍然收到社会网络规则的约束,算法也是我们交互逻辑的投影,也会有歧视、偏见和等级观念。
所以不是我们用了互联网,我们就是现代化了,我们就是现代人了。我们传统的观念一样可以通过网络得到加强。我们有了技术,可能还是用不好。
就比如重金打造的网络直报系统没有第一时间发挥作用的问题。就是没有将数据源头接入诊疗网络,没有通过行为提取深入而依然使用人工单度填录,只针对确定名录的传染病进行填报,对不明传染病缺少填录机制,系统不是自动预警只能人为守候,数据端口由疾控中心掌握,其他政府部门和医疗机构均不掌握等等。
互联网治不了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病,还需要我们进行组织模式重构。
所以社会网络的现代化,首先是组织的现代化,其实才是技术的现代化。
然后才会有人的现代化。
人是在社会网络中被定义的,他的位置、链接度、交互频率、交互内容,定义了他是谁,他能干什么。
而社会网络的结构,也决定了一个人能够对整个社会网络发挥的作用。
他是根据能力脱颖而出,还是只能论资排辈,是鼓励果断勇敢,还是鼓励惟命是从,资源能不能向用价值的人身上集中,不是这个人的命运问题,这直接决定了这个社会网络的运转效率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人与社会网络也是一种交互关系。
人被网络定义,而人以及他们的结合方式又定义了社会。
社会塑造人,人也反过来塑造社会。
社会保护人的安全,人也会用生命来保护社会网络的安全。
社会选择让什么样的人脱颖而出,就是在选择让什么样的人来保护自己。
技术是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以何种方式相互结合,也就是社会网络的结构及其运转方式,这是社会网络的底层逻辑,它是定义人、塑造人的规则,也是使他发挥多大作用并反过来保护和重塑社会的规则。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53
帖子:1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